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耆婆往生之后,有一次,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有位弟子生了病,医生束手无策,目犍连于是动用神通,上至忉利天想问耆婆有无救治之法。这时,耆婆的车乘也到了,然而,却只见耆婆向目犍连一举手表示招呼,连车也没停,径直经过目犍连。比起因过度逸乐迷失本心的天人,比起受着无量苦而提不起心力的三恶道众生,这是生而为人才能独享的啊!
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名为耆婆的传奇神医,经典中不时可见他展现极高超的医术,甚至有开颅、破肠等开刀的记录。在他皈依佛陀之后,也屡次为佛陀及佛弟子们治病疗伤,甚至劝说弒父禁母、夺取王位的阿阇世王向佛陀忏悔,皈依三宝。如此救人无数、又虔诚信仰佛法的神医,自然是得到善终的――耆婆往生之后即上生忉利天。经典中形容的忉利天,其庄严胜妙不下于极乐世界,所有建筑皆是七宝所成,园林浴池,花树婆娑,景色如画,妙音处处。此间天人,思食则得百味饮食,思衣则得各种庄严衣饰,并有彩女侍从跟随服侍,除种种游乐之外,不用为任何事烦心劳形。凡人至此,无不心醉神迷,终日乐陶陶、晕晕然。耆婆往生之后,有一次,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有位弟子生了病,医生束手无策,目犍连于是动用神通,上至忉利天想问耆婆有无救治之法。目犍连抵达忉利天时,正好,天人们正要往欢喜园赶赴一场欢喜的庆典,目犍连于是在路边等待,见到一辆接着一辆华丽无比的车乘进入园中……这时,耆婆的车乘也到了,然而,却只见耆婆向目犍连一举手表示招呼,连车也没停,径直经过目犍连。当时,目犍连一愣,心想:「耆婆本是我佛弟子,生前向来以弟子之礼恭敬我等,如今享了天福、天乐,竟然连本心都迷失了!」于是以神力令耆婆的车停下,耆婆这才下车向目犍连行礼。目犍连呵责耆婆忘本、忘了世尊的教导,不料,耆婆却回他:「我能向您举手行礼,表示我还算是修行得不错的,您没看见其他那些天人,见了您这位大阿罗汉连正眼都不看的吗?那是因为大家中了欲乐的毒太深,连心不都由自主了!」目犍连对此极不可思议,于是去问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后者也无奈说道:「确实如此,虽然天人们都知道佛世难遇,正法难闻,但是心却被欲乐所缠缚,不能自主,无法自拔啊!」帝释天释提桓因的无奈,原是大部分凡人的向往,有福、有乐可享,谁不想要?然而,生命中若是仅剩下玩乐,日复一复的玩乐,连理智、意志、善念都生不起来,想不玩乐都不行。那么,这样的乐,真是乐吗?此外,天界是高消费的地方,所花费的都是我们累生累劫存下来的福报,当天界报尽时,通常已是过度消费,福报用完的结果,往往是直接堕到三恶道偿债。因此,诸佛皆赞叹生而为人的殊胜可贵,因为无常而能知苦,因为苦乐交织而不致太沉溺,进而生起究竟离苦的决心、修行离苦之道,也因此,诸佛都是以人身成佛。当我们在逆境中受苦,羡慕着别人在享乐的同时,别忘了珍惜这个「苦」的机会,不是欢喜迎接苦、或者自虐地去享受苦、甚至期待下次的苦,而是去思惟现下的「苦受」从何而来,苦是什么、我是什么,苦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功课又是什么,进而体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比起因过度逸乐迷失本心的天人,比起受着无量苦而提不起心力的三恶道众生,这是生而为人才能独享的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