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势不相容”的教训当今,团队工作日趋流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方式变化巨大。他们不再以个体形式工作,其工作成果只是表现为团队成效的一部分。因此,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除了要有相对的独立性,还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团队成员的和谐与否,也是影响知识型员工心情不可忽视的因素。袁绍的谋士...
“势不相容”的教训
当今,团队工作日趋流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方式变化巨大。他们不再以个体形式工作,其工作成果只是表现为团队成效的一部分。因此,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除了要有相对的独立性,还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团队成员的和谐与否,也是影响知识型员工心情不可忽视的因素。
袁绍的谋士团队矛盾重重,“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许攸的出走投奔曹操,就是因为企业主不信任、团队的不和谐导致的。许攸遭到袁绍“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的训斥后,说“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我们分析他说的这一段话,从中已经清楚地看出许攸出走的两个原因。
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民主自主的工作环境。他们重视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并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足够的支持。所以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另一个方面,要注重为他们提供和谐的工作坏境,及时发现团队中不和谐因素,并予以消除。
二、工作产生可持续性成果—事业有成
中国人民大学张望军、彭剑锋两位学者在对300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得出中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排序为:“工资报酬与奖励”、“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公司的前途”、“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中国科技大学郑超、黄攸立两位学者对426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得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排序为:“提高收入”、“个人发展”、“业务成就”、“工作自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杨春华经过对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研发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名列前5位的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报酬”、“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公平”、“福利与稳定”。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事业有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和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重要性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