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圣妃耶输陀罗

(一)释迦世尊未出家时,既是一国的太子,他的生活和经历,也就与一般的太子一样。 但是他的父亲净饭王,时时担心他会应了阿私陀仙人等的预言:「在家当为转轮 王,出家必将成佛道。」故到释尊十九岁那年,净饭王便为太子建造三时宫殿, 让太子分别于不同的季节住入不同的宫殿,一为冬宫,一为夏宫,另一为春秋宫。 这也是为太子纳妃而做的准备工作,用来防止太子走上出家的路。 太子成年之后,从经中的记录看,他先后娶了三个妃子,并建三等宫舍,第一宫 纳耶输陀罗妃,第二宫纳摩奴陀罗妃,第三宫纳瞿多弥妃。其中以瞿多弥的年龄 最大,可能与释尊相似,耶输陀罗的年龄最小,可能幼于释尊十来岁。但是释迦 族重视本族的婚姻,故将摩耶夫人之兄所生的耶输陀罗,立为正妃,后来也仅耶 输陀罗为太子生了一子。 瞿多弥也是释迦族的女性,她是一位名叫檀荼波尼的女儿,她很有男孩子的性格, 她也不喜欢带有脂粉气的男人,比如在她选择结婚对象的 ... 上,许多男孩子为 了吸引瞿多弥的注意,将他们家里能够穿戴的挂起来,眩耀财富,增加姿容、助 长体态的种种高贵衣服及璎珞等珠宝饰物,都呈现了出来,但是,瞿多弥看了之 后的评论是这样的: 「这些男孩,打扮得花枝招展,倒像是待嫁的女孩了,这是妇女们媚惑式的装饰, 是胆怯懦弱的表示,缺少勇敢精进的大丈夫气。男子汉不应假借外物庄严,自身 的气质和相貌,才是最好的庄严,正好像悉达多太子一样,他虽贵为太子,富甲 全国,也没有打扮得珠光宝气,所以我已决定要嫁悉达多太子了。」 悉达多是释尊出家成佛之前的本名,从年龄的考察而言,瞿多弥应该比耶输陀罗 更早进入迦毗罗卫城的王宫,她在宫中,对于太子的协助很多,并且辅佐其他的 妃子,管理和照料宫中的女子们。 另外一位妃子摩奴陀罗的事迹,经中的记载不详。 有缘的,必定相会,虽然是修行到了最后一生马上就要成佛的阶段,仍有三位女 性,要嫁给他成为夫妻,经中当然也由释尊自己说明了这些女性之所以要嫁给他 的原因──往昔生中所发生过的事迹因缘。 (二) 释迦世尊时代的印度社会,对于男婚女嫁的风俗,相当开明,凡是待娶或待嫁的 男女青年,均有自由选择终身伴侣的权利和机会,通常的方式是父母为他们已成 年的男孩或女孩,发布消息,举行一次为期数天的 ... ,就在闻名而来的与会者 之中,物色理想的对象作为适当的配偶。如果遇到应徵者或求婚者超过一人以上 时,便以竞技斗艺、比试学问的 ... ,来确定最优胜者是谁。 近代的学者之中,虽有人以为释迦世尊并未以竞技求婚的方式娶得耶输陀罗,但 在佛传的资料中,有著如此的记述,这也反映了佛陀时代的印度社会,曾经有过 竞技求婚的风俗。 耶输陀罗是天臂城主善见王的公主,她的美丽聪慧,一经传出择偶待嫁的消息之 后,便疯狂了全印度的王子与贵公子们,纷纷前来求婚,她成了未婚青年们恋爱 和追求的梦中美人,她像一朵高洁清雅而散放悺酢趺彩白莲花,玉立在风光绮 丽的池中,风靡著无数赏花观景的人。 因此,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竞技求婚的大会。其实,在竞技之前,耶输陀罗的芳心, 已经属于悉达多太子。 那是净饭王为悉达多太子举办的徵婚 ... 上,从全印各地各国来的少女们,不论 美丑贵贱,都能从悉达多太子手里,得到一分珍贵的礼物。当大会已将结束,太 子已将所有准备好的礼物全部送光之时,耶输陀罗才从天臂城赶来看热闹,她根 本没有准备来应徵,所以也没有像其他少女们那样盛装赴会,她没有要做太子妃 的心理准备,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少女们,在悉达多太子面前出现时,心慌意乱的 混身不自在,羞涩得抬头正视的勇气都没有了。耶输陀罗来到太子跟前时,好像 天天生活在一块儿的妹妹见了大她几岁的哥哥那样,毫不忸怩地说: 「怎么地?大家都有礼物,就是没有我的分吗?太子?」 「真对不起,美丽的公主,只因为你来迟了一步,准备好的礼物,刚才已经全部 赠送完了。」太子看到这么一位气质高洁而又美丽明朗的少女,在七天以来的徵 婚会上,这还是第一次。 「难道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否则就是你欺侮我了,太子。」 「请别生气,我不敢欺侮你的,这是真的,因你来迟了,所有的礼品已经送完了。 」太子说完话,便随手脱下一只价值连城的宝印指环,赠与耶输陀罗。 「我对于你,就只值这么一点东西吗?」耶输陀罗接下太子的指环,同时轻蔑地 一撇嘴说:「哼!还是欺侮我。」 太子遇到这么一个俏皮的、爽直的、敏慧的、美丽的少女,便情不自禁地非常喜 欢她,于是便说: 「好了,你可以把我现在身上所佩戴的一切,全部拿去。」 「算了吧!我岂能剥光你的身体。」说著,她便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走了。 其实,这一次的会面,在彼此的心田中,都种下了互相爱慕的根,所以经中的形 容是:「其女后来,太子共语,数番往复,兼且微笑。停住少时,调戏言语。太 子彼女,二颜俱悦。彼此对答,四目相当。」 (三) 可是,当悉达多太子派人去向善见王求婚之时,却遇到了困难。善见王的答覆是: 「照我们释迦族的古规,如果谁能以技艺胜过所有的竞争者,他便有资格娶我的 女儿。不过,我仅听说太子从小生长于王宫深处,娇生惯养,只知耽于游戏玩乐, 未曾听说也学过任何文艺、武术、兵书、弓箭等事,总不能叫我女儿嫁给一个不 学无术的低能儿吧。相反地,倒有几位已来求过婚的青年之中,例如提婆达多的 硬弓,阿□那的马术,难陀的烈剑,是我所知道的事。」 这等于是说,悉达多太子,根本没有可能娶得耶输陀罗为妃子了。然而,悉达多 太子是充满信心的,耶输陀罗则在为太子的优胜而祷告。竞技快到的前几天,耶 输陀罗见到了悉达多太子,并且鼓励著说:「太子!为了我,你也得胜过他们哪 !」 「请放心吧!公主,我不会怯场的,请你准备著做我的妃子好了。」太子微笑著 说得非常地轻松而又那样的真切。 竞技的日期,即将来临,释迦族的王子们,以提婆达多及难陀为首,都在努力著 练习骑术、弓箭与技击等的武功,其中包括难陀在内,都觉得这次的优胜者,八 成是提波达多,他们只是趁此机会,多一次锻练学习和比赛的经验而已,因为他 们一向觉得提婆达多是他们之中最强的一位。 他们几乎把悉达多太子将成为这场竞技中劲敌的事,没有估计在内。因为这时的 太子也没有练武功,反而静悄悄地在森林里的石头上,盘起腿子,打坐冥想哩! 太子的心里很宁静,他想:「真是奇怪的事,为了争娶一位女孩,轰动了这许多 男人,来参加竞技角斗,究竟是何苦呢?」 然而,悉达多太子,还是加入了这场竞技大会。当他进场的时候,善见王伴著耶 输陀罗早已在座,提婆达多等诸王子也各就各位。太子受到了群众热烈的欢迎, 也受到了善见王礼貌的接待。接著,太子便退到竞技者的席位。大家都在猜测议 论:「这次的优胜者,究竟会是谁呢?看样子,大概是提婆达多,或者是难陀罢 ?至于太子,大概不会真的参加比赛的吧?」 首先,善见王骑著由侍从人员牵引著的高大威猛的白象,出现场的中央,高声宣 布:「技艺超人者,即以吾女耶输陀罗嫁与为妻。」 接著,在场地一头的高墙上,出现一块大布告,上面写著斗大的字: 竞技项目 一、书艺 二、算术 三、跳踯 四、箭术 五、剑术 六、马术 同时公布了各项技艺比赛时的评判官,那都是当时各项目中最杰出的代表性人物。 然在太子的感受,总觉得这是一桩无大意味的事,所以在竞技开始前,太子突然 向善见王请教,能否让他退出比赛者的阵容。他说:「我们的祖先建立了国家以 来,为了国族的安全有保障,我们必须勤练武艺;练武艺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 得到一个尚未相爱的女性,来与其他的竞争者角力斗狠。」 这是太子对于释迦族的传统习俗,提出了修正式的建议。然在其他绝对多数的人 而言,是无法理解的事。于是大众又起了一阵子的议论,认为太子临场怯弱,所 以找了藉口作为下台阶。 旧风俗,古习惯,根深蒂固,在无法避免的情形下,太子还是参加了竞技比赛。 竞技场上, ... 屡伏,喧腾之声,此起彼落,唯有耶输陀罗,闭起了眼睛,虔诚 地向帝释天为太子的胜利而祈祷。悉达多太子虽是场中最受人瞩目的一位,也是 最被大家担忧的一位,因为提婆达多和难陀等人,平常的成绩均极优异,几乎样 样都是破了历史记录的;悉达多太子,则是静静地坐著不动声色,不知他是有著 十二分的把握呢?还是早就准备著做弃权的打算? 但是,竞赛的项目,没有一样能够难住太子,比赛书艺之时,太子虽是最后一个 上台,无论是书写的速度、优美,以及文字的章法结构,连试几种不同语言的古 文及今文,都使得担任评判官的大学者们,惊叹不已,也惊奇不已。再试算术的 课目,普通的求婚者,能够算到亿字数位,已经是了不起的。太子的算术,却是 从亿字数位算起,依次累进而为十亿、千亿、十万亿、千万亿;十兆、千兆、十 万兆、千万兆;十京、千京、十万京;千万京;十※、千※、十万※、千万※; 十※、千※、十万※、千万※;十壤、千壤、十万壤、千万壤;乃至十沟、千沟、 十万沟、千万沟。这是天文学家也不常用的大数字,如是用这样高深精微的数学 计算法,就是须弥山的斤两分厘毫末,也可算得出来;四大海水的每一个分子的 总计,也可提供答案了;用来推算百千万亿的恒河沙数,也不是办不到的事了。 这使得当时担任评判官的大算术家额瑞那,也觉得太子是一位不出世的天才算术 家了。 不过,书艺及算术,是静态的项目,对绝多数的观众,既然无法观战,也无从了 解真相,大部分的群众只是高兴得情不自禁地说:「像太子这样聪明的人,应该 要得到冠军的,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幸福,全国人民的幸福。」 提婆达多却在一边,下著注解说:「慢著哩!谁胜谁败,等著瞧吧。国家的强弱, 要靠武艺的精粗来决定,我们刹帝利阶级的民族,文艺高明,不算什么,武功的 优劣,才分高下。」 说著,提婆达多便跃上了射术比赛的靶台。射击的武器,当然是用弓箭,力大的 用强弓硬箭,弓强弦紧,才射得远,箭硬簇刚,才能穿透坚轫的标靶。箭靶有用 木制或皮制,有用铜、铁等金属所制。所射的距离,也有远近,最近的是一千弓 的长度,最远为五千弓。每一个标靶座后,均以两箭箭身的距离相间,一直线地 安置两只到十只同样的标靶,用以测验射手的劲道,看他们一箭能够射穿几只标 靶。大家都知道提婆达多的硬弓,是有名的,所以他现出一派狂傲而睥睨一切的 态度;他果然不同于众,从一千弓的距离,增加到一千五百弓,再到二千弓、三 千弓,靶靶中的,起初穿透数靶,最后仅仅射中标靶,差一点箭簇没有掉下。但 仅如此,他已成了场中的英雄人物。观众们给他的欢呼及掌声,已如海啸雷震。 等待大家稍后安静下来之时,悉达多太子安详地走上了靶台,拿起提婆达多刚才 所用的弓,挽了一下,便退下台来,走向善见王。他这一举动,使得提婆达多暗 喜,也使敬爱他的人们吃惊,认为他将要说:「弃权不参加比赛了」。 但他没有使耶输陀罗失望,他是向善见王请求给他一把像样一点的弓。 「那里不是准备著各式不同的良弓吗?」善见王说。 「不,大王,那些只是儿童们当玩具用的货色。」太子说得很诚恳。 善见王本身就是一位射术的高手,他的最高射程记录是四千弓的距离,所以把他 自用的名弓借给太子。太子接过手,轻轻地挽牵一下,又还给了善见王,仍说: 「这也好像是孩子们的玩具。」 「好了得!那么派人把宝物殿上供在祖神之前的一把宝弓取来。那是你的高祖师 子颊王,历史上第一位射术大师所用,又硬、又重、又长,除他之外,尚无第二 人敢于接触它的传国之宝,也是释迦族的全族之宝。」善见王做梦也未想到,会 有一位年轻人的箭术超过他。如今快要使他对悉达多太子由好感而起钦服之心了。 当太子把狮子颊弓取到手里之后,群众的心里都紧张得摒住了呼吸,因为太子真 的把那面神弓,拉成了几乎是满月的形状,然后「嗖」的一声,一枝箭射向了遥 远遥远的前方,何止五千弓或一万弓,根本那枝箭就像越出地平线而进入了无际 的太空一样,谁也不知它的著落点是在何处。 像这样的事,包括善见王在内,没有人不觉得,这是梦中才会发生的事。 于是,以耶输陀罗为首,甚至提婆达多等诸争婚的对手们,也都来向太子报以敬 慕佩服的辞句、表情、掌声和欢呼。 接著是剑术和马术,不用说,最后是悉达多太子获得全胜。这一场空前热烈的求 婚竞技大会,就在善见王向大众宣布结果,并将一串璎珞授与太子,以表示耶输 陀罗的终身所属之时,又在一片薄海欢腾似的人声中,结束了。 (四) 作为菩萨的眷属,作为悉达多太子的妃子,太子的要求是,必须具备如下的资格 和条件: 一、年纪要轻,身有威仪,不因姿色秀丽而起慢心,不生嫉妒,不谄媚,不诳语。 二、经常质朴诚实而有慈心,怜愍苦难的众生如爱自己的儿子而好行惠施;虽然 梦寐亦无邪心,经常不因有智而师心自誉;执意谦卑而不贪美味及欲乐。知 惭愧,不害物。 三、不归一切外道邪师,心常依于真理的道理,身、口、意三业,恒常清净。远 离昏沈和睡眠。所作皆善,不从思惟。经常不舍善行。 四、承事翁姑,要如父母;爱护左右的人如同自己;睡在夫后,起在夫前。能解 诸种义理。 以上四条要求,耶输陀罗是具足了的,像有这种资格的女性,在一般家庭中实在 不容易求得。许多人仅注意到耶输陀罗的美丽聪慧,悉达多太子则更重视她的内 在贤德。因为太子毕竟不是追求物欲享乐的人,而是生来就有厌离五欲倾向的人。 所以,当他赢得了这场求婚的竞赛而完成了与耶输陀罗的婚约后,唱出了这样一 首歌:  欲过无限 苦恼由此 宫中乐事多 常如住敌阵 独入林深处 可住于禅定 由此可见,得到爱妃的同时,他已萌起了出家修道的意念。 (五) 太子十九岁结婚后,在王宫又住了十年,十年的岁月,使他从人间现实生活景像 的深入观察之中,发觉了人生的虚幻和痛苦,众生界的弱肉强食,人与人之间的 自私自利与纷争磨擦,各人自身的生老病死等问题,使他觉得非要亲身去出家修 道,便无法帮助众生以达成离苦得乐的目的了。 此时,耶输陀罗已为太子怀著身孕,快要生产了的样子。净饭王给太子所设的欲 乐享受越来越多,太子想要出家的意念则越来越强烈。终于在耶输陀罗诞生了罗 侯罗小王子以后不久,太子便趁著星夜,毅然越城出家去了。 这对迦毗罗卫城的宫中而言,是一桩比天塌下来还要严重的变故。当太子的马童 车匿,牵著太子的座骑,带著太子平日穿著披挂的宝衣宝饰,回到王宫,报告国 王说,太子已经削发易装出了家,一直向南方山林里去了的消息,传到耶输陀罗 的耳边时,使她悲痛惊恐得几乎大发癫狂,她毒 ... 马童车匿,说他不该不报告她 而送太子去山林出家;又责 ... 太子的马,说它不该不发一点声息而偷偷地负著她 的丈夫去出家。经车匿说明,不能责备他,也不该责怪马的原委之后,耶输陀罗 躺在地上,号哭一阵,便诉说了她对于太子出家的感想和意见: 「我的圣主丈夫啊!我正努力著做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哪,为何把我抛下了,一 句话也不说,就走了呢?我的丈夫啊,怎么没有听说过去诸王欲入山林修道,也 把妻儿随身携带的事呢?那些国王,也没有因此妨碍了修持而不得道呀!我的夫 主啊,岂不知道──曾有些人与太太一同剃发,出家修道,精勤苦行,并将所骑 的好马、宝饰、财物等,作大施舍,到未来世,两人同得上妙果报的事吗?你为 甚么吝啬,竟把我抛下,而独自去修行了。难道你希望用修行功德来生到三十三 天,享受天女与你共同生活的快乐吗?」 耶输陀罗乃是一位贞烈和坚强的女性,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女性。悉达多太子正 因为她不是一位需要操心的女性,所以娶了她,又悄悄地离开了她。 当耶输陀罗把胸中的气闷发散之后,突如其来的冲击感,渐渐地平息之后,她便 理智地立下了这样的誓愿: 「从今日起,直到再见到太子那天为止,我不再睡原来的卧榻。不以香汤沐浴, 不饰身,不磨身,不化妆, ... 著宝衣美服,不用宝石、香水,不以香油涂身, 不戴花曼璎珞。舌不沾美味,不进美食,也不饮酒。不修饰头发。虽然,此身仍 在宫中居住,我也要过住于山林一样的苦行生活了。」 嗣后,太子在山中苦行六年,耶输陀罗在宫中,也苦行了六年。这种圣洁的心行, 正好就是她所说的与太子「一同剃发」、「精勤苦行」的信仰,是吻合相应的圣 者行为。 (六) 佛陀成道后,到处游化,普度有缘,他的名声,早已传到迦毗罗卫城的释迦王族 的耳里,以净饭王为首,大家希望成佛之后的悉达多太子,回国来让亲族们供养 一段日子。到了第五年,释迦世尊终于率领著他的大批出家弟子们,应净饭王的 召请,回到了阔别十来年的祖国。 这时的悉达多,已不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是全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大宗教家, 是圆满究竟的大觉悟者,是人间天上的大导师,是大雄、大力、大慈、大悲、大 智慧的最高人格的完成者。但是,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虽然净饭王给他准备了 上好的衣食及住处,释尊依然度著沿门托钵的乞士生活。净饭王见了释尊,颇不 以为然地责问他说:「悉达多!你这样做,不怕损坏了释迦族的名誉吗?至少大 白天,不要去到处乞食才好。再说,你好像没有想到,你的爱妃耶输陀罗,及爱 子罗侯罗,正在等你进宫去呢。悉达多,你的爱情,难道已变成石块了吗? 「净饭王!我早已不是悉达多了,我是佛陀,正像古印度所有伟大的圣者那样, 我已灭了私心,所想的是如何度脱众生的苦恼。」释尊微笑著回答。 在宫中等待著的耶输陀罗,知道佛陀回国已有数日了,就是还没有进宫看她们母 子两人。她有山那般多的话语,海那般深的委屈,希望伏在太子的跟前,抱住太 子的膝盖,哭诉一个痛快。可是,佛陀还没有想到来探望她。 其实,释尊这次回国的目的,是为了化度释迦族的男女老少。他的一举一动,都 充满了自然的摄化力,他智慧的谈话,慈悲的心量,尤其他虽披著普通苦行僧一 样破旧杂色的袈裟,他的面容却如满月那样的明朗和蔼。他虽不像国王大臣那样 地发号司令而一呼百诺,他的一言一语,乃至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使人敬服、 信仰、和全心的皈依。所以,佛陀回国一共七天,除了为父王说法外,使其证到 初果,还度了阿那律、难陀、提婆达多、优波离、罗侯罗等人,加入僧团,出了 家。 至于罗侯罗随佛出家的因缘,与其母耶输陀罗极有关系。因为最后,释尊进了王 宫,见到了耶输陀罗与罗侯罗,本来准备著千言万语,要向太子倾诉的耶输陀罗, 一见到佛陀的威仪和慈祥的光明,就像雪花遇到了和□的阳光,一下子就全部销 溶了。她只是教罗侯罗对佛陀做了几样事: 一、佛陀入宫应供之际,她教罗侯罗手持她自制的一枚大欢喜丸,送交释尊,表 示罗侯罗是佛陀的亲子。 二、释迦正在入宫省亲探望妻儿之时,耶输陀罗先在楼上,遥见释迦及诸比丘, 即跪下顶礼,然后悲喜交集地饮泣不已。罗侯罗见她哭泣,问她何故,她便 指使罗侯罗下楼去迎接父亲,攒入佛陀的怀里。 三、释迦入王宫,应供并说法事毕,宣告离去之时,耶输陀罗又教罗侯罗向父亲 索取遗产。 在短短的数小时内,耶输陀罗指使罗侯罗连续地亲近了三次父亲,使一个从来没 有见过父亲面的少年,很快地认识了父亲,并且信赖了父亲。所以,当罗侯罗跟 著已走向宫外的释迦,边跟边求著说: 「父亲!我一定要你给我东西,你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请把父亲一生的遗产给 我吧,无论如何请父亲给我好吗?」 释迦知道,这是耶输陀罗安排的杰作,所以一边伸出手来,牵著这位少年,一边 微笑著告诉他说: 「罗侯罗,你想从我求取世上必定消灭的东西吗?那是不可以的。让我给你永远 不会亡失的东西吧!那是我在菩提树下聚集到的财宝,是我可以永远留给你的遗 产。」 就是这样,释迦已将这位少年,带离了耶输陀罗,带出了王宫,结果,便把他交 给了释尊座下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教育他如何出家修道,变成了释尊 教团中的第一名沙弥。 佛陀回到迦毗罗卫一趟,他的摄化力,像一阵龙卷风,受他的化度而随他出家的 青年达数百人。接著佛的姨母,摩诃婆□波提夫人,也带领了一大批释迦族的女 性,追随佛陀出家去了;耶输陀罗即是其中的一位,另外一位妃子瞿多弥,也出 了家。由于她们精苦修行的结果,都证入了圣位,耶输陀罗也以神通知名,最后 她在佛陀之前入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圣妃耶输陀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4.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5.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6.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7.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8.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9. 伯邑考惨死之谜:他真被商纣王剁成了肉酱?还被父亲姬昌吃下?

    剧中的伯邑考被塑造成了一个天下首屈一指的美男子,还是个大大的孝子。因为拒绝了苏妲己的投怀送抱,而遭到打击报复,被妲己陷害,遭至剁肉之刑,甚至还被做成肉丸子,送给父亲姬昌吃下。可次子姬发继承了西伯侯,说明当时伯邑考已死,但具体的死亡之谜,笔者前面分析过,不可能是商纣王残忍...害,那他的真实死因,可能是那几年姬昌征伐戎狄的过程中,伯邑考战死沙场的。你认为伯邑考是怎么死的评论区交流一下~

  10. 百年之后重回「 ”麦田”:塞林格文字中的柔情与爱

    中央公园的鸭子。100年前,一个男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被送到...学校,参加二战,退伍后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作品大获成功后又选择去乡间隐居,直到去世。

随机推荐

  1. 最后一个人皇,却是昏庸无道的商纣王,为何秦始皇不是人皇?

    但最后一位人皇却是昏庸无道的商纣王,那为何之后的皇帝都只是天子呢,连秦始皇都不是人皇。封神当中像女娲这些神仙都是可以插手人间的事情的,但是对于商朝皇帝的任免却是不可以的,因为即使商纣王在昏庸,他也是继续皇位的正统人皇。

  2. 从唐代青花碗纹饰看寿文化

    从唐代青花碗纹饰看寿文化图1唐青花寿字云龙纹瓷碗唐代吉语常见的只有“大吉、吉、盈、腾、寿”。图2唐长沙窑鸟云纹碗图3唐长沙窑菊云纹碗图1所示是一件唐代青花碗,其上寿字大,是洪寿,象征广大博爱、众生长寿。唐青花寿字彩色鲜艳,蓝中透绿,令人喜爱,仿佛神奇变幻,催人着迷。唐青花碗上的寿字竟能折射出如此之多的事实真相、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确实令人赞叹叫绝。

  3. 达不溜博士

    达不溜博士是全世界第一只获得博士学位的兔子。>达不溜获得博士学位后,准备进行科学研究,他要给自己定一个选题,也就>是主攻方向。>为此,达不溜博士先要翻阅大量的有关资料。>接着达不溜博士又对发明激光的科学家产生了好感。"达不溜博士的拳头重重落在桌子上,阅览室里的人都惊讶地望着他。>舆论界对达不溜博士的想法很感兴趣,为此,达不溜博士专门在梯山大饭店>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4. 美洲的古代狗被欧洲殖民地消灭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古代狗在一万多年前和人类一起来到美洲,但后来被欧洲殖民地消灭。更确切地说,根据这项研究,现代品种可能源于过去1000年中又有三次狗被带到美洲。殖民地对狗的毁灭性影响到目前为止,欧洲狗的引进影响最大佩里说:“我们怀疑,很多(古代)狗被消灭的原因,与美洲土著人口被消灭的原因相似。”。她说,最后,欧洲人可能会小心,不要把他们认为“珍贵”的欧洲狗和“本地杂种狗”杂交。

  5. 鞭不及腹是什么意思?

    【拼音】biānbùjífù【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例子】则脉络相连,可以应援,邈在鄂渚,岂无鞭不及腹之虑。《宋史·李宗勉传》【近义词】鞭长莫及【相关】百度“鞭不及腹”

  6. 梦见路被堵了

    周公解梦梦见路被堵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路被堵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孟子的“不尽信书”的典故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不尽信书的历史典故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商纣王闻讯后,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

  8. 纪晓岚三联招四贤

    水上结冰冰上雪,雪上加霜;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纪昀为修《四库全书》缺乏得力助手,便到江南寻访。纪昀一旁坐下,静静观察四人。>在座四人听到此诗,不禁对纪昀肃然起敬。他们一起站起,邀纪昀入席叙谈。纪昀见四人气度不凡。那四人闻言一惊,原来他们四人正是纪昀要找的四个秀才。>此联在结构上与上联对仗天衣无缝,又暗示从京都来的“游子”求贤若渴,朋友尚留在故乡不肯出山,暗含责备的意思。

  9. 昂然自得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ángránzìdé【解释】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例子】【相关】百度“昂然自得”

  10. 贴门神的历史由来

      贴门神的历史由来:贴门神这一项风俗在我国流传已久,下面我们来看看贴门神这一习俗的的历史由来吧。  贴门神的历史由来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所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