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灵帝即位时年仅12岁,窦武执掌朝政,他常有翦除宦官的打算,太傅陈蕃也有此意。九月七日,窦武休假回府,宦官朱孺公布了窦武要尽...宦官的奏疏,曹节、王甫等人趁机发动政变,劫持窦太后,夺得玉玺。他们调动军队把守宫门;释放郑飒并让他持节逮捕窦武。窦武逃至步兵营,与其侄窦绍率军与宦官对抗。王甫发兵围攻窦武,并且打着皇帝的招牌,指控窦武谋反。
窦武(?~168年),字游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他是东汉初年安丰戴侯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曾做过定襄太守。
窦武从青年时起就潜心钻研经学,教授学生,对于政治漠不关心。延熹八年(165),汉桓帝选其长女窦妙入宫,封为贵人,拜窦武为郎中。同年十月,窦妙被立为皇后,窦武因此升任越骑校尉,受封槐里侯。一年后,窦武改任城门校尉,“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注:见《后汉书·窦武传》】。虽然贵为外戚,却清正廉明,颇有学者、君子之风。他把皇帝皇后给他的赏赐全部分赠给太学生们,有时还在道旁设点放饭,救济贫民。子侄们如有奢侈行为,他能够严加管束。
陈蕃窦武出仕之时,东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宦官专权,选举不实,贿赂公行,政治 ... ,终于酿成了驰名古今的“党锢之祸”。延熹九年(166),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开明官僚在数百名太学生的支持下,不断地在舆论上抨击宦官。宦官们认为这些人结党营私,便挑唆汉桓帝镇压党人,逮捕李膺、杜密等二百余人,太尉陈蕃也被免职。窦武对此愤愤不平,永康元年(167),上书汉桓帝为李膺等辩冤。奏折中指责汉桓帝在重蹈秦二世的复辙,如此下去,赵高政变的事情不久就会发生。建议对于宦官应该究其罪,夺其封;任用忠良,明辩善恶。呈上奏折的同时,窦武将城门校尉、槐里侯的印绶交上去,表示了宁肯不做官也要直言劝谏的决心。桓帝不准他辞职,下令释放二百多位在押的党人,遣归乡里,禁锢起来,再不许为官。
这年冬天,汉桓帝病死,无子继位。窦武拥立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即位,是谓汉灵帝。汉灵帝初立,以窦妙为皇太后,提升窦武为大将军,改封闻喜侯。其子窦机、侄窦绍、窦靖皆升官封侯。灵帝即位时年仅12岁,窦武执掌朝政,他常有翦除宦官的打算,太傅陈蕃也有此意。他们首先将志同道合者尹勋、刘瑜、冯述等安插在 ... 的要害部门,又将李膺、杜密等解除禁锢,委以朝官。共同定计,等待时机。建宁元年(168)五月,发生了日食,陈蕃借题发挥,劝窦武立即采取措施行动起来,于是,窦武给女儿窦太后建议将宦官全部 ... 掉;窦太后认为有罪的可 ... ,怎么能全 ... 呢?窦武先将管霸、苏康 ... 掉,然后继续请求处死曹节等;窦太后犹豫不决。
到了八月,窦武、陈蕃等进一步采取措施,撤换宦官总管(黄门令)魏彪,逮捕长乐尚书郑飒,从其口供中取得足以处死曹节、王甫等宦官的罪证,然后上书窦太后,要求逮捕曹节、王甫等人。九月七日,窦武休假回府,宦官朱孺公布了窦武要尽 ... 宦官的奏疏,曹节、王甫等人趁机发动政变,劫持窦太后,夺得玉玺。他们调动军队把守宫门;释放郑飒并让他持节逮捕窦武。窦武逃至步兵营,与其侄窦绍率军与宦官对抗。王甫发兵围攻窦武,并且打着皇帝的招牌,指控窦武谋反。于是,窦军官兵纷纷向王甫投降,窦武、窦绍陷于绝境, ... 身亡。同一年,陈蕃、刘瑜、冯述等也遭 ... 害。事后宦官们捕 ... 窦氏亲属宾客,迁其残余家属于日南郡的比景(故治在今越南洞海西北)。过了一年,曹节等又 ... 害李膺、杜密等一百多人。受株连被处死、放逐、禁锢者有六七百人。
“窦武56309” 7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