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时光轮回一百年:清末剪辫史

原标题:时光轮回一百年:清末剪辫史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顺治二年下达剃发令:“今者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后,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吾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

到了1840年的时候,人们对Q字发型经历了由抗拒到被迫接受,然后麻木,最后不再将其视作蛮夷之俗,而将其看作天朝大国之俗的过程。林则徐在澳门看到洋人的装束打扮时曾鄙夷地说道:“真夷俗也”。而反观西方人在看待当时的中国人Q字发型时,亦是充满费解与鄙夷。英国人伶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许多年里,全欧洲人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毁行的脚,长期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直到今天,辫子仍然是国外漫画家丑化中国人形象的素材之一。

最早提出革除辫子的是太平天国,与满清入关相似,太平天国将剪辫视作是否归从其的政治态度,施行了严厉的剪辫留发运动,其推行过程可以说是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 战争之后,大批中国人或自愿,或被拐卖到南洋及其它地方做苦工,一些出洋的天朝上国臣民终于发现辫子的不便,但由于害怕清 ... 对其归国设置障碍,剪辫易服仍属个案,直到1898年,才有新加坡华人在报上公开提议剪辫,此举在海外华人社会引起极大震动和争议,赞成者指出辫子的种种不便及不雅之处,反对者则对此忧心忡忡,担心剪辫后会被清 ... 视作异类,对其归国及与清 ... 驻外机构打交道设置障碍,此次辩论以反对者的胜利结束,直到两年后,即1900年,新加坡华人才开始成批剪辫。此间,孙中山等人所在的同盟会组织于1895年开始剪辫。

国内最早提出剪辫倡议的是康有为,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未被光绪接受。

1900年的庚子国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此后清 ... 威信扫地,对各地控制力削弱,地方势力开始坐大,在各地租界以及东北等地,清 ... 已经不能有效行使 ... 。在此国家民族危亡关头,一些海外留学生在同盟会等组织的鼓动之下开始剪辫,与清 ... 决裂,而国内的《湖北学生界》也在1903年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

1903年以后,随着留学生的归国,在满清中央 ... 控制较弱的南方各省,少量青年学生开始剪辫,清 ... 建立新军后,为了便于戴军帽,部分士兵也剪去辫子,为此清 ... 于1907年5月6日下达命令,严禁学生军人剪辫,一经查出,分别惩处,但此时由于满清中央 ... 的控制力已经今非昔比,此令并未在各地得到严格执行,清 ... 无奈,对此只有采取默认态度。

1910年,在第一届资政院会议上,有议员提出剪辫易服议案,遭致部分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有贵族言:“发辫亡,中国虽不亡,大清国亡。”,但此时剪辫已是大势所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 ... 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孙中山下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违法论。……

然此时Q字发型已深入民心,各地 ... 剪辫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在上海这样这样最开化的城市,依然是“沪上光复已两月有余,辫子仍未除净,而各界同胞尚有心怀犹豫,踌躇不剪者,是满贼之丑俗犹存,民国之声威有损”,在偏僻地方, ... 事件更是多见。在此局面下,一些激进学生和军人走上街头,强行剪去行人发辫,多有争斗流血事件发生,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各种剪辫法令。从此之后,多数民众已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复辟时,北京城内百姓纷纷四处寻觅假辫是一个有趣插曲。

1928年5月,南京国民 ... 下达的《禁蓄发辫条例》是最后一个 ... 禁辫条例。

张勋是去辫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个人物,张勋其人视辫如命,其部驻徐州时,有士兵外出时遭人戏弄,辫子被剪去,张勋得知后,大怒,将这几个士兵斩首。1913年,段琪瑞派人劝辫帅及其部下剪去辫子,张勋怒辫冲冠言:“头可断,发辫决不可剪!”,来人惊惧仓惶而逃。复辟失败后,辫帅逃到荷兰大使馆,为了便于逃跑,在荷兰大使的建议下终于剪去辫子,剪辫之时,张勋对其妾言:“我过去不剪,是不忘故主,不降民国的表示,今天要剪,是要去入外国籍了”。

时光轮回一百年:清末剪辫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2.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3.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6.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7. 舅舅求康熙 ... 自己的儿子,康熙不忍心 ... ,雍正却不客气

    佟国维姐姐是康熙的亲生母亲,佟国维的女儿,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康熙班师回朝后,为佟国纲举行国葬。佟国纲作为康熙的舅舅,鄂伦岱是康熙的表弟,舅舅竟然求康熙...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康熙十分为难。康熙念及佟氏一族是自己的母族,不忍心下此...手,因此将鄂伦岱囚禁一段时间后,又放了出来。康熙虽然没...鄂伦岱,但在雍正登基后,鄂伦岱很快被...,原因是鄂伦岱是八阿哥胤禩的党羽。

  8.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9. 历史上令人捧腹大笑的乌龙事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NO1:两江总督唐文尧「”白菜”天天吃要说乌龙,清朝时两江总督唐文尧天天吃白菜事件可能是最「”弄巧成拙”的了,古代做官讲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就是说在古代即使当个清官,三年下来装紧裤腰包十来万两百银也不算过分。但在雍正时期就出现了一件怪事,两江总督唐文尧清廉到天天吃大白菜,而且是顿顿吃,当年消息还是挺闭塞的,一直吃到第三年,这事才传到了雍正爷的耳朵里,两江总督可是个不小的官,顿顿吃白菜

  10. 故宫半解: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

    箭亭是清朝皇帝带领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将武备馆开设在箭亭真是非常恰当。武备馆中最主要的展品就是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清朝是马背王朝,不算开国皇帝,就是康熙和乾隆也是骑射功夫娴熟。

随机推荐

  1. 黄忠无后,马超儿子默默无闻,五虎上将后人在蜀汉混得如何?

    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生前威名显赫,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他们死后其后人在蜀汉的际遇却是各不相同,比如黄忠无后,马超儿子默默无闻,那么五虎上将后人在蜀汉混得如何?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先说黄忠和马超,《三国志-黄忠传》记载:「”子叙,早没,无后。”黄忠原先有个儿子黄叙,不过去世较早,从正史的记载来看黄叙很有可能是在黄忠入川之前、未成年就已去世,连后代都没留下,黄忠白发人送黑发人,从子嗣来看,一生

  2. 为小狗念的经

    为小狗念的经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于是,元晓跑出去来了一些树叶回来,覆盖在小狗身上,自己端坐在旁边,开始严肃的为小狗诵经超度。大安去化缘回来,看见元晓那么严肃的为小狗诵太经,就问他说:“你念这么深的经给一只小狗听,它怎么听得懂呢?”元晓在一旁看了大为感动,原来这就是为小狗念的经呀!

  3. 老鼠开会

    老鼠开会很久很久以前,老鼠们因深受猫的侵袭,感到十分苦恼。于是,他们在一起开会,商量用什么办法对付猫的骚扰,以求平安。会上,老鼠们各有各的主张,但都被否决了。最后一只小老鼠站起来提议,它说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只要听到铃铛一响,我们就知道猫来了,便可马上逃跑。有一只年老的老鼠坐在一旁,始终一声没吭。而对于一群已经被吓破胆的老鼠来说,这个主意只是意味着无法实施的美好梦想罢了。

  4. 修字结尾的成语

    修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修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修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福慧双修——指既有福,又聪明。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帷薄不修——帐薄:帐幔和帘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男女不分,内外杂沓。指家庭生活 *** 。 ...

  5. 不要随心所欲,要随心教育自己-感人的情话

    李觏《易论第九》三、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因为他了解在自己创意的背后,隐藏有许多别人的思考与努力。《周易系辞上》十七、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刘基十九、决定你未来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还是要靠你自己。我对人不满,未必对方之错,多是自己的肚量不够。《孟子公孙丑上》二十二、不要随心所欲,要随心教育自己。

  6. 竭智尽忠造句_竭智尽忠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竭智尽忠jiézhìjìnzhōng竭智尽忠的意思和解释:用尽智力,竭尽忠诚。竭智尽忠的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竭智尽忠的例子竭智尽忠造句竭智尽忠造句相关反义对举的两个词,进入成语并形成互文以后,对立的语义就融为一体,表示的是包蕴两个对立面的更为宽泛的指称义。

  7. 【今日历史】3月2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32年3月2日摩洛哥王国宣布独立87年前,1932年3月2日,摩洛哥王国独立。1969年3月2日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式客机首次飞行50年前,1969年3月2日,有争议的超音速喷气式客机“协和001号”在图卢兹进行了处女航。

  8. 翰墨藝苑——劉霞

    劉霞,漢族,山東淄博人,現居北京,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澳門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國北京書畫院理事,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學會副祕書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廉政書畫院江蘇分院副院長,昊源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張惠臣書法創作高階研修班助教,自幼酷愛書畫,篆刻,主攻隸書、行書、工筆花鳥、人物;10歲獲少年兒童書畫大賽金獎。先習顏柳、後習曹全碑、張遷碑、乙瑛碑、蘭亭序、聖教序、自敘帖等碑帖。師從張惠臣先生、連

  9. 湿重是标,脾虚是本。祛湿补脾,这两种灸法最有效 早灸早断根

    现代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几乎大部分人都会喝喝薏米红豆祛湿。下面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以及祛湿的几个关键穴位。1、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

  10. 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比较合适?可分为3种情况

    高血压的人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这样才可以让体内的血压得到稳定,那么在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服用降压药最好?第二种情况:一日服用两次如果是一天服用两次的降压药的话,那么尽量选择在早上7:00和下午2:00的时候服用药物,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血压的高峰期,在这两个时间段服用药物可以更好的发挥降压药的药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