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封神演义》商末三大重臣,闻仲,比干和商容谁的地位更高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十分重要的一部神魔志怪小说。其中描述的是武王伐纣,三教封神大战的故事。以商周交替这段时期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系统地描绘了一幅宏伟的中国神话故事卷轴。虽然在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重用奸臣尤浑,费仲,宠幸后妃妲己,不施仁政,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引发了武王伐纣,导致商朝走向的了灭亡。 封神演义 武王在商纣王荒淫无道,大失民心时,建立了周朝,不得不说的是,在最初商周大战时,西岐一方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而商朝则非常的强大。商纣王有王叔比干,太师闻仲,以及大臣商容的辅佐,所以说商朝江山如铁桶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那么这三位商朝重臣,究竟谁的地位更高一些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闻太师闻仲,闻仲在《封神演义》中,他虽然不像阐教八大金仙是天仙级别,但是闻太师也算是神通广大,属于地仙这一个级别。他有一个坐骑叫做黑麒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黑麒麟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齐名的,与火凤,玄龟,应龙并称为四灵,并且黑麒麟还是四灵之首。 黑麒麟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个传统的瑞兽,具有招财纳福,趋吉避邪的功能,闻仲的坐骑黑麒麟在古代,还象征着武力和权势,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闻太师他在商朝代表的便是权力和武力的结合。武王伐纣这场战争,在闻太师兵败之时,也就基本上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据说闻太师,师承金灵圣母,金灵圣母那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八大亲传弟子之一,金灵圣母法力无边,神通广大。闻仲在金灵圣母门下,修得了极高的本领。他会五行变化之术,并且头生三眼,中间有一神目,可以放出白光数寸,分辨忠奸邪恶,人心黑白。闻太师虽然是截教第三代弟子,但在截教之中,人缘非常好,这个我们在《封神演义》中,闻太师出兵讨伐西岐时,各路道友纷纷前来相助,就可以看出来。 金灵圣母画像 闻仲绝对是一个忠臣,可惜他侍奉的是商纣王,并且商朝江山气数已尽,这是天数注定,即便闻仲也不可逆天而为,所以虽然闻太师神通广大,又有各路道友的相助,但最后仍不可违背天命,最终魂断绝龙岭。 闻太师是位非常正直的大臣,他曾经在帝乙时期,就开始辅佐帝乙,为商朝江山保驾护航,在封神之初,闻仲正在征讨北海的叛乱,所以在这时,闻太师并不在朝歌,闻太师位居高位,同时又是帝乙的托孤大臣,因此,闻仲在朝廷之中也颇有威望,闻太师,对商朝非常忠心。如果我们看《封神演义》原著,或者相关的电视剧,我们就会发现,纣王是非常惧怕闻太师的,在满朝文武劝导商王施行仁政,关爱百姓时,他都听不进话。纣王唯独对闻仲言听计从,对他又怕又敬。在帝乙病逝之前,曾经赐给闻太师一条金鞭,上可打昏君,下可除奸臣。闻太师从北海远征回来后,纣王亲信奸臣,荒淫无道,朝 ... 败,闻太师直接把费仲,尤浑等奸臣打了一顿,纣王还不敢对此表达不满。 闻太师画像 而对纣王进谏时,闻太师也很不客气,直接要纣王改过自新,对百姓施行仁政,对此商纣王,也不敢反驳,而是婉转的答应了闻太师,但是商朝气数已尽,闻太师回朝不久,西岐战事又起,闻太师只得再次远征西岐。纣王没有了闻仲的约束,再次我行我素,朝政进一步 ... ,最后闻太师兵败,魂断绝龙岭。 在《封神演绎》中,一直渲染天命已定,商汤气数已尽的氛围,还有对天命不可违的解读,所以闻太师与其说他败给了周朝,我们不如说他败给了天数,从商纣王对手下大臣们的态度,我们就可以看出,商纣王是非常尊敬闻太师的,虽然他也非常惧怕闻太师,对闻太师的要求也是百依百顺,由此我们可知闻太师,在商朝时期纣王的面前,地位是非常高的。 绝龙岭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商纣王的王叔比干。比干是因为受封在比地,因此而被称为了比干,他是商王文丁的庶子,商王文丁病逝之后,帝乙继位,帝乙是帝辛,也就是纣王的父亲,所以比干是纣王的王叔,比干也是商朝晚期的重臣之一。 比干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年少时勤奋好学,年仅20岁就开始辅佐帝乙,在他辅佐商王期间,他一直主张要求商王应减轻对百姓的税赋,要鼓励发展农耕,畜牧业。除此之外,还要投入精力训练军队。 在帝乙病逝后,比干又作为托孤大臣继续辅佐帝辛。比干虽然是庶子,没有对父亲封地的继承权,但却博学多识,同对朝政又有独到的见解,很多主张也符合商朝时期的发展情况,所以比干很受商王器重,在闻太师远征期间,一直由比干等人辅佐帝辛。 比干画像 但前文说过,纣王对闻太师又敬又怕,闻太师远征后,虽然有比干等人辅佐,但是却约束不住纣王,比干常常苦心劝导纣王,要关心百姓,施行仁政,不要倒行逆施,沉溺酒色,但是他在纣王面前的权威,显然远不如闻太师,对纣王的劝导工作,效果并不好。 在纣王继位后,商朝民变四起,先是北海诸侯叛乱,然后又是西岐叛乱。在商朝经历了几次远征后,也导致商朝的国力大为下降,在这个时候,比干便提议商纣王,现在不应该过多的对外出兵征讨,要让国家,百姓休养生息,让民众得以恢复生计,在国力得到一定恢复后,再去征讨叛匪。 纣王画像 纣王并不愿意接受比干的建议,但碍于王叔的面子,所以暂时停止了征伐。然而不久之后,西伯侯率军起义,纣王得知了这个消息,非常的生气,于是出兵讨伐西岐,比干仍然不支持纣王以武力征讨叛军,而应该实行仁政,让四方归服。但是商纣王根本听不进比干的建议,因此,纣王就借比干怠慢军政为由,诛 ... 了比干。 在《封神演义》中,比干长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他炸死了妲己的狐子狐孙,而被妲己记恨,妲己装病要以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为药引,最后害死了比干,比干惨死在朝歌城外,在真实的历史上,比干却是因为死谏,最后被纣王处死的,。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比干虽然也是王族,但是他在纣王面前的权威,远没有闻太师那么高,如果是闻太师让纣王修养身息,纣王即便不愿意,他也断不敢治闻仲的罪。 比干被挖心 我们再来看一下《封神演义》中,商朝的丞相商容。商容也是商朝晚期的重臣之一,他是在商纣王继位后开始得到重用的,但是在正史之中,商容并不是丞相,而是负责管礼乐祭祀的官员,商容为人正直,勤政爱民,推出了很多政策,支持轻赋税,重农耕,因此商容深受百姓的爱戴。 但是商容并不受纣王待见,为什么呢?因为商容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对纣王很多荒淫无道的行为非常反感,因此,他常常不顾纣王面子,耿直的对商纣王进谏。这样三番五次劝导纣王,常常让纣王非常难堪,所以纣王很反感商容。 《封神演义》中商容的形象 一次商容又对纣王进行劝导,结果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于是纣王就把商容的官给罢了,还把商容和另一位忠臣箕子关在了一起,商容主要负责掌管商朝的礼乐祭祀等活动,他也想尽力引导商纣王,通过礼乐教化,让国家更加的强盛,但纣王并不喜欢他这一套,纵欲无度,安于享乐。 商容一直到了武王伐纣成功后,才被武王放了出来,武王非常欣赏他,想将商容列为三公,继续辅助武王,但是被商容婉拒了。在《封神演义》中,商容则成为了纣王的丞相,他仍然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大臣,反对商纣王不符合礼节,执政不利于百姓的地方,忠言直谏,最后为了保护王子殷郊,进谏商纣王,最后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 商容冒死进谏纣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三位大臣中,在商纣王面前,地位最高的莫过于太师闻仲,闻太师忠心耿耿,以一己之力保卫商朝江山,南征北战,全心全意辅佐纣王。可惜,纣王无道,不听教诲,最后闻太师远征西岐时,魂断绝龙岭;王叔比干,地位仅次于太师闻仲,他聪明好学,为人公平正直,全力辅助纣王,为改变商朝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然而商纣王并未听取比干的建议,最后比干因为死谏被 ... 。商容的下场就好很多了,《封神演义》中,商容是商纣王的丞相,但正史中,商容是纣王的礼乐大臣,他试图通过礼乐教化,改变纣王对待国家和朝政的态度,屡次忠言进谏后,被纣王关押在监狱之中,一直到武王攻破朝歌后才得到释放。这三位都是对殷商忠心耿耿的大臣,按照地位高低来排序的话,闻仲的地位最高,其次是王叔比干,最后则是大臣商容。 封神台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封神演义》商末三大重臣,闻仲,比干和商容谁的地位更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2.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3. 这本书险些被秦始皇烧掉,从古墓盗出后发现,彻底颠覆了历史

    不过有一件事儿,无论是在史书中,还是被改编的电视剧中,都是毫无争议的;那就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的史实!其实秦始皇的初衷是为了巩固权利、让天下人更好地服从于他。然而有一本书原本应该也被秦始皇烧掉才对,但他却在西晋时由一个盗墓贼从魏襄王的古墓中给找到了。

  4.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5. 战国漫谈:蔺相如「 ”完璧归赵”壮举实为赵国灭亡的导火索

    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完璧归赵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知道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位于山西榆次的蔺相如祠堂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故,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6. 井陉之战检讨:刘邦一开始就不信任韩信,大军主帅并不是韩信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王涯《从军行》井陉之战,是兵仙韩信一生中的经典战役之一。

  7. 八百诸侯如期会盟,周武王为什么不直接伐纣,反而选择退兵?

    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现在周文王明目张胆地讨伐这个家伙,纣王居然没有一点反应。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夏商周时期出征都是需要占卜的,上一次八百诸侯会盟的时候,占到的都很吉利,但这一次占到的却是很不吉利,天象也不好。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在众人认为必胜的时候,周武王宣布退兵,在众人恐惧的时候,周武王带兵伐纣。

  8. 夜读《史记》,从太史公的春秋笔法中,终于领悟到了李牧为何而死

    自公元前309年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首先出现了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9. 我是帝辛,被称为商纣王,现在我慌得一匹

    我是帝辛,后世称我为商纣王。我现在慌得一匹,因为周武王那爷们马上要...到我的朝堂了。从此拉开了我们商王朝的序幕,当时我们商朝定都于亳。可幸的是,先祖商汤吸取了夏朝灭亡的教训,在施政上广施仁政,深得民心,我们商朝的政权也得到了初步巩固。当然了,我们的疆土面积可是远远超过了夏朝,谁让我们能打仗,能抢地盘呢。没想到,我却给周武王那小子可乘之机了,趁着我兵力空虚,缺钱少粮,他开始起兵攻了过来。

  10. 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什么其他的国家不互相援助,以致六国全部灭亡

    秦昭襄王和齐湣王互称东西二帝,东边秦国最强,西边齐国最强。一百年来,在秦国六代君主的努力下,逐步削弱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实力,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剩下的六国即使...全部军队,也未必是秦国的对手,最多阻挡秦国统一的时间,更何况六国已经是奄奄一息。天下之势,自古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统一六国,也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随机推荐

  1. 梦见荆棘纠缠_周公解梦梦到荆棘纠缠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荆棘纠缠好不好

    我们想到河对岸的枫树林去,走着走着,突然前面出现了好多荆棘,而且周围也冒出了好多,有的同事还被荆棘缠住了。

  2. 他屡试不中,皇帝破格赐他做官,他却认为:这是在侮辱人

    石延年为人宠辱不惊,用现代的话来说,他这个人很有性格,做人非常坚守自己的一套逻辑。石延年当即做了一首诗表示自己的态度: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唯独石延年闷闷不乐,他拒绝接受皇帝的赐官。对别人来说皇帝的这道旨意是安抚,但对石延年来说却是一种侮辱。石延年不好女色,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他酒量异乎寻常的好。酗酒对身体不好,有大夫规劝石延年,如果再不戒酒恐有性命之忧。

  3. 唐太宗托孤充满玄机,答对了就是托孤重臣,答错了就要人头落地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临终前,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卧榻前,太子李治也在场。唐太宗说了三句话。可第三句话就有点奇怪了,他叮嘱褚遂良不要让人离间了长孙无忌和李治的关系。一是褚遂良没有这个可能:他是南方士族,在北方没有根基,唐太宗在时依附唐太宗,唐太宗不在了依附其他贵族。二是褚遂良被离间了并不严重,长孙无忌被离间了才严重。

  4. 梦见朋友升职梦到朋友升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朋友升职好不好

    做梦梦见朋友升职好不好?梦见升职提拔,吉兆,预示著会有好消息。梦见找到工作或升官,表示会得到意外之财。梦见升官提职,梦境中代表获得和提升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梦见骑自行车下坡梦到骑自行车下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骑自行车下坡好不好梦见自己升职,财运上有所得,财务运势不错,都是之前努力所获的回馈。梦见调升职位,将遭不幸。

  5. 梦见打扫老房子

    周公解梦梦见打扫老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扫老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非主流个性短说说-感人的情话

    十六、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二十、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越来越重要。

  7. 梦见鼻血

    周公解梦梦见鼻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鼻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飞蛾赴烛是什么意思?

    【拼音】fēiéfùzhú【解释】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同“飞蛾赴火”。【出处】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例子】无【相关】百度“飞蛾赴烛”

  9. 名将司马错有多厉害?稳固后方,功劳不比白起低!

    让秦无后顾之忧,功劳不比白起低。伐魏攻楚灭亡蜀国,历经3任秦王一直被重用,位高权重而得善终,关于司马错的故事,我们还要从秦惠文王说起。>名气不高的司马错对秦有何贡献?让秦无后顾之忧,功劳不比白起低,可以说,白起动不动挥师数万人去攻城略地,其实都少不了稳定后方提供的粮草支持,当我们赞叹白起统兵作战的能力时,往往都忽略了司马错立下的功劳。>名将司马错有多厉害?

  10. 扶老将幼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搀著老人,领着小孩成语出处:宋–陆游《董逃行》诗:“逾城散走坠空壕,扶老将幼山中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