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苏格拉底之死的背景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他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父亲是一位石匠,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但不久之后就放弃了,因为他想把一生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他一生贫困,但对自己的石匠工作并不十分卖力,只要收入够一家糊口就不多干了,他宁愿上街去和人聊天。当时的雅典所有的执政官均由全雅典公民抽签出任。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是遵从了神的旨意,这样朴素的政权组织形式成为了后来民主制度的雏形。然而,就是这个看似民主的社会却让城邦成为无知者的天堂。

“我知我无知”因他干了一件帮助人们寻找知识的事情,而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成为了审判苏格拉底的陪审团成员,现在可以断言,这个由不具有相关知识的人组成的陪审团,干了一件无知而错误的事情,他们把苏格拉底这位最具有智慧的同胞且为城邦坚持不懈的同胞,判处了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雅典与斯巴达之间发起的一场战争。斯巴达是寡头政体,雅典是民主政体,战争的结果是斯巴达胜利了。斯巴达占领了雅典就强迫雅典实行斯巴达的僭主政体。他们扶持了30个僭主来统治雅典,后来斯巴达政治力量衰弱以后,雅典人又推翻了三十僭主制恢复了民主制。苏格拉底死于399年,所以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度过的。在战争期间,苏格拉底曾三次从军出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城邦的热爱。但是,当这个城邦被无知者统治而逐渐走向没落的时候,苏格拉底开始清晰的认识到必须要让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做相关的事情,这才是这个城邦应有的出路。

二是城邦民主制度的衰落,由于民主制是实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制度,与其他的政治制度相比,民主制度作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最初产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是有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组成。奴隶和自由人不享受公民权,所以,苏格拉底时代的民主制是极少数公民才享有的民主。伯里克利在《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①雅典民主制的衰落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由于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已经不再适应当时雅典的发展,直到被马其顿王国征服,代表着雅典民主制的终结。

二、苏格拉底之死的经过

在苏格拉底70岁的时候,他被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以侮辱雅典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进行了审判。古希腊城邦是建立在宗教仪式和神话之上的,且信奉多种神。在古希腊“不敬神”是一项比较大的罪名——世界上第一个解释月光为太阳光反射并据此正确解释日食的思想家阿那克萨戈拉,因为他的学说冒犯了神灵,而被起诉,不得不逃离雅典。状告他的人认为,苏格拉底从不敬神,还向年轻人宣扬他的离经叛道的主张。苏格拉底认为他是尊敬神灵的,因为有些神是外邦的神而不是本帮的神,所以那三个人对他的控告是进行污蔑的;而蛊惑青年是因为苏格拉底在外面与各种人进行辩论的时候,一些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就在那里听,有时为了听苏格拉底的演说都不去上课了,而家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去找苏格拉底理论,由于苏格拉底能能言善辩把家长说的哑口无言,回家教育孩子,孩子也和家长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进行辩论使得家长就很生气,所以就状告苏格拉底。

审判苏格拉底的陪审团由501人组成,就像现在法院的审判一样,先是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进行辩护,然后再进行宣判。随后陪审团进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在第一轮审判中,他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使得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审判团以281票对220票表决他有罪。很显然,如果有30个陪审员把有罪票改投无罪票,陪审团的两派意见就能成为平局,苏格拉底就能释放了。而原告建议判处死刑,法庭允许他自择刑罚,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在第二轮审判中,苏格拉底公然指责由抽签方式选择陪审团的无知,引起了审判大会上全体人员的一片哗然。他的这种态度,使审判团发怒,审判团以360票对140票判他死刑。显然,即使苏格拉底再狂妄自大,他也罪不至死,这不是一个理性的判决,也不是一个法治的判决,而是一个带有浓重个人情绪色彩的判决!

苏格拉底在审判的最后对陪审员和法官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各走各自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知道。”②可见当时苏格拉底已经想好了,即使死去,神还会保佑他。因为他一直认为是神谕给了他最智慧的头脑,所以,他从政界人物、诗人到手艺人中找人进行辩论,最后都是他胜利了,他认为是神谕给了他力量并且认为自己是最智慧的人。

在监狱关押期间,苏格拉底的朋友们都劝他逃走,他们买通了狱卒,为他制定了详细的逃走方案。但是令所有人都吃惊的是,苏格拉底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是不能违背的,这是作为雅典公民的他应该履行得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接受了来自他最爱的雅典人民对他的宣判。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后,在狱中度过三十天。延缓执行处决是由于宗教礼仪方面的原因。雅典娜每年都要派一条“船”到提洛斯岛去。在它返回以前的这段特定时期内,不得处死任何犯人。在这段时间,法庭准许苏格拉底的亲友入狱探望。

离别的时候到了,他喝下了那杯毒酒。当他躺在床上想起了一件事,急忙地说:“克利托,我还欠阿斯科莱普斯一只鸡,你一定替我还给他。”克利托说:“我一定照办,但请你想想还有其它话要对我们说吗?”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没有给予任何回答。可见,苏格拉底是多么的守信用啊!他欠这个世界的一只鸡,已经委托他的朋友归还了,而这个世界欠他的东西太多,他得到偿还了吗?

三、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当时雅典实行的是一种直接的民主政治,最高权力由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掌管,一个人是否判处死刑,需要有公民投票来决定,这应该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了,但它还是处死了有德行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以死向我们阐释了:法律必须被信仰,即使它不是正义的。

正如,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死是一个哲学家最后的自我实现。他用渊博的学识以及他的死亡,唤起了那个社会对知识的尊重,从而开启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现在的西方知识文化传统而苏格拉底本人也因此在学识和人格上都成为了2500年来追逐真知识的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标杆。

历史的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前提条件就是国内外的稳定局势,国内的稳定又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稳定也意味着有秩序。在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任何人做了违法的事情都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及注解:

[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刷馆,1960年,第130页。

[2]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王太庆 译,2004年,第55页。

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2. 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

    千古完人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个字,可谓「”心学奥义”。说起来容易,理解透彻并付诸实践,难上加难。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完美者,其心学之深,公子与许多人一样,恐怕连边还摸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王阳明的故事。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能不知道王阳明。——

  3. 东亚王阳明学说与维新革命

    1阳明学在近代东亚引起风潮,并成为知识分子维新或革命的精神动力,当首推日本,而其影响则及于中国与...的知识分子。日本近代风行阳明学,可从蒋介石的留日经验谈起。

  4. 上古时代的世界大战——希腊和波斯的争霸

    爱琴海的古希腊城邦联军曾经和当时的世界霸主——波斯帝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较量。这是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大规模战争。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对比起来看,希腊和波斯的差异非常的明显。

  5. 读《全球通史》:浅谈希腊民主和印度的种姓等级制

    古典希腊的民主体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的「”僭主政权”,「”‘僭主’一词就是指那些没有合法权力而进行统治,并且不感觉到受道德谴责的人。实际上,僭主通常是支持平民反对特权阶级的,而且常常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来,不过并非总是如此。”「”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民主政制进入高度发展的时代”,至「”雅典于公元前4O4年因受到围困、饥饿逼迫,只好宣布投降。雅典仅保留了一个城邦的地位,舰队和帝国统

  6. 马拉松战役波斯人失败的关键因素 不是希腊人盔甲质量好

    果然不出米提亚德所料,波斯人的两翼根本承受不住希腊密集阵的猛烈冲击。这样波斯前排每一个持盾的队长必须承受希腊两个纵列十六名步兵的合力冲击。波斯军队的中央部分取得了优势,因为进攻这一部分的是波斯人自身和撒卡依人。他们攻破希腊人的防线,把希腊人追到内地去。波斯人的失败,究其原因,在于战场过于狭窄,波斯轻装部队和骑兵没有足够的战术回旋空间,另,其弓箭穿透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7. 马拉松战役决策 雅典将领如何看出波斯人多势众却不敌希腊步兵

    从战术角度来看,波斯军队过于依赖轻装步兵,而缺乏有力的重装步兵。

  8. 和珅摔珍宝:从历史角度看职场政治,办公室里要不要结盟?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是讲述贪官和珅的。和珅得到了两件宝物,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宋朝汝窑的三足笔洗,共花了一万两银子,全天下都没人拥有第三个。而和珅,却直接摔碎了其中一个三足笔洗,而且摔碎的正是完美无缺的那个。其实和珅的做法,是对职场政治的精准理解。

  9. 洛克忌日 | 约翰·洛克其人其思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01.故乡与生平从伦敦出发,西行不远,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巴斯。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1632年8月29日,洛克诞生于布里斯托尔市郊威灵顿村。洛克父亲名字也叫约翰·洛克。1647年,15岁的洛克在父亲的好朋友,一名国会议员的资助下,前往伦敦就读西敏中学。伯爵抱恙,洛克日夕在侧,悉心治疗,使伯爵的病情得到好转,同时也获得伯爵的信任。因伯爵的热诚邀清,洛克成为伯爵的秘书兼私人医生。

  10. 克林顿家族:政治家族侵害美国民主制度?言重了

    比尔·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比尔·克林顿在阿肯色州出生。生下克林顿后,他的母亲将他留在外祖父母身边抚养,自己外出赚钱。在克林顿14岁时,他才正式改名为威廉·杰斐逊·克林顿。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出席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此时,16岁的克林顿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握手。1964年,高中毕业的克林顿考入入乔治敦大学,曾担任该大学学生会主席。

随机推荐

  1. 如何鉴定猫眼碧玺的品质

    如何鉴定猫眼碧玺的品质碧玺虽是中档宝石,但是猫眼碧玺则价格较高,主要是猫眼现象比较难得,基本要在成色很好的上等碧玺上才会出现。碧玺的猫眼效果是因为碧玺内...着平行的管状包裹体,这种包体达到一定的密度,在垂直着平行包裹体的方向就会在点光源照射下有一条亮线,这样的碧玺原料切磨出来才会有猫眼效果。

  2. 高尔基的故事:为了读书宁愿挨打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

  3. 心腹之患成语故事_成语“心腹之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春秋时,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越王勾践率领部属去朝见吴王,并赠送财物给吴王及大臣们,吴国大臣们都很高兴,只有伍子胥觉得不妙。他想:“这是越王勾践在收买吴国,让吴国安逸松懈,失去警戒心,将来好灭吴国!”于是便向吴王进谏说:“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从吴国...

  4. 不要争了,夏的位置真的不能确定吗?夏王说,其实我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你对夏以前的历史感兴趣,请耐心看完这篇文章,有可能会有些长。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满天星斗地理环境分析、从考古、分子人类学、文献上看星斗争辉、为什么会月明星稀。

  5. 按身份裁衣服

    村里有个叫方巧的裁缝,五十多岁了,他从小学徒,裁了四十来年衣服了。这天,又有好几个人来找方巧做衣服。原来是村长,他最近要出去旅游,让方巧给他做件新衣服。方巧让他明天一早来取衣服。方巧这才拿出给他们做的衣服各自交给他们四人。结果这三人都口服心服地多给了方巧一倍的衣服钱。方巧按身份做衣服,赢了打赌气了村长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6. 抗日战争期间头号大汉奸是谁?

    抗日战争期间头号大汉奸是谁?  文/洪烛  【汪精卫墓何时被炸开?那个战后被定为头号大汉奸的汪精卫,也看中了南京梅花山,定为葬身之地,为防后人破坏,还特意遗嘱用钢筋水泥浇铸坟墓。抗战胜利后, *** 还是派工兵把这位卖国贼的墓用炸药轰开了,掘尸暴晒,以惩其罪恶。遗址前曾...

  7. 明末诗人、民族英雄-瞿式耜

    瞿式耜:永历元年正月代,二月降任职时间:1647年,任期:1个月永历元年八月代,九月降任职时间:1647年,任期:1个月瞿式耜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江苏常熟人,明末诗人、民族英雄,南明政治人物。后遭温体仁、周延儒等排挤陷害,与其师钱谦益同贬削,继而罢归常熟。式耜在乡颇治园林,以诗酒自遣,集大儒隽语为《林漫录》十卷。后清兵破赣州,帝走梧州,式耜仍留肇庆。式耜后封临桂伯。

  8. 戊戌年末书法班师生联展

    >时值戊戌年末,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四合书院”与“一墨书社”联合举办的书法作品师生联展,本周日就要与大家见面啦!>此次作品展,紧扣“读书、书法、人生道理”等主题,征集四合书院六个书法班的家长和学生作品近八十幅,并已经装裱完毕。>展览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小朋友们和大朋友们提供一个近距离观摩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大家对书法的热爱。

  9. 投机取巧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óujīqǔqiǎo【解释】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出处】【例子】学习要勤奋刻苦,踏踏实实,不能靠投机取巧取得成功。【近义词】投机倒把,看风使舵【反义词】正人君子【相关】百度“投机取巧”

  10. 蒲松龄一次悲惨的落榜:得意忘形,竟致「 ”越幅”

    在今天看来,蒲松龄是古代最知名的文言小说家,是中华文学史上的明星。从现有的记载来看,至迟在康熙五年左右,蒲松龄已经参加过乡试,且不幸落榜。这中间,蒲松龄用来备考乡试的时间,竟达45年之久。这中间,除了有几次因病未能赴考外,蒲松龄参加的乡试也有十多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