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唯理论哲学家斯宾诺莎

1656年,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公会永久性地革除了斯宾诺莎的教籍,理由是他发布异端学说,公开地对《圣经》中记述的历史表示质疑。斯宾诺莎富庶的家庭随后也因此宣布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这时,斯宾诺莎只有24岁。 斯宾诺莎是17世纪欧洲著名的哲学家。他信奉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从不顾别人的议论和想法,也从不把自古以来的真理放在心上!因此,许多哲学家就说,“谈论斯宾诺莎就像谈论一条死狗!”>> 斯宾诺莎是犹太人。不过那时的犹太人还没有受过犹太隔离区的侮辱。他们的祖先在西班牙半岛定居的时候,那里还是摩尔人居住的一个省。西班牙征服以后,引进了“西班牙属于西班牙人”的政策,最后使国家陷入崩溃,斯宾诺莎一家被迫离开了老家,他们走水路来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买了幢房子,辛勤工作,积攒钱财,很快就大名鼎鼎,成为 ... 中最受尊敬的家族中的一员。>> 斯宾诺莎生在阿姆斯特丹,因此幸而没有遭到大部分亲戚生来就遭到的苦难。他首先被送进犹太教堂(合适的称呼是“生命之树”)掌管的学校,学会希伯莱文的动词变化以后便被送到博学的恩德博士那儿,攻读拉丁文和科学。>> 恩德教小斯宾诺莎拉丁文,但他热情追求科学领域的最新发现,对乔达诺·布鲁诺崇拜得五体投地,因此毫无疑问教给了这孩子一些正统犹太家庭一般不应提及的事情。>> 小斯宾诺莎一反当时的习惯,没有和其他学生同住,而是住在家里。他的学识很深,颇使家人惊奇,亲戚们都自豪地叫他小先生,毫不吝啬地给他零用钱。他没把这钱浪费在烟草上,而是买了哲学书,并狂热地喜欢上了笛卡尔。这直接导致了前面所说的革除教籍事情的发生。>> 被革除教籍后,斯宾诺莎不得不离开故乡,到外地过着半隐居式的生活,靠磨镜片维持生计。这样的遭遇反而使他可以潜心思考哲学问题。1660至1675年,斯宾诺莎用近15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伦理学》和《神学政治论》、《政治论》等代表性的著作,并和笛卡尔一样,于两年后因肺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斯宾诺莎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物,从许多方面来看,他都称得上是笛卡尔的学生。年轻的斯宾诺莎仔细研究了笛卡尔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心得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斯宾诺莎与笛卡尔的观点的最大区别就是对上帝的态度截然相反。对笛卡尔而言,上帝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在斯宾诺莎那里,上帝被整个自然所取代。这就是斯宾诺莎著名的自然神论,又叫泛神论。>> 斯宾诺莎认为,实体不能由其它东西产生,存在必然是它自身。他继承笛卡尔的观念,认为实体有无限多的属性,人们只知道两种,即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属性构成了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的一切。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两种属性构成,大自然才是创造一切的神,是真实的上帝,而圣经中所说的上帝是不存在的,是人们幻想和虚构的事物。他明确地说,上帝不是一切,一切均在上帝之中,大自然本身就是上帝,而实体就是神。所有独立的实体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有形体的事物的观念就是它的灵魂。所有的精神活动,所有的物质活动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是神的一部分。自然法则是所有事物的内在原因,也是支配世界的真正的上帝。>> 斯宾诺莎和笛卡尔一样,对数学 ... 在哲学方面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对演绎法有很深的造诣。他《伦理学》就像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一样,充满了许多的定义、公理、定理,当然这些非同寻常的写作 ... 未必会得到其它人的理解和赞同,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对这些深奥的哲学命题来作数学式的解答,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斯宾诺莎几乎被湮没了,直到17世纪末,法国人贝勒在其名作《历史批判辞典》中对斯宾诺莎作出了较高评介之后,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到他的价值。>> 《伦理学》一书中的伦理学部分独树一帜,充分展示了斯宾诺莎哲学最有价值的部分。>>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自然本质决定了人的本性就是要自我保存。因此,追求个人利益乃是人的最高自然权利,是人性的普遍规律和惟一的道德基础。这是他的伦理学的出发点。由此出发,他认为,善与恶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自我的保存。人的自我保存的意图与身心联系时就产生情感,痛苦、快乐、欲望 是人的三大情感。人的最大快乐是获得至善,而获得至善就意味着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获得完全的一致。他在《伦理学》结尾写道,“贤达者,只要他被认为是贤达者,其灵魂绝少扰动,他按照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认识自身,认识神,认识物,决不停止存在,而永远保持灵魂的真正的恬淡自足”。这样的思想同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斯宾诺莎的哲学理论基本上从神学的桎梏之中摆脱出来了,使人们从自然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虽然斯宾诺莎的思想对于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本身有莫大的益处,但是他的认识是表面的,他的辩证法是机械决定论的。尽管如此,斯宾诺莎仍然称得上是一位开拓性的人物,特别是后来的唯物论学者,包括谢林、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都从他的理论中获得过灵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唯理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2. 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

    千古完人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个字,可谓「”心学奥义”。说起来容易,理解透彻并付诸实践,难上加难。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完美者,其心学之深,公子与许多人一样,恐怕连边还摸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王阳明的故事。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能不知道王阳明。——

  3. 东亚王阳明学说与维新革命

    1阳明学在近代东亚引起风潮,并成为知识分子维新或革命的精神动力,当首推日本,而其影响则及于中国与...的知识分子。日本近代风行阳明学,可从蒋介石的留日经验谈起。

  4. 洛克忌日 | 约翰·洛克其人其思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01.故乡与生平从伦敦出发,西行不远,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巴斯。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1632年8月29日,洛克诞生于布里斯托尔市郊威灵顿村。洛克父亲名字也叫约翰·洛克。1647年,15岁的洛克在父亲的好朋友,一名国会议员的资助下,前往伦敦就读西敏中学。伯爵抱恙,洛克日夕在侧,悉心治疗,使伯爵的病情得到好转,同时也获得伯爵的信任。因伯爵的热诚邀清,洛克成为伯爵的秘书兼私人医生。

  5. 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连毛主席都帮他打过工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如果今天你说的这些话,将会如同死海古卷一般,被千年后的人看见那么,你会说些什么呢?

  6. 王阳明为何能做到「 ”三不朽”?我学了阳明心学,能否像他一样成功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明朝正德年间出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作为哲学家,王阳明能上马平叛乱,仅三十五天就平定了震动天下的宁王宸濠之乱;作为...家,王阳明能提笔论心学,一部《传习录》流传千古,阳明心学成为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左传》说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7. 圣人本来是稀缺资源,什么时候开始「 ”满大街都是了”?

    儒家凭什么敢说「”满大街都是圣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圣人就如同这个名称本身一样,是一个神圣、高贵的,在中国人心目中标志着最为完美、境界最高的人格的名词。从古至今,被称为圣人的人是罕见的。例如被司马迁尊为「”至圣”的孔子,「”亚圣”是孟子。除此而外,还有「”武圣”关羽、「”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酒圣”杜康等等,几乎各个行业都有「”超凡入圣”的。但这些行业性质的「”圣人”要么是某个领域

  8. 心学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心学触犯了谁的利益

    王阳明先生没有想到,他死之后心学有了两个...,一个是明朝张居正年代,一个是21世纪之后的当今。

  9. 流亡英国的哲学家:是什么让刚到英国的伏尔泰倍感振奋?

    9月1日,波旁家族最耀眼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宣告了一个延续七十二载王朝的结束:这个王朝曾在...的辉煌胜利、艺术的光辉夺目中一路行至顶峰,又在一系列的穷兵黩武和人民的贫穷疲惫中黯然落幕。人们怀揣希望和疑虑,注视着年仅5岁的路易十五和他背后以摄政王菲利普二世为首的新...。就在这一年,法国上流社会的沙龙出现了一位21岁的年轻新贵,凭借闪烁的诗篇和敏捷的才智迅速受到贵族圈的追捧。

  10. 纪念卢梭逝世241年,他是自由的奠基人,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引言:1778年7月2日,贫困潦倒身心皆病的卢梭逝世于巴黎东北面的一座小镇。更早之前,他因《社会契约论》、《新爱洛漪丝》和《爱弥儿》等著作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端,书籍被焚毁,本人亦被下令逮捕、焚烧,不得不开始了凄惨的流亡生活……卢梭生前饱受争议备受迫害,但死后却得到了无上荣耀。1789年,也就是卢梭辞世11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罗伯斯庇尔推崇说:这场革命,卢梭是导师。

随机推荐

  1. 梦见草鱼 梦见很多草鱼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草鱼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解析有关梦见草鱼梦见很多草鱼的梦境代表什么寓意吧。梦见草鱼会生女孩。考生梦见草鱼预兆考试成绩差。孕妇梦见水果梦见很多水果是什么是意思–周公解梦

  2. 李永芳简介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在明官抚顺所游击。太祖克乌喇,乌喇贝勒布占泰走叶赫。太祖伐叶赫,叶赫愬於明。明使告太祖,诫毋侵叶赫。太祖以书与明,言叶赫渝盟悔婚,复匿布占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诣抚顺所,永芳迎三里外,导入教场,太祖出书畀永芳,乃引师还。后三岁为天命元年,又三岁,始用兵...

  3. 关羽的老婆是谁?

    关羽的老婆是谁?  近来,看到有人著文,谈到关羽的“乞娶”,探查他的婚恋对象。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第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谨对孙权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hel...

  4. 唐朝“五毒公主”:身边倒霉男子个个沾之即亡

    唐朝“五毒公主”:身边倒霉男子个个沾之即亡  说起高阳公主,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唐朝公主本有一部分人行为不检,但象她这么五毒俱全的还真不多见,专横嚣张,淫恶纵欲,欺压家人,干涉朝政,外加其蠢无比,前面四条都不算新鲜,第五条都占到才叫“人...

  5. 梦见欺负小孩_周公解梦梦到欺负小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欺负小孩好不好

    做梦梦见欺负小孩好不好?梦见欺负小孩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欺负小孩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欺负小孩儿,表示人际关系有阴影。梦见欺负怪小孩,你的心中感到十分畅快,表示你的计划会进行的很顺利,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来从中作梗。梦见...欺负小孩,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会有进步,虽然还达不到你的标准,不过只要多鼓励,未来就能更好。梦见打孩子,这是吉兆。

  6. 揭秘东汉杨修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曹操要 ... 他?

    杨修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人物,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业,但是杨修的才华是毫无疑问的,就连曹操这样的人物都对他的能力非常满意,但是杨修也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智商余额很多,情商欠费不少,最后被曹操给...害。>>揭秘杨修怎么死的>杨修,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才子,他才思敏捷,智计百出,但是最后还是被曹操...掉了,那么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一段是这么说的“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7. 康熙名言名句

    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

  8. 【陆陵】的意思是什么?【陆陵】是什么意思?

    ●宋曾巩《送王希序》:「况龙沙章水,水涯之陆陵,人家园林之属于山者,莫不见,可见者不特西山而已,其为乐可胜道邪?」★「陆陵」在《汉语大词典》第16355页第11卷996参见:陆陵

  9. 英国管理时期,香港各地区的人们,到底是否需要剪辫子?

    1997年7月,香港地区回归祖国的怀抱。在此之前,香港地区曾经被英国管理了100多年时间,由于时间比较长,在各个方面对当地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英国管理香港时期,香港地区的百姓们是否需要剪辫子呢?因为在各种纪录片和老照片中,香港地区的人们,有的没有留辫子,但有的还留在辫子。

  10. 孟母的四个传说故事

    至少在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要,传统社会就这么认为的。尤其是孟子,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这些传说反映出儒家的一些价值理念和立场,但未必是史实。第四个传说,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也自出《韩诗外传》,另见于《列女传》,一般称之为“孟子出妻”。说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家,“踞”,就是说在家一个,蹲着。孟子见了,出来跟孟母说,妻子“无礼”,要休掉她。孟子很自责,再也不敢提休妻的事儿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