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城隍,相传是古代城池的保护神,道教称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唐代以后城市崛起,经济发达,凡有城市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庙,庙里供奉着城隍神灵,这样城隍的信仰就更为普遍。到明太祖洪武三年,朱元璋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必须祭祀城隍神灵。这样,城隍由民间俗神演变成为天下通祭的高级神祗。又由于城隍庙内多供奉道教神像和民间俗神,所以人们又习惯将城隍庙归属于道教寺庙。

城隍,相传是古代城池的保护神,道教称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证老百姓五谷丰足。城池与百姓的生存密切相关,所以城隍是由最初的护城沟水渠之神而转化为城市的守护神--城隍神,后来城隍被人神化,人们又把故去的英雄或名臣立为当地城隍神灵,希冀他们的英灵能像他们生前一样护佑百姓,打击邪恶。 最早有记载的城隍神灵为吴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唐代以后城市崛起,经济发达,凡有城市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庙,庙里供奉着城隍神灵,这样城隍的信仰就更为普遍。到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必须祭祀城隍神灵。这样,城隍由民间俗神演变成为天下通祭的高级神祗。又由于城隍庙内多供奉道教神像和民间俗神,所以人们又习惯将城隍庙归属于道教寺庙。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大肆抬举城隍,为各地的城隍封爵位,建神庙,配以陈设、饰品等等,京都等较大城市的城隍在百官中除皇帝本人以外级别最高。各府的城隍为正二品,与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尚书的等级相同。各州城隍为二品,县城隍为四品。 在建京都城隍庙时,朱元璋还下令神像要为木雕像,刷上红漆,迎神像入庙时,要用王者仪仗,他自己还亲自写文告示天下。并诏示天下府、州、县重建城隍庙,规格要与当地的官府正衙相同,甚至连几案也要相同,这样,各地方 ... 就有了“阴”、“阳”两个衙门。 明太祖还命令大臣们专门撰写文章颂扬城隍。这是为什么呢?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而土地神是城隍神的下级,他感恩城隍和土地神,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其实也并非全是这样。当初,朱元璋曾对大学士宋濂明确说道:“朕建造城隍神庙,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忘为。”原来朱元璋只不过是为了震慑臣民,为他的皇权服务。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明朝历史元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