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后来大家戏称这种婉拒为“颁发好人卡”,领取该卡的人,通常都是在爱情里“悲剧”了。颁发好人卡者是郑国的世子忽,被发卡的对象是齐国的公主文姜,领受该卡的是文姜的父亲,齐僖公。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周郑交质”,是周王室权力下滑,在诸侯间声誉下降的一大标志。这时候,周天子的媳妇儿正是陈桓公家的姑娘,因此这会儿陈国和周王室关系很密切。

(图片来自网络) 江湖传言,但凡是男人去向心中的女神表白,女神的回答总是:“对不起,你是一个好人,我配不上你”之类,男人就莫名了,“既然我是好人,为什么你还不跟我在一起?”虽然嘴里这样说,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女神婉拒的一个善良的托词。后来大家戏称这种婉拒为“颁发好人卡”,领取该卡的人,通常都是在爱情里“悲剧”了。 >追溯历史的源头,其实这种好人卡的颁发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先人就用过了。颁发好人卡者是郑国的世子忽,被发卡的对象是齐国的公主文姜,领受该卡的是文姜的父亲,齐僖公。 >男主忽是郑国庄公的嫡长子,郑国的继承人,被封为世子。春秋那会儿,周天子的继承人被称为太子,其他儿子则被称为王子,诸侯家的继承人都称世子,其他儿子则被称为公子,后来随着礼崩乐坏,窃国者诸侯的时代来临,称呼的概念逐渐混淆,太子和世子反正都是王和诸侯的继承人,也就没有人注意那么多细节了,于是,公子忽又有了“太子忽”“世子忽”等称呼。 >女主文姜的姜是他们家的姓,文应当是姜姑娘死了以后后代给她的盖棺谥号。 >春秋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即女人名称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姓,前面则或许是祖国国名,如齐姜、陈妫、卫姬、骊姬、邓曼;或许是家中排行,如孟子(鲁惠公的夫人)、仲子、叔姜、伯姬、伯嬴;或许是丈夫的谥号,如武姜、宣姜、庄姜、定姜、穆姬、怀嬴;自己的谥号,如文姜、哀姜、厉妫、声子、敬姜、贞姜;或许是丈夫国名,如息妫;或许是丈夫的氏,如雍姬、夏姬,等等。所以,这也就是春秋时期为啥那么多姜的缘由,姜是齐、许、纪、向等国的姓,这些国家的公主外嫁,都被称为某姜。 >文姜公主长到适当婚龄的时候,当爹的齐僖公开始放眼诸侯国寻找女婿,挑来挑去,发现郑国的世子忽长得最帅,最有礼貌,看起来最有出息。为怕好女婿被抢走,齐僖公甚至主动派出弟弟夷仲年前去找世子忽的爹郑庄公提倒亲。 >那年月,即使是王子和公主结婚,也大多是媒妁之言,政治联姻。郑庄公当然乐得结成好事,早几年,郑庄公东拉西打,揍了不少不听话的国家,成为了春秋史上第一号男主,期间就是经常和齐鲁两国结盟一起去干革命的,如果结成姻亲,两国不仅有政治联盟,还变成了姻亲之国,关系更牢固了。 >按理说,双方家长都同意,这婚事也就该成了。但婚姻的当事人世子忽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且坚决不肯答应。于是,这场婚事就黄了。 >手下的人不解,问世子忽原因,忽就说出了著名的好人卡:“齐国很好,齐国很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这么大,实在不是我的配偶,我配不上啊。” >别人说:“齐国大,以后发展起来可以罩着郑国啊。” >世子忽说:“《诗经》里说了,自求多福,福气在于我自己努力不努力,要大国干嘛?” >世子忽的原话是【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敲黑板,成语齐大非偶出自这里。 >就是这段拒绝,让不少学者们看到了八卦讯息,于是猜测出了世子忽之所以发好人卡的各种原因,比如最重要的一条——文姜公主行为不检点。 >原来,文姜这人比较放荡,跟自己的亲哥哥诸儿有不可描述的关系。后来的历史也确实证明了文姜和哥哥诸儿的不检点行为,导致了文姜丈夫鲁桓公的惨死。于是,学者们从这点反推,世子忽之所以拒绝文姜,必定是在齐国听说了文姜的丑闻。正人君子世子忽怎么肯娶做出丑事的女人? >顺便一提,《诗经·有女同车》据考证说的就是文姜,其中一句“彼美孟姜”可以知道,文姜是齐国的庶长女。
嫡长曰伯,庶长曰孟。《礼纬》虽然文姜和哥哥有猫腻,但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哥哥。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所谓“齐大非偶”,不过是一个好人卡式的借口而已。 >但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也许大家都忽略了一条很重要的记载,《左传·隐公七年》记载:“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 >翻译下来:郑国的公子忽在周天子那住,所以陈侯请求把闺女嫁给他。 >说起来,又是一段陈年往事。当年春秋第一男主郑庄公帅气地横行无忌,吓得原本有心削弱郑庄公权力的天子周平王赶紧道歉,并要求把自己的一个儿子王子狐送到郑国去当人质,郑国当然不敢接这烫手山芋,但周平王为了打消郑庄公顾虑,非得把王子狐送过去。以往诸侯之间确实有交换人质的情况,但这都发生在平等地位的诸侯之间,天子那是诸侯的领导啊。郑庄公没办法,只能把自己心爱的嫡长子世子忽也送去周天子那做人质。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周郑交质”,是周王室权力下滑,在诸侯间声誉下降的一大标志。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世子忽原来很早就被送到王室去住了,虽说是人质,但双方是友好关系,做人质也就不是什么苦差事。况且世子忽人帅有礼貌,王室的人都很喜欢他。 >那么陈侯是怎么肥四呢?这时候,周天子的媳妇儿正是陈桓公家的姑娘,因此这会儿陈国和周王室关系很密切。 >那么,接下来的事就很好理解了。陈桓公经常去周王室串门,也就看到了在周王室当人质的世子忽,世子忽一如既往地讨人喜欢,于是陈桓公早就动了找他当女婿的念头。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陈桓公经常带着自己的小闺女去王室串门,找当王后的姐姐/姑姑玩,顺便制造小两口见面的机会。而情窦初开的小陈妫和小世子忽俩人一见就对上眼,于是从此如胶似漆,大概许了若干个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誓言…… >因此,等世子忽回到郑国,再遇到齐僖公的提亲,哪怕齐国文姜再漂亮,世子忽也没兴趣认识了,谁让她来晚了一步呢? >《诗经·出其东门》中说: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图片来自网络) >此刻的世子忽就是这样啊。哪怕天下有美女无数,但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不过是那位妫家公主。如此说来,不是啥名声问题,这场拒绝,完全是因为爱情啊。 >后来,郑国发生内乱,世子忽也死于君位之争,不少人都对世子忽提出批评,说他当初拒绝和齐国联姻,扯什么人应该“自求多福”,却导致自己没了后台,身死祸乱,真是又傻又天真。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少年当初的选择,完全也是为了人性深处的那份纯和直啊。 >文/大梁如姬 话说回来,女主文姜的故事也非常值得一八, 虽然她是个绯闻缠身的女人,但也不失是一位挺厉害的政治家。 下期见~~~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郑国历史春秋战国郑庄公陈桓公军师中国历史周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