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碑藏桂海碑林博物馆,明九年刻,正书,75厘米×72厘米。《太保吕文简公墓志铭》由明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撰文,次辅张四维书碑,详细记述了吕调阳的生平事迹。吕调阳,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人。吕调阳为人忠厚质朴,“其事父母极孝”,正直磊落,“立朝重名义,门无私谒”。吕调阳在普陀山有《施地记》石刻,因其在《明史》中无传,此墓志铭和所留石刻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此展品为文物。碑藏桂海碑林博物馆,明九年刻,正书,75厘米×72厘米。由明万历朝首辅撰文,次辅张四维书碑,详细记述了吕调阳的生平事迹。吕调阳在普陀山有《施地记》石刻,因其在《明史》中无传,此墓志铭和所留石刻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现收藏于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
《太保吕文简公墓志铭》由明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撰文,次辅张四维书碑,详细记述了吕调阳的生平事迹。吕调阳,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第二,历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万历八年(1580)病逝,卒赠太保,谥文简。吕调阳为人忠厚质朴,“其事父母极孝”,正直磊落,“立朝重名义,门无私谒”。在嘉靖至万历朝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既能守正而进,又能见机而退,还能有所作为,始终纯明。吕调阳在普陀山有《施地记》石刻,因其在《明史》中无传,此墓志铭和所留石刻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