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護持身命如油缽

過去,佛陀與比丘們在鹿野苑中修行。一天,佛陀問比丘:「世間美女是否能吸引群眾聚集圍觀?」比丘們回答:「是的,世尊。」佛陀再問:「如果世間美女又會種種歌舞伎樂,是不是會吸引更多人觀賞呢?」比丘們肯定地回答:「是。」 接著,佛陀又說:「有一位喜歡欲樂、厭惡痛苦及死亡的男子,有人告訴他說:『你要捧著裝滿油的缽,從圍繞著美女、歌舞伎樂的群眾中穿越而過,我會派一名劊子手跟在你身後,如果你不小心掉落一滴油,他會馬上取你性命。』這個怕死的人會不繫念手上的油缽,不恐懼身後的劊子手,流連於美色及歌舞嗎?」比丘們回答:「不會的。這個怕死的人因畏懼身後的劊子手,想到油若落下一滴,頭就會被砍下,所以會一心一意顧好手中的油缽,於充斥美色、歌舞的人群中緩緩而過,根本不敢多看一眼。」 佛陀聽到比丘們這麼回答,便慈悲地開示大眾:「修行人護念法身慧命,就是要這樣戒慎恐懼。不要去貪戀外在虛妄不實的美色、音聲等塵境,應當收攝身心,身口意三業謹慎而不放逸。」佛陀教導比丘們依四念處觀來修行,一心一意思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正智、正念調伏貪愛、憂懼,煩惱自然斷除,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最後以一偈來勸勉諸位比丘: 「專心正念,護持油缽, 自心隨護,未曾至方, 甚難得過,勝妙微細, 諸佛所說,言教利劍。 當一其心,專精護持, 非彼凡人,放逸之事, 能入如是,不放逸教。」 比丘們聽完佛陀的開示,個個興起信樂歡喜之心,依著教誨,落實修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二十四》 省思 有人說:「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一般人被眼前五光十色、絢爛的泡影所迷惑,以為追求享樂,生命才多彩多姿;然而,從出生以來,每天都在老去,如同身後站著一位無形的劊子手,「是日已過,命已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佛陀如實觀察真理,提醒修行人看清世間欲樂的虛妄,不再迷惘追求,並且,如同捧油般謹慎身口意,一心繫念善法、正念,長養無窮盡的法身慧命,創造生命永恆的價值。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護持身命如油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6.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7.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8.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9.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10. 释迦牟尼故事(1)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释迦牟尼故事》画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美、最完整的佛祖故事资料,数十幅形象亲切,色彩绚丽的故事画面,概括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随机推荐

  1. 唐朝李日知人物生平简介,旧唐书传

    日知事母至孝,廉洁奉公,不治田园,家产屡空。>旧唐书传>神龙初,为给事中。又见《大唐新语》四)>译文:>武则天(她在位期间,李日知任大理相,管理司法方面的事情。李黄门日知诗云:“但愿踅思居者逸,无使时传作者劳。”又见《唐语林》一)>知足>李日知为侍中,频乞骸骨,诏许之。初,日知将欲陈请,不与妻谋。

  2. 双柑斗酒是什么意思?

    【拼音】shuàigāndǒujiǔ【解释】比喻春天游玩胜景。【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例子】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鹂。(宋·刘泰《春日湖上》诗)【相关】百度“双柑斗酒”

  3. 佛陀告诉你,莫将好运逼走

    佛陀刚好走过,问道:“你们在议论什么?”

  4. 【凌劫】的意思是什么?【凌劫】是什么意思?

    《明史韩宪王朱松传》:「诸贫宗往往凌劫有司,平凉知府吴世良、邝衍·任守德……先后被窘辱。」凌劫的拼音língjié凌劫是什么意思凌劫língjié欺凌劫持。

  5. 口含天宪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6.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是什么意思?

    【拼音】láizhěbùshàn,shànzhěbùlái【解释】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出处】《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例子】无【近义词】一呼百应【相关】百度“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7. 新年祝福语:祝福悄悄到

    元旦到来,幸福怀揣,新年快乐,响彻天外!元旦将临,预祝您快乐美妙!祝您元旦快乐,新年大吉!冬雪静静飘,祝福悄悄到。

  8. 曹丕和父亲曹操抢女人 曹丕抢到后为何又赐死了甄宓

    曹丕曾经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把父亲曹操看中的女人甄宓占为己有,虽然曹丕和甄宓二人也先后恩爱了十几年,但是日久生厌,最后甄宓不仅费了甄宓的后位,还将她赐死,死状极惨。甄宓是个孝顺的女子,嫁给曹丕后,经常到曹操的夫人那里去,侍候左右,和曹操见面的机会很多。>曹丕继位后,1年左右,就赐死了甄宓,有没有发泄的成分呢?曹丕宠爱着很多少女,就是不碰甄宓,30几岁的甄宓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有怨言很正常。

  9. 晚唐宦臣马元贽究竟是怎么死的?马元贽的生平简介

    马元贽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介绍并没有很多,我们今天主要来看一下宫心计马元贽。那时候的马元贽已经大权在握,唐穆宗之后的几位皇帝的继任都是马元贽一手策划的。到了唐武宗时期,渐渐地想要摆脱马元贽的控制。在外族入侵时,马元贽亲征结果不幸被捕,唐武宗乘机将马元贽的神策军交给了李德裕,架空了马元贽的权力。选择李怡为帝,马元贽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10. 商甲宗廪辛简介 商甲宗在位期间多次西征无果

    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个人简介>廪辛,姓子名先,商朝国王。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