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鸿章的艰难,只有背过锅的人才懂!

晚清有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已经被称颂成为半个圣人了,左宗棠也有收复新疆的伟业。>张之洞名气不大,但是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在历史课本里常年标红,是常见考题。>这三位中兴名臣形象都很好,唯有李鸿章,一谈起他,总会有人说:这个人不大行,虽然做官能力牛掰,但是却干着吃里扒外卖国通敌的勾当,把国家的脸丢尽了。>>这话倒也没太大错, ... 战争以来,清朝对外丧权辱国的条约大都是李鸿章签下来的。>但是我想,如果有的选的话,他是绝不肯将父亲给自己起的好名字用在这样耻辱的地方。>名字是人的代号,1818年,“李鸿章”这个名字被赋予了一个刚刚呱呱落地的孩子。>他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心有鸿鹄之志,腹有锦绣文章。>李鸿章没有让父亲失望,从小聪明伶俐,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一路靠着聪明劲儿,顺风顺水,直到了1840年才遇上了第一次失败。>那天,是个阳光梳理过城楼的好日子。皇城脚下,人头攒动,一群读书人都在往皇榜下钻。上榜的人欢呼呐喊,落榜的人垂泣连连。李鸿章好不容易易从一个人缝里,瞄完了整张皇榜——终于确认了,榜上没有“李鸿章”这个名字。>一同来看榜的父亲也没有责怪李鸿章,只是说:走吧,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他父亲要带一路靠聪明使“巧劲”的李鸿章去见一个使“笨劲”的人。>那就是刚刚有了点名头的曾国藩,从此李鸿章入曾国藩麾下,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三年后,李鸿章一举考中进士,被钦点入翰林院学习。>此后,二十五岁的李鸿章官运亨通,五年连升七级。>但是年少成名,必然会多生磨难,他和很多同僚产生了嫌隙,受到了很多掣肘。>李鸿章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决定从公务员的岗位辞职,去老师曾国藩门下当幕僚。>别人以为三十岁的李鸿章已经成了“处级干部”,今后那肯定是康庄大道,只有李鸿章自己才明白——错了,那是险象环生,没有出路的羊肠小道。>李鸿章擅长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要是一般人,就算意识到自己今后难以发展,也会沉溺于暂时的舒适中,觉得现况不赖,然后被温水慢慢煮死。>李鸿章经历了五年官场,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他决定再去老师那里充充电。>李鸿章有个好老师曾国藩,专门教人“笨功夫”。>对他来说,每一日都是在修行,和曾国藩谈话,吃饭,饮茶,每个细节里都浓缩着曾国藩过人的智慧。李鸿章没有悟到这些,但是他很聪明,也很信任老师,更擅长将老师的细节思想全部拿来使用。>很快,李鸿章将自己的短板一一修补完善,变得更加强韧。>1861年,太平天国包围了上海,李鸿章领淮军去镇守。>9000淮军对抗10万太平军,只能靠取巧。而李鸿章恰恰是个会用巧劲的高手,他用假营盘消耗太平军火力,再通过自己的身先士卒激起了淮军的士气。>就这样,漂亮地赢下了李鸿章的的一场沙场搏 ... 。>证明了自己本身的李鸿章,很快被任命为了江苏巡抚,成为了大清朝真正的要员。>此后李鸿章走上了人生巅峰,50岁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整个大清,从没有一个 ... 能像他这样把官做到极致。>如果这是太平盛世,那么自然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可是不巧,现在是乱世,大清的国运早就如枯草一样,一蹶不振。>晚清四大名臣虽然确实是在为清 ... 服务,但是他们所进行的“洋务运动”,是真的给衰败的中国打了一剂强心针。>有人说,没有晚清四大名臣,清朝根本不可能再苟活五十年。>强化武器,培养人才,创办实业。>这三条举措精准到位,拳拳到肉,一看就是行走江湖多年的老中医才能给大清朝开出的好药方。>只是奈何,气数已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纵使晚清四大名臣,才智过人,鞠躬精粹,也难以阻挡时代的车轮为新中国改头换面。> >1871年,李鸿章签下了《中日修好条约》,从这一天起,他的后半生,一直在为大清国,签下一条又一条不平等条约。>可那又能怎么办呢?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他只能签字签字签字。>这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不代表自己了,是国家契约的一环。>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在驿馆外被袭击了,一个日本人举枪击中了李鸿章的左脸颊。>随行人员愤愤不平,要去讨个说法。>李鸿章却制止了其他人,说:“这是好事情,我受点伤而已,却能让国家少赔些银子。”>果然如李鸿章所料,因为这一颗 ... ,伊藤博文允许清 ... 减少赔偿一亿两。>一颗 ... ,换一亿俩,这生意太值了。>但是李鸿章还是心疼。>“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此时的李鸿章一点也不像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汉官,却只是像一个街头买菜的大爷,实在是家里没有余粮了,一分一两都够做太多的事情了。>见伊藤博文拒绝了。>李鸿章说,“那减少2000万行么,就当老夫回国的旅费了。”>依然,没有被同意。>耻辱和屈辱加诸在李鸿章身上,终于让千千万万中国人明白了:弱国无外交,哪怕是求同情都没用。>但是这些对于在国内的百姓来说,却不重要。>他们只知道一个事实:李中堂大人又卖国了。>就像一个人到中年却突然失业的人,无关痛痒的人只会嗤笑他没本事,有哪里看得到他人的艰难呢。>李鸿章被百姓谩 ... ,被同僚排斥,落得一个人孤孤单单,或许这就是强者该有的落幕吧。>1896年,李鸿章出国去西方访问,也终于明白了国家之间的差距。>巴黎万国运动会上,各国的国旗伴着国歌响起。>轮到中国黄龙旗升起的时候,全场寂静,因为大清没有国歌。在场的贵妇人,和要员,纷纷偷笑——哪有一个文明的国家,是没有国歌的。>李鸿章却不怕嘲笑,突然清了清嗓子,在黄龙旗下唱起了家乡小调《茉莉花》。声音悠扬婉转,却不自卑,不低下,纵使风吹雨打,依然灿烂发芽。>李鸿章的前半生既会巧劲也会笨功夫,才能最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李鸿章的后半生时局多艰,吃了太多的耻辱,却也一直不卑不亢。>若是人生艰难,不如学学李鸿章,即使注定失败又如何,但也得守住自己的心脏。不要害怕,侮辱和诋毁,你就是你自己,要不骄不躁,不哀不怨,路还长,人未亡。>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艰难岁月,真的举步维艰。>是呀,那些西方大国,他们是文明的国家,所以我们没有国歌也会被嘲笑。>但是国歌是人民的歌,只要人还在,总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的国歌。>只要我们像李中堂一样,为自己的民族而骄傲,我们的国家就是打不倒的。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鸿章的艰难,只有背过锅的人才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梦到黑色,梦见黑色,黑色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黑色,梦见黑色,黑色相关的周公解梦黑色是权力的象征。以现在的力量,已足够达到你的目的。爱与权力也可以轻易得到。

  2. 感激别人的话语 烟雨空蒙,绿柳依依

    感谢那些曾经是点拨也好、批评也罢,但却实实在在帮助过我的语言。感谢那些口吐莲花的人。

  3.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后感

    然而,当我读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候,心中对保护环境的感触就更大了。如果咱们能像印第安人那样,视这片土地为神圣的,珍爱这片土地,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印第安人把土地视为神圣的,他们钟爱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

  4. 起义部队中参战最多的一支,平叛、剿匪、对印、对越,一仗没落下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时,中原野战军在1948年11月25日基本完成对黄维兵团4个军10余万人的大包围,一切还立足未稳,合围尚不严密。在双堆集的黄维当时很清楚处境的危险,26日,他制定了一个突围计划,即在27日早晨,以10军和85军拼力向东南攻击,18军向西、向南掩护,并俟10军、85军攻击进展后,再向东转移。对85军,他看中了正是廖运周的110师,全师近8000人,还没有受到...的打击。

  5. 目不识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ùbùshíshū【解释】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目不识书”

  6. 梦见旋风

    周公解梦梦见旋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旋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佳节祝福语短信2018_中秋节祝福

    祝你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中秋佳节祝福语短信2018(一)1.中秋月饼圆又圆,短信祝福送心间;中秋月饼香又香,幸福生活没有完;中秋月饼甜又甜,愿你开心每一天!用力喊出幸福,用心感受我这中秋祝福:中秋快乐!华夏九州同祝福,中秋两岸盼团圆。中秋佳节祝福语短信2018(二)1.月是故乡圆,情是故人浓。中秋佳节祝福语短信2018(四)1.神武英明盖世无双,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打遍天下无敌手

  8. 第一位“ ... ”

    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来说,“...”是指白宫的正式女主人。虽然这不是一个确定的头衔的先决条件,...通常被认为是总统的妻子。但是谁是第一位“...”如果你猜中了这个逻辑答案,你当然会说是玛莎华盛顿。毕竟玛莎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妻子。但事实上,玛莎华盛顿生前从未使用过“...”这个称呼。在美国总统早年,他们的妻子被几个不同的绰号所指,名字通常是基于妻子的个人喜好。例如,有时会使用“总统夫人”和

  9. 做梦梦见 ... 人分尸见血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做梦梦见...人分尸是什么意思:头,代表着理性;身,表示一个人的情感,身体以下,表示的是性。...死那一对情人的人其实是自己,这是反映你对情人关系看法的梦。你认为现在这个时间恋爱关系是非常被动的,像是要被人控制的木公仔,你觉得爱、理性和性能够分开的话对二个人都会更好一点。对于你自己的将来,你非常地难以确定,因此,在这个时间来谈爱情你觉得并不是非常地适合。梦见自己大把掉头发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10. 朱元璋分封藩王,大臣陈怀义极力反对,被摔死,25年之后成真

    众大臣对朱元璋的封王决定都是满口称好,对日后大明江山的繁荣稳固都是信心满满。此次分封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再加上圣旨已下,朱元璋固然没有收回的道理,于是,朱元璋断然拒绝了人微言轻的陈怀义的谏言。朱元璋命人将陈怀义装进麻袋,当着众大臣的面活活摔死。陈怀义被...25年后,他的预言成真了,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文继位称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