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据《印度总理尼赫鲁》记载:甘地被暗杀后,“(印度的) *** 们惊恐地躲在各自家中,他们害怕假如凶手是一个神经错乱的 *** ,可怕的血洗就会顷刻而至。……当知道凶手是印度教徒后,他们悬着的心放下了。”“尼赫鲁和印度要人们听到噩耗后赶到现场。蒙巴顿突然间听到一个声音对人群高叫:‘ *** 杀了他,是一个 *** !’他刹那间便厉声驳斥他:‘你这个笨蛋,你难道不知道刺客是一个印度教徒吗?’其实当时他也不清楚凶手是谁,可他知道,如果传开凶手是 *** ,那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血腥内战。幸亏凶手确实是一名印度教徒。”那么,印度教徒为何刺杀甘地?要知道甘地也是一名虔诚的印度教徒呀!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的国家。当时全国有99.57%的人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其中印度教徒83%,占绝对优势。 *** 不到12%.另外,还包括锡克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等一些小的宗教派别。
  印度教起源于印度古代的婆罗门教,公元前6世纪,在两次改革运动中,耆那教和佛教从婆罗门教中分化出来,并向传统观念展开挑战,婆罗门教一度衰落。但公元4世纪以后,婆罗门教经过改革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又重新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并改称为印度教。17世纪以后,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一些思想家力图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使之跟上时代步伐,这一改革实质上就是向西方学习。由此,印度教势力得到迅速发展。
  公元7世纪, *** 教兴起后迅速传播,到11世纪在印度逐步扎下根基。原本信仰印度教的不少教众被吸引过去,皈依了 *** 教。特别是那些处境悲惨的“不可接触者”,由于 *** 教宣扬“一切 *** 皆兄弟”,否定种姓制度。因此,新的宗教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 教在他们中间流行开来,并得以迅速传播。
   *** 教传入印度后,印度教徒和 *** 虽有矛盾冲突,但还是小规模的。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后,非常卑鄙地利用了两大教派的矛盾,并使这一矛盾不断加深扩大,到19世纪两派之间几乎不共戴天。从宗教教义上看: *** 教是坚定的一神论,印度教却倾向信仰无限多的神; *** 教否认能以任何形式表现 *** 的形象,印度教却用许多图像把庙宇装点得富丽堂皇; *** 教认为在 *** 面前人人平等,而印度教则遵循种姓制度,使社会划分成不同等级,高等级比低等级有更多的特权;印度教将牛奉若神明,谁要宰牛,谁就大逆不道,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而 *** 极为反感印度教徒对牛的庇护,他们把牛赶往屠宰场,常常故意恶作剧地经过印度教庙门前。多年来,这种针对性活动引发的流血事件不计其数。
  印度的宗教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皈依 *** 教的绝大多数来自于原来信仰印度教的贱民,即“不可接触者”。加入 *** 教以后,他们的社会地位迅速得到提高,摆脱了昔日 *** 种姓的屈辱地位。这就冲击了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和不平等。另一方面,就是经济上的不平等。19世纪40年代,在全国各地,印度教徒几乎掌握了全部高利贷行业。这是因为他们办事干练,也由于古兰经严禁 *** 从事金融贸易。因此, *** 往往受到印度教徒的盘剥和奴役。
  印巴分治之前,宗教矛盾已非常尖锐。1946年8月16日,在加尔各答举行的 *** *** 活动中,酿成了 *** 和印度教徒之间的大仇杀。仇杀持续近24个小时,造成5000人死亡,2万人受伤。教派 *** 还波及到比哈尔、孟买等地。在印巴分治过程中,最大最严酷的一次教派冲突,死亡100万人以上。在印度,占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挥起大刀,砍向邻近的 *** ;在巴基斯坦, *** 们也对附近的印度教徒进行血腥的屠杀,掠夺他们的土地,抢劫他们的财产。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和 *** 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进行大迁徙,至1948年,流落在印巴各地的难民近1000万。
  面对错综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教派冲突,甘地呼吁团结。他主张印度教徒和 *** 是和平相处于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概念之内的。不管什么教徒,都是朋友兄弟,同样怀着良好的愿望,大家能够重新修好,重建家园。他号召印度教徒都应该赎罪,并首先从自己做起,决定把饮食控制在最低限度。
  作为一名印度教徒,在教派冲突之后,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走访怒火炽盛的 *** 村镇,深入家庭,用好言劝慰 *** ,告诫人们,人类惟一值得的复仇行动就是以善报恶。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安抚人心,稳定人心,帮助他们捐弃前嫌,“重新点燃友爱之火”,“驱赶宗教偏见的恶魔”。
  为了“打开谅解之心,感化对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经”,甘地决定再次运用绝食武器,制止印巴两国领导人在克什米尔的争斗。1948年1月13日,他开始绝食。
  正当圣雄甘地以自己的生命推动印度民众实现宗教和睦时,一场以他为目标的暗杀行动正在悄悄进行。
  早在1947年8月,一个名叫纳图拉姆·戈德森的印度教狂热分子在一场小型 *** 上叫嚣:“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将手无寸铁的印度教徒置于敌人的魔爪之中。今天,印度难民正忍饥挨饿,奄奄一息,然而甘地却维护 *** 压迫者。印度妇女宁愿焚身自殉也不愿遭人奸污,然而甘地却声称:‘受害者乃胜利者。’受害者中可能有我的母亲!我们的祖国已经被肢解,成群的秃鹫正在撕吞她的躯体。光天化日之下,印度妇女惨遭蹂躏。但是,面对上述暴行,国大党的懦夫们居然无动于衷。这种局面持续到何时才能结束?我们究竟能忍耐到何年何月?”他所代表的印度教极右民族主义者顽固地反对印度教徒和 *** 团结的政治主张,反对甘地的非暴力学说,主张建立一个印度教徒统治的国家,宣扬印度种族优于其他种族,妄图重新建立大印度帝国。在他们设想的印度社会里,将没有 *** 一席之地。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信徒们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弯腰向甘地问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枪,抵住甘地枯瘦 *** 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甘地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
  圣雄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尼赫鲁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涅槃,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人?”

为何刺杀甘地的是一名印度教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罕见老照片:印度圣雄甘地的传奇一生

    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上的波尔邦达尔土邦。甘地有兄妹六人,他最小。1869年10月2日,印度一个叫土邦的地方,一个男孩呱呱落地。甘地最擅长的是通过绝食反抗世人,一生经历了18次绝食,最短的一次只有7天,最长的一次绝食长达180多天。甘地第一次绝食是因为一位少女和两名男子走到了一起,第二次绝食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甘地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第一次绝食7天,第二次绝食14天。

  2.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从棉纺织业开始,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构建起了一个全球分工网络。甘地最著名的形象,就是他用手摇纺车织布的样子。因为他的主张,他要带头反对工业化,反对机器,反对铁路,反对英国人带来的一切现代工业成果。昨天我们说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棉纺织业突然爆发,对原料的需求极大。

  3. 印度与巴基斯坦是怎样成为死敌的?

    印巴之所以成为死敌,还要从印度的历史说起。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没有能力,使得两个不同的势力走向统一,必然为了争夺地缘环境而大打出手。印巴地区地形图从历史上来看,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本就不是同一个国家,他们只是被英国强行聚拢在一起,当英国离去之后,他们又没有能力维持一个统一的共识,自然就爆发了各种矛盾成为死敌。

  4. 为何古代印度、欧洲尚且能大体统一,此后近两千年却一直分裂?

    印度诗人泰戈尔「”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印度文明其实指的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这就有点尴尬了,因为印度河起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主要流经地在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的母亲河。而现代印度这个国家的母亲河是恒河(当然它的发源地同样是我国的青藏高原)。但是无论怎样,在古代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整个南亚次大陆是有一个基本上的统一的。阿育王公元前304年-前232年公元前185年孔雀

  5. 印度文化:印度的传统与习俗

    印度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度的文明始于4500年前。今天,印度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国家,根据中情局世界概况,印度人口超过12亿,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语言、宗教、食物和艺术只是印度文化各个方面的一部分。印度宪法正式承认23种官方语言。事实上,大多数印度人说印地语是一种误解。梵语是一种古老的印欧语系,通常在动作片中被提及,来自印度北部。

  6. 排灯节:印度灯节

    排灯节期间,人们举行清洁仪式,装饰自己的家,聚餐,交换礼物和燃放焰火。据促进节日意识的印度节日合流协会称,排灯节是“印度最受期待、最受庆祝的节日”。印度教的孩子们举着被称为diyas的土灯庆祝排灯节。街头小贩为排灯节出售多彩的拉克希米女神泥塑。排灯节的五天排灯节的五天名称因地区而异。拉克希米语Puja第三天,拉克希米语Puja,是排灯节的主要节日。“Padwa”排灯节的第四天被称为Padwa或GovardhanPuja。

  7. 吴哥窟:古寺史

    这两幅画是自2010年以来在吴哥窟发现的200幅作品之一。是居住在吴哥窟附近并为寺庙提供服务的工人使用的房屋和池塘的遗迹,最近在激光雷达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虔诚也可以在吴哥窟最引人注目的浮雕之一看到,吴哥窟位于寺庙的东南部。附加资源吴哥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承认具有文化、历史和自然意义的遗址。柬埔寨旅游局有吴哥窟的信息和旅游小贴士g寺庙。

  8. 历史上的今天8月9日 英国人逮捕甘地

    1942年8月9日英国人逮捕甘地在71年前的今天,1942年8月9日,英国人逮捕甘地。英国庄严保证,日本被战败后,印度将取得自治领地的地位,换言之,印度可在英联邦范围内享受自治权力。甘地还认为,如果英国人撤离印度,日本人就没有任何理由进攻该国。在一次周密部署的行动中,英国人逮捕了甘地及国大党的领导人,使他们在政治舞台上消失,直至二战接近尾声。

  9. 历史上的今天5月21日 印度前 ... 甘地遇刺身亡

    1991年5月21日印度前...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1991年5月21日晚10点20分,印度前...拉吉夫-甘地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以南40公里斯里督佩鲁姆普杜尔进行竞选活动时,被一献花女子用炸弹炸死,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印议会人民院(下院)决定提前举行大选,选举于1991年5月20日拉开帷幕。拉-甘地遇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0. 印度教的毁灭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简介

    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随机推荐

  1. 梦见长草

    周公解梦梦见长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长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军官梦到军官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军官好不好

    青年人梦见军官,则近期万事如意,名利双收,但防得意忘形,过分骄傲,则容易失败。梦见使者梦到使者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使者好不好梦见别人成为军人,意味着梦者事业征途上一切然有序。梦见军人在站岗,意味着梦者在的工作中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小人捣乱。梦见军人休假,表示梦者已完全处于一种安全和谐的环境之中。梦见军官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里我不知怎么的跟我妈去相亲,我妈问我一个军官好不好?

  3. 杨侑: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代隋朝皇帝杨侑,其实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杨侑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昭就去世了。>所以杨侑的上位不过是给李渊一个过渡的机会。杨侑在为期间是没有权力的,说到底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什么都要听李渊的。杨侑当这个皇帝表面有多么的风光,背后酒又多么的悲凉。在我看来,杨侑的死是离不开李渊的,在那个时代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4. 萦绕的意思

    萦绕的意思参考资料一:萦绕的意思萦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萦绕:萦回参考资料三:萦绕的意思萦绕词语萦绕基本解释◎萦绕萦回环绕余音萦绕引证解释亦作“萦遶”。《西京杂记》卷一:“椽桷皆刻作龙蛇萦绕其间。”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草堂三间,户外骈植花竹,泉石萦遶。”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二:“潘先生并不留心在这些上边,更深的忧虑正萦绕在他的心头。”

  5. 【螺距】的意思是什么?【螺距】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1.螺旋的一个螺纹上的一点与相邻螺纹上相应点之间的距离。★「螺距」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螺距的英语单词1.pitchofscrews用螺距造句1.变螺距螺旋;变螺旋推运器2.订货说明:请按被测工件螺纹直径、螺距及公差带级别订货。我厂可提供8g、8h级的环规和7H级的塞规。

  6. 梦见松蕈群生 梦见松蕈群生什么意思

    梦见松蕈群生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松蕈群生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松蕈群生,凶兆将至,为亲人离别之象。没结婚的男人梦见松蕈群生,预示可能会失恋,有人横刀夺爱。梦见三七梦见三七什么意思病人梦见松蕈群生,预示病情加重,可能要卧床。离家出走的人梦见松蕈群生,可能预示你会受到亲人误会,失去家庭温暖。梦见松蕈变成灵芝草,预示你将要过上富裕的生活,令人羨慕。

  7. 有关冬天的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六、冬天是一个冷酷的...手,他扼...了许多可爱的小生灵。躲到了没有冬季的南方。南方的冬天,没有破晓的雄鸡,也少了勤妇的炊烟。有的只是门前低声的犬吠和萦萦俳徊的雾气。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

  8. 赭衣塞路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ěyīsàīlù【解释】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出处】《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例子】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梁书·武帝纪中》)【相关】百度“赭衣塞路”

  9. 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以旗袍为主 时髦清丽

    而返回头看过去,你不会想到,民国女生的校服曾经是那样的亮丽。培华女中是当时教会的贵族学校,其校服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时髦清丽,右一是12岁的林徽因。

  10. 父母感谢老师的话语 谢谢您

    向您致敬,敬爱的老师!对您的感激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祝福百十万年也不会改变――老师,祝您万事如意!其实感谢是放在心里的,心里记得这个老师,才算是感谢,嘴巴上说说的,我想不太现实吥可能什么也吥说吧?我要衷心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教了孩子知识,教会了我做人谢谢你,老师,以后我家孩子拜托您多照顾,请多指教谢谢您,老师您,是黑夜的启明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