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官归去来”

郑板桥是扬州一带有名的才子,年轻英俊,才华横溢,他的诗和画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字也写得很好,棣、楷、行三体相参,自成一家。但他的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到四十三岁时,他终于中了进士,不久,又当上潍县的县太爷。人们满以为他满腹经纶,从此可以大显身手,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了;谁知遇上潍县大旱,他极力主张捐富济贫,开仓放赈。他的这种主张触犯了当地的豪门巨室,特别是为民请赈时,竟与上司发生了顶撞,于是,他被罢了官,乌纱帽反而戴不成了。 对此,有的人为板桥惋惜,有的为他鸣不平,而他自己却满不在乎。 >从他回到家乡的那一天起,来探望的亲朋故旧,骚人墨客和社会名流络绎不绝;还有那赠诗赠联、求书求画的,甚至连素昧平生的人也都慕名来访。 >一天,郑板桥在家中大宴宾客。正当他陪着客人踱进大厅准备入席时,只见一个书僮捧着一只红漆木盘,上面装着两帧精致的卷轴,径直向他跑来说:“禀老爷,县城李啸村老爷刚才差人给您送来这副对联,请您过目。”板桥一面伸手接过对联,一面笑着对客人们说道:“啸村公是位颇有才智和文采的人,这对联一定是很精采的,大家快来欣赏吧!”说罢,就将那上联迅速打开,只见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 >三绝诗书画 >赫然呈现在人们眼前,众人当即交口称赞。 >郑板桥说:“确是出语不凡!但这却很难对哩!记得北宋时期,契丹遣使来朝,曾以‘三光日月星’求对,满朝官吏一时都对不上来,惟独苏东坡学士想出‘四诗风雅颂’一联,世人称为‘绝对’。今天在座的都是风雅之士,大家不妨想想,等对上了再入席,怎么样?”客人们都齐声赞同,于是,大家都沉思起来。过了很久,大家都对不上,只得打开下联一看,原来是: >一官归去来 >人们不禁拍手叫好。板桥点头赞叹道:“妙极了!好一个‘一官归去来’!不仅对仗工整,神韵悠扬,而且一语破的,道出了我这次归来的个中真谛,就请大家为啸村公今天的杰作干杯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官归去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2. 郑板桥画竹都是胸无成竹 胸有成竹另有其人还和大文豪苏轼是亲戚

    梅兰竹菊历来是中国画家钟爱的题材,而且提到墨竹,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更是理所当然的认为,郑板桥画竹自然是胸有成竹,可万万没想到,郑板桥自己都说。他画竹是胸无成竹,而真正胸有成竹的是另有其人,这人还和鼎鼎大名的苏轼是表兄弟。在郑板桥之前,历史上有个人画墨竹很厉害,他就是北宋的文同。

  3. 郑板桥在官场上,为人非常的正直,曾经巧妙的惩治了不少贪官

    郑板桥一看那个人头发脏兮兮的,穿着破烂的衣服,肯定也是没办法。当然郑板桥在一生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他非常厌恶那些有权势的贪官和污吏,对于基层的民众却非常的关心,那这些行动就算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也成为了让人称颂的人民好公仆,他的书法上,后人不仅仅是单纯的欣赏,而是要学习各种做人的道理。

  4. 你知道「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吗?他们到底怪在哪里?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扬州出现了一批以卖字画为生的文人,他们有着比较相近的人生经历,人们称之为扬州画派。

  5. 古代文人与小偷,非常幽默的4个小故事

    文人与盗贼,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些很有趣的文人与盗贼之间的故事,还非常的搞笑。曾国藩曾遭小偷奚落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人物之一的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背了好久,还没有背下来。

  6. 这20副对联,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妙趣横生的

    1、诸葛亮联斥周瑜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7. 最疯的《沁园春》,句句放荡不羁,其中两字令后世大呼损失一个亿

    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有了本期的这首词,词名《沁园春.恨》,这是史上最疯的一首《沁园春》,句句放荡不羁、句句要和文人作对,调皮的郑板桥硬生生怼出了一篇奇文,只是其中两个字在令人捧腹之余,更让后世不少人大呼损失了一个亿。让我们来围观一下这首怪词:《沁园春·恨》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这是郑板桥早年落魄不得志时所写,此时的他一肚子的不平之气。

  8.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郑板桥书艺特点的,是被称为“六分半书”的作品。隶书又被称作“八分书”,而郑板桥的书法是“书法《瘗鹤铭》而兼黄鲁直,合其意为分书”。郑板桥虽诗文、书法、绘画兼擅,但论者往往评其书法为第一。篆书虽高古,可在抒情方面不及行草,但郑板桥是注意篆书的,在他“六分半书”中常可见到篆书笔意,这是郑板桥善学的必然。

  9. [名家名品]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隶书又被称作“八分书”,而郑板桥的书法是“书法《瘗鹤铭》而兼黄鲁直,合其意为分书”。郑板桥虽诗文、书法、绘画兼擅,但论者往往评其书法为第一。篆书虽高古,可在抒情方面不及行草,但郑板桥是注意篆书的,在他“六分半书”中常可见到篆书笔意,这是郑板桥善学的必然。这“摇波驻节”形容的好,也概括了郑板桥以画法入书法的特点,他书法的许多笔法其实就是在写竹。

  10. 郑板桥与他的竹子画

    郑板桥与他的竹子画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郑板桥是一个卓越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书法、篆刻诸方面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板桥在艺术方面的独特天赋,加上他的勤奋努力、不断探索,使他在诗、词、书、画诸方面皆旷世独立,自成一家。郑板桥画以有题而名贵,题亦以有画而妙趣横生。

随机推荐

  1. 梦见圆拱形的建筑物

    周公解梦梦见圆拱形的建筑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圆拱形的建筑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思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思”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思”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发人深思——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

  3. 明世宗朱厚熜的三位皇后:1个被他害死 1个被废 另一个救他一命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11位皇帝,世称“嘉靖帝”,他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创造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嘉靖帝一生立了三个皇后,分别是原配孝洁肃皇后、第二任张废后、第三任孝烈皇后。陈皇后死后追谥“悼灵”,后改谥“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与嘉靖帝合葬永陵。嘉靖二十六年,方皇后病死,而不是野史上说的被火烧死。

  4. 恫疑虚喝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dòngyíxūhè。

  5. 中秋节祝福语_2018中秋节祝福语给朋友_中秋节祝福

    朋友,2018中秋节即将来临,在此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哦!2018中秋节祝福语给朋友1.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2018中秋节祝福语给朋友1.今年中秋节不送礼,发条微信祝福你,健康快乐唱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钞票珠宝都给你,幸福人生属于你!2018中秋节祝福语给朋友1.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6. 适合春季吃的六大顺气法宝

    春季是一个适宜养生的好时机,春季养生常识有很多,那么春季吃什么食物顺气呢?熟吃、生吃、泡水,各种食用法皆有效。因酒食裹气,还能助热,容易引起血压骤升。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

  7. 误认颜标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ùrènyánbiāo【解释】形容懵懂浅陋。【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例子】他少年时代为题扇,以此调之,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义,遂误认颜标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相关】百度“误认颜标”

  8. 梦见婚纱店

    周公解梦梦见婚纱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婚纱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摩尔曼斯克:映射俄罗斯地缘战略格局的冰海小城

    作为一个港口,摩尔曼斯克也是俄罗斯在北冰洋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部海岸线上少有的不冻港最初的摩尔曼斯克,建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摩尔曼斯克就这么依仗俄罗斯地缘政治形式的进一步衰败,提升了自己在国内的战略地位。整个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民族命运和性格,都可能因此发生聚变。

  10. 放眼天下,能者千万,乾隆为什么就单单选择了和珅?

    嘉庆这一辈子唯一值得提一下,也就是...掉了第一大贪官和珅这件事情了吧。而和珅就长得相当漂亮标志,自带娘炮气质,自然是让乾隆眼前一亮。与其说和珅好贪,不如说真正的贪欲者是乾隆,乾隆吃肉,和珅只能喝点汤。这些嘉庆早就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么乾隆临死前,是如何安放自己的“秘书”和珅的呢?>>乾隆在临死前给和珅留了一道密旨,并嘱咐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