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作为曾国藩之后的晚清第一能臣,李鸿章一边发奋图强,大兴洋务运动,一边又作为慈禧太后的代理人与国外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成为晚清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

作为曾国藩之后的晚清第一能臣,李鸿章一边发奋图强,大兴洋务运动,一边又作为慈禧太后的代理人与国外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成为晚清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朝堂上的李鸿章因为卖国被同僚大肆批判,民间的老百姓也不肯放过他,用一幅对联来羞辱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搜刮财富的行为——「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的宰相就指的是合肥出生的李鸿章。 表面上看似已经两袖清风的李鸿章,等待死后梁启超再来算一下他的家产,发现财富依然多的令人咋舌——「 ”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侄私财又千万余元。”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记载:「 ”李鸿章之在京师也,常居贤良寺。盖曾文正平江南后,初次入都陛见,即僦居于此,后遂以为常云。将来此寺当为春明梦余录添一故实矣。”就是说李鸿章在京城时,经常住在贤良寺。这是因为,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第一次进京陛见两宫太后和年幼的同治皇帝,便居住在贤良寺,此后将此地当作进京的寓所。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当然得学习曾国藩,也跟着以贤良寺为居住场所了。 那么,是不是因此京城房价太贵,连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封疆大吏都买不起呢?当然不是的。清朝时期,京城房价总体并不算高得离谱。据《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记载,1718年,北京大兴县北城日南坊一栋临街的楼房出售,共计5间房子,卖了210两银子。1747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一套房子,共计七间半房子,卖了85两银子。1748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一套房子,共计四间瓦房,卖了70两银子。 清朝俸禄标准较低,但曾国藩、李鸿章作为封疆大吏,每年能拿到一笔丰厚的养廉银,达10多万两银子。按照他们的财力,要在京城买几十间房子,完全是小菜一碟。。 李鸿章富得冒油,为何不投资房地产在京城买房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朝廷的严厉约束。 地方官员为了避嫌,不但不敢在京城置业,还纷纷从在京同乡、同学、同年的家里搬出来,住进旅馆。可是,很快朝廷又下令:「 ”禁止二品以上大员出入茶楼、酒肆、戏园违者以违制论处。”清朝时期,旅馆和茶楼、酒肆等休闲娱乐场所的界限分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地方官员干脆不住旅馆,住进了寺庙。 在古代,寺庙具备旅馆的属性。许多外出经商的商人、赴京赶考的书生,往往选择寺庙作为落脚、住宿之地。李鸿章做梦都没有想到,贤良寺会成为自己一生的终点。
本文标签:李鸿章中国近代史清朝寺庙历史曾国藩不在洋务运动史记太平天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