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响马盗

民国初年,鲁豫一带民生寥落,匪患丛生。最嚣张的响马名唤刘黑七,一手槍法出神入化,过往客商无不闻名丧胆。

鲁南豪商严海东为了巴结新任山东督军段铁民,捐了十万银洋做军饷。他打算用火车运往济南,特意请来当地保安团长王自齐出马护送。

这天晚上,王自齐与严海东正在屋里商量押车计划,突然听见屋顶一声异响。王自齐正要探手抽槍,只听“砰砰”两声槍响,他的槍匣已不翼而飞。再定睛一看,王自齐和严海东都咋舌不已。原来,屋顶上射来的第一槍,正中王自齐的皮带扣,将他的槍匣打落。第二槍,又正好打在槍匣上,把槍匣钉在堂屋的柱子上。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屋顶翩然落地,大摇大摆地走进屋内,傲然一笑:“在下刘黑七,听闻严大掌柜要送一票红货到济南,兄弟我冒昧,特来助一臂之力。”

见王自齐和严海东面面相觑,刘黑七索性将话挑明,只要严海东拿出一万大洋的“保险金”,他刘黑七就不再打这趟镖的主意。

严海东正寻思如何作答时,一直冷眼旁观的王自齐突然开口:“刘大当家既然要保险金,自然应该对军饷的安全负全责,怎么能只保证自己的属下不出手呢?”

刘黑七倒也爽快,说道:“王队长此言有理,大不了我亲自护送就是了。”王自齐笑道:“爽快,一言为定。”

刘黑七才一告辞,严海东就埋怨王自齐不该自作主张。王自齐狡黠一笑,说他怕刘黑七另有陰谋。将他约束在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才可以避免出事。

第二天傍晚时分,运饷专列徐徐开出。专列有七节车厢,王自齐在其中六个车厢安排了二十名全副武装的保安队员,另有一节餐车作为藏金库,并供严海东、刘黑七等头面人物乘坐,此外王自齐还在这节车厢中安排了十名槍法最好的保安队员。

火车开出之后,王自齐便与刘黑七熟络地攀谈起来。

虽然当时火车最高时速有五十公里,可在拐弯时会减速,发力奔驰的骏马很容易就能追上。王自齐觉得这次的护送任务颇为棘手。

刘黑七傲然一笑:“别的地方不敢说,在鲁南一带,江湖中的朋友还算给兄弟我面子。只要在火车机头上插上兄弟的黑虎旗,绝对一路平安。”

火车刚刚开出不久,前方便不时有骑着快马,疑似探子的人来窥视,但见到机头上飞扬的黑虎旗后,便立刻退走。

王自齐冲刘黑七拱拱手,道:“刘大当家一出,果然是宵小退避!”刘黑七却摇了摇头:“不对劲!江湖上的朋友知道我在此,怎么不投帖拜见?快叫你的手下加强警戒!”

看见黑虎旗就得投帖来拜,你当你是天皇老子吗?王自齐有些不以为然,此时天色渐明,已过了响马偷袭的最佳时机,心中不免有些懈怠。

哪知没过多久,火车突然紧急刹车,原来前方的铁轨已被扒开。与此同时,远方黄沙腾起,宛若一条黄色的巨龙席卷而来。吼声,怪叫声,唿哨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转眼之间,无数响马将列车左右包围。严海东吓得脸色煞白,连王自齐也有些站立不稳。

“怕什么?你们手上拿的又不是烧火棍!”刘黑七眼中反而隐隐透出些嗜血的兴奋,他扑到窗口一槍打落一个响马。所有人立即有了主心骨,各自托槍瞄准。眼见马贼越追越近,王自齐突然打个唿哨,所有车门一起打开,爆豆般的槍声响起,冲在最前方的十余名响马如触电般跌下马背。

刘黑七微微一惊,凝神往保安队员的手中一望,才发现他们手中拿的,竟是清一色的俗称“花机关”的斯登冲锋槍。这种槍 ... 连发,像泼洒一样, ... 伤力极大。马贼不得已向后退去。

只是这种斯登冲锋槍毕竟射程有限。马贼们很快觑出虚实,缓缓退后了些,策马围着火车呼啸射击。虽说这样开槍命中率有限,却反而成功压制住了车队的火力。转眼间,便有十多名保安队员受伤倒地。

刘黑七抬头看看天色,忽然说:“差不多也该赶到了。”说罢,随手丢出一只火箭旗花,直冲天空。

响马身后突然响起一片槍声。东面山头涌出四五十条汉子,远用槍射,近用刀砍,如切豆腐般贯穿了响马的防线。

王自齐看得瞠目结舌。眼瞧着新来的马队将响马驱逐得七零八落,正准备与列车上的保安队员会合,刘黑七哈哈笑道:“我早派手下弟兄散布于沿途各处险要地点。不论在何处遇袭,都有人赶来支援。”

“刘大当家的果然是神机妙算!”王自齐嘿嘿笑了几声,突然沉下脸,拔槍顶住刘黑七的脑门。刘黑七一惊,沉声道:“姓王的,想过河拆桥?我若有什么差池,全山东的江湖好汉都不会放过你。”

王自齐陰笑道:“你若真是刘黑七,我倒不敢拿你为质。可惜,你却是个冒牌货。”

“刘黑七”闻言,满头冷汗涔涔而下:“你是怎么知道的?”王自齐冷哼一声:“刘黑七纵横鲁南十多年,除非他是从穿开裆裤起就当了响马,否则决无可能似你这样年轻。”

其实这年轻人真名刘七,是山东威武镖局的镖头。因镖局才开张,自己又没名气,无法说服严海东雇他押镖,所以冒刘黑七的名号,以收取保护费之名,行押镖之实。他本打算到了七星岭就将实情全盘相告,借此打响威武镖局的名声,哪晓得此时竟被王自齐识破。

严海东听过事情原委后,劝道:“王团长,既然刘镖头也是一番好意,你们何不联手将军饷押送到济南?”

“谁要和他一起押镖!”王自齐突然狞笑起来,“老子是要劫镖的!”这时,这节车厢的十名保安队员,一起用槍指住二人。

严海东和刘七顿时大惊,两人对视一眼,都是面如土色。原来王自齐早就起了歹心,要将军饷据为己有。刚才那批来袭击的土匪,就是他手下假扮的。他本想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将军饷劫走,没想到被刘镖头坏了好事。

严海东双手握着 ... 槍一边后退,一边颤声道:“王自齐,你就不怕段督军震怒?”

王自齐哈哈大笑:“只要把你们全数 ... 了,再将事情栽到刘黑七头上,有谁知道是我劫了这批大洋?严老板,你还是将槍放下吧,你这把 ... 槍中只有六发 ... ,而我们这儿却有十一个人……”

话音未落,忽然“砰”的一声槍响,刘七不禁吃了一惊,心知这定是严海东心慌之下抠了扳机,槍走了火,这样一来,王自齐必定会暴怒出手,将他俩一起打死。情急之下,刘七一个鹞子翻身,拔出藏在腿腕的手槍,准备先擒住王自齐再说。可他站稳后才发现,王自齐和他的手下们竟已倒了一地。

刘七猛地回过味来,刚才那声槍响,其实是六槍连发。只是发射速度太快,以至于听起来只有一声槍响。而且每一发 ... 都是从前一人的眼眶射入后脑穿出,又击中后一人的胸膛。所以只用六槍,便除去了王自齐等十一人!

“好槍法!”刘七目光炯炯地盯着严海东,仿佛现在才认识了这个人,“能使出如此神乎其神的槍法的,在山东也只有一人,难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

严海东放下槍,突然叹了口气:“没错,我是刘黑七。”

十多年前,刘黑七为了替天行道, ... 富济贫,当了响马。等到年岁渐长,他才明白,其实自己与其他无恶不做的土匪没多大区别。于是,刘黑七急流勇退,化名严海东,在鲁南踏踏实实地做起买卖来,平时修桥铺路行善积德,以赎他当年的罪孽。可他没想到,刘黑七闯下的名头太大,他隐退之后,还有不少土匪冒充他为恶一方。这让他心下难安。

因此,刘黑七见段铁民对当地匪患深恶痛绝,却因军饷不足而无法发兵围剿时,便毅然捐出十万大洋。

刘黑七无奈叹道:“但愿我这十万大洋,能助段督军一臂之力,令这世上从此再无刘黑七。”

刘七却摇头叹息道:“你虽一片好心,恐怕也难免事与愿违。即使段铁民剿灭了几处匪患,又怎么样?如果这世道还是这么兵荒马乱,老百姓做牛做马亦得不到三餐温饱,死掉一个‘刘黑七’,恐怕又会出来个刘黑八、刘黑九啊?”

刘黑七一愣,良久无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响马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民国第一匪首作恶多端,只因为老婆娶得太多,最后死于姨太太之手

    剧照刘黑七正式的名字叫刘桂堂,本是山东费县人,出身贫苦,从小为地主家放羊,练就了扔石子百发百中的绝技。1915年23岁时,与当地几个痞子结拜为匪,按年龄排第七,皮肤又黑,故称刘黑七。刘黑七一伙开始打家劫舍、掳掠钱财,祸害乡里,在小范围中活动,与另一匪目张黑脸收容被遣散的匪众千人,在苏鲁边界为祸。

  2. 响马盗

    最嚣张的响马名唤刘黑七,一手槍法出神入化,过往客商无不闻名丧胆。王自齐有些不以为然,此时天色渐明,已过了响马偷袭的最佳时机,心中不免有些懈怠。转眼之间,无数响马将列车左右包围。刘黑七眼中反而隐隐透出些嗜血的兴奋,他扑到窗口一槍打落一个响马。东面山头涌出四五十条汉子,远用槍射,近用刀砍,如切豆腐般贯穿了响马的防线。十多年前,刘黑七为了替天行道,...富济贫,当了响马。

  3. 揭秘: ... 人狂魔刘黑七血洗南孝义村始末

    从这时起,刘黑七一伙开始打家劫舍、掳掠钱财,祸害乡里。有了人马以后,刘黑七开始横行霸道起来。1927年2月10日,刘黑七向南孝义村勒索钱粮。南孝义村更是拿不出粮食、银元。>>刘黑七看到南孝义村竟然敢违抗他的命令,拒交钱粮,怒不可遏,带领全部人马将南孝义村重重包围起来,开始攻打。据统计,南孝义村原本有735人,此次匪祸之后只剩下212人。为此八路军一直寻找机会干掉刘黑七这个...人狂魔。刘黑七当场身亡,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4. 华北第一匪刘桂堂到底有多恐怖 民间流传着“刘黑七来了,小孩吓得不敢哭”

    七七事变后,刘桂堂再次投靠日军,被委任为“皇协军前进总司令”。>...人不眨眼,小孩听了不敢哭>由于刘黑七无恶不作,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刘黑七来了,小孩吓得不敢哭。”身中两枪的刘桂堂,见大势不妙,便化装从海上逃往天津。刘桂堂以前被小股共党武装骚扰多了,有点麻痹大意。为了确保万一,何荣贵等人又把尸体抬回来,经多人辨认,确认这家伙就是刘黑七。

  5. 华北土匪头目刘黑七 ... 军将领刘桂堂简介

    刘桂棠,外号刘黑七、混世魔王,...军将领、汉奸。>1915年,刘黑七23岁,与当地痞子共8人结拜为匪。按年龄,他排第七,皮肤又黑,故称刘黑七;他弟弟则称刘黑八。>1916年,鲁督张怀芝派兵剿匪,刘黑八被打死,刘黑七等逃往抱犊崮。事后孙美瑶受招安被...。刘黑七与另一匪目张黑脸收容被遣散的匪众千人,在苏鲁边界为祸。>>1925年——1928年问,刘黑七股匪在滕县、临沂、费县、蒙阴等地抢掳奸...,罪行擢发难数。后勾结日伪袭击抗日根据地。

  6. 乔家大院分集介绍_乔家大院剧情分集介绍 ... 床戏是第几集

    乔家大院分集剧情第6集刘黑七一行以大太太及其子为人质相要挟,乔致庸受辱赔礼暂时化解了这场灾难。乔家大院剧情介绍第14集达盛昌最终宣告失败。乔家大院分集介绍第16集乔致庸针对包头各商号欺蒙客商、任用私人等行为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变更并制定了新店规。乔家大院分集介绍第17集乔致庸返回祁县家中。乔家大院分集介绍第20集乔致庸着手准备南下贩茶却遭到乔家众人一致反对。

随机推荐

  1. 带有崎字的成语

    包含有“崎”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崎嵚历落——形容性行卓异磊落。

  2. 植物利用法:呵护生命 象征吉祥_风水知识

    传统风水学认为,吉祥的植物能够起到保护住宅、呵护人类生命的作用,可称之为住宅的保护神。灵芝性温味甘、益精气、强筋骨,有观赏作用,是长寿之兆,自古被视为祥物。鹿口或鹤嘴衔灵芝祝寿,是吉祥图的常见题材。和谐家居口诀绿色植物通灵性,消灾祛病护生命。

  3. 快乐好词好句好段 | 历史新知网

    好词:【二字词语】兴奋激动喜悦欣慰欢乐欢喜快活快慰愉悦愉快畅快大喜狂喜【三字词语】乐滋滋乐悠悠喜洋洋笑嘻嘻笑瞇瞇笑哈哈喜洋洋喜滋滋乐融融乐陶陶【四字词语】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喜上眉梢喜在眉宇喜眉笑目捧腹大笑手舞足蹈前仰后合开怀大笑欢蹦乱跳笑容可掬喜笑顡开笑逐颜开相视而笑谈笑风生兴高采烈喜从天降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嘻嘻哈哈满怀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

  4. 女人之苦何时了

    女人之苦何时了这个世界上,无论在物质上和法律上以及精神上都推广男女平等,男女却是无法平等的,因为女人太苦,苦过黄连。法师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女人比男人苦。在挂甲禅寺,早课,如此庄严和肃静的气氛里,忽然,两个女人就吵起来。>我感慨的这个苦,也不仅是目睹两个女人的争吵,而是将整个生命的苦,前生后世的苦都兜了进来。其实,男人没有修为,也苦,只是某些方面不像女人表现的这么粗猛罢了。

  5. 梦见驯服野兽梦到驯服野兽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驯服野兽好不好

    做梦梦见驯服野兽好不好?梦见驯服野兽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驯服野兽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马戏团有人做喷火表演,则象征你对愤怒情绪的担忧和控制。心理学解梦梦见感觉到重量梦到感觉到重量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感觉到重量好不好梦境解说:梦到自己驯服一头野兽,说明梦者可以发展或控制自己...的一面。如果梦到自己被人像动物般地驯服,表示他的生活需要限制。

  6. 梦见吃芒果_周公解梦梦到吃芒果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芒果好不好

    梦见吃芒果是什么意思梦见吃芒果:工作会遇到一些瓶颈,自己冥思苦想,却毫无头绪。勉强主张自己的意见并不能获得他人认同。梦见水和鱼_周公解梦梦到水和鱼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水和鱼好不好梦见吃芒果,今天容易向极端方式求解脱,放松一下是很有必要了。

  7. 梦见路口死人

    周公解梦梦见路口死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路口死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茶神陆羽

    陆羽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卦象上显示陆羽将来一定会有番作为,司马承祯决定亲自将陆羽抚养成人。陆羽生前已有人把他奉为茶神,陆羽羽化登真后,他便成了茶神。以从事茶业生意为主的人们,供奉茶神陆羽,每日烧香祭拜,保佑茶业兴旺,人们安居享福。今天,又有些以茶为业的人,或是喜欢茶道的人供奉起了茶神陆羽,以示对茶神的敬仰之心。

  9. 欧阳修联诗趣闻

    >欧阳修和朋友们行酒令,规定各人作诗两句,内容必须犯徒刑以上的罪过。欧阳修接着吟道:“酒粘衫袖湿,花压帽檐偏。”>有一天,欧阳修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两位年轻人,自称为诗人,说要去拜访欧阳修。欧阳修便提出要与他们一块坐船去,但没有说明身份。>这时,欧阳修虽然有修养,不便发作,但对这两个自称诗人的草包早已看清。正好那两人又作起诗来,甲说:“两人同一舟”,乙道:“去访欧阳修。”

  10. 被称为“西汉两司马”的除了司马迁还有谁?

    西汉文坛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赋,当时散文以司马迁成就最高,赋以司马相如成就最高,故名西汉两司马。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列“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为一篇,并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