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轰轰烈烈成语故事_成语“轰轰烈烈”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至元间留燕山作》:人生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轰轰烈烈”原来是由“轰轰”和“烈烈”两个词组成的。“轰轰”形容车马众多之声,也形容各种爆发的巨响,有声势浩大的意思。晋朝大...
轰轰烈烈成语故事_成语“轰轰烈烈”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至元间留燕山作》:人生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轰轰烈烈”原来是由“轰轰”和“烈烈”两个词组成的。“轰轰”形容车马众多之声,也形容各种爆发的巨响,有声势浩大的意思。晋朝大学问家左思在他著名的《三都赋》之一的《蜀都赋》中,曾有“车马雷骇,轰轰阗阗”的句子,这正是“轰轰”这个词的本义,意思是:车马众多,声震如雷。阗阗:指很多人行路的声音;车声;雷声;崩裂声;总之是声音盛大的意思。“烈烈”:一般用以形容猛火燃炽、火焰旺盛、火光灿烂的样子。早在《诗经》《商颂·长发》篇中便有“如火烈烈”的句子。
“轰轰”、“烈烈”两个词之所以能联用在一起,不是偶然的;因为“轰轰”和“烈烈”都带有盛大、壮丽和威武的意思。宋朝文天祥在为唐代骂贼不屈而死的忠臣张巡庙所题的“沁园春”词中,有“骂贼张巡,同心许远,皆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节,百炼之钢。人生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在这首词中,“烈烈轰轰”是文天祥对于张巡(以及许远)的威武不屈的正气的歌颂,也是文天祥自己的刚正光明、烈火似的民族情操的流露。
后人用“轰轰烈烈”形容声势浩大,气象雄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