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杨士奇

  杨士奇(汉语拼音:Yang Shiqi,1365~1444),中国明代前期大臣。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为西杨。少孤贫而勤学,以授徒自给。永乐六年(1408),明 成祖北征,命辅太子监国。十二年遭汉王朱高煦谗劾,系锦衣卫狱,仍力言东宫仁孝,太子赖以保全。仁宗即位后,进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英宗即位后,与杨荣、杨溥共辅幼主,进少师。杨士奇受知于仁宗、宣宗、英宗3朝。直文渊阁40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明代第一 。廷修《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宣宗实录》,皆为总裁。宣宗时,高煦之叛平后,力言赵王高燧不叛,使其未受株连。并请蠲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又请抚逃民,察墨吏等。英宗时,首请练士卒,严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罢侦事校尉、慎刑狱、严核百司等,与杨荣、杨溥同心辅佐,朝政清明。杨士奇又善识人,所荐皆名士,但荐士必出其门,有攻己者,必欲斥逐。任其子杨稷横虐乡里,侵暴 ... 人;中官王振擅权,不能匡救,士论以此少之。正统九年以子下狱,忧死。诏赠左柱国太师。编著有《三朝圣谕集》、《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书目》、《东里文集》等。

  杨士奇幼年家贫,他在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业大进。20岁后,杨士奇为了开阔眼界,便离开家乡去游历教书。建文元年(1399),经汉县令王叔英举荐,杨士奇被入翰林充编编修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元年(1403),杨士奇被选入内阁管理机务,他居官谨慎从不私下言论朝廷政事。洪熙元年(1425),杨士奇长升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历事五帝,辅佐君王40多年,一直为内阁重臣。他深得皇帝的器重和厚爱,被赐与“绳愆纠缪”银章,参与咨询议事,制定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失误。从洪熙元年(1425)到正统元年(1436)出现的仁宣致治的好形势,杨士奇是有功劳的。尤其是宣德五年(1403),许多地方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宣宗召杨士奇商议下诏宽恤,免除灾区的赋税及所欠官马亏额。杨士奇请求将过去旧欠赋税和薪刍钱一并免除,并减免官田租额, ... 冤狱,淘汰工役,这几项措施深受民众喜爱。

夏原吉

  杨士奇平日总是宽厚待人,清廉律己。他为人宽宏大量,好称道别人的长处,检讨自己的不足,常以大局为重,从不记私恨。杨士奇谦虚厚道,不图虚名利禄。洪熙元年(1425)正月,朝廷任命他兼礼部尚书。对于这样显赫的高官,杨士奇却辞而不受,他说:“我任少傅、大学士之职已经超过了能力所限,尚书的职位更不敢当。”皇帝很严肃地对他说:“黄淮、金幼孜都任三职,只有你二职,人们将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推辞。”杨士奇只好答应任职,但不要尚书的薪俸。杨士奇平生乐简静,闲暇时闭门读书。居官奉职甚谨, 在家里绝不谈公事,朝廷的事,就是至亲的人也不让他们知道。在京城为相几十年,妻子却在家乡躬勤家业,以耕作树畜为务。杨士奇因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为相以后,常以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为念。他刚直敢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意见,使明朝初年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杨士奇的政绩还在于知人善任,拔擢贤能,史称他“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杨士奇爱才重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他向来认为,各级官吏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应该提拔博学多才,品好的人当官,要搞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不重资历、学历,不管出身如何,即使是 ... 犯的人家,有贤能的子弟也应破格选拔,加以重用。经杨士奇荐举的人,大都有政绩,官声好,廉冠天下。杨士奇还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主张严格考试制度,以选拔和造就匡扶社稷的栋梁之才。特别是在土木之变时,面临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的危局,朝中大臣惊慌失措,杨士奇挺身而出,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领导了北京保卫战,击败了瓦剌的进攻,使朝廷转危为安。杨士奇是明代一个颇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对明王朝的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曾不遗余力地帮助皇室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措施,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太平盛世。

  杨士奇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他与杨荣、杨溥形成明代初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杨士奇为诗派盟主。杨士奇的诗歌雍容典雅,创造了一种辅杨功德,建缀太平的诗风,左右了当时诗坛。杨士奇著有《东里全集》九十七卷,《别集》四卷,编有《三朝圣谕录》、《文渊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正德九年(1444),杨士奇病死,终年80岁。赠太师,谥文贞。

“杨士奇309583” 12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杨士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随机推荐

  1. 李守礼是谁 为什么李守礼能够准确预报天气

    唐朝时期,有一位李姓王爷特别神奇,因为他能准确预报天气,精准程度堪比今天的天气预报。直至唐中宗复辟,作为皇室旁系的李守礼才得以承恩进封亲王。《旧唐书》评价李守礼的个人素养还不及不学无术的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面对这样的家境,李守礼却处之泰然,自认为是皇帝的兄长而不以为意。>>《旧唐书》载有一段李守礼“预知晴雨”的故事:平日里,有时天气阴沉许久,李守礼却告诉大家:“快要放晴了。”

  2. 江西省明明在长江以南,为什么叫江西呢?原来竟和唐玄宗有关

    按照字面理解,江西就应该在长江的西侧。但是,实际上江西省大部分区域是在长江的南侧,那为什么叫做江西呢?江西辖境面积共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余万,辖11个设区的市、100个县级行政区。也就是说,夏商时期,江西境内已经有了国家。>>(唐玄宗)>江西名字的由来,其实和唐朝的唐玄宗有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叫这里为江西省。不过,因为辖区内有赣江等多条长江支流,江西省的水运非常发达。

  3.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小娘,支起一爿茶店。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4. 乱话三千

    某中学学生某,语文程度极低。学期考试时,该生搜索枯肠,勉强成300余字完卷。语多文不对题,且妙不可言。教师阅完,大为惊叹,于卷末批曰:“文虽仅300字,已大有可观。如果加2700字,好成乱话三千矣。”

  5. 羊吃了狼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羊群潮水般地向狼发起了攻击。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山林中奇特的游戏很快结束了,羊和狼后来也都知道了真相。

  6. ... 生也能往生

    ...生也能往生,水浒传里鲁智深...生一生最后在钱塘江坐着往生的,佛友们是作者措了吗?

  7.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 揭秘背后真相的原因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数民族将领瓦刺领兵打入明朝领土。明英宗朱祁镇在太久的教唆下,决定御驾亲征。但是让瓦刺和明英宗始料未及的是,大臣于谦挺身而出,力举郕王朱祁钰为新的国军,这样国家稳定了下来,瓦刺的阴谋也落空了。>复位后的明英宗,对于于谦当年的做法耿耿于怀,于是找到一个机会下令处死于谦。

  8. 梦见赤脚走路梦到赤脚走路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赤脚走路好不好

    做梦梦见赤脚走路好不好?梦见赤脚走路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赤脚走路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赤脚,预示着你将会拥有一份好工作。梦见失去丢失东西梦到失去丢失东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失去丢失东西好不好梦见自己光脚走路,代表最近自己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全靠自我拼搏,吃一些苦头才可以度过!

  9. 揭秘食物中的黄金搭档

    平时你是否注意到饮食的搭配问题呢?食物不仅相克,相生食物营养互补大家都知道饮食中“食物相克”的说法,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山药的补阴作用更强,与鸭肉伴食,可消除油腻,同时可以很好地补肺。

  10.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面积小,为何是南方九国存在时间最长的?

    五代十国的十国,除了北汉在北方的山西,剩下九个都在南方。九国之中,荆南最小,只不过荆南位于中原、蜀、吴、楚之间,是各方之间的缓冲地带,所以存在时间较长。可吴越却是九国之中存在时间最久的,直到公元978年,吴越才纳土归降已平定南方的北宋。吴越面积小,为何能存在这么久?吴越占据浙江,正好位于吴国东南腹地,自然就成了吴国的心腹之患。吴国与吴越的边界,可分为两个部分:北方的苏州,及太湖以南地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