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简单的说,这个问题中两个历史事件的描述是偏颇的,忽略了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曹操到死都是汉臣。曹操到死时的官职是:汉丞相、魏王。强调曹操到死是汉臣的人,眼里只看到了「”汉丞相”这个官职,而忽略了「”魏王”这个王爵身份。曹操生前,已经在冀州建立魏王国,按照称帝制度,王爵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按照两汉的传统,汉高祖刘邦定下「”非刘氏不得王”的规矩,所有外姓功臣爵位最高也只能是县侯,而曹操在汉末身居魏王,
简单的说,这个问题中两个历史事件的描述是偏颇的,忽略了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曹操到死都是汉臣。曹操到死时的官职是:汉丞相、魏王。强调曹操到死是汉臣的人,眼里只看到了「 ”汉丞相”这个官职,而忽略了「 ”魏王”这个王爵身份。
曹操生前,已经在冀州建立魏王国,按照称帝制度,王爵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按照两汉的传统,汉高祖刘邦定下「 ”非刘氏不得王”的规矩,所有外姓功臣爵位最高也只能是县侯,而曹操在汉末身居魏王,已经形成僭越之实了。【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曹操欺负汉献帝刘协】 当时曹操已废掉三公制,自己独任丞相,统领百官,形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既定事实; 此后,曹操又重设九州制,在行政区划上把冀州周边的郡县并入冀州; 在经济上,强制将各地战乱地区人口迁入冀州,鼓励地方军阀迁徙家族至冀州做人质; 在人才导向上,魏王国的官员体系中都是当时的青年才俊,许都汉廷中只剩下垂垂老矣的名宿之辈。在赤壁之战前,周瑜评价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正是对曹操领丞相后作出的准确判断,曹操也果然如周瑜所料那样,一步步架空汉廷。当然,曹操始终无法走出最后一步,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条:第一,身体健康问题,第二,周围的政治环境不允许。曹操的健康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中年就得了头风病,以现代医学眼光来看,大概是偏头痛之类的。在当时的名医华佗也只能用针灸的 ... 帮他缓解病痛,而不能让曹操的头风病根治。
从此在 ... 了华佗之后,更没有人能够帮他治疗,缓解病痛了。再说政治环境,当时刘备、孙权与曹操已经是三足鼎立。就在曹操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还亲自率军在外征战,先是跟刘备争夺汉中,再撤军雒阳时,荆州发生侯音叛乱,关羽趁机发动声势浩大的北伐,一举击败曹仁、于禁等军队,魏国首都邺城之内还有魏讽暗中筹划叛乱…… 等到这些问题都解决后,曹操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汉献帝活着刘备就称帝 乍一看,这句话确实是事实,但是历史背景是:汉献帝已经退位为山阳公,东汉帝国已经禅代给曹丕的魏国。
刘备称帝是针对曹丕的曹魏帝国而言,把刘备称帝的背景强调成「 ”汉献帝活着”,这叫转移重点。【刘备称帝剧照】 下面是刘备称帝时的告文: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刘)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 ... 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
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 ”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
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另外,刘备称帝前,益州谣传汉献帝已死,刘备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群下拥护他称帝即位,对抗曹丕,也是顺理成章的政治形势。也有人说,汉献帝根本没死,益州的谣传是刘备派人造出来的,为了便于自己称帝。
这种恶意揣测简直就是在搞笑了! 按《魏略》记载,禅代之时,凉州金城太守苏则也听说汉献帝驾崩了,这难道是刘备在益州造的谣都传到凉州去了?或者,凉州又是有哪位大人物准备称帝呢? 《魏略》:初,(苏)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以为崩也,乃发丧;后闻其在,自以不审,意颇默然。所以说,禅代之际,谣言四起也是正常现象,毕竟古代又没有 ... ,电视。退一步说,刘备称帝本来也就是对抗曹丕的曹魏帝国,真相本是如此,道理就这么简单。把刘备称帝的重点转移到汉献帝身上,如果不是不学无术的话,只能说手段非常低劣。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