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此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方针:太行、山东两解放区的主力部队应实行外线出击,西移淮南作战,竟可能多的夺得城市和铁路线。对于主席的这个作战方针,开国元帅陈毅是竭诚拥护赞成,坚决执行的。然而,开国大将粟裕对此却不赞成。然而,陈毅元帅再次拒绝了粟裕大将等人的提议。最后,粟裕大将用事实证实他的建议是正确的。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共和谈全面破裂。在此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方针:太行、山东两解放区的主力部队应实行外线出击,西移淮南作战,竟可能多的夺得城市和铁路线。
应该说,在解放战争初期,主席的这个作战方针有很大缺陷,是不符合当时战争实际情况的。毕竟在1946年,国共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国强共弱, ... 应该先暂时防守,而不应该主动出击夺得城市和铁路线。
对于主席的这个作战方针,开国元帅陈毅是竭诚拥护赞成,坚决执行的。1946年6月22日,当他接到主席的电报后,次日即复电:完全同意这一南线出击作战计划。随后还对山东野战军作了部署,准备执行主席的作战方针。
然而,开国大将粟裕对此却不赞成。他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因为还没找到合适时机。27日,粟裕给中央 ... 和陈毅发了电报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他的提议却被陈毅元帅给拒绝了。
6月29日,粟裕感到事关重大,连同邓子恢、谭震林,一起联名给中央 ... 、陈毅发了一份电报:“华中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仅粮食须由苏中供给,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苏中地方武装已很弱,难于担任钳制任务。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
然而,陈毅元帅再次拒绝了粟裕大将等人的提议。6月30日,陈毅电告中央 ... 并复电粟裕等人:“我们认为7月间非打不可……”粟裕的建议虽被陈毅拒绝,却得到了毛主席的格外重视,主席认为粟裕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随后,主席回复陈毅、粟裕等人:“部队继续隐蔽于待机位置,暂缓调动,听候安排!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到了7月4日,主席又给陈毅、粟裕等人来电:“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打几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就这样,毛主席最终采纳了粟裕大将的提议,而粟裕也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的大捷。相反,陈毅元帅西调作战则不断受挫。最后,粟裕大将用事实证实他的建议是正确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