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越石父与晏婴绝交

有一次,齐相晏婴受君王派遣到晋国去。经过中牟这个地方时,晏婴偶然间瞧见一个戴着破毡帽,反穿着皮袄的人,正卸下背上背着的一捆柴草(“反裘负薪”是怕磨坏了皮袄),坐到路边休息。出于好奇,晏婴多看了那人几眼,觉得他无论神态、气质还是举止,都像是个有内涵有修养的人。 于是,晏婴让车夫停车,亲自走到那人跟前问他:“你是做什么的?怎么如此潦倒?” >那人如实相告道:“我叫越石父,三年前被卖到中牟,给人家做奴仆。今天奉命出来挑柴,现在正要回主人家去。” >“我见你好像受过教育,知书识礼的,怎么会沦落到去给人做奴仆呢?”晏婴又问。 >“饥寒所迫,没有办法,只能投身为奴。”越石父坦然地回答说。 >“那我可以用财物给你赎身吗?”晏婴打算做做善事,解救这个陷入困境的贤人。 >“可以。”越石父没做任何感谢的表示,简简单单地回答道。 >于是,晏婴用给自己拉车的四匹马中最左边的一匹马作代价,到越石父主人家里将他赎买了出来。在晋国办完公务后,晏婴又让越石父和他同坐一辆车,一道回了齐国。 >马车行至晏婴府邸门口,晏婴没有跟越石父辞别,就独自一人下车,径直进了家门。越石父等了许久也不见晏婴出来,十分生气,让下人进去通报,请求和晏婴绝交。 >晏婴听了越石父的要求,也有些生气,派人出来指责他说:“你在中牟为仆三年,没有人身自由。我和你无亲无故,萍水相逢,却出于好心将你赎买了出来。难道我对你做得还不够好吗?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和我绝交呢?” >越石父心平气和地回答说:“一个有尊严有骨气的人,在不了解他的人那里受到轻慢,是不会觉得委屈的;但如果在朋友那里,尤其是知己那里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一定会生气,会愤怒。所以说君子不会因为对别人有恩,就看轻那人;也不会因为受人恩惠,就卑躬屈膝,放弃自尊去迁就他。我这些年屈身做奴仆,是因为那些人不了解我。如今您用财物把我赎出来,就证明您是了解我的,是我的知己;但是您和我坐车回国时,不给我让座,回到家又只管自己进屋,连招呼也不跟我打一声,这样轻贱我,和那些把我当奴仆看待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与其在一个了解我的人那里遭受无礼的对待,还不如做奴仆好。请您把我卖了吧!” >晏婴一听这番话,赶紧出来给越石父赔礼道歉。他诚恳地说:“之前在中牟我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仪表,现在才真正发现了您的傲骨和高贵的内心。我听说,善于反省的人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以前的事的确是我做错了,我一定诚心改过,请您原谅我的过失,不要弃我而去。” >于是,晏婴马上命人在家里做了大扫除,摆上酒席,再把越石父请到上席,恭恭敬敬地给他敬酒。越石父终于感受到了朋友的尊重,满意地说:“您对我以礼相待,我真是不敢当啊!” 从此,晏婴将越石父尊为上宾,两人成了相知甚深的好朋友。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越石父与晏婴绝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燕赵地域相近,为何对待「 ”女性”却有天壤之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文|飞鱼说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2. 齐国大臣晏婴出使楚国被嘲笑身材矮小,他为什么没生气?

    晏婴,字平仲,被后人尊称为「”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大臣,也是中国历史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的生平事迹被后人整理成《晏子春秋》一书,出使楚国的故事就出自书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交往频繁,为了显示本国国力,有时候在外交上需要斗智斗勇。有一次,晏婴奉齐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楚国人想趁机羞辱他,从外交上压倒齐国。晏婴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婴从小洞进来。晏婴机智地回答:「”这是狗进出

  3. 历史上的崔杼弑君,元老级别的晏婴为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崔杼弑君春秋时期的齐国,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弑君事件,弑君的人叫崔杼。齐庄公和东郭姜通奸的事情败露,崔杼决定联合齐国劲敌晋国攻打齐国,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齐庄公的事,宴婴无能为力。公元前548年,崔杼和庆封立齐庄王的弟弟公子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齐景公气根崔杼,对他的尸体进行了戳尸曝晒。齐庄公、崔杼和庆封这些人恶人自有恶人磨,晏婴只须冷眼观之,何须为了恶人而大动干戈。

  4. 二桃 ... 三士的故事:其中的三士是谁?

    二桃...三士壁画面壁记徐婵菲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无名氏写的《梁父吟》,诗是这样的: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诗中提到的“二桃...三士”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故事。“二桃...三士”为《晏子春秋·谏下篇》所记,讲的是齐国谋臣晏婴用计诛除齐国三个壮士的故事。二桃...三士春秋时期,齐国齐景公身边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在洛阳的一座西汉壁画墓中就有一幅二桃...三士壁画。

  5.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揭晏子嘴遍列国、连老板都敢呛的超狂事迹

    齐景公听完,才意识到这是晏子在变相地说刑法太苛刻,便无奈地减轻了刑罚。于是,聪明的晏子就出动了,计划要铲除这三位不知好歹的勇士。被朋友背后捅刀,孔子只好包袱款款,再次回到鲁国。而田氏家族野心很大,又善于拢络人心,引起了晏子的不安,坚定地要求齐景公制裁四大贵族,结果引发四大贵族的不满,并打算联手反抗晏子孙武他爸就有参与这场政治斗争。

  6. 中国古代十大忽悠高手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然而,中国古代载入史册的十个最猛大忽悠,他们确实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忽悠术。当今,“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也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还有劝说、诱导、怂恿的意思,用意十分广泛。“忽悠”一词贬义的成分居多,赵本山在

  7. 晏婴劝主

    春秋时代,当了30年齐国大臣的晏婴,是位著名的政治家。《左传》中,颇多晏婴的记载,比如说,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正巧晏婴出使回来目睹了这一情景,他马上进言齐景公不要造台,齐景公总算同意了。晏婴却不急于回家,而是立即赶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紧干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晏婴这样做,是故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

  8. 拒淫的大丈夫—晏婴

    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也许有人会说,大概是晏婴嫌弃奴婢的身份太低,不屑为匹吧!一天,齐国大夫田无宇路过晏婴家门口,看到晏婴站在大门外,便凑上去打招呼。齐景公有一个心爱的女儿想要嫁给晏子,景公就到晏子家去饮酒。晏子拒赐成为千古美谈。

  9. 齐景公想留孔子晏子为何反对?晏子和孔子有过节吗?

    >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的家臣,和齐景公也有过会面。但晏子却劝齐景公不要给孔子封地,他还称孔子的那套理论在实际场景中根本无法运用。齐景公算是默许了晏子的建议,此后不再和孔子提出封礼之事。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景公非常欣赏孔子,准备将尼溪之地封给孔子,让孔子成为齐国的大夫。有传统说法认为,孔子是因为时任齐相晏婴的反对没有留在齐国当官的。

  10. 越石父与晏婴绝交

    越石父坦然地回答说。晏婴打算做做善事,解救这个陷入困境的贤人。越石父没做任何感谢的表示,简简单单地回答道。在晋国办完公务后,晏婴又让越石父和他同坐一辆车,一道回了齐国。越石父等了许久也不见晏婴出来,十分生气,让下人进去通报,请求和晏婴绝交。>晏婴一听这番话,赶紧出来给越石父赔礼道歉。从此,晏婴将越石父尊为上宾,两人成了相知甚深的好朋友。

随机推荐

  1. 梦见住房子

    周公解梦梦见住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住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红潮」在与苏军冲突中,为维护独立与完整诞生的「 ”国际第88旅”

    1940年,东北抗联残部退入苏联伯力,抗联领导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第二次伯力会议”。原本并没有打算常驻该地区,而是与苏方协商后,补充装备,重新整编后,立刻返回中国东北,继续与关东军及日伪机构进行武装斗争。然而,因为苏最高层为自身考虑,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阻止了抗联部队重返祖国进行武装抗日斗争。迫于无奈,抗联余部只能在伯力暂时驻扎下来,并开始了部队整训。以周保中为首的抗联领导随即对原有的第一、二,

  3. 关注养生的看过来!常吃这些蔬菜,头脑灵活少得脂肪肝

    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栏目,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多吃蘑菇,头脑灵活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老人每周食用2份以上蘑菇,患认知障碍的几率降低约50%。研究认为,蘑菇中含有一种特殊化合

  4. 世扰俗乱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ìrǎosúluàn【解释】社会骚乱,风气败坏。【出处】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例子】【相关】百度“世扰俗乱”

  5. 文殊菩萨的故事:遇圣弘经—枣柏大士

    遇圣弘经—枣柏大士唐朝有一位长者李通玄,他曾经游历五台山,有一次在善住院,遇到一位很奇特的僧人,传授他华严经的重要旨趣。通玄长者心想,文殊大士传授的旨意,是要我今后用心造论,解释华严大经,我不应辜负大士的期许。可是这地方太寒冷了,于是迁往南方盂阳的方山,在那里开辟山岩作了一个龛,住了下来埋首造论,以柏叶和枣子作成像钱一般大小的饼,每天吃七个来充饥,所以当时的人就称他做「枣柏大士」。

  6. 胆怯的园丁

    园丁前来向王子求救,王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园丁颤抖着告诉王子,他今天在花园里遇到死神,他十分害怕,飞快地就跑到王子这里,请求王子帮助自己。>>“我吓的哪还敢听他的话啊?跑都快跑不动了!”园丁很害怕的样子。

  7. 如何挑选铜墨盒

    如何挑选铜墨盒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旧铜墨盒市场行情逐年上升,有人借机牟利,制售假货,地摊上出现了大量粗劣的仿制铜墨盒。使用频繁的墨盒,最易损坏的部位是子口、盒底和砚板。子口与砚板容易破损,甚至脱落,盒底容易磕碰而变形,出现内陷、磨穿。鉴识铜墨盒,还有两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包浆自然、品相完好的老铜墨盒,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且具有相高的观赏价值。

  8. 明朝这位官员发迹较晚,可是升迁极快,父子二人把控朝政二十年

    明朝的大贪官严嵩,发迹颇晚,别人都到了致仕之年,他才开始春风得意;入内阁时,己六十出头,半截入土了。从此,严嵩作为首辅,主政长达二十一年。父子两人沆瀣一气,上下其手,卖官鬻职,贿货公行,敲诈勒索,搜括民财,疯狂聚敛,作恶多端。严嵩的脑袋虽然保住了,但所有家产被籍没充公。这不禁使人深思,冰山易化,臭名永存,主犯二严,千秋拷问。

  9. 崔涣积极营救李白 敢于弹劾宰相元载

    崔涣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阿,曾弹劾宰相元载,又肯为下狱的李白积极奔走,难怪时人赞他“雅有大臣之节,光其旧德之选。”>当时,元载身为宰相却和宦官董秀勾结在一起,崔涣对此深恶痛绝,便在代宗面前弹劾元载。但代宗确认为元载虽然为人不甚重,但能力不错,是个能臣。崔涣对此不赞同,说道:“如今百废待兴,元载作为宰相应该以身作则,严明制度,以正视听。但他却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这是幽国卑主之术。”

  10. 亲爱的与宝贝

    新开幼儿园开学,老师问小明:“你爸和...名字叫什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