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没有本能寺之变 日本有能否成为天主教国家?

如果没有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就不会突然死亡。日本有没有可能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个新兴的东方天主教国家?死前的织田信长 一度有统领全日本之势即使没有本能寺之变,日本也不可能成为天主教国家。虽然天主教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宗教文化传统的根本差异和日本特殊的社会环境,都决定了天主教无法取代神道教和佛教成为日本国教。 从16世纪中期开始,得益于“铁炮传来”、“南蛮贸易”等事件的影响,日本开始与欧洲地区建立较为稳定的经贸联系。 日本人也开始对欧洲的社会习惯和文化传统产生了解,这就为天主教传入日本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首先去日本传教的 沙勿略1549年,传教士沙勿略在日本的鹿儿岛登岸,正式开始了对日本的传教活动。但沙勿略的布道并未持续太久。他只在日本呆了2年,便于1551年前往中国。 >沙勿略之后,又有多名传教士进入日本,推动了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日本准管区长科艾略,在1581年写给耶稣会总会长的报告中就宣称: 此时日本境内的基督徒数量就已达到15万人。当代人笔下的 大友宗麟到1605年时,日本的基督徒数量甚至达到75万人。除了大量平民施洗入教之外,还出现了许多信仰天主教的“切支丹大名”。比较有名的包括大友宗麟、有马晴信、大村纯忠和小西行长。 不过,这些大名并非出于对西欧文化的认同或热爱才去信仰天主教。他们的改宗背后有着更为现实和功利的考虑。大名们都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增强与西欧的联系。以便通过对外贸易获取丰厚的经济利润。 此外,他们还能通过传教士的私人联系,更加便利地购买火枪大炮等先进军事装备,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欧洲先进武器是日本大名信仰天主教的最大动力从之后的发展来看,传教士和战国大名的根本利益有分歧。这使他们难以长期保持合作。虽然双方能够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暂时妥协,但随着传教活动的深入和天主教信仰的不断扩展,天主教与日本文化传统的冲突也日渐激烈。其根本矛盾则显然无法调和。 >比如,一神教与多神教的对立、一夫一妻制与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对立。还有教会制度与幕府制度的对立。以及“天主至上”与“天皇至上”观念的对立。 甚至于天主教禁止 ... 的要求,与武士阶层“切腹”传统的不可调和。反映欧洲人抵达日本的《南蛮屏风》更重要的是,随天主教传入的西方近代早期思想观念,对日本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就严重威胁了战国大名的统治基础和政治秩序。因此,当战国大名们发现天主教会无法满足他们的现实利益后,便会毫不留情地采取驱逐传教士甚至禁绝天主教的措施。无论是丰臣秀吉1587年颁布的《伴天连追放令》,还是德川家康1613年颁布的《禁教令》都出自这个道理。此时对天主教徒的迫害已经成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镇压一切反抗者的重要策略。 反映“元和大殉教”事件的绘画 德川家康在1614年颁布的《驱逐令》中表明了日本统治阶级的态度: 基督教是神佛的敌人,若不立刻严禁,将有害于国家。 除了大量平民和传教士遭到迫害,那些不愿改宗的切支丹大名们也都被处以流放之刑。在经历了“元和大殉教”、“天草岛原之乱”等迫害事件后, 日本的天主教势力于1640年基本被彻底消灭。同时也标志着德川幕府禁教和锁国政策的最终确立。从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过程来看,它并不具备取代日本传统宗教的社会基础。它在日本的传播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偶然现象,因此不可能成为决定性的改革因素。(完)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没有本能寺之变 日本有能否成为天主教国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2. 牧羊人发现一洞穴,里面有几个破陶罐,竟装着耶稣时期的手抄圣经

    这位牧羊人将完整的三卷收回,拿到当地市场出售。死海古卷的发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中世纪定本之前近700年的《圣经》真容大白于世后,许多当年教廷定本中的篡改和欺骗,也大白于天下了。唯灵论为基督教奠定了哲学基础,耶稣基督的独一性和神性为基督教奠定了神秘主义基础。

  3. 以文字符号变更为例,浅析埃及本土文化的转变

    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灭亡,宣告着整个古埃及文明的消亡。在此之后,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一.文字符号的变更一个国家文明的形成,文字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精神意识的消亡。罗马驻埃及的统治者十分反感、并屡次对埃及的基督教徒实施迫害。罗马皇帝官方宣布,埃及传统宗教为非法宗教。

  4. 两种宗教信仰的碰撞:罗马帝国为何要迫害基督教?

    在整个帝国形成了强大的反基督教的舆论,这种舆论无疑增长了罗马帝国臣民的偏见,这使得在迫害基督徒的行动中,罗马皇帝总能得到相当的舆论支持。

  5. 11位犹太运动员被 ... ,以色列反应令人意外,10年后才发现他们高明

    1972年9月5日清晨,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代表团的两位犹太籍教练和九位犹太籍运动员,正在奥运村以色列公寓内熟睡。为即将到来的赛事,他们已磨炼了整整四年。

  6. 「 ”你们看着办吧”:一场不公正的世纪审判何以让耶稣「 ”竖子成名”

    17世纪,英国法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裁判的罪恶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只是水流,而枉法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余定宇先生说,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都已开始相信: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其败亡的原因之一,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由一桩极端残忍和极其不公平、不正义的审判引起。而在这场不公正审判的受难者,却有一个在全球妇孺皆知的响亮名字——耶稣。传说在公元30年,在罗马帝国占领时期,有一位自称为「

  7. 中世纪时为什么基督教能独霸欧洲?全凭这7点

    基督教也是这样。基督教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以后,这个传统被很好的保留下来,而且成制度化的被固定。这种金字塔型的网状的结构使得基督教教皇的意志能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能步调一致的行动。

  8.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圣·保罗

    在所有的基督教作家和思想家中,他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千古犹存。耶稣死后,早期的基督教徒因被视为异教徒而遭受迫害。保罗曾一时参加过这种迫害活动。从此他改变了宗教信仰,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这位曾一度是基督教的反对者,摇身变成了新的宗教的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支持者。保罗对犹太人的说教远不如早期一些基督教徒那么成功,事实上他的举止常常引起极大的仇视,连生命也有几次遭到威胁。

  9. 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 ”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

    题/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文/调命者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法国481-870版图变化动图)法兰西源自于法兰克帝国,843年秃头查理与自己的两个兄弟三分了祖父查理曼大

  10. 洛克忌日 | 约翰·洛克其人其思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01.故乡与生平从伦敦出发,西行不远,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巴斯。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1632年8月29日,洛克诞生于布里斯托尔市郊威灵顿村。洛克父亲名字也叫约翰·洛克。1647年,15岁的洛克在父亲的好朋友,一名国会议员的资助下,前往伦敦就读西敏中学。伯爵抱恙,洛克日夕在侧,悉心治疗,使伯爵的病情得到好转,同时也获得伯爵的信任。因伯爵的热诚邀清,洛克成为伯爵的秘书兼私人医生。

随机推荐

  1. 范妮·卢·哈默简介

    职业:民权活动家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密西西比州第20个佃农的孩子,范妮·卢·哈默1962年和1963年在密西西比州登记投票的努力导致了全职激进主义。哈默去为学生非暴力协调...会工作,是密西西比州自由之夏的组织者之一,尽管在1963年警察殴打后受了重伤。哈默是密西西比自由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并出席了1964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她在大会上发表的关于她不懈努力试图登记投票的演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电视转播。

  2. 报纸如何报道内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郡时报(ChesterCountyTimes)9家“KDSP”中的1家没有试图掩饰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的感受。“干净利落!它叫道。“...结束了!!国家救赎了!分裂国家受到谴责!!!让叛徒们狂欢吧!这是一个报纸与政党严格结盟的时代。在切斯特县,林肯的胜利标志着有机会躺在感叹号上。这也是一个新闻饥渴的市民依赖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手段的时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报

  3. 横扫世界的元朝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原来是这个原因

    十三世纪,蒙古人曾经发挥出令整个世界都感到震惊的军事才能,缔造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元朝帝国。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虽然向外扩张,却并没有任何政治理想,也没有任何高尚情操的动力。元朝向外扩张的目的只是掠夺财富和满足征服欲望,并且,元朝整个社会道德沦丧,贪腐成风,淫乐成灾,盲目迷信僧侣,这直接导致了原本庞大的元朝帝国大厦的轰然倒塌。最后,饥饿的农民终于组织起来,向元朝的统治者发起进攻。

  4. 十面埋伏成语故事_成语“十面埋伏”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十面埋伏成语故事_成语“十面埋伏”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十面埋伏  【拼音】 shímiànmáifú  【解释】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曾经多次参加战争,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楚...

  5. google退出中国大陆

    2010年3月23日,google宣布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将该公司在中国的搜索业务由内地转至香港。>1998年9月4日,Google以私营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搜索”。Google网站则于1999年下半年启用。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Google是第一个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的用户。

  6. 孙承宗传:戍边功臣 戎马帝师

    孙承宗是东林党人,因此,他的军国大计受到魏忠贤的多方掣肘。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麾下的大将马世龙出师受挫,被魏忠贤弹劾,孙承宗也不得不解甲归田。孙承宗率家人和全城乡民奋起抗击敌人,最终城破被俘,誓死不投降,被清军处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孙承宗出生了。第二天,他将事情报告给皇上,神宗皇帝立即下令审理此案,严加追查凶手。现在,案件进展到这种程度,显然,郑贵妃涉嫌陷害太子。

  7. 清丰县神秘的郑氏坟茔,诉说着咱清丰人的忠孝节义

    郑氏始祖自明末迁入清丰几年前,我在翻阅民国三年《清丰县志》时,在《忠节》一章中,读到三百七十四年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发生在清丰县城的一件惨烈事件:“崇祯壬午(1642年),清兵南下,河北郡县望风瓦解。清邑据守八日,城始失守。一时殉难官绅士民,死非一途。”随后,...

  8. 因果报应:别拿直爽当挡箭牌

    太平府有一位周某,常常谈论别人的短处。>谈到恶语伤人,有人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什么说什么。”周某当众破人名声,致人死地,导致以“好谈闺阃”四字印在试卷上,使他脸面丢尽,而且一出考场就吐血而死。

  9. 【里选】的意思是什么?【里选】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里选」在《汉语大词典》第14338页第10卷371里选lǐxuǎn古代中央命地方选荐人才的制度。

  10. 道光皇帝跟宫女生下长子,结果因为一件事,道光一脚踢死自己长子

    >>宫女影视剧照>这长子名叫爱新觉罗·奕纬,虽然他是长子,但是道光对他的出身始终心怀芥蒂。当他21岁的时候道光的其他儿子相继死去,道光悲痛万分,此时唯一的子嗣就只剩下奕纬,所以道光也只好重视起这个一直被忽略放养的皇长子了。之后道光帝也迎来了没有子嗣的后果,这无疑是对他当年的一时冲动和对教育的忽视的惩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