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故道白云 27.世法燃烧

27.世法燃烧每天早上,迦叶都会带些食物来给佛陀,以免他要到村里行乞。午食之后,佛陀会独自在林荫小径或莲池附近散步。稍后,迦叶便会与他在树下或池边切磋。与佛陀长时间的相处,更令迦叶明白到佛陀是如何的有智慧和德行。 一天晚上,滂沱的而势一直延至天亮。尼连禅河的两岸,水位都暴涨成灾。附近的农田民居都被洪潮所淹。船艇四出救人。虽然迦叶的信众可以及时登上高地,但他们却没找到乔答摩的踪影。迦叶派出数只小艇去寻找他。最后,他才被发现站在远处的山上。 洪水退得一如它暴涨的怏。第二天早上,佛陀持着钵走往山下,到村里视察村民受水灾影响的情况。幸而没有人被淹毙。村民都告诉佛陀,因为他们没有太多财物,所以损失也自然轻微。 迦叶的门徒,开始重建他们被火烧去的祭火殿和在水灾中被冲掉的房子。 一天下午,正当佛陀和迦叶一起站在尼连禅河畔时,迦叶说道:“乔答摩,那天你对我说有关观想一个人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之后,我曾修习这种静思观想,而开始明了一个人的感受和思惟是可以断定他一生的质素的。我也体会到在那五条川流里,其实真的没有任何恒常之性。同时,我也了解到所谓的独立个体,是虚幻不实的。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如果我们既无自性,为何还要修行出世之道?得到解脱的会是谁?” 佛陀问道:“迦叶,你承认痛苦是实相吗?” “乔答摩,我当然接纳痛苦是生命的实相。” “你同意痛苦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吗?” “我是同意有痛苦,就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迦叶,当痛苦的原因存在,痛苦也存在。当痛苦的原因消除,痛苦也就应该消除。” “对,我可以明白当痛苦的原因消除,痛苦本身也自然会消除。” “痛苦的主因是无明,又即对世间实相的错误见解。认为非恒常的是恒常就是无明。认为无自性的有其自性也是无明。贪欲、瞋罣、嫉妒以及无数的苦恼都是由无明生起。解脱之道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的真相,体会万法的无常、无自性和互因互缘的关系。这才是消除无明之道。摆脱了无明,痛苦也就被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解脱本身根本就没有必要有自我的个体。” 优楼频螺迦叶默默地坐了一会,说:“乔答摩,我知造你所说的都是你所亲证的。你的话并非表达概念而已。你说解脱是从精进禅定以洞悉事物的真相而得。那你是否认为所有的行仪、拜祭和诵经都是没用的?” 佛陀指向河的对面,说:“迦叶,如果一个人想渡河到对岸,他会怎么做?” “如果水是浅的,他可以涉水过河。如果是深的,他便要泅水或坐船了。” “我也同意。但如果他不能涉水、泅水或坐船,那又怎办呢?又如果他只懂得站在此岸望着对岸,祈求对岸来到他的跟前,那你又会对这个人有什么看法呢?” “我会说他是十分的愚蠢!” “正是如此,迦叶!如果一个人不消除无明和知见的障碍,他是过不到河到解脱的彼岸的。就是他一生祈祷,也是徒然!” 迦叶忽然大哭起来,伏在佛陀脚下的地上。“乔答摩,我己荒废了大半生。请你现在收我为徒,给我一个机会跟你修学解脱之道。” 佛陀掺扶迦叶起来,说道:“我绝不会迟疑收你为徒,但你的五百徒众又怎样呢?你走了之后,有谁可以带导他们?” 迦叶答道:“乔答摩,让我明天早上跟他们说吧。明天午后,我会让你知道我的决定。” 佛陀说:“优楼频螺的村童都称我佛陀。” 翌日清晨,佛陀往优楼频螺村里乞食。之后,他又前往莲池那儿坐。下午,迦叶前来找他,告诉佛陀他的五百弟子也同意皈依佛陀为师。 第二天,优楼频螺迦叶和他的信众把须发剃掉,将头发连同所有祭火神的器皿,全都扔进尼连连河里。他们向佛陀鞠躬行礼,并三次读诵:自皈依佛,我此生修行大道的导师。自皈依法,它是了解与慈爱之道。自皈依僧,生活在和谐和觉察之中的团体。他们读诵三皈依句语的声音,回遍整个森林。 授戒的仪式完毕,佛陀为这些新比丘讲说四圣谛,和怎样观察自己的呼吸、身体和心念。他又教他们如何乞食和在静默中进食。他更嘱咐他们要把从前所饲养作为祭品和食粮的牲畜释放。 那天下午,佛陀与迦叶和他的十个大弟子会面,替他们讲说醒觉之道的基本道理和商讨有关组织僧团的最好 ... 。迦叶是个精于这方而的领导人。与佛陀商讨后,他便安排有能力和经验的比丘,去训练年少的比丘,就像佛陀在鹿野苑的制度一样。 第二天,优楼频螺迦叶的弟弟那提迦叶,与他的门徒震惊地来到找他的长兄。他和住在优楼频螺下游的三百弟子,前一天看到很多的辫子和火教祭具在河里飘浮。他们因此恐怕教团和兄长遭遇浩劫。当那提迦叶抵达优楼频螺时,刚巧是行乞时间。当他一个人也没看到的时候,他便真的以为教团必遇害无疑。但当比丘们逐一乞食回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教团已立愿皈依乔答摩这个当人。当优楼频螺迦叶和佛陀回来时看到弟弟,他十分高兴。他请弟弟与他到林中散步。他们出去了好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那提迦叶宣布他与他的三百弟子也想皈依佛陀。他们两兄弟又派人往找另外的兄弟伽耶迦叶。就这样,在七天之内,伽耶迦叶也和他的二百个弟子一同受戒成为比丘。他们三兄弟一向都以相亲互爱见称。他们分享着同样的理想,一起成为佛陀的虔诚弟子。 一天行乞后,佛陀召集所有的比丘到伽耶的山上来。几百个比丘与佛陀及迦叶三兄弟默默进食。午食完毕,他们全部把视线转向佛陀。 佛陀平静安祥地坐在大石上,开示道:“比丘们,所有世法都在燃烧。什么在燃烧?六样感官一眼、耳、鼻、舌、身、意一全部在燃烧着。六样所感的尘境对象一色、声、香、味、触、法一一全都在燃烧着。六种意识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全郁都在燃烧着。他们是被贪、瞋、痴之火焰燃烧。他们也是被生、老、病、死和痛苦、焦虑、烦躁、恐惧和绝望的火焰燃烧着。 比丘们,每种感受,不论是甜是苦或非甜非苦,都在燃烧着。感受的产生是来自感官、感官的对象和感觉意识。感受是被贪、瞋、痴之火焰所燃烧。感受是被生、老、病、死和痛苦、焦虑、烦躁、恐惧和绝望的火焰所燃烧。 “比丘们,不要让贪、瞋、痴的火焰把你们吞噬。清楚体会一切法的无常性和互依性,以免成为由感官、感官的对象和感觉意识所形成的生死巨轮中的奴隶。” 九佰个比丘留心细听着。每人都深受感动。他们都高兴找到了一条教他们看透世法的实相以达到解脱之道。坚定的信心在每个比丘的心坎内澎湃。 佛陀在伽耶逗留了三个月,以便教导比丘们,而他们都有很大的进展。迦叶兄弟成为佛陀的得力助手,替他分担教导僧伽的工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故道白云 27.世法燃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6.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7.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8.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9.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10. 释迦牟尼故事(1)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释迦牟尼故事》画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美、最完整的佛祖故事资料,数十幅形象亲切,色彩绚丽的故事画面,概括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随机推荐

  1. 梦见勤勉_周公解梦梦到勤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勤勉好不好

    做梦梦见勤勉好不好?梦见勤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勤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非常勤勉用功,表示称有相当不错的计划正在逐步实现,好远会伴随着你。沉浸在爱情中的男女,如果梦见自己非常勤勉地工作,意味着事业会成功。在情人的鼓励下,更加精益求精。梦见别人忙碌于工作,象征着你的好运就要来临。

  2. 饮食四大平衡助你拥有健康

    “杂食者,美食也”——杂与精的平衡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食宜暖”——膳食的冷热平衡“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食宜暖”,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据报道,在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饮热水、热粥的习惯。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进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进食过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

  3. 贴心送温暖 母亲节最新给力祝福短信篇

    母子(女)心连心,一条短信,送给她最贴心的温暖!尽在2015母亲节最新给力祝福短信篇!妈妈,谢谢你给我生命,在今天属于你的节日里,做儿女的祝你健康长寿。

  4. 梦见自己的手掌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手掌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手掌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帕布斯特是在哪里赢得那条蓝丝带的?

    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个老式Pabst蓝丝带广告。“去给我拿一条蓝丝带。”当我们坐在一起钓鱼的时候,我一定听到爷爷说了上百次这句话。就在我还没来得及阅读的时候,我就知道该给他拿哪瓶啤酒了——那个罐头上有一等奖丝带的啤酒。当然,我小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种容易识别的特点证明了品牌的力量。Pabst蓝丝带啤酒(PBR)对它的朋友们来说,今天可能是中西部老渔夫和有胡子的潮人最喜欢的啤酒,但是,

  6. 这就是为什么孕妇应该避免吃甘草

    芬兰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怀孕期间过多的黑甘草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利用这些信息,研究人员计算出这些妇女每周吃多少毫克的复方甘草酸苷。研究人员发现,11%的母亲食用甘草的量最高:每周超过500毫克甘草酸苷。在这些孩子中,几乎有330个是母亲在怀孕期间很少吃甘草,甚至没有吃甘草;51个是母亲在怀孕期间吃了大量甘草。研究人员发现,孕期高甘草摄入量也会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三倍风险。

  7. 带着老婆与情人约会

    前些时候,因为业务关系,她认识了大老板何家浩,两个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等她赶到购物广场东门时,已经快中午了,何家浩还没有来。谁看见过和情人约会还带着老婆的?眼看着女人驾车离开了,何家浩紧紧拥住米小洁,狠狠地吻了她一下说:“小妖精,你办法蛮多的啊!竟然骗过了我老婆。高手,真是高手!”何家浩被她搞得神魂颠倒,晕头转向,只好带着她去富豪车行。

  8. 梦见在黄河里游泳到一半

    周公解梦梦见在黄河里游泳到一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黄河里游泳到一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投戈讲艺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后亦泛谓偃武修文。

  10.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éibiānsān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的故事【例子】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相关】百度“韦编三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