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宣化上人传法录——蛇来听法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星期日晚,万佛圣城四众弟子,正在举行法筵。众人绕着万佛殿,齐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堂时,赫然发现一条青色花斑小蛇,伏在大殿之前门侧边,该蛇约三、四尺长,形状细长。大众中有人睹之,即被吓得却步不前。时纠察恒无法师,建议把蛇拿走,但上人莞尔微笑说不必,所有众生,皆有佛性,此蛇乃来亲近三宝听法,不应驱之。奇怪者,此蛇不同普通蛇,它伸直躺在地上,虽有近百人前后来往,却毫无怯意,而是柔顺驯服。上人登法座,说:‘告诉它可以进来听法。’该蛇立刻听招呼,随即从前门爬行到殿内,未曾惊怖任何人。再从大殿左侧爬至右侧,作绕佛一圈,然后伏在法座前面,静得俨如跪在佛前聆听说法。上人接着开示如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所有众生,皆是诸佛所示现,但因一念不觉生三细:业相、现相、转相,便愈跑愈远,沉沦苦海,永失真道。此种道理是很显浅的,可惜被人忽略。修道人又应作如是观想:一切众生是我过去生中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生中父母,就应想法子孝顺,超荐他们,令彼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既是未来诸佛,则在彼等犹未成佛之前,就应当尊重恭敬,如面对十方三世诸佛无异。若能常作如是观想,就不会对任何众生有不恭敬心,不礼貌,或恼害想。所谓众生,不只是凡夫肉眼能看见者,有很多是看不见的——如鬼、神、仙、魔等,也是众生之一部分。既是众生之一,则应以诚相待,不得轻慢,要一视同仁。今天,大家进佛殿时看见一条蛇,它也是众生之一。但因示现蛇身,众人便望而生畏,见之而不认识,甚至被吓呆。但此蛇是来亲近三宝闻法听经,否则它怎会老老实实,躺在门槛一点也不动弹呢?虽然,乍眼看去是一条小蛇,其实它懂得千变万化,会隐形,会现小,变大,又能腾云驾雾,在空中吐在飞行,吾人不能知道其本领而已。此蛇将来修行成功,也能得道。佛经上讲的天龙八部,它就是其中一部——摩侯罗伽,即大蟒蛇。观察彼蛇之来由,可能在周朝时为一小国之大臣。心怀诡计,谋纂国位。以浸过鸩酒之匕首,藏于袖内,刺 ... 国王。但此举不但没有夺得帝位,反而搞得天怒民怨。大臣临终时生大嗔恨心,死后即堕蛇身,转为巨蟒。世间上有两种力量:一为阴,一为阳;亦可说一为善,一为恶。从善者尽修福慧,能成仙、成圣、成菩萨、成佛。恶者力量亦大,但专造 ... 见不得光之勾当,互相仇报 ... 害,故酿成一股巨大无比之怨气。举目滔滔,世上皆是毒蛇、毒龙布满,此诸毒蛇毒龙,非一般肉眼所能看见,然彼确实弥漫国土。此诸毒蛇,就是人心里之贪嗔癡积累成形,而到处为患。世上天灾人祸、飞尸邪鬼、妖精魔魇、瘟疫流行,种种不治之奇癥,皆是此类毒蛇作怪。这些恶龙疫鬼,专放毒气,惑乱民心;或是魑魅魍魉,夺人精气,使人惊怖颠狂。故现时流行之种种心理病,如精神分裂,颠狂恐惧,生理上种种顽疾,不出于妖魔鬼魅在兴风作浪,荼毒生灵。现代心理学、医学界均不深明个中道理,不能对癥下药,故痊愈率不甚理想。当然,唯有佛法,才是最究竟之灵药,消难息灾之奇方!话说回到此条毒蛇的因缘:它由嗔心所持,发奋修炼,继而成精。它法术日益增进,久而能通天彻地,总以恼害庶民为乐。时下,类似此蛇之事,不知多少。望它赶快生忏悔心,无复妖孽,祸害民间。及至宋朝期间,此蛇已变成毒龙,在大江里翻风覆雨, ... 害无数之渔民或渡船人。一时该地人民生活于恐惧惊怖、焦急万分之中。幸得某位法力高强之圣僧,特来营救。圣僧手持锡杖,站在岸旁,大声呵斥毒龙。毒龙闻声,勃然大怒,乃使出本领,现数千丈之巨蟒身。然法师由金刚三昧力所加持,毫无怖畏,乃用钩召法、降伏法,经过三日三夜之生死苦战,终把毒龙折伏。邪不胜正,毒龙之恶术被破,无奈之下,只好投降。法师为它说法,一切皆苦、空、无常、无我,唯有业随身,并劝谏它应生慈悲心,以法术来裨益众生,不可加害生灵。此蛇闻法后,恍然有觉,得清净眼。法师遂授以三皈五戒,命它到某山洞去修行,无复扰乱人民,毒龙欣然从命。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此龙至今已成天龙八部之一,神通变化自如。此时女界有比丘尼说话:‘数星期前,我们见到此蛇在大喜舍院,女众佛堂附近。因为怕它是响尾蛇,故收之于铁罐内,又用坚硬的木板盖上,预备把蛇送到较远的树林释放,以免扰害住众。谁知一转过头来,打开铁罐,该蛇已赫然不在,按理它是无法跑的——难怪说它有神通!’上人笑着说:‘这条蛇我老早就认识它。二十多年前在香港大屿山慈兴寺(按:上人兴建之道场),它常到庙上听经。虽不曾恼害任何人,但众生皆骇怕它的蛇形。一次,有人亦把它兜到铁罐内运送至几哩外的山林处,拟释放之,孰料打开罐子一看,蛇已不翼而飞!’‘而今,佛法传到西方,它亦不惮远渡重洋,来美国护法。’最后上人循循善诱的作以下之训示:学佛的众生,要深信因果;若不种恶因,自然不结恶果;若种善因,将来必定结善果。因果是昭然不爽, ... 人之父,人亦 ... 其父; ... 人之兄,人亦 ... 其兄。不要以为害人是便宜事,害人是最大的损失。为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不欲任何众生做恼害众生的事。一旦错因果,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什么都可以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若拨无因果,情形则非常危险。菩萨畏因不畏果。在因地他很小心种善因,至于不知不觉种下之恶因,则坦然受其恶果。他面对现实,接受果报,从不怨天尤人。反之,我们众生,怕果不怕因。种因时随随便便,颠颠倒倒,乱作胡为。到受果报时骇怕,又怨天尤人,说:‘为什么我要受这种折磨?受这种不公平的报应?’你且扪心自问,假若往昔不是作这种因,怎会受这种果报呢?今天既逢这个因缘,有天龙八部来现身说法,故藉此机会略说它的前因后果。‘只因一着错,输了满盘棋’,一念之差,则不容易挽回劫运。幸亏它能皈依三宝,将来还有明心见性之机会。各位若不相信此段因缘,尽管自己去试试。若相信因果,则不应存丝毫怀疑心。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宣化上人传法录——蛇来听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梦见警察罚款_周公解梦梦到警察罚款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警察罚款好不好

    未婚的人梦见警察罚款主近期爱情运势:有波折。梦见警察罚款意味着,这两天就好好放松平时紧绷已久的情绪吧!男人梦见警察罚款要出远门,吉。梦见被警察罚款:健康运很好。周公解梦关于"警察罚款"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警察罚款是什么意思梦见警察罚款的吉凶:能安定,可逃灾害,部下得力合作,能成功,由尊长之爱护提拔或父祖余德所荫益,得隆昌而大发展。

  2. 秦姓起名 姓秦男孩名字_姓名测试

    秦安邦秦乐珉秦文强秦蕊旖秦巧翠秦结雯秦婉瑜秦雨惜秦昀暄秦子淅秦易西秦忠才秦子朔秦传珍秦箬晗秦鑫磊秦安涟秦彦俪秦军军秦泉锦秦韵雨秦一煜秦猩秦震天秦佳扬秦积善秦之滨秦金峰秦黄霖秦鹏睿秦德骏秦羽飞秦萧彤秦翔杰秦清露秦骨朵秦姝海秦涪轮秦昶安秦昊秦仪珊秦瑞秦苏杭秦爽秦纪兰秦盾青秦万勋秦业程秦禹淇秦羚方秦玉峰秦心童秦祥顺秦潭耀秦一欣秦紫秦泽林秦诔秦瑞光秦湘秦雪凝秦瀚林秦腾飞秦嘉岚秦鹏程秦搏雯秦宇镐秦云婕秦佳慕

  3. 齐镳并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íbiāobìngqū【解释】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齐镳并驱”

  4. “南陆北李”竞风流

    “南陆北李”竞风流简析陆俨少和李可染的国画艺术及作品行情海派名家陆俨少和京派大家李可染并称“南陆北李”,他们都是20世纪划时代的山水画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陆俨少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第一批画师。2003年后,陆俨少的作品在海内外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交价遥遥领先于李可染。不过若以每平方尺计价,陆俨少的画价未必超过李可染。

  5. 梦见男朋友走了

    周公解梦梦见男朋友走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男朋友走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秦庄襄王之死 庄襄王活了多长时间

    秦孝文王之子,秦王政(秦始皇)之父。吕不韦用重金买通了秦孝文王宠爱的华阳夫人,使她劝说秦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继位三天后突然中毒而死,异人继位。异人获悉,立即派吕不韦统领10万大军,一举攻灭了东周7邑,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东周王朝的最后残余被铲除。接着,秦军继续蚕食三晋,又攻占了大片土地。>公元前247年5月,异人病死,谥号为庄襄王。

  7. 燥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燥”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燥”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唇干口燥——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生发未燥——胎发未干。用以指孩童之时。 炙冰使燥——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 唇焦口燥——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8. 老婆我爱你-谢谢你我的好老婆

    老婆我爱你今天是我们正式交往40天呵呵呵呵,40天来有欢乐,有悲伤,有甜蜜,也有苦涩,说真的,有爱人的感觉真好!不要太容易就让我给赶上了:)豆豆,有句话很久没有说:俺很想你!豆豆你走了这么久,我试着一个人好好的度过每一天,尽量不去想一起时的开心事。你要走,肯定有你的理由,只能证明是我不够好,但是豆豆,我在努力!豆豆这么久了,每天都会想你,戒不掉的习惯~豆豆,累了就回来…爱你想你吻你,我最美丽的公主!

  9. 热情的包围

    公司总裁森木召见了三人中的本山。森木接着说:“第二天,大致也是如此,与第一天不同的是,服务小姐都给你们端了一杯热茶。当你们走的时候,服务小姐还送到店外门外。是这样吧?”

  10. 清承明制,为何明朝皇帝多是个性十足,清朝皇帝多是自律?

    因为清朝在入关以后基本上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所以被称之为清承明制,两个朝代因此有着诸多相同之处,所以两朝所在的时期,很多人习惯性合称为明清时期。为何纵观这两朝皇帝,行事作风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整体来说明朝皇帝是个性十足,而且多怠政偷懒。而清朝皇帝则多是中规中矩,而且勤政自律,这是为什么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