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中国国家形象片说起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

从中国国家形象片说起 2011年1月17日,美国 ... 广场的电子大屏幕上,一群中国人正在中国红的底色中,向着熙来攘往的路人微笑。在大洋彼岸推出的这样一部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也引发了大众对于中国形象在西方如何呈现的讨论。 >时光如果可以倒流至700多年前的1299年,在意大利境内一本叫做《马可·波罗游记》的书被大家争相传阅。这本书虽然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众多地区许多国家的情况,但关于中国的叙述最令人遐想,几乎成为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所拥有的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其实就是中国形象在西方传播的最早而且最有名的事件。当蒙古人征服了东自中国、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东西交通也因此畅行无阻。从13世纪初期到14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间,欧洲的商人、传教士前往东方的,“道路相望,不绝于途”。现在所知的最早传达中国形象的是意大利的神甫柏朗嘉宾。他所著《蒙古史》是欧洲第一部关于蒙古人的著作,他对中国的介绍被认为在“可靠性和明确程度方面”是首屈一指的。然而,他和他的著作却远远没有之后的《马可·波罗游记》达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程度。 >据马可本人声称,他于公元1275年5月来到蒙古帝国的上都,并获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获得了优厚的待遇,随后的十七年间则游遍中国。原书的序言也陈述了书的出版缘由:马可·波罗在狱中结识了一位名叫鲁思梯谦的战俘,这个人曾经写过小说,并精通法语。为了熬过漫长的狱中岁月,马可·波罗向这位难友讲了许多他在东方的见闻,鲁思梯谦将这些口述,用当时在欧洲流行的法兰西语言记录下来,写在羊皮纸上,这就是现在的游记。 >通过马可·波罗的书,曾经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欧洲才知在世界的另一端有另外一个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中心的国家。 >但对于马可·波罗的质疑几乎是伴随着他的游记同时产生的。人们一方面如饥似渴地阅读他的书,一方面几乎没有人相信它的真实性,人们称他为“百万马可”,因为他说什么都用百万这样的大数字,人们甚至用“这是一个马可·波罗”来形容一桩虚伪的事情。 >事实上关于他是否来过中国一直有种种争议。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并在朝廷身居要职,为何中国的史籍没有记载?即使在研究马可·波罗成为一门学问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一个学者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找到一条关于马可·波罗的明确的史料。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的人,为何居然在游记中没有提及长城、筷子、汉字以及中国女子的小脚?他声称自己会讲汉语和蒙古语,可是游记中提及的名字为什么都是波斯语?…… >直到今天,肯定他来过中国和否定他来过中国的依然水火不相容地斗争着。伟大的探险家伯希和曾对这本游记的真实性进行过考证,认为虽然有夸大与失实之处,但大体还是有迹可循的。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耐更是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引用马可·波罗对于杭州的描绘,并认为这部分是关于那座城市最生动、最真实的记述。 >而反对派坚持认为也许马可·波罗从来没有到比黑海沿岸和君士坦丁堡更远的地方,他关于中国的种种描述是从那里的波斯商人们口中打听来的,或者就是那个在监狱帮他进行记录的人将他的经历添油加醋大大发挥了。这一派以1995年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中国部主任弗朗西丝·伍德博士为代表。而中国学者当然更多地选择了相信这个远方的朋友来过中国。国学大师钱穆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他说他宁愿相信马可真的到过中国。 >同样相信的还有现在的意大利人,他们也以马可·波罗为自豪,不但在他的家乡威尼斯建立了研究马可·波罗的国际中心,而且经常举办纪念马可·波罗的盛大活动。 >正是在蒙古时代,中国才第一次真正为欧洲所了解。在柏朗嘉宾、马可·波罗之后的整整200年间,西方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游记、史志、书简、通商指南、小说诗歌都出现有关契丹、蛮子的记述。这两百年代表了中国形象在现代西方的第一阶段,也是充满传奇的阶段。之后便是利玛窦等传教士开启的第二个阶段,有关中国的传奇被日趋客观的描述所替代。但总体来说,这两个阶段还是美好的,中国成为西方社会期望中的理想楷模,西方对于中国的热情和崇拜持续不减。 >也许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吧,到了伏尔泰之后的启蒙时代,中国的形象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各种仇视或者丑化中国的著作和观点开始出现,且不到一个世纪之后,西方关于中国的印象就发生了激进的彻底的改变,从爱慕中国到仇视中国仿佛只有一步之遥,一个曾给予世界梦想的文明古国突然就变成了野蛮落后的专制帝国。 >将中国不完美的一面无限放大,正如原先将其美好的一面极尽夸张一样,中国形象的好或者坏,并不全是因为中国自己所发生的变化,也与西方人本身需求和价值判断的变化紧密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爱马可·波罗,无论他来或没有来过中国。如今,随着西方人对中国需求的上升以及对现代化中国的更多了解与认同,中国形象在经过近几百年的丑化之后,恐怕也已经到了峰回路转之时。 杨雪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从中国国家形象片说起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千年文化之旅:当西方遇见东方,欧洲人为何膜拜中国?

    嘉庆二十一年,英国使臣阿美士德率领使团,满怀期待地奔向中国。早在阿美士德之前,他的前辈马戛尔尼就曾借着为乾隆祝寿之名,来华商讨贸易问题,最终闹得不欢而散。阿美士德这次指不定又要吃闭门羹,压力山大。阿美士德当然不乐意,只愿以脱帽鞠躬代替。经过多次争吵,阿美士德连嘉庆的面都没见着,就被驱逐出境,失望地踏上归途。那个人,是曾经的欧洲霸主、法国皇帝拿破仑。

  2. 元朝除了残暴的一面,还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

    元朝事实上可能比明朝对中国的贡献更大,在经济发展上也比明朝强!为什么这么说呢?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元朝第一次真正有效的统治了新疆、...等地。

  3. 《马可·波罗游记》欺骗了多少中国人

    配图来源网络十三世纪末,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商人,在狱中向他的难友鲁斯蒂谦口述了他的一次神奇的东方之旅。书中描绘的那个遥远古国震惊了整个欧洲。马可·波罗,1275年同父亲、叔叔三人从意大利长途跋涉到达中国。深得中国忽必烈大汗王朝的信任,并在中国任职。1291年初离开中国。1298年,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意大利城邦发生海战,马可·波罗参加的威尼斯舰队败北,不幸被俘入狱。

  4. 文人治国到底行不行?看看罗马帝国3位皇帝的实例便知一二

    在历史中,封建王朝的皇帝往往象征着中央集权的顶端,海内外放声一呼,四方响应。然而,作为皇帝来说,往往不需要遵守常规人伦的价值观念。对此,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就给国王呈上了一本《君王论》,这本书在当时的统治阶层里引发了轩然...,却因为其中部分...不道德的手段使得大众对其评价极低!那么,往往对道德最注重文人们当皇帝又会怎么样?实际的例子就在欧洲多次出现过。

  5. 北京故事——马可·波罗记忆中的忽必烈与元大都

    当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牢狱中回想起那段有如梦幻的东方之旅,大汗那并不伟岸的身影就会浮现眼前,让他激动不已。

  6. 马可波罗:事实,传记和旅行

    早期生活马可波罗于1254年左右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威尼斯商人家庭,尽管他的实际出生日期和地点尚不清楚。马可波罗马球兄弟在旅行中,走到了中国,然后叫国泰。马可波罗染上疾病,被迫在阿富汗北部山区长期避难。

  7. 登陆火星!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窥视这颗红色星球

    [美国航天局的洞察火星登陆器:全覆盖]美国航天局的洞察火星登陆器在2018年11月26日降落到这颗红色行星后不久拍摄到了它的第一张图像。(InSight的EDL与2008年5月在这颗红色星球北极附近着陆的美国宇航局凤凰号着陆器的EDL相同。

  8. 红星中心之旅: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揭开火星内部的秘密

    “洞察”号将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下午3点左右着陆,在“6分钟恐怖”着陆中,你可以跟随它在太空生活。此后不久,登陆器将开始在火星表面下寻找火星内部的秘密。[美国航天局的洞察火星着陆器:全覆盖]美国航天局的洞察火星着陆器及其科学仪器的示意图,以查看红色星球内部。在着陆器、漫游器和轨道器在干燥多沙的地表上对水的追逐,或是被设计用来研究行星微小的大气层之前,洞察号正在深入探索未知领域。

  9.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出生

    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0.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出生

    拥有凯撒称号的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个皇帝,于161年至180年在位。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小的时候就被当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注意到,因而得到特殊的教育。真正把奥勒留推入政坛的是前朝皇帝哈德良,他认养安东尼为嗣子,条件是安东尼同等认养奥勒留。奥勒留在161年3月7日继位成为罗马帝国皇帝,任期伊始就战争不断,并有多次自然灾害。

随机推荐

  1. 绿度母感应事迹

    当她走到一座桥时,由于听说此桥有非人出没,觉得很恐惧,便口念绿度母心咒祈请度母保护,但因为太紧张了,只记得咒语的一半,但她诚信俱足的念,相信绿度母一定会保护她,仍不断持诵,结果安然无恙地通过。

  2. 齐鲁的外交关系如此的不好为什么她还能回到鲁国呢

    文姜为什么能回到鲁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妹妹既然已经远嫁鲁国,诸儿为何要违背周礼,直送妹妹送到了鲁国的国土之上。那么鲁庄公即便对自己母亲的所作所为有所嗔怒,也不会过分苛责,于是文姜虽在数年之间不敢回归鲁国,后来鲁庄公还是要将之迎回鲁国的。文姜到齐国的目的,显然只可能是外交。

  3. 感恩节爸爸妈妈祝福语

    感恩节爸爸妈妈祝福语1、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在感恩节送上的最真心的祝愿:一生平安如意健康快乐!祝老爸天天快乐!感激这个世界的魅力,感激你的存在,感激我们的相识。

  4. 梦见翻船梦到翻船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翻船好不好

    梦见翻船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翻船的详细解说吧。梦到船和船相撞,表示一直努力与人商量的事情终于可以得到结论了。如果梦到船被大浪打翻了,表示你会因为女人的事情而发生灾难,而且会与人发生口角。梦见与父母亲关系良好梦到与父母亲关系良好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与父母亲关系良好好不好梦见沉船,则是一种祥兆,意味着所有困难都会得到克服。

  5. 礼貌问候语

    礼貌问候语1、秋雨绵绵,你的好运如是;秋收忙忙,你的事业如是;秋波频来,你命带桃花。轻声问候,是否繁忙?

  6. 李自成扛过了大明15年,为什么还扛不住1年的清兵?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自成扛过了大明15年,却敌不过清兵1年,原因其实很简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自成童年的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羊,稍微长大些成为一名驿卒。1629年,李自成23岁,参加起义,成为闯王高迎祥的部将,勇猛有谋,颇获赏识,高迎祥去世后,继称闯王。第二年正月,李自成率领大军兵临北京城,崇祯帝逃往煤山...身亡,大明王朝正式宣告灭亡,两相对抗15年,李自成入主北京,取得绝对胜利。

  7. 饿他三天

    “他等着你回家做饭吗?”“不是,平时都是我做,他不会做饭。”“哦,他很快就会了,不信,你饿他三天。”

  8. 如何评价易中天和《品三国》?一些历史学家为何对他评价那么差?

    《品三国》在播出之后,社会上的反响普遍是很好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批评的声音,甚至攻击。不少网民、专家、学者拍案而起,争相指摘《品三国》中的一些错误瑕疵,这样的情况恐怕今天还有。很多人批评易中天,是站在学术的角度上的,比如复旦的周振鹤教授认为历史上没有空城计,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属于学术上的讨论,谁对谁错都无伤大雅,而且有这种争论反而是好的,老易也没有强调自己就是对的。

  9. 写给朋友生日祝福的话-感人的情话

    愿我在有生之年,年年为你点燃生日的烛焰。六、(祝福我所有的朋友一切顺心、心情愉快!!永不腿色的是祝福;永不改变的是友情。愿我的朋友永远快乐二十五、今天是您的生日,愿所有的快乐、所有的幸福、所有的温馨、所有的好运围绕在您身边。

  10. 梦见烧香着火了

    周公解梦梦见烧香着火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烧香着火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