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医史博物馆及其庋藏

医史博物馆及其庋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新校区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建筑面积6400余平方米,收藏和陈列着从远古到近代汉族和少数民族漫长历史遗留下的珍贵医药卫生文物14000余件,件件都闪耀着中华医学的光芒。该馆的前身是建立于1938年的上海医史博物馆,这批医药文物也记录了医史博物馆所走过的风雨岁月。

  中国第一座医史博物馆创办始末

  20世纪初叶,中华古国的大门已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西方文化如汹涌浪潮,几欲湮没古老的中华文明,许多人盲目崇尚西学,社会上泛起一股民族虚无主义思潮,中华传统医学遭到严重的冲击。这触动了中国医学者的民族自尊心,也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研究宣传中华医史,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的 ... 。开始是中国医史学先驱陈邦贤发起创办中国医史研究会;随之是陈邦贤的编年体专著《中国医学史》等多部中国医史著作先后面世。1932年,著名医史学家王吉民和伍连德合著的英文版《中国医学史》出版,并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1937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大会在上海召开,王吉民用他和同道多年来苦心购置征集和募捐来的2000余件医史文物和文献,举办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医史文物展览会,社会反响很大。随后王吉民又提出在中华医学会内建立中国医史博物馆的建议,并发表《筹设中国医史博物馆刍议》的讲演文章,得到与会代表的赞同。1938年7月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在上海英租界池浜路41号创办,王吉民任馆长。这是中国第一座中华医学史专科博物馆,也是当时上海仅有的两三家华人创办的博物馆之一。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的创办,拉开了中国医学博物馆事业的序幕,在国内外产生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医药卫生文物的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

  最早的针灸铜人出现在宋代。由于宋以前医家对人体经络腧穴的部位与名称的认识不尽相同,为厘清针灸理论,核准经络腧穴,宋仁宗赵祯命尚药奉御王惟一等,统一和厘定人体经络与腧穴。宋天圣四年(1026年),王惟一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明确按人体14条经脉归经排穴的理论与 ... ,确定出人体穴名354个,总穴数637个,朝廷随之作为国家标准颁行全国,并刻石于相国寺仁济殿保存。天圣五年,王惟一设计铸造针灸铜人两具用于教学和研究,这两具铜人身高与真人相仿,内置脏腑,可拆装,体表铸有经络腧穴和穴名。遗憾的是这两具铜人一具流失海外,另一具下落不明。

  上海医史博物馆收藏展出的针灸铜人,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为嘉奖编纂《医宗金鉴》有功之臣,特别制造的若干针灸小铜人之一。据知,这具铜人可能已是孤品。此铜人为中国女性造像,身高46厘米,体表刻有经络腧穴但未书穴名。这具铜人是清廷重视发展中医事业的真实物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炼丹炉与“长生不老丸”

  在上海医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不仅陈列着不同造型的古代炼丹炉和炼丹用的阳城罐,还陈列着5粒小如赤豆的丹丸。这几粒朱红色丹丸,是1600多年前魏晋时代贵族们争相服用的“长生不老丸”的一种。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炼丹服石(仙丹)以祈长生不老的社会风气。

  这5粒丹丸出自晋散骑常侍、琅砑临沂王彬的长女 ... 虎之墓葬。墓志记载, ... 虎卒于东晋升平三年(公元359年)。随葬品中的丹丸共200余粒,都放置于棺内前部的一个圆形漆盒内。丹丸呈粒状,直径多在0.4—0.6厘米,平均重约0.372克。经南京药学院取样化验,丹丸的化学成分,硫占13%,汞占60.9%,其他成分占26.1%。我们知道,硫和汞都是对人体有害甚至有毒的物质,服用这类物质非但不能长寿,反而会致人死命。

  各式葫芦与钢串铃

  展厅里陈列着几代人收藏的各式葫芦。其中有植物葫芦、陶瓷葫芦、金属葫芦和牙雕葫芦等。这些葫芦有些是盛药器具,有些则是中医文化艺术品。葫芦与中医有不解之缘,占时医者行医身背葫芦表明身份,药铺诊室门悬葫芦作为招牌。相传东汉年间河南大疫,死人无数,医家无奈。一日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其竹竿上挂一葫芦,凡来求医者,老翁便从葫芦中摸出一粒药丸让病人服用,病人服后病情好转。这事很快在百姓中传开,百姓们尊称他为壶翁。费长房对壶翁很是佩服,认师求教,老翁见费长房诚心求学,便收他为徒。后来费长房术精业成,又成为一代名医。为纪念壶翁,并让百姓知晓他是壶翁的传人,他行医时总将葫芦挂在身上。此后,医者皆效仿,用葫芦做医招以昭示身份。久而久之,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其实,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它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腹满等症。葫芦还可治疗牙痛及牙龈肿痛,若配牛膝煎水含漱效更佳。

  铜串铃也是一种中医文物。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相传古时名医董奉,在一次取出卡在一老虎喉咙里的兽骨时,为防虎口伤人便打造了一个铁圈撑住虎嘴上下颚。此事慢慢传开,医生们纷纷效仿,多制做铁圈以备用。后来有人将铁圈用铜改制,进一步加工成空心扁环状,并内置铜丸,一摇即响,声音悦耳,并作为外出行医的召唤工具。民间医生走街串巷,大多手持串铃,百姓称之为铃医、走方医。这些铃医积累着许多丰富而实用的民间传统医方或偏方、秘方,也传承和熟练掌握着有效的民间传统医疗技法,古代有很多铃医医术神奇,影响很大,铃医是中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医史博物馆展出了一件宋代铜串铃,外径12.5厘米,内径4厘米,厚3厘米,外饰以海花纹为底,一面开洋浮雕八卦图案,另面浮雕日月北斗和三星,内环则中空并置活动串珠铜丸4粒,顺手摇来, ... 悦耳。

  最早的医用工具——砭石

  展厅里陈列着人类早期的医用工具——砭石。大约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人类医药卫生工具逐步被制造出来,这就是砭石、骨针、骨锥和骨镞等代表性工具。骨针骨锥和角锥虽可医用也可它用,但砭石专用于医。《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高山之石多针石”,郭璞注:“可以为砭针”;《黄帝内经》:“……东方之域,其病多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

  相传,古时神医扁鹊的医疗工具就是砭石,因为他用“砭”(碥)医疾而名声鹊起,被后人称为“扁鹊”。汉石刻有“扁鹊针砭画像石。”画中的扁鹊为“人首鹊身”,“手持虎符状砭板”正在为患者医病。《史记》中也己载着扁鹊用砭石为虢太子医病的故事。

  人类使用砭石治病有几万年历史。尽管后来人类进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历史时期,砭石作为医疗工具仍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它与其他医疗工具并用,发挥着特殊的医疗作用。比如在内蒙古的辽代墓葬中曾多次发现砭石。

  《本草纲目》与李时珍

  在中药方剂馆里,陈列着十几种清版《本草纲目》全帙本。这些清代雕版善本,纸色泛黄,饱含着几百年历史风霜。

  说到《本草纲目》,必然会联想到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李时珍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字东璧,号濒湖,出身在一个世代业医的家庭。李时珍的祖父是位“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也是个半走方医生。李时珍自幼多病,不喜八股,虽14岁中了秀才,但三试举人均未中第,随弃科举而攻医学。不想,没几年他果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后来,他到武昌楚王府做“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3年后,又被推荐到上京太医院做院判。几十年下来,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医学典籍。他发现古代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错漏较多,于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系统的本草书籍。

  这一决心和志向,使李时珍苦苦耕耘了26个春秋。他走遍大江南北,深山采药,又收集民间单方,参考万卷医书,逐一辨鉴药物,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终于著成《本草纲目》52卷,190余万字,分16部60类,共收载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逾万,附图千余,成为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1578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全书初稿时,已适花甲之年。此后他又用十余年时间修润谋梓;直至临终,《本草纲目》才由金陵胡承龙雕版印行,即“金陵本”。遗憾的是李时珍未及见到金陵本面世。金陵版《本草纲目》全帙本,世上仅存几部。中国仅存二部,分别藏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上海图书馆。

  《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不仅与《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并称为中国明代的三大科技名著:也堪与《天体运行论》和《人体的构造》等16世纪世界上划时代的不朽著作相题并论。它的东传与西渐,在世界科技文化史上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东方的日本,《本草纲目》刚刚在中国刊行不久(1607年),就被江户时代学者林罗山在长崎发现,并将这套明刊《本草纲目》呈献给江户幕府的创建者德川家康。德川将这套《本草纲目》置之座右,极其珍重。因之,日本学者称这套书为“神君御前本”或“御手泽本”。后来,不同版本的《本草纲目》不断经海路流至日本,并“支配了日本江户时代的本草学和博物学界”。在那个时期,《本草纲目》也传到了琉球,传到了 ... 和越南等,都对当地的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至少18世纪初开始,《本草纲目》已流入欧洲各国和美国各地,并被陆续译成不同文字,引起欧洲学者越来越大的兴趣。

  金陵本问世后的400余年来,《本草纲目》仅国内就先后刻印了几十版,出现了很多版本。学界将这些版本归类为“一祖三系”。“一祖”即金陵本;后来的版本都是金陵本的后代,分为“三系”即江西本,钱本和张本三个系统。

  目前,上海医史博物馆收藏陈列有明清时代20余种不同版本的《本草纲目》。虽然,因文革时期发生在上海中医学院的那段令人不快的对话,使上海医史馆失去了收藏“金陵本”的机会,但现存于上海医史馆的版本,却完整的包括了上述“三系”中各系版本,是进行《本草纲目》研究的极宝贵资料。

  各式番熏器与古代用番

  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香”的象形文字和用香的记载。周时佩带香囊,沐浴兰汤已成时尚。《诗经》有采集香药的诗歌。秦汉以后,中华民族用香的传统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妆饰香膏,佩带香囊,居处熏香,调服香药,用香气来清洁空气等。用香,渐渐成为古代社会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与医疗保健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世上万物皆有气味,人们将令人 ... 的气味称为香味;将令人不快的气味称之臭味。因气味与健康有关系,近来一门叫气味医学的学科应运而生。香气不但能 ... 菌祛邪,防病治病;又能辟除秽浊,净化环境:还能提神醒脑,怡情悦性。现代科学证明,熏香气体对多种细菌有抑 ... 用:香药熏气还能提高人体对流感等病毒的免疫能力。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陈列的香熏器,多是古代社会香事活动的真实遗物,主要有香炉、兽熏和球熏等不同类型。

  香炉,又分为若干种类,其材质主要用金属和陶瓷,中空为香灶,用来盛放香料,以作焚香的炉膛。一些较大型的青铜香炉不设上盖。较小或较高品级的香炉,大多配有镂空另U致而透气的香炉顶盖。据《洞天清录集·古钟鼎彝器辨》的说法,汉以前无香炉,汉时始造博山炉,“乃汉太 ... 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博山炉,即博山香炉,是香炉中一个独特的造型,它的炉盖雕镂为层峦叠嶂的仙山,底部则为一托盘,整体造型美观大方。汉代的香炉很昂贵,使用香炉还不是百姓的事。魏时也将香炉作赐品,并规定有严格的使用等级,如《魏武上杂物疏》载:“御物三十种,有纯金香炉一枚,下盘自副,贵人、公主有纯银香炉四枚,皇太子有纯银香炉四枚,西园贵人铜香炉三十枚。”医史馆里陈列的汉透雕鎏金铜香炉和晋代青瓷香炉,都是香炉中之珍品。

  兽熏是香炉之一种,因它是以瑞兽的造型出现,而被统称为兽熏、香兽或兽形香炉。兽熏多以金属 ... 。宋代《香谱》说:“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之状,空中以燃香,使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唐诗宋词中常提到的“金兽”“金猊”“香鸭”等,都是兽熏的别名。在医史馆的展厅里,有件明代獬豸铜熏,硕实匀称,造型端庄,堪为珍贵。獬豸兽熏的头项可翻开,以便香料置入兽腹焚香灶中,点燃香料后头项可闭合。当缕缕香烟虚缈地自獬豸兽嘴中冉冉飘逸时,别有情调。

  球熏,则是古时妇道喜爱的一种小巧镂空的金属圆球形香炉,也称手炉、香球、袖炉等。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说,这种香炉为长安巧匠丁缓创制,称卧褥香炉或被中香炉。球熏的结构特点是球中设置三层万向环,中心置半球状焚香灶,香灶凭重力作用,在万向环配合下,始终保持水平。尽管香球滚动,香灶也不会翻火覆灭。因而,在香料燃烧时也可随意放入袖中、被褥中,在动态中使用,是一种很实用的便携式香炉。唐代元稹有诗曰“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测,犹讶火长烧。”道出了球熏的妙趣。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更云“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鬟持香球在旁,在袖中又自持两小香球,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

  医史馆展厅里陈列的球熏为明代遗物。它不仅万向环活络,卡扣机关完好,外表镂空与浅雕的纹饰也美观而清晰,是球

  熏中之雅品。

  今天,新建成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不仅陈列着原上海医史博物馆的医史文物,还陈列着几千种中草药标本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史展览。新展览不仅陈展形式融入现代理念,展览面积扩大后,有更多文物与观众见面。这座博物馆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中华民族医药卫生活动的窗口,在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方面,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朱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医史博物馆及其庋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9.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10. 《延禧攻略》的珠宝首饰大火,古代欧洲皇室的宝贝都远远比不上

    回看延禧攻略,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古代的工艺和古代的珠宝首饰是何等的精美与精湛,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的古代的首饰,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随机推荐

  1. 千磨百折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qiānmóbǎishé。

  2. 不要制定错误的目标

    不要制定错误的目标>宁宁天资聪颖,学习也很用功,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顺利地通过小升初的考试,进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宁宁很不服气,觉得还是自己学习不够用功,又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把暑假变成了用功的好时机,要提前把初二的课程学好,争取初二实现年级前五名的目标。

  3. 巴山度岭是什么意思?

    【拼音】bāshāndùlǐng【解释】指爬山越岭。【出处】《水浒传》之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例子】无【相关】百度“巴山度岭”

  4. 饮食坏习惯让孩子越来越笨

    坏习惯1:长期饱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食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5. 梦见烟斗梦到烟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烟斗好不好

    梦见烟斗,预示要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已婚女人梦见烟斗,丈夫家可能会有人去世。病人梦见烟斗,预示很快能恢复健康。男人梦见自己用烟斗抽烟,表示身体健康强壮。梦见抽屉梦到抽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抽屉好不好梦见自己带着烟斗去参加会议,表示你会赢得广泛尊敬,深受信任,在行业内德高望重。梦见自己去买新烟斗,或者修理烟斗,都预示近期可能会去参加婚礼。

  6. 梦见被白猫抓伤

    周公解梦梦见被白猫抓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白猫抓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朱标的妻儿们的?

    然后在看一下朱允炆的其他兄弟们是如何被对待的,朱允炆的父亲是朱棣的大哥朱标,他如果不过早的因病去世,他毫无疑问将会是下一代大明皇帝的接班人,朱标一共生有5个儿子,其妻子是常氏和吕氏,这5个儿子分别为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

  8. 姑娘名叫水红菱

    河心姑娘见了,嚷道:“水红菱,水红菱,他是王...,快逃呀!”满湖遍水划来菱桶,打捞水红菱。第二天,有位姑娘独个儿在这儿悲伤着哩,忽见水里映出一大片红闪闪的影子,她疑心是水红菱呢!一面用夹子夹,一面叫水红菱。“八月菱角九月瓜,九月菱角收到家”,为了纪念这位好心肠的美丽姑娘,每年九月,采菱姑娘们都喜爱着件红衫,将菱桶划进荡,抢先把那一丛丛水红菱摘下,这叫“抢红”。

  9. 连枝比翼是什么意思?

    【拼音】liánzhībǐyì【解释】比翼:比翼鸟,即鹣鹣。传此鸟一目一翼,两只必须并列在一起飞。比喻男女成双成对。【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例子】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明·高濂《玉簪记·叱谢》)【相关】百度“连枝比翼”

  10. 仲壬历史上商朝的第三位君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商朝的第三位君王仲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死于一五八零年是商朝的第三人君王。可遗憾的是这一年仲壬已经五十四岁,是一个快要死掉的老人。对比两人,可以看出仲壬高于隆美尔,技高一筹,倘若隆美尔只是一个将军,没有当元帅去左右战争走向的话,也许会更圆满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