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878期) 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了无数诗人,著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今天咱们谈的这三位著名诗人,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大诗人了,都是颇有经典佳作传世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姓名的关联性,尤其是姓氏,分别跟历史上相连的三个王朝(这里指中国历史上的主干王朝)唐、宋、元一样,即唐珙、宋之问和元好问。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三人是不是跟他们的姓氏一样,分别是唐朝人、宋朝人和元朝人?如果让一个小学生或者对古诗从来不感兴趣的人来猜,估计会这样认为。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让你来猜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你能完全猜对吗?笔者以为太难了。那么这三位大诗人究竟各是哪朝人呢?本期分解。 咱们先从宋之问说起,接下来再说元好问和唐珙,至于为何这样排序,读完便知。 (一)宋之问是哪朝人?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宋之问尽管名声不太好,但他无疑是位大诗人,他同当时的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时人称「 ”沈宋”。后来人们把他与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并称为「 ”仙宗十友”,可见其在诗坛的地位。 宋之问的诗被认为写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其诗章法严谨,对仗工整,词采绮丽,音韵和谐,尤其以五言律诗最为出色,对唐代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其传世作品很多。著名诗作有《晚泊湘江》《息夫人》《缑山庙》《度大庾岭》《过函谷关》《江南曲》等。尤以《渡汉江》最为著名:「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还有《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另外宋之问还有不少佳句传世,比如:「 ”芳树摇春晚,晴云绕座飞”「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等。 宋之问这人长相英俊,才华横溢,且少年得志,19岁便考中进士,曾与杜审言(杜甫的爷爷)同朝为官。他虽文采出众,但人品不端,善于投机钻营,为了自己的仕途,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卖身求荣。当时是武则天当权,尽管其诗才颇得武氏赏识,比如他的那句「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就曾得武氏激赏。 但武则天并没有因他能写诗就重用他。于是宋之问就想尽各种办法接近武则天的两位媚臣,也就是张易之和张宗昌兄弟,但武则天仍没让他当太大的官,也就是在礼部当个主簿。后来武则天退位,唐中宗继位,张氏兄弟被 ... ,宋之问被贬到广东罗定县任参军。宋之问感觉不爽,于是便违旨秘密逃回洛阳。后来他又谄媚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失势后,又谄媚安乐公主等。他朝三暮四,最终被唐睿宗流放,并被赐死。 不过宋之问最被人诟病的是,他为了一句诗而 ... 死其外甥一事。他的外甥刘希夷也是位诗人,他曾写有一诗叫《代悲白头翁》,其中有一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被老宋看上,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他便找机会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活活压死了,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桩著名的公案。 看完宋之问的简介,你会说,这不明摆着,他不是唐朝人嘛。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起见,大家是认为他是唐朝人,不过这是偷懒的说法,宋之问(约656 — 712),从他的生卒年份可以看出,他显然是身跨两朝,即在唐朝出生,又历经武则天的周朝(690—705),最后在唐朝复国之后去世。所以严格地说,他是属于唐朝和周朝(或者武周)两朝的人。除非你不承认武则天的周朝的合法性。至于武则天的周朝,不但国主易人,国号已改,而且国都也从长安迁到了洛阳,你说他究竟合法不合法? (二)元好问是哪朝人?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跟宋之问相比,元好问的才华、成就和名气更大。想必大家都熟悉这句诗(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就出自他的《摸鱼儿·雁丘词》。这首词被金庸《神雕侠侣》中的女魔头李莫愁唱了许多次,简直脍炙人口。 元好问可是不折不扣的大诗人,如果你不认可上面那句词,太痴情,太「 ”琼瑶”了,那么再看首豪放的,如《游黄华山》: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怎么样?元好问这瀑布写得有气势吧,简直比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更大气磅礴。 元好问曾被尊为「 ”北方文雄”、「 ”一代文宗”。他在诗、文、词、曲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元好问学问深邃,著述颇丰。流传下来的作品的有: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卷,文论《唐诗鼓吹》10卷等,标准的大文豪啊。 元好问生于1190年,正处在宋、金、元三角鼎立时期。据说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时,又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所以他首先是金朝人,因为山西当时属金朝,而并非宋朝。元好问生逢乱世,所以他一生颇为坎坷,屡次迁居。 他自幼聪慧,7岁能诗,有「 ”神童”之誉。但他时运不济,从16岁时开始参加科考,分别在19岁、22岁、25岁、29岁等数次进京赴试,但均落第不中,直到32岁才进士及第。但因科场 ... ,他被诬为「 ”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职。直到他三十五岁时,才得到朝中重臣赵秉文等人的贡举,参加宏词科考试,成绩优秀,登第后,他才正式入仕,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 金朝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之后又应邓州节度使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移刺瑗投降,元好问借机辞职。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调金朝 ... 任尚书省令史,全家迁居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官至翰林知制诰。 1233年,蒙古军围汴京,元好问被围城中。当时金哀宗弃京而逃,朝中无主,奸臣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自己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但元好问坚持不为崔立歌功颂德。 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位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举荐的儒士大多被元朝起用,那五十四名知识分子中有十五名在《元史》中有所记录,他们对保存中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亡后,元好问随金朝大批官员被俘,并被押往山东聊城看管两年,后居住冠氏县。元好问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聊城等地,受尽漂泊。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秋,因其诗文名气颇大,耶律楚材倾心接纳元好问。可五十岁的元好问已无意出仕为官,他重回家乡隐居,并交友游历,潜心著述。1252年,元好问觐见忽必烈。希望说服忽必烈尊信儒学,并请他为「 ”儒教大宗师”,促使其任用儒士治国。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因为他目睹了蒙古灭金的历史,写的诗多被称为「 ”丧乱诗”,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元好问的「 ”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 元好问还有为数不少的写景诗,这类诗风格豪壮、清雅、不事雕琢,有很多名句。比如上面提到的《游黄华山》等;另外他的词也很优秀,共留下377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代表作有《水调歇头·赋三门律》《木兰花慢》等。 1257年10月12日,元好问去世,享年68岁。元好问的朝代归属比较复杂,首先他生在金朝,属金朝人,又在元朝时去世,又属元朝人;但其先祖是从中原地区迁到山西的,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他又是宋朝遗民,又有点宋朝的味道。 ​ (三)唐珙是哪朝人? 相对于宋之问和元好问,唐珙似乎名气不够大,但咱们先看看他的诗,是不是有大师级水平。「 ”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语出《猫》);「 ”瑶阶梦结翠宜男,误堕仙人紫玉簪”(语出《墨兰》)。如果你认为这都不算啥,那么请看这首诗,《过洞庭》(又名《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怎么样?即便李白、苏东坡也就这水平吧?特别后两句,简直绝了,「 ”清梦”压了「 ”星河”,宛如千年之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意境了。怪不得这首诗被收入了《全唐诗》里。你也许会问,既然他的诗收入了《全唐诗》,即便不考虑他的姓氏,即姓唐,唐珙也是唐朝人吧?错!他还真不是唐朝人。那么他是哪朝人? 首先要否定他是唐朝人。这就是笔者把他放在最后介绍的原因,他所处的朝代比元好问更靠后。他的朝代归属也比较复杂。 唐珙,字温如,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事迹史上记载极少,仅说「 ”珙豪于诗”。「 ”豪”于诗,证明他很能写诗。其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元诗选补遗》小传里。 《大雅集》、《元诗体要》、《列朝诗集》、《御选元诗》等选录其诗数首,清朝钱熙彦《元诗选补遗》编录其诗八首。 从以上诗选可知,唐珙应是元朝人。那么《过洞庭》一诗为何被选入《全唐诗》呢?据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考证,此诗是被误收的。因为《全唐诗》并非唐朝人编著的,而是在清朝成书的。它是在康熙年间,即在1705年编篡的,并且编者多达10人,收入两千多名诗人的诗作近五万首,难免出现错误之处。况且此诗写得太漂亮,有唐诗的风格,放在唐朝的七绝诗里,不但没有任何不配的地方,而且还熠熠生辉,难怪会被选上。 最早收录唐珙此诗的是元朝人赖良编撰的《大雅集》,题为《过洞庭》。在作者小传中介绍,唐珙字温如,会稽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赖良,字善卿,浙江天台人。《大雅集》所录诸家诗人,都是跟编者同时代人,又有乡里之谊,他所收作品是比较可靠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编著的《列朝诗集》里也收入唐珙《过洞庭》及《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等诗,据《列朝诗集》提供的信息,诗集所收的多为「 ”明世之逸民”的诗作,可知唐珙也是自元入明的诗人。因此,唐珙被确认为元末明初诗人。 据考证,唐珙的父亲唐珏是南宋义士,曾在元僧盗掘南宋皇陵之时,暗拾诸帝王遗骨并重新安葬,使之免受元僧亵渎。唐珙父亲是南宋遗民,他本人则是在元朝出生的,首先他是元朝人。但有人认为,唐珙虽生于元朝,但也应受其父影响,有侠义精神,所以他又被说成是南宋遗民。不过笔者以为,这个说法要是成立,唐珙必须长寿,因为他既是元末明初人,就是说他活到了明朝,而元朝好歹也享国97年,所以唐珙想跟宋朝联系上,须长寿一点吧。 综上所述,三位大诗人宋之问、元好问和唐珙,他们的朝代归属跟他们的姓氏宋、元、唐并没有关系,宋之问不在宋朝,而是唐朝和周朝(武周)人;元好问是金朝人也是元朝人,并且跟宋朝也有关系;而唐珙虽然有诗被误选入《全唐诗》,但他也不是唐朝人,而是元朝和明朝人,不管他是不是宋朝遗民,似乎跟宋朝也很有渊源。不要嫌啰嗦,既然是说历史,就要尽量考证准确。不知各位读者朋友全猜对了吗?(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元史》等。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失散流动儿童面临持久的心理创伤

    JohnMoore/Getty)的医生和研究人员都警告说,当幼儿与父母分开,并拒绝照顾者的安慰拥抱时,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伤害。在此之前,许多人发表声明反对这种家庭分离的做法,并写了一些关于这种做法给儿童带来的恐怖的故事。尽管如此,成千上万已经与家庭分离的人可能已经受到了创伤的持久影响。)大脑创伤的阴影医生和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这种创伤情况可以产生长期的心理影响。

  2. 百年前的陕西延安,人文始祖曾居地

    延安市隶属于陕西省,古称肤施;隋朝大业三年,此地设延安郡。清朝顺治年间,延安府领三州十六县。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曾经率湘军入境,镇压袁大魁的捻军武装。甘泉县位置在延安中部,因城西南的泉水得名。西周时期,今黄陵县境为晋国辖地。桥山镇位置在黄陵县城乡结合部,为县...驻地。西晋时期,今延长地区就设置为县。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延安延长发现天然油矿;二年后,产出石油。《陕西延安老照片,1913年-1915年。摄影:克雷普》

  3. 【龙须】的意思是什么?【龙须】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龙须」在《汉语大词典》第18297页第12卷1496★「龙须」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龙须lóngxū1.草名。唐·白居易《七德舞歌》「翦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自注:「李勣常疾,医云:‘得龙须灰,方可疗之。’太宗自剪须烧灰赐之,服讫而愈。勣叩头泣涕而谢。」龙须的拼音lóngxū龙须是什么意思★「龙须」在《汉语大词典》第18297页第12卷1496★「龙须」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龙须lóngxū1.草名。

  4. 新婚燕尔的营养大餐

    新婚燕尔,新郎新娘的心在燃烧,他们沉浸在无边的幸福和无比的兴奋中,他们快活地累著,于是人们理解了为什么会有法定婚假,那是因为新婚前后无论新郎还是新娘,都需要休息和调养,调养好后还要他们拿出精力去适应新的生活。外出度假长则盈月,短也要数天,对于平素生活安逸的上班族来讲,本来就是一种体力挑战,再加之新婚燕尔,精力高度集中于对方,可以说,这样的蜜月之行对身体的消耗是相当大的,特别需要从营养上得到补充。

  5. 梦见猪圈有猪

    周公解梦梦见猪圈有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猪圈有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为何袁枚被称为文学史上的突进者,他的诗又缘何充满哲理色彩?

    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一首诗《苔》被才华横溢的乡村教师梁俊和可爱的小姑娘用现代歌曲的方式唱了出来。

  7. 梦见别人给自己化妆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给自己化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给自己化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忧公忘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ōugōngwàngsī【解释】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例子】无【相关】百度“忧公忘私”

  9. 铜臭熏天是什么意思?

    【拼音】tóngchòuxūntiān【解释】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铜臭熏天”

  10. 梦见哑剧木偶戏

    周公解梦梦见哑剧木偶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哑剧木偶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