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姚莹治边思想的历史地位  

本文通过清代历史人物姚莹对边疆形势与世界史地的考察与研究,揭示姚莹治边思想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从而实事求是地评价姚莹治边思想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姚莹;治边思想;历史地位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又号展和,晚年因以“十幸”名斋,又自称幸翁。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列强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中国边疆的渗透,边境不断告急,边疆危机日趋严重。一批有识之士感于国家的安危,开始关注实事、考察边疆形势,探讨御敌之策。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姚莹从嘉庆年间就开始关注边疆问题,了解海外情事,并以亲身实践,留下了一些成果。在广东的幕客生活和长期的为官经历使得姚莹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他积极投入边疆形势与世界史地的考察与研究之中,敏锐地觉察出边疆问题的严峻性,并前瞻性的提出御敌之计。可贵的是,姚莹不仅有经略边疆的思想,更有经略边疆的实践。他把一套治边的思想运用于解决边疆内乱和发展边疆经济以及抵御周边国家和外国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上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近现代治边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透过姚莹经略边疆的实践和思想,不难看出,姚莹既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一位爱国官员,还是一位知名学者;既是一位睁开眼睛开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更是一位在抵抗外侮与团结边疆兄弟民族方面取得了辉煌胜利、做出了重大成就的经边政治家,他和李兆洛、徐松、逃壵等人一起,是清代最早关注边疆问题的学者之一,而在中国近代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上颇具代表性,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姚莹以自身的实践,书写并丰富了清代的治边思想。总体而言,姚莹的边疆经略既是清朝传统治边理念的体现,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使清朝治边思想在传承中得以创新,在我国学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  

一、姚莹治边思想的积极影响  

作为关心民瘼、有志改革时弊的有识之士,姚莹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边疆史地研究及思潮,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对中国近代社会和近代思想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早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魏源《圣武记》刻本,就在关于 *** 史地的三篇《国朝抚绥 *** 记》、《 *** 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的篇末,附录了姚莹《康輶纪行》的有关内容;光绪十二年(1886)刊行的黄沛翘《 *** 图考》中,也收录了姚莹绘制的《乍雅图》;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行的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也收录了姚莹“乍雅使事始末”纲目。可见,姚莹的治边思想实践和边疆史地研究,对中国近代社会和近代思想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出于“边徼多事”之秋,姚莹关注边事,防备边患,不顾个人利益,以民族利益为重,置身边陲,实地考察,悉心研究边疆史地与现状,并以亲身实践打败外国侵略,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贯穿始终。可见,姚莹不是一个只懂空谈的思想家,而是一个符合他所说的“能入”、“能出”的经世学者,既是一员可以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又是一位能够披挂上阵的干员。  

第二,姚莹了解外情,筹备海防与陆防,反对侵略,期以制夷。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呼应,姚莹多次提出“要当随时咨访以求抚驭之宜”,是反对外国侵略思想的明确表示。他提倡开眼看世界的趋势,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西方,从而架起了从传统思想走向近代思想的一座桥梁。这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睁眼看世界”的层面,而是有上升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高度;至于姚莹的《康輶纪行》,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一起,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第三,姚莹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积弊,抨击时政,批判顽固守旧、食古不化的陈腐观念,宣扬变易、进化思想,倡言“更法”与“改革”,这就给“万马齐喑”的思想界带来清新空气,具有启蒙意义。  

第四,姚莹面对英、俄等的侵藏野心,进行了揭露与大场疾呼,是清末统治集团中最早提出 *** 边防隐忧的有识之士之一。姚莹关注边政时局,对边疆地区,尤其是干戈叠起的东南边疆、危机暗蕴的西南边疆情况,一直十分留意,而且洞悉先机,在英人侵藏之前三十多年,已经提出周密的防备计划。联系到后来1877-1886年四川总督丁宝桢的一系列筹藏、御外言行,以及1888年、1903年英国的两次武装侵略 *** ,姚莹的呼吁无疑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尤为可贵。  

第五,姚莹多次提出,英、意、德等国了解我国的情况,而我国却对外国缺乏了解:“中国地利人事,彼日夕控习者已数十年,无不知之,而吾中国曾无一人焉留心海外事者,不待兵革之交,而胜负之数已较矣”.[1]他对此十分痛心,但是,只要我国睁眼看世界,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那么,抵御外来的干涉与侵略是毫无疑义的,魏源曾引用《瀛寰志略》说:英吉利藑然三岛,不过西海一卷石,揆其幅员虽与闽广之台湾州相若,即使尽其活土,而地力之产能几何?“[2],姚莹更是指出英国”地不及吾二十之一,人不及吾百之一……,苟能知其虚实与要领,何难筹制驭之方略乎“[3],表现出必胜的民族自信心。  

第六,姚莹等兴起的经世致用作为近代出现最早的社会思潮,对整个19世纪我国历史的演化产生着极在影响,它为西学在中国大传播架起了桥梁,并且为相继兴起的洋务维新思潮准备了虽不丰富但却十分必要的思想资料。[4]  

二、姚莹治边思想的局限性  

当然,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影响,姚莹等人的边疆史地研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认识性错误和知识性错误)。表现在:  

第一,经世派人物虽然促进了夷夏观念的大演变,但是,在他们意识里,华夷观念仍然浓厚,面对那些”化外诸夷“,仍然自诩为天朝上国,对自己视之过高,自大之情溢于言词,而对外来诸夷,则一概贬之若犬羊,对于其国名、人名、船舰名一概加口字旁以示警告和蔑视,这是不足取的。  

第二,他们揭露社会的弊端,不是为了从根本上推翻这个社会,而是谋求改革,使这个社会长治久安,至少使它不至于灭亡。指导他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儒家经典,包括《易经》的变易观,《孟子》的民本思想等。其本质仍是一种封建的思想体系,”药方只贩古医“[5],并没有跳出封建思想大樊篱。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的趋势虽然是它染上某种程度近代色彩,但它反映的是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志趣和愿望,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应变武器的一种积极努力,也是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最初尝试。[6]  

第三,姚莹的边疆史地研究,既有维护国家 *** 的领土完整的一面,又有防范人民的一面,总体上是封闭自守的。尤其是晚年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很有争议的。对于边疆的治理,也忽视了某些重要的方面,过分强调维持既存制度精神而忽略了从根本上解决边疆内部矛盾的某些方面,如对经济的考虑,对边疆的开发也少有见解。  

第四,经世派的边疆史地研究是在外侮 *** 的 *** 下被动地将目光投向世界的,毕竟,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中国人认识世界经历了一个艰辛与曲折的漫长过程。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如,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对于美国,则更是知之甚少,甚至误认为土耳其是美国的属地(实际上,林则徐的西方知道也不多,在其同时致英王的信中仍相信当时颇为流行的大黄、茶叶制夷论);魏源在介绍美国时,不仅误认为美国”富且强,不横凌小国,不桀骜中国,遇义愤,请效施驱“[7],是友谊之邦,看不到其侵略野心,等等。同样,姚莹在鸦片战争中而对道光帝对英国的发问,姚莹对自己的回答并不满意,”俄罗斯距英地远近,莫能明焉,深以为恨“.  

尽管这样,从本质和主流看,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徐松、姚莹等兴起的经世致用的边疆史地研究思潮以各种形式体现在了社会各个阶层,引起了学术、政治、风气的变革,对以后的社会历史进程起到推动的作用,是爱国的、进步的、维护祖国统一的潮流,而姚莹以自身最大努力为边疆民族的安定团结和揭露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图谋做出了贡献,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参考文献:  

[1]姚莹.东溟文后集卷八[M].文海出版社,770.  

[2]魏源.海国图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346.  

[3]姚莹.康輶纪行:卷12[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Z].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3488.  

[4]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0.  

[5]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513.  

[6]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6-38.  

 

[7]魏源.海国图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369.

姚莹治边思想的历史地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2.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

  3.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宋应星,一个奇人写了一本奇书。

  4. 努尔哈赤崛起的根源:明代失败的边疆治理政策分析

    明王朝前期的势力范围北到库页岛,南至交趾,西往新疆哈密,极盛之时达一千余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明代对于边疆区域的治理依旧采用了传统汉王朝落后的羁縻政策,导致边疆弊端问题层出不穷。

  5.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军手握重权,为何不敢谋反?专家:没开战就会输

    古代边疆是距离政治权利最远的地方,为了不让匈奴进犯边疆,皇帝就会派人带着军队驻扎在边疆,保护边疆百姓的安危和国土的完整。为了让镇守边疆的将军能够安心地镇守在边疆,为皇帝卖命,所以就会让这些将军手握重权。奇怪的是,虽然古代镇守边疆的将军都手握重权,但是他们都不敢谋反,这是为什么呢?

  6. 这本地理书,曾经怎样改变东亚格局?

    图/图虫·创意近代中国最后一次当了日本的老师。未竟之功《四洲志》油灯下,林则徐紧盯着眼前的地图。

  7. 扼腕叹息:《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

    林则徐交给他《四洲志》稿本和大量的珍贵的图表资料,郑重委托他补充材料,编撰《海国图志》,以启迪国人。《海国图志》一出,石破天惊!——《海国图志》序魏源开宗明义,谈及编著此书的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8. 群狼环伺,晚清时期中国是如何面对边疆危机的?

    1840年,英国人发动了...战争,用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卷入了西方列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之中,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情况。古代中国接触的外族,要不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武力强劲但文明发展程度却远弱于中华;要不就是天竺(印度),大食(...)等国,虽然文明程度也挺高的,但碍于山高路远,和中华交流有限…

  9. ... 进疆,王震将军曾说: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

    古代屯垦戍边为什么不成功?

  10. 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那么高,只因其战略位置重要?你想得太简单了

    翻阅一遍中国古代史你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就是一部中原农耕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在冲突中不断相互融合重塑的历史。而中国版图上,能同时衔接起中原、西域、草原、高原,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的亚区域的过渡地带,只有一个。

随机推荐

  1.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经历对于写作《红楼梦》有何影响?

    如今说到《红楼梦》,更多的谈资来源于对其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也就是更多地集中于从个体生活轨迹中寻找性格决定命运的实证,那么作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的生活经历对于这部作品的出现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曹雪芹塑像>首先,就曹雪芹的家世来说,祖上属于包衣奴才,根据史料分析,包衣对于清朝皇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了。

  2. 康熙去世,为何却牵连了雍正最爱的女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导致难产,福沛生下后就死了或者就是一个死胎。但除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族并未受到任何牵连。年妃的父亲去世后也依一等公礼下葬。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是,年妃太受宠了,从她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雍正帝所有子嗣,其他后妃妻妾无人所出。

  3. 寿满天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òumǎntiānnián【解释】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例子】无【相关】百度“寿满天年”

  4. 崇祯挽救大明王朝的“十张大网”是什么?开始卓有成效为何最后落败了?

    开始卓有成效为何最后落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崇祯十一年,大明帝国在崇祯的苦心孤诣的治理下不仅未见一丝好转,相反如同行驶在巨浪中的颠簸大船,险象环生。此后崇祯迅速提拔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负责整体战略的协同。

  5. 联邦制、国家元首、 *** 首脑含义

      我在上《美国的诞生》这一课时,有个学生问道: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 *** 首脑,享有行政权。联邦制是什么意思?国家元首和 *** 首脑是指什么?我们国家是联邦制国家吗?现在我们国家的 *** 首脑和国家元首是一个人吗?于是我在课堂中问到谁能...

  6.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7. 梦见睡衣

    周公解梦梦见睡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睡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东床姣婿是什么意思?

    【拼音】dōngchuángjiāoxù【解释】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出处】《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姣婿。”【例子】无【相关】百度“东床姣婿”

  9. 梦见和女人上床

    周公解梦梦见和女人上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女人上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 为什么每次资助他人都是300元?

    ...曾多次动用稿费资助他人,令人注意的是,这些资助几乎都是300元。分手时,...赠送生活费300万元旧币。这300万元钱是人民币旧币,其实就是300元人民币。这次...为先师故去所备的“薄仪”依然是300元人民币。...的工资原定一级,每月六百多元。所以...赠送的300元人民币不算很多,但也不算少了。也许正是如此,历史上有幸获得过...资助的人们都获得了不多不少的300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