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01大清晚年啊,尽受人欺负了。诸位,稍安勿躁。晚清时候,日本始终都觊觎着宝岛。不过在日本之前,最混骚不讲理的还是法国。一场是镇南关大捷,还有一场是马尾海战。一场发生在广西,一场发生在福建。两场仗的核心是宝岛。而镇南关大捷的日子是1884年年底。法国发动马尾海战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彻底控制住宝岛的进出水道,进而实现吞并整个宝岛的目的。对于法国的阴谋,大清朝都视而不见吗?大清朝还是有能人的。

相声,听得是灌儿;评书,听得是赞儿;指挥,看得是范儿;跳舞,看得是伴儿;手表,看得是带儿;怀表,看得是链儿;包子,吃得是馅儿;唐装,穿得是派儿;尿炕,讲究得是片儿;买王八,看得是盖儿。 01 大清晚年啊,尽受人欺负了。 要说耍心眼,沙俄第一;要说玩阴谋,英国第一;要说耍浑玩横,法国第一。 当年,欺负中国的有那么多国家呢,为什么单独把这三个国家列出来呢。日本怎么不说呢?诸位,稍安勿躁。 晚清时候,日本始终都觊觎着宝岛。不过在日本之前,最混骚不讲理的还是法国。 大清与法国之间有过两场大仗。一场是镇南关大捷,还有一场是马尾海战。一场发生在广西,一场发生在福建。不过,这看似两场仗,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 两场仗的核心是宝岛。 马尾海战发生时间是1884年8月23日。而镇南关大捷的日子是1884年年底。 法国发动马尾海战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彻底控制住宝岛的进出水道,进而实现吞并整个宝岛的目的。 对于法国的阴谋,大清朝都视而不见吗?当然不是。大清朝还是有能人的。此人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号香涛,人称「 ”香帅”。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与其他三人不同的是,他算是一个文官,其他三人都算是带兵打仗的武将。 如果按照派系来分,张之洞又是清流党的领袖。 清流派的人物中,除了张之洞之外,大多数是 ... 多于实干的人。还有一个人物,也算是清流派领袖,他就是张佩纶。 其实清流党的兴起,并非这批人有多大能力,而是慈禧抗衡恭亲王和李鸿章等权臣的帝王之术。只不过,张之洞是真有本事的,而张佩纶则有些草包。 张之洞的才华,早在沙俄侵占伊犁之时就显露出来。 1879年,沙俄侵占伊犁。清廷派完颜崇厚去谈判。结果,完颜崇厚慑于沙俄 ... ,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当然,这份条约需要先上报朝廷,然后签字才能生效。可能完颜崇厚也觉得自己惹事了,没等朝廷回复,他也没有签字,就悄悄跑回去了。 这份条约的草稿传回大清,朝廷都气炸了。张之洞说:「 ”若尽如新约,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万里之实际。”最后,朝廷将完颜崇厚革职查办,令派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再赴俄国谈判。 与此同时,为了表示大清朝的决心,朝廷毅然派老将军左宗棠挂帅出征,远征伊犁。沙俄一看清廷这鱼死网破的架势,最后也算让了步。与清廷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虽然说,这份条约也差强人意,但在当时大清如此羸弱的情形下,也算比较满意的一个结果了。 也正是因为在新疆问题上的直言力谏,张之洞得到朝廷赏识,他于1881年出任山西巡抚。 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的时候,张之洞被调任两广总督。他接替的是湘军「 ”树字营”首领张树声的职。几乎与此同时,刘铭传也出任了宝岛巡抚。 镇南关清军布防图 02 法国紧锣密鼓进行着加紧吞并宝岛的计划。为了配合这个计划,法国一方面派军舰监视并时时骚扰福建水师。另一方面加紧从越南方面进攻中国广西。 为了应对法军的进攻,在张之洞强烈建议下,清廷启用了内地转战越南的一股起义军,这就是刘永福的黑旗军。 而另一方面,福建水师防卫形势也很严峻。结果,朝廷做了一个非常昏庸的选择。那就是启用了嘴炮张佩纶。 虽然说张之洞与张佩纶都是清流党,但张佩纶却不是张之洞推荐的。可能张之洞对于张佩纶还是比较了解吧。而推荐张佩纶的却是李鸿章等一些实权派人物。有人说,这些阁僚大臣故意推荐眼高手低的张佩纶,就是为了让慈禧太后难堪。 君臣斗法,却拿国家利益当儿戏,大清又怎能不亡? 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越南方面,朝廷给刘永福的黑旗军派去一个朝廷大员,他就是唐景崧。唐景崧给刘永福军带来一个好消息。以后,你和你的军队都可以恢复大清国籍了!当时朝廷的官方文书这样写道:「 ”天朝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刘永福军士气大振。积极主动跟法军作战,并取得几次小战役的胜利。 再说福建与宝岛这边。1884年8月4日,法舰直逼基隆,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亲自指挥,与宝岛巡抚刘铭传守军展开激战。这场战斗,刘铭传打死打伤法军100多人,法国侵占基隆计划首战失败。 可以这样说,刘铭传在与法军交战中,基本上算是势均力敌,刘铭传并没有吃亏。那么张佩纶这边的形势可就是一边倒的局面了。 张佩纶既没有打仗经验,也没有临阵指挥的经验。他来了就下了一道命令。为了避免与法军舰产生摩擦,给法军留下发动战争的口实,所有大清舰船都退入马尾港内。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开炮。 张佩纶这道命令一下,法军更加得意和猖狂了。为了麻痹张佩纶,法军舰都在马尾港外部悠闲地游弋,就好像度假一般。同时,还不时派人来跟张佩纶谈判,给张佩纶造成一个大家和平相处的假象。 一切安排就绪了,法军突然发动了闪电战。就在1884年8月23日,法军指挥官孤拔率领法国舰队对马尾港实施偷袭。此战导致福建水师所有战舰全部被击沉。 由于马尾海战失败,法国军队趁热打铁,法国海军少将利士比率军舰趁势拿下宝岛基隆。面对这样一个不利局面,清廷又有何良策?张之洞能够力挽狂澜吗? 03 张之洞向朝廷提出两点建议。其一,派人急攻越南,攻其所必救;其二,请求英国去斡旋,不能让法国把吞并宝岛一事做成事实。 朝廷再次采纳了张之洞的建议。命令唐景崧与刘永福积极向法军发动进攻。 1884年底,唐景崧与刘永福的黑旗军以及西线清军,围困了法军驻守的宣光城。令人遗憾的是,围攻3个月未能拿下宣光,而法军也开始对越南连续增兵。 由于寡不敌众,清军败退。法军乘势侵占了广西门户镇南关。 在这种情形之下,张之洞再次向朝廷保荐一人,他就是70岁的老将军冯子才。 冯子才字萃亭,人称「 ”萃帅”,他的军队被称为「 ”萃军”。冯子才招募了9000人组成新的萃军,最终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的胜利,直接导致了法国 ... 茹费理的倒台。不过,法国新任内阁继续对越南增兵。而萃军、黑旗军的后勤补给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于是,中法谈判开始了。 这次谈判,在张之洞邀请之下,英国出面调停。 那么调停的结果就是,中国退出对越南的保护,法国成了越南的全权保护国。而做为一个交换条件,要求法国军舰必须全部退出宝岛。 大清失去了对越南宗主国的地位,无疑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张之洞争取来了宝岛的权益。 而事实上,此刻在宝岛这边,法国已经拿下了基隆,并实施了沿海的封锁。 1885 年 4 月 4 日, 清廷与法国 ... 签订了《中法停战条件》,其中第二款明文规定「 ”法国并允将宝岛封港事宜撤除”。 条约是签订了,越南的宗主国地位也失去了。可是法国呢,似乎并不急于把宝岛还给中国。 这可急坏了张之洞。他多次致电 ... 衙门,致电李鸿章,要求加紧与法方接洽,马上解除对宝岛的封锁。 在张香帅的努力之下,1885年6月9日,《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正式签订。此后,法国也按照条约规定撤出基隆、澎湖,并撤销了对于中国海面的封锁。 张香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按道理说,张之洞为国操劳之心总算可以歇歇了吧。可是多事之秋,不容许他有片刻喘息。几年之后,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了。刚从狼嘴里逃出来的宝岛,转眼又落入了倭寇之手。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文标签:镇南关大捷张之洞中国近代史法军清朝历史张佩纶八国联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