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1月底,彭咏梧一行告别重庆,到了下川东,在云阳鹿塘坪正式成立了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后改为“中国...川东游击纵队”,彭咏梧为政治...,赵唯为司令员,下设巴北、奉(节)大巫(山)、七南、开县等支队。于是,1947年12月15日,彭咏梧、陈太侯在昙花乡圣母垭主持召开了川东游击队奉大巫支队成立大会。1月11日,部队向老寨子集结。彭咏梧组织大家分组突围,以分散敌人的火力。彭咏梧把肩、头和双手全用上,终于将伤员送了上去。

1947年秋,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10月10日,中国人民 ... 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12月17日, ... 中央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同年11月党在重庆组建川东临时工作 ... 会(简称川东临委)。川东临委对当时的形势估计是:解放战争进入大反攻后,直接威胁到敌人统治中心的长江下游,有迹象表明敌人可能退守西南,凭借大巴山和三峡天险负隅顽抗。因此,川东临委根据 ... 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精神作出决定:在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砸烂蒋介石的所谓“小厨房”、“大后方”,开辟第二战场,建立农村根据地,在敌人兵源、粮源的战略要地上 ... 一把利刃,配合人民 ... ,早日解放大西南。>>地处下川东的云(阳)开(县)万(县)奉(节)大(大宁,即巫溪)巫(山)等县,是川东门户的水陆交通要塞。川东临委认为:这个地区是开展农村武装斗争较理想的地方。>11月底,彭咏梧一行告别重庆,到了下川东,在云阳鹿塘坪正式成立了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后改为“中国 ... 川东游击纵队”,彭咏梧为政治 ... ,赵唯为司令员,下设巴北(长江以北的大巴山)、奉(节)大(大宁,即巫溪)巫(山)、七南(长江以南的七曜山)、开县等支队。会后,彭咏梧便带领江姐、吴子见从云阳来到奉节青莲乡,领导奉大巫支队开辟游击区。>青莲乡是奉节、云阳和巫溪三县交界的偏远山区。彭咏梧到青莲乡后,吸收了贺德明、萧克成、陈太侯等人入党,成立了党的奉大巫工委。又发动群众开展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的运动,并积极筹备举行武装起义,准备以青莲乡为中心,创建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为此,彭咏梧等在青莲乡积极进行统战工作,争取到萧和中、廖竹等地主绅士的支持,获得100多支枪和大量钱粮;同时,奉大巫支队司令员陈太侯也在昙花乡的上层人士中开展工作,争取到一批 ... 。于是,1947年12月15日,彭咏梧、陈太侯在昙花乡圣母垭主持召开了川东游击队奉大巫支队成立大会。当时,支队有党员30多人,游击队员100多人。游击队领导研究决定:冬月廿八(即1948年1月8日)云奉巫三县同时暴动。但由于游击队活动不够隐秘引起敌人戒备,从而改变方案:重点袭击云阳商业重镇南溪。>1月8日,游击队从青莲乡出发,次日凌晨,袭击南溪取胜,缴获机枪1挺、 ... 52支、短枪6支,击毙了企图反抗的刚卸任的伪乡长胡汉章,并俘虏了新上任的伪乡长刘文朗。 ... 反动派闻讯立即派一个师到万县驻防,其下属三个团的兵力分别进驻奉节、巫溪和开县。同时命令伪专员李鸿焘从云阳、奉节和两巫抽调保安队拼凑成一个团,由他到南溪亲自督战,包围青莲乡,围剿游击队。>>大敌当前,彭咏梧镇定自若地对同志们说:“游击队就是打游击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暂时隐蔽下来,再找时机, ... 他个回马枪。现在,我们一支小小的游击队,正牵着敌人三个团的鼻子走。当务之急是我们先集结部队,再定下一步怎么办。”1月11日,部队向老寨子集结。彭咏梧、陈太侯等人走到铜钱垭,与先到的游击队员成功伏击了保安中队,活捉其队长余志,缴获机枪1挺,马枪1支。>>游击队在老寨子集结,有120多人,200多条枪,武器好,战斗热情高。但彭咏梧明白游击队敌众我寡、处于重重包围态势,他代表党委提出“转移外线,扎下根来, ... 回马枪”的方针,决定兵分两路转移。其中一路由他直接率领,向北直往巫溪红池坝。1月15日下午,彭咏梧带着游击队出发,走了十多里驻扎下来,入夜爬山,凌晨到了十王庙,已分外饥饿、疲劳,正打算进庙隐蔽、休息、弄饭吃,忽得知一二里外刚驻扎了敌正规军,正打探游击队的行踪。便当即急行 ... 移,穿过密林上鞍子山,进入黑沟淌,又翻过一个小垭口,到了一个叫“暗洞包”的小山峰。此时看见半坡有间农舍,便决定稍事歇息,弄点吃的再走。从这里只往下走一二十里,再翻过对面的大山,离红池坝就不远了。谁知敌军得报,一路追来,兵分三路,将正在屋里煮红苕和包谷粥的游击队团团围住。第二锅食物还没煮开,哨兵的信号枪响了。“有情况!”彭咏梧话音未落,敌人的机枪、小钢炮就响了起来。彭咏梧组织大家分组突围,以分散敌人的火力。他自己也带着一个组,与队员小熊、小刘一起冒着枪弹,冲下斜坡,爬上陡坎,冲上小路,只要跨进面前的树林,就可脱险了。突然小刘不幸中弹滚下了陡坎。彭咏梧飞快跳下陡坎,使出全身力气将他向上送。伤员抓到坎上一块石头,又连人带石头滚了下来。伤员叫政委:“别管我!你……你快走!”彭咏梧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我们一起走!”这时小熊被敌人火力压着不敢动。彭咏梧把肩、头和双手全用上,终于将伤员送了上去。彭咏梧急忙爬上陡坎,扶着伤员奔向树林边的一块大石头,小熊也准备爬起来接应。这时,其他组的同志们都突围出去了,敌人面前仅剩下这一个目标,于是将火力集中指向这里,枪弹噼噼啪啪射来。彭咏梧急忙命令小熊:“快卧倒!”可敌军罪恶的 ... 射中了他,他一个踉跄,扑倒在大石边。血,从他腿上、身上汩汩地流淌。身负重伤的彭咏梧,费力地从身上摸出一张小纸条,急促地对小熊说:“这,是一个云阳接头的关系,你……你拿去交给突围出去的领导同志……”但是,敌人的火力压得小熊抬不起头。情况万分紧急,绝不能给敌人留下丝毫东西,彭咏梧艰难地收回手,把纸条塞进嘴里咀嚼,慢慢咽下去,身躯靠在那块龙骨大石上,任血无声地流淌……>>彭咏梧牺牲后,敌人砍下他的头,弄到竹园坪场上,悬挂在竹园坪场上的城楼和下拱桥边的麻柳树上示众三天。>南来北往的人们,满含热泪,向彭咏梧看一眼,再看一眼,把这个播火者深深地印在了心里。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游击队彭咏梧历史云阳巫溪军事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