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给泰昌帝服泻药的内侍崔文升,最初曾在郑贵妃属下任职,后来才由郑贵妃转荐给泰昌帝。但是,如果仅仅因此就断定朱常洛是郑贵妃害的,那也太想当然了。要知道,是朱常洛主动找给崔文升看病开方子的,如果说郑贵妃能提前把这都预测到,未免太不可思议。

最关键的是,郑贵妃完全不可能有谋害朱常洛的动机!

无论以前郑贵妃有什么想法,在朱常洛登基以后都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朱常洛不仅有儿子,而且长子朱由校已经整整16岁了。即使朱常洛死了,皇位也不可能落到她儿子那里。

说到这里,我们说点题外话。历史上的郑贵妃,一直被认为是恶毒女人,原因是万历皇帝喜欢她和她儿子,不想将皇位传给皇长子朱常洛,使得朱常洛小朋友的人生颇为悲惨。

但是,如果仔细翻翻明史,郑贵妃并没有做个什么实质性的坏事。即使为孩子争太子,也都是在规则内出牌,没有不择手段。

很多人把明史三大案中的“梃击案”安到郑贵妃头上,说她谋害太子。但是详细看看案情经过,这种指控很难站得住脚。

梃击案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结果以疯癫之罪公开杀死了张差。又在宫中密杀了庞、刘二太监,以了此案。

讲真,这件事情,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很不对劲。邪乎到家,必定有鬼。

谋杀太子是何等大事,又是何等的罪名?郑贵妃想谋害太子,于是让身边太监随便雇了个脑子秀逗的莽汉,拿根棍子跑到慈宁宫从门口想一路打进去,直到把太子打死?

拜托啊,我们在谋害太子哎,你能严肃认真点吗?

梃击案后,郑贵妃势力遭受沉重打击,作为本案的最大嫌疑人,她急的对皇帝发誓:如果这事是她做的,“奴家赤族!”而万历皇帝也罕见的极其严厉的对她说:太子乃是国本,“稀罕汝家!”

梃击案的结果是太子一方大获全胜,郑贵妃面对朝野汹汹舆论,不得不求助太子帮忙平息事态。而久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也带着太子和三个孙子亲自和群臣见面,宣布自己对太子很关心很喜爱,绝无废太子之念,让大家不要造谣生事离间他们父子感情。太子的地位彻底稳固,而郑贵妃的孩子福王则彻底出局。

如果说,太子有被杀的可能,那么最大的嫌疑人无疑是郑贵妃。但是,如果注定杀不死呢?

你觉得用这种“谋杀”手段,太子被害的可能性有多大?

按照谁受益谁嫌疑最大的原则仔细推敲一下的话,最大的嫌疑不是郑贵妃,而是朱常洛自己。

朱常洛貌似在储位争端中受尽委屈,一直以无辜小白兔的形象示人。但仔细看一段争国本的历史就会发现,不受父皇待见的他竟然自始至终牢牢占据上风,而且在太子位到手后,没有给一直看自己不顺眼的皇帝和竞争对手任何翻盘机会。就凭这种心思和手段,他又怎么可能是真的柔若无害的小白兔。

梃击一案,很可能就是朱常洛和支持他并在他身上下了重注的东林党合谋导演的。

还有一件颇能反应朱常洛手腕的事情,就是郑贵妃的封号问题。万历皇帝临死遗命,要封郑贵妃为皇后。朱常洛一口答应,然后交给礼部商量,然后礼部提出一大推反对意见,然然后朱常洛就再也不提这茬了。

朱常洛是皇子和皇太子的时候郑贵妃没杀他,等他当了皇帝自己孩子已经彻底出局毫无希望后反而要弑君?而且能把每一步都算计的如此分毫不差妙到毫巅?而朱常洛竟然毫不防范直接中招?

不!可!能!

第三个问题:朱常洛是死于崔文升的药或李可灼的红丸吗?

不是!

应该说,非法行医的崔文升,这服药用的确实很吓人,和太医们的风格是截然相反的路子。太医这个行业,貌似尊贵,实则非常危险。所有的医生都难免遇到医闹,太医也不例外。与普通医生不同的是,太医们碰到的医闹是皇帝,这可不是打一顿甚至捅一刀那么简单,弄不好就要抄家灭门。

在这种环境下,太医们治病的传统是绝不使用药性猛烈的虎狼之药,而只用药性温和绝不会吃死人的药物。哪怕最后皇帝发飙,你顶多说我水平不够没能妙手回春,却不能说人是我的药害死的。

这种风气至今依然如此,据说,某位 *** 生病,一群医学专家集体会诊,结果外科医生都主张内科治疗,而内科医生都建议外科手术。

崔文升给皇帝吃的,是大黄为主的泻药。大黄中具有致泻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甙及双蒽酮甙。大黄的有效成分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细菌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而发挥泻下作用。

朱常洛服用了他的方子后,如堤坝决口,一夜拉稀三四十次,这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乃至休克。难怪他服药后“头晕目眩,四肢软弱”。如果放在现在,赶紧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脱水症状应该很快会缓解。

崔文升为什么会用这么大的剂量?除了他无证行医水平低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朱常洛擅自加大了剂量。

朱常洛自始至终对太医极不信任,属于那种对医嘱依从性很差的患者,这种患者很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擅自加大服药剂量和频率。从朱常洛整个治疗过程中任性程度来看,这种事情他是绝对干得出来的。

崔文升的泻药肯定极大损害了朱常洛的健康,但是,如果说他是崔文升的泻药害死的,却不公正。我相信朱常洛折腾这一次之后,应该是没有勇气继续吃了,历史也记载他此后继续求助于太医。大黄的效果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朱常洛八月十四号服用泻药,九月一号死亡,中间相隔整整17天。应该不是泻药害死的。

再说说红丸,这个红丸是什么成分呢?御史王安舜事后曾说:“”红铅乃妇人经水,阴中之阳,纯火之精也,而以投于虚火燥热之疹,几何不速亡逝乎!"根据他的说法,红丸的主要成分是之一是妇人经水。根据这一信息,红丸应该就是所谓的“红铅金丸”。红铅丸制法为:须取童女首次月经(又名先天红铅)盛在金银器内,加上夜半第一滴露水、乌梅等药,连煮七次浓缩,再加上乳香、没药、辰砂、南蛮松脂、尿粉等搅拌均匀,用火提炼,最后才形成固体,制成丸药。

我个人揣测,朱常洛的红丸内,可能还添加有鸦片等成分,所以他吃了以后会觉得“暖润舒畅”。

红铅丸里面的辰砂等药物确实有一定毒性,但不会快速致命。所以红丸也应该不是朱常洛的直接死因。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朱常洛到底因何而死呢?

除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起不了床之外,历史中对其症状体征的直接记载极少,但不是没有。

八月二十二日,御医说他“御膳减少,兼有痰喘”。也就是朱常洛有咳嗽、咳痰、憋喘。

御史王安舜后来提到:“先帝之脉雄壮浮大,此三焦火动,面唇紫赤,满面升火,食粥烦躁。”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高烧表现。

高热、咳嗽、咳痰、憋喘。这是什么病呢?

最可能的答案: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典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伴咳嗽与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患者多呈急性面容,双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

朱常洛在父亲去世后,“哀毁之余,一日万几”,操劳是免不了的。他很可能是在过度操劳的情况下,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因为政务繁忙难以休息,再加上乱服泻药严重损害健康,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发展成严重的肺炎。出现高热、咳痰、气促等症状。最终死于严重感染。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细菌性肺炎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即使以帝王至尊,也不例外。

也许,是因为我们被现代医学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堂堂的泰昌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竟然是死于一个听起来如此简单的疾病吧。

明光宗朱常洛死于何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2. 「 ”红丸”背后的残酷宫斗,造就「 ”一月天子”与大明王朝的悲剧结局

    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皇帝,正值壮年的他仅仅在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骤然崩逝,成为了「”一月天子”。他的去世除了那桩人尽皆知的「”红丸案”之外,还与从万历年间开始的党争与宫廷斗争密切相关,而这也让他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就此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一个「”悲剧式”的存在。(图片来源于网络)朱常洛「”悲剧”的起始——他的父亲,万历皇帝朱翊钧。都说「”明朝皇帝多奇葩”,明神宗万历皇帝朱

  3. 明孝靖皇后,被赏历史最美「 ”凤冠”,但她却一次也没戴过

    孝靖皇后王氏,十三岁作为宫女被选入宫,一直在慈宁宫侍奉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有一天,万历去慈宁宫给李太后请安,王氏打了水此后万历洗手,结果万历不知怎的一是兴起,见四周无人,就临幸了王氏。结果这个事情被李太后知道后,李太后大为欢喜。

  4.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当了28天皇帝,他不死的话,大明也许不会亡

    说起明朝,就会有人想到奇葩皇帝朱元璋,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在社会最底层的乞丐,连农民都不如。还有一个应该就宪宗皇帝朱见深爱上了自己的奶么万贵妃,任由她在后宫胡作非为。

  5. 魏忠贤与东林党结怨之始:源起「 ”盗宝案”

    党争是我国古代历史有上颇为常见的现象,历朝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争斗,而其中最有名的则是晚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北宋时期的「”新党与旧党”之争,还有就是明末的「”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在这三个最著名的党争中又以明末的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最为激烈、残酷。魏忠贤掌权后对东林党大肆镇压,起因就源于东林党人杨涟参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彻底激化阉党与东林党的矛盾。魏忠贤画像实际上阉党与东林党早已结怨甚深,源自

  6. 她容貌秀丽,被皇帝专宠多年,却无法当皇后,也无法让儿子当太子

    而在明朝的时候,出现了可怜之人,她虽然被皇帝专宠多年,但是却无法当皇后,也无法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此人便是郑贵妃郑贵妃出生于1565年,为大兴人,去父亲郑承宪在入宫之前,甚至是个没有官职之人,因此郑贵妃的出身是很低的。郑贵妃入宫之时,万历皇帝早就已经有了皇后,此人是皇太后精心挑选的。但是对于万历皇帝而言,他却并不喜欢王皇后,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兴趣可言。

  7. 等了20多年在位20多天,史上最可怜最难产的皇帝

    万历六年,神宗大婚,皇后为王氏,同时册封的还有明妃刘氏。不过,神宗对她俩都不感兴趣,且都未生育。直到万历九年,神宗还没有子。正巧李太后不在,神宗索水洗手,一个出身寒门的王姓宫女舀水伺候。处于青春期的神宗感到新鲜,一时性起,一把将她拉人太后寝宫。事后,这个长相一般,年龄偏大的王宫女便被他丢到脑后。李太后见王宫女身体有异,猜想是儿子干的,便把神宗唤来询问。起初,神宗矢口否认。

  8. 明朝奇案,一颗红丸引发的血案,明光宗朱常洛到底是怎么死的?

    明朝中后期,国内矛盾不断积累,皇族内部爆发了一些激烈的斗争,这造成了一桩桩惊天大案,其中红丸案对于明朝历史影响非常大。小小的一颗红丸,居然就要了泰昌皇帝朱常洛的性命,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存在着不少的谜团,朱常洛从登基到死亡,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9. 从明神宗到明熹宗,看「 ”明之亡,实亡于郑贵妃”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很多史学家得出的结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从末代明朝怪象来揭示整个国家的全面平庸与危机,以及大明王朝走向末路的必然。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历史与事实,但深究其中,小编以为,明之亡,实亡于郑贵妃。把国家衰亡的责任推给一个后宫女人,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但如果我们纵观这位神奇女人在明神宗、明光宗和明熹宗期间的所作所为,再假想如果没有她或者她不如此作为,又是怎样一番景象的话,

  10. 一个木匠皇帝的内心独白,朱由校:我不是昏君,我也是个有志青年

    可是不论哪一个朝代都免不了要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其中明末二帝之一的明熹宗朱由校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朱由校《明史》对于朱由校的定位就是一位酷爱木匠工艺,无心朝政,任由宦官专权的昏君,可是历史总有两面性,真实的明熹宗其实并非一个昏君,而是一个智商极高的皇帝,只是奈何当时的明朝已步入风烛残年,气数将尽,靠朱由校一人根本没有回天之力。下面,我们不妨听听一个木匠皇帝的内心独白。

随机推荐

  1. 燕石妄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ānshíwàngzhēn【解释】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出处】唐·刘知幾《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燕石妄珍,齐竽混吹者矣!”【例子】无【相关】百度“燕石妄珍”

  2. 两鱼斗嘴

    一次,鲤鱼和鲇鱼斗起嘴来,互比高低。

  3. 不足为奇是什么意思?

    【拼音】bùzúwéiqí【解释】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例子】这些都是小事情,不足为奇,不过偶然想到,举例而已。(《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相关】百度“不足为奇”

  4. 梦见法警梦到法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法警好不好

    梦见法警执行逮捕,表示虚伪的朋友为你的做事其实是为了钱。梦见守护者梦到守护者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守护者好不好梦见自己当了法警,提醒你会威信扫地。你只要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便会遭受“惩罚”,或者丢失地位,或者损失财物。

  5. 常吃烤肉的六大惊人危害

    妇女经常吃煎炸蛋肉会增加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性,如每隔两天吃一次比一周吃一次患病率高出3倍,比1个月吃一次高出5倍。

  6. 质疑台北故宫所藏两方古印

    质疑台北故宫所藏两方古印在收藏界,有一路人马以收藏古印为嗜好,且尤尚古代官印。据统计,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古代官印共1648方,是原清宫的旧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于1987年举办了名为“故宫历代铜印特展”,展出古代官印300方,是从台北故宫珍藏的1648方清宫旧藏古印中精选出来的。但此印徒摹莽印之表,实为伪作,试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康武男家丞”印以解。

  7. 贝利萨留和查士丁尼一世有什么关系?关于贝利萨留评价是怎样的

    同年8月,查士丁去世,他成为唯一的君主。532年查士丁尼一世镇压尼卡起义,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他即位后,以贝利萨留为首的几员拜占庭胜波斯军队。查士丁尼再次任命贝利萨留指挥东方战场,进行一系列反击。533年起,查士丁尼一世集中兵力向西发动战争。查士丁尼为统治被征服的领土,在迦太基设立阿非利加长官府和督军署。为了庆祝国土的光复,君士坦丁堡为贝利萨留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

  8. 牡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牡”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9. 修行的少女

    过年前的一个寒流来袭的冬天,我刚忙完大扫除的工作,门铃响起,一个少女穿着白色道袍,手里捧着一盒的手环与串珠,说是为了筹建一家寺庙的建设基金而来。她微笑以对,只轻声说句:“喔!我在修行。”出去倒拉圾时,正见那白衣少女已经走过好几户人家,均未停足按铃,就关心的问:“都不在吗?”

  10. 8万人大胜80万人,这仗怎么打的?统帅的一个错误决定吃了败仗

    苻坚一向想要南进,统一全国,但王猛一向都在阻止他这个政策。苻坚是以想要以最快的速度一举攻占整个东晋,统一南北。在苻坚占领梁州益州,前秦与东晋的战争爆发之际。谢安全力和谐桓谢两人人族关系,认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预备。但因为苻坚自恃壮大,认为谢玄率领的8万东晋军没有威胁,轻蔑东晋军的势力。东晋伤亡五千人前秦直系军队全灭,其他军力叛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