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杜甫在游南郭寺诗中这样写道:“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关于这一点,南郭寺至今还留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他听说秦州城南南郭寺为陇右最大的一处寺院,当年隋文帝曾在这里为他的母亲建起了一座七级浮图。全国各地寺院中的大钟是悬挂着的,惟独南郭寺的大钟从此以后一直卧在地上。
杜甫在游南郭寺诗中这样写道:“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寺院中的钟楼一般用来悬挂控 ... 息的金钟,故金钟平时就悬挂在钟鼓楼上。但当年杜甫看到的南郭寺钟却卧在地上,为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南郭寺至今还留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秋天,唐王 ... 领兵西征途经秦州。时逢秋雨连绵,大军前进、供给十分困难,因此, ... 当即决定暂驻师秦州。一时间州署官员、城中百姓冒雨跪拜,三呼万岁迎请唐王入城。 ... 祖籍秦州,加之他的雄才大略,早就知道秦州城四周的地形风物。他听说秦州城南南郭寺为陇右最大的一处寺院,当年隋文帝曾在这里为他的母亲建起了一座七级浮图。故也很想到南郭寺一游,拜拜佛,保佑他这次西征顺利。谁都知道魏征是 ... 的一位忠臣, ... 把他当作治国的一面镜子。平日,在帮助唐王治理国家大事方面,魏征经常让 ... 生气,但这次行军途中,他却一直赞叹秦州南郭寺的风景,惹得唐王一时兴起,便决定择日一定去南郭寺。谁知道第二天习习秋风中下着雨,唐王十分不悦。吓得前来问安的大臣、州署官员垂首屏息,生怕龙颜不悦而降罪 ... 头。 ... 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谁知霎时云散,雨止,风息,真谓“明君出行,众神开道”,老天似乎知道唐王 ... 的心思。见天猛然放晴, ... 十分高兴,就急急忙忙领着徐茂公、魏征、秦琼、敬德等文武大臣到南郭寺巡游。雨后的南郭寺景色分外明丽,说也奇怪,唐王 ... 上的山来,这慧音山山上山下百鸟群集,秋花更加烂漫、鲜艳,到处呈现着一派祥瑞的气象。他们一行骑着坐骑,沿着逶迤的山路,说笑着一路走来,却见半山路边一棵高大的树木上,有两只啄木鸟“嘣嘣”啄寻树干上的害虫。 ... 看了看,似有所悟,便对身旁的大臣们说:“啄木鸟给树除虫治病,是益鸟,而为官的应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捉蛀虫、灭贪官,正身心,为朕分忧,为民造福,此为臣之道也!”大臣称是。等他们来到南郭寺,便将马拴在寺门以东的一棵古柏树上,唐王上香拜佛完毕,然后就对寺院的隋塔、古柏等进行了观赏。到了中午时分,寺院住持特意为 ... 置办了一顿斋饭,秦琼、敬德不离左右,而徐茂公、魏征借闲暇时间登上南山山顶。放眼望去,好一派龙盘虎踞、金瓯蓄水的地理形势,它胸中怀抱着南郭寺。看到这里,魏征暗喜,下山赶紧禀告 ... ,秦州是神圣之地,南郭寺坐落的山脉是条活龙脉,如能将寺院内钟鼓楼上的大钟放在地上,将国运大通,百姓更加安居乐业。唐王一听有理,就询问寺中住持,住持说我佛慈悲,只要有益于国家社稷之事,即为支持。因此,大伙就将悬挂在钟鼓楼上的大钟落了下来。谁知大钟刚落地,顿时地动山摇,雷声大作,祥云盖天。在场的官员无不神情肃然,对着大钟跪拜。见此祥瑞, ... 也十分高兴,便登上大佛殿,大声告曰:“大钟落地,龙脉贯通;气运兴旺、国运亨通;风调雨顺,四周安宁;百姓乐业、江山永存。”全国各地寺院中的大钟是悬挂着的,惟独南郭寺的大钟从此以后一直卧在地上。难怪诗人杜甫在诗中唱道:“晚景卧钟边。”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