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越南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期已有先民活动,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出现东山文化,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1986年以后,越南 *** 推动革新开放,促进经济,1990年代又与中、美及世界各国改善关系。

吴朝及丁朝:吴权击退中国南汉军队,据有交州之地(即今越南北部),于939年建政称王,设官职,定朝仪,奠都古螺(即东英县),是为吴朝。吴权在位仅六年(939─944年),死后国内发生内閧,演成十二使君各据一方的局面。至968年,华闾峒(在今宁平省)豪族丁部领击败各地使君,统一国家。丁部领随即即皇帝位(后世称为丁先皇,968─979年在位),建立国号大瞿越,定都华闾(在今宁平省),是为丁朝,到970年(太平元年)开始使用年号“太平”。丁朝遣使到中国宋朝朝贡,宋太祖册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自此守朝贡之礼。丁朝在国内整顿统治体制,制定文武官员之位、施行严刑、编置十道军制,后世史家认为丁朝有了这些措施,已达到“制度略备”的治国水平。

在后世史学界,并未将吴朝视作正统政权和国家独立之始,而只算作割据政权,到后来丁部领成立丁朝,建国号“大瞿越”,受宋朝册封,才算国家独立之始。越南封建时代史家就认定丁朝是“我越正统之君,实自此始”。

丁朝传至废帝丁璇(979─980年在位),年方六岁,太后杨云娥与时任“十道将军”的重臣黎桓勾结,朝政落入黎桓手中。此时宋朝出兵攻越,众将见皇帝幼弱,忧虑局势危急,便支持黎桓称帝,以抵抗宋军,于是丁朝灭亡,前黎朝建立。

前黎朝

980年(天福元年),黎桓称帝(后世称为大行皇帝,980─1005年在位),建立前黎朝,仍以华闾为国都。黎桓称帝后的首要任务为抗击中国宋朝军队。981年(前黎天福二年),黎桓在白藤江与支棱(在谅山省)等地与宋军交战,最终击退宋军。战后,黎桓为免与中国长期对抗,乃向宋朝入贡,以遵行朝贡之礼。993年(兴统五年),宋朝册封黎桓为“交趾郡王”,后又加封“南平王”,双方关系和平发展。

内政方面,前黎朝继续完善统治体制,沿袭丁朝制度,在全国设十道军,由皇帝本人掌握军权;实行中国古代的政制模式,在中央设太尉、总管等官职,地方有州、府、县、社的设立;黎桓分封诸子为王,分封到各地让其治理,加强黎氏朝廷对各地的控制。

前黎朝对邻近地区采扩张政策。黎桓击退宋军后,便南侵占城国,掳获士卒及财宝。因宋朝与占城关系密切,宋太宗乃于985年(天福六年)及990年(兴统二年)两度派使到越,要求黎氏朝廷“保国睦邻”、越占两国应“各令保境”。黎桓又于999年(应天六年)平定何蛮洞(在今清化省),提高前黎朝声威。

黎桓死后,儿子黎中宗在位仅三天,被弟弟黎龙铤所弑,龙铤称帝(世称卧朝皇帝,1005年─1009年在位)。黎龙铤性格暴虐,到1009年(景瑞二年)去世时,其子年幼,禁军将领李公蕴取代黎氏,自立为帝,开创李朝,前黎朝告终。

佛教在前黎朝得到盛行,黎氏 *** 任用高级僧侣参政、兴修寺庙、派人到宋朝求取佛经,寺庙获得大量田产及佃农,佛教遂成为越南统治者的管治支柱之一。

李朝

1009年(黎景瑞二年,李顺天元年),李公蕴建立李朝,是为李太祖(1009─1028年在位)。1010年(顺天二年),李公蕴因见唐代建成的大罗城地势险要,交通便利,气候舒适,具备成为国都的条件,乃自华闾迁都于此,改称升龙。李朝国号,于1054年(龙瑞太平元年)由李圣宗(1054─1072年在位)定为“大越”。

李氏王朝继续完善国家制度,设文武大臣职位,官分九品,巩固中央组织,分全国为二十四路,由文人出任长官,君主又分封诸子为王,领兵镇守要地。佛教成为国教,僧侣为统治阶级一员。1070年(神武二年),李圣宗为表尊崇儒学,修建文庙,祭祀孔子、周公等儒家代表人物。1075年(太宁四年),李仁宗(1072─1127年在位)设科举取士,到李高宗时(1175─1210年在位)举行三教考试,使科举制度在越南奠定基础。李氏朝廷对于有功的贵族及官员分封土地,称为“拓刀田”。在军队编制方面,李朝按户籍调动男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设立正兵(禁军)及番兵(地方兵),使军方互相制衡,受王室调度。法律制度方面,李太宗(1028─1054年在位)于1042年(明道元年)制定《刑书》,是为越南最早的成文律书。

李朝对外时有战事。1014年(顺天五年),李朝击败中国西南的大理国(又称“鹤柘蛮”)军队,斩获士马不可胜数。11世纪中叶,位于宋越边境的广源州(在今中国广西及越南高平边境一带)首领侬智高称帝起兵,被李朝出兵征讨,后来侬智高辗转逃入宋朝、大理而被杀,李朝遂将广源州顺手而得。对于南邻占城国(即占婆),李朝加以侵略,夺取其土地。1069年(神武元年),李朝攻入占城国都佛逝,俘掳占城王,占城割让地里、麻令、布政三州(三州在今越南广平省及广治省一带),以换取李朝释放国王回国。1075年(太宁四年),李朝得知宋朝有意来犯,乃派大将李常杰进行对宋之战,李军攻入宋境,在邕州、廉州、钦州等地肆行屠杀,最终宋军反击,攻至越南境内的富良江(红河一带),李朝乃提出议和,结束战事,双方关系改善。李英宗时(1138─1175年在位),获南宋封为“安南国王”,从此越南有“安南国”之称。印支半岛上的真腊(又称占腊,即柬埔寨,当时为吴哥王朝)亦为李朝进攻对象,中国文献称“占腊素不习兵,与交阯(指李朝)邻,常苦侵轶”。13世纪初,真腊一度吞并占城,并出兵攻越,但被李朝所击退。

李朝君主崇信佛教,在国内大兴土木,兴修佛寺,当时铭文资料有“于是或京师而缅思梵福,绀宇星分;或州县而拟报洪恩,灵祠棋布”的记录,形容寺庙众多,其中著名的有河内延祐寺(即一柱寺)。艺术文化亦取得发展,流传至今的水上木偶戏,便是始自李朝。

李朝晚年,内乱频生。李惠宗时(1211─1224年在位),即墨乡(在今南定省)豪族陈嗣庆以武力控制朝廷,朝政大权遂落入陈氏家族手中。嗣庆死后,其兄陈承、从兄弟陈守度继续掌权。李惠宗女儿李佛金继位(即李昭皇),陈守度为取代李朝,安排陈承之子陈煚娶昭皇,不久昭皇传位给陈煚,李朝遂亡,陈朝建立,时为乙酉年十二月。

陈朝

陈朝承接李朝晚年的内乱局面,在建政之初便整顿统治基础,实行太上皇执权模式, *** 又编定官民户口账籍,制定刑律,沿用李朝科举制度,晋用儒家学者,中央设三公、三少、太尉、司马、司徒、司空等职,各地设路、州等行政单位。

陈朝初年遇上蒙古帝国(元朝)的入侵。1257年(元丰七年),蒙古对越出兵,攻破国都升龙,但因陈太宗皇帝、重臣陈守度竭力抵抗,加上蒙古军队不适应越南环境而撤退。陈氏朝廷向蒙古提出愿意“三年一贡”,蒙古遂封陈朝君主为“安南国王”。[3]但其后,忽必烈以陈朝皇帝不亲自入贡、击伤元朝使节等理由,于1284年(绍宝六年),遣皇子脱欢(又作脱驩、脱欢)率军攻越,陈朝宗室大将兴道王陈国峻指挥抗战,元军虽曾占有优势,更攻破升龙,但越方坚决抵抗,到1285年(绍宝七年),越军在咸子关、章阳渡、西结、万劫等地击败元军,元军又因天气炎热而撤退。1287年(重兴三年),脱欢再次统兵南下,越人继续抵抗,1288年农历正月,越军截获元军粮船,脱欢见势不利,有感“地热水湿,粮匮兵疲”而撤退,元军在白藤江再被越军重挫。战后,陈朝遣使到元朝朝贡修好。忽必烈于1294年(兴隆二年)去世,后继的元成宗决定罢征,两国不再开战。

越南社会文化在陈朝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因陈氏朝廷重用儒臣,儒家思想得到尊崇。佛教寺院仍具一定势力,陈朝铭文记载有些寺庙获朝廷封赐土地田产,列为“官中寺”,明文规定“敢侵犯者,拿呈行罪”,以保障其拥有权。本土文化中的字喃,自9世纪开始形成,发展至陈朝已成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文字。在史学方面,1272年(绍隆十五年),陈朝 *** 令学者黎文休编修《大越史记》,开创了越南修本国史的先河。

陈朝对南邻占城国(即占婆国)夺取土地。1306年(兴隆十四年),陈朝将玄珍公主嫁与占城王,以割取乌州(后改名为顺州,即广治省肇丰县)及里州二地(后改名化州,即承天省广田县)。但在陈朝晚期,占城国变成大患。占城王制蓬峨(又作阿答阿者)在位时(1360─1390年),连番攻打陈朝,曾于1371年(绍庆二年)、1377年(隆庆五年、昌符元年)、1378年(昌符二年)攻破越都升龙,掳掠而归,1377年的战事中更击毙陈睿宗皇帝。最终,1390年(光泰三年),制蓬峨进攻陈朝时被越军击毙,占城国的威胁乃告一段落。另一印支半岛国家暹罗(即泰国),在1313年(兴隆二十一年)入侵占城,当时陈朝援助占城,调动军队击退暹军。

中国元朝于1368年(大治十一年)被明朝取代,明太祖与陈朝 *** 互派使节通好,明廷册封陈日煃(即陈裕宗)为“安南国王”,双方建立宗藩关系。明太祖将安南国列入“不征之国”,以求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陈朝后期,君主昏庸,生活奢侈腐化,政局走向衰微,呈现不稳状态。1369年(大治十二年、大定元年),陈裕宗死后,其母宪慈皇太后迎立杨日礼为帝,日礼即位后却杀害太后,对陈朝宗室造成威胁,群臣拥立裕宗之兄陈暊为帝(是为陈艺宗,1370─1372年任皇帝;1372─1395年任上皇),陈氏家族夺回权力。到陈末,民众起事频仍,有阮清作乱于清化、范师温作乱于国威并一度攻入升龙,后均被朝廷讨平。

外戚黎季犛(后改姓胡,又名一元)因得上皇艺宗信任,成为权臣。黎季犛在货币、土地、文教、官制等方面实行改革,又于1396年(光泰九年)迁都至清化府,这些举动被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是“大肆更张,用以收买党羽”及“以便篡位”。朝中虽曾出现反黎季犛势力,但都被黎季犛铲除。1400年(建新三年、圣元元年),黎季犛废黩陈朝末代君主少帝(1398─1400年在位)而自立,建立胡朝,陈朝遂亡。

胡朝

黎季犛(1400年任皇帝,1401─1407年任太上皇)夺位后,恢复祖先的胡姓,自称中国虞舜之后,改国号为“大虞”。次年(1401年,绍成元年),胡季犛效法陈朝旧制,退位给儿子胡汉苍(又名占城,胡朝于1402年(绍成二年)出兵入侵,迫使占城 *** 割让占洞、古垒两州,胡朝遂把领土推进到今广南省、广义省地区。占城不满,乃于次年(1403年,开大元年)遣使节到明朝投诉。明成祖得悉后大加注意,并派人谴责胡朝 *** 。

胡朝谋求与明朝交好,胡汉苍于1403年以陈朝外孙的名义获明朝封为“安南国王”,但后来的连串事件使胡明双方关系转坏。明朝指控胡朝侵犯明朝的思明府、禄州、西平州、水平寨等地,但胡朝 *** 却置之不顾。此外,有陈朝遗臣入明控诉胡氏,1404年(开大二年),陈朝旧臣裴伯耆到明廷,说出胡季犛夺权及打压异己的实情,要求明廷出兵“擒灭”胡氏;后又有人自称陈朝宗室子孙陈天平(又作陈添平),向明帝奏言胡朝夺取陈氏政权,又说胡氏“欲抗衡上国(指明朝)”。明成祖为此遣使到越责问,胡朝只好派人到明谢罪,并提出迎接陈天平回国。1406年(开大四年),明朝派军五千护送陈天平返国,然而胡季犛在边境截杀,擒杀陈天平。明朝随即派大军南下,在1407年(开大五年)接连攻陷东都(即升龙)、咸子关(在兴安省)等地,直逼国都清化府西都城,胡氏父子出逃,最终被明军擒获,胡朝灭亡,越南国土被明朝吞并。

在明军攻灭胡朝之际,越南民众向明人要求实行直辖统治。《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诏遍求陈氏子孙立为国王。官吏耆老人等累称为黎氏(指胡氏父子)灭尽,无可继承陈后,请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明朝 *** 乃在越南设立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改地名为“交址”(又作交趾、交阯),进行统治。

属明时期

中国明朝侵略并占领越南,进行直接统治,后世历史学者称之为属明时期(1407─1427年)。明人入据越南初期,曾尝试以宽厚为务,但越南民众视明朝为外人入侵,对其统治甚为不安。后来明朝官员对越南民众加深剥削,如中官马骐在越南采办时“大索境内珍宝”,加剧越人不满,纷纷起事。明朝占领后不久,便有陈朝后人陈頠在谟渡(属宁平省)起事,自称“简定皇帝”(1407─1409年在位),改元兴庆,意图恢复陈氏王朝,史称其势力为后陈朝(1407─1413年)。不久因作战失利,逃入乂安继续抵抗。1409年(兴庆三年、重光元年),另一位陈氏后人陈季扩被陈朝遗臣拥立为帝,改元重光(史称重光帝,1409─1413年在位),袭获陈頠,尊之为太上皇以共同抗明。明朝调军增援,先擒陈頠,后于1413年(重光五年)攻破乂安,陈季扩逃至化州,最终被明军俘获,后陈朝灭亡。

约于属明时期的同时,明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南洋及印度洋一带(1405─1430年),占城国为当时的重要交通枢钮,郑和船队便多次到访占城国的新州(今越南归仁)。

1418年,清化蓝山豪族黎利自称“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称“蓝山起义”,与明军争持数年后,黎利采行“先取茶隆(在今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策略,先控制越南中、北部地区。黎利军渐渐取得优势,在1426年崒洞之役(崒洞又作陈皓(黎利拥立的傀儡君主)为“安南国王”,越南恢复独立自主。

越南史上独立封建的国家有哪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5.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6.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7.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8.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9.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10.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随机推荐

  1. 史上最可怕的极地探险:道格拉斯·马森的南极之旅

    即使在今天,有了先进的食物、收音机和绝缘的衣服,徒步穿越南极洲也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最严酷的考验之一。一百年前,情况更糟。然后,羊毛衣服吸收了雪和湿气。高能量食物是由一种叫做pemmican的令人讨厌的脂肪混合而成的。最糟糕的是,极端的寒冷弥漫在一切之中;艾普斯利·切里·加勒德,曾随斯科特船长1910-1913年注定要去南极探险,他回忆说他的牙齿,“神经已经被...死了,“分裂成碎片”并成为气温骤降至

  2. 老人吃饭时吞咽困难,并非都是生理性,要多注意这种癌

    老年人吃饭时出现吞咽困难,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当出现生理问题、咽喉问题、食道问题时,吃饭时很容易出现吞咽困难。再者,如果老人戴假牙吃饭,假牙钩子出现损坏导致假牙脱落,假牙一旦和食物一起咽下去,就会卡在咽喉部,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其中,食道癌是导致老人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早期症状为吞咽困难,到了晚期肿瘤将食道填满,吃流食、喝水也变得十分困难。

  3. 曼德拉名言

    曼德拉名言  1、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2、冒大险的人常常需要承担大的责任。  3、我很快认识到,我必须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凭借血统开辟自己的道路。  4、尽管我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但是我更喜欢孤独,我希望自己左右自己的机会,自己做计划、...

  4. 雞頭梵志得度本緣

    雞頭梵志得金錢後即往諸梵志處請求隨眾供養,但諸梵志已備妥供養辦具,因此又拒絕了他。此時,毘沙門天王將一枚金錠放在雞頭梵志手中,這枚金錠擲地後又變化成百千兩金,梵志即依照天王所教,拿著黃金入城買種種飲食,拿回廚所。雞頭梵志見諸多比丘僧現此講堂,歡喜踊躍,喜不自勝,便以飯食之具,虔供養佛及比丘僧,並親手斟酌奉侍,歡喜不辭。如故事中的雞頭梵志,一念至,成就供養之善法,感得佛陀慈化及諸天護持,進

  5. 梦见封斋梦到封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封斋好不好

    做梦梦见封斋好不好?梦见封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封斋的详细解说吧。《梦林玄解》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中见到封斋,说明你寻找解释精神创伤的原因,或者指示你有迫切净化自己的愿望。

  6. 毕士安生平介绍 毕士安后代

    毕士安毕士安别名毕士元、毕文简,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大臣,著有《答王黄门寄密蒙花》《国清寺》《禁林讌会之什》等作品。他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平章事等职,生有二子毕世长和毕庆长。毕士安生平介绍>毕士安,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人。>景德二年,毕士安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简”。>毕士安后代>长子毕世长,官至卫尉卿、司农卿。

  7. 梦见奋斗梦到奋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奋斗好不好

    做梦梦见奋斗好不好?梦见奋斗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奋斗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奋斗,预示在你的生活中将会遭遇重大的变故;如果梦见奋斗之后能取得胜利,那么你在现实中也会战胜现有的困惑。

  8. 舌战群儒,诸葛亮是如何用一张嘴说服东吴联刘抗曹的?

    舌战群儒,是指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孙刘联军是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扫平了北方的袁绍、袁术、吕布这些大小势力,剩下刘备和孙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曹操也知道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到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了刘备。《三国》剧照孙权

  9. 唐朝疆域最顶峰时有多大?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可惜只维持了25年

    总体上来说,唐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和清朝,位居第三位。不过唐朝的疆域面积到底多大,这个却十分难以计算。首先,唐朝的疆域变化十分快,不像元朝和清朝那么稳定;另外,唐朝实行羁縻制度,有实际上的控制,也有名义上的册封;其三,唐朝距今已经1000多年,个别地区会出现古今地名变迁。

  10. 【龙渊】的意思是什么?【龙渊】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龙渊lóngyuān1.深渊。古人以为深渊中藏有蛟龙,故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