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老的记忆——天王寺

不老的记忆--天王寺据《弘治句容县志》记载,天王寺的匾额是从唐朝中和年间(唐881年僖宗年,皇帝儇,距今1122年)开始的。当初,寺的名字叫丰乐,寺庙建在茅山的南面,后来迁移到浮山。伽蓝神大显神通,金陵周围方圆百里,遇有水灾旱灾小疾大病,来寺庙祈祷,就像有声就有回音一样,非常灵验。丰乐寺的名气传到了朝廷,朝野内外都认为伽蓝神就是昆沙门天王、于是朝廷就赐给寺庙现在的匾额。天佑二年(唐朝906年哀帝年,皇帝晔,距今1097年),皇上下诏,全国所有寺庙,凡是没有匾额的全部撤毁,近方的如承仙乡、通德乡、政仁乡,一共九座寺庙,毁掉了八座,只有天王寺因为匾额而保存下来。宋朝至道二年(北宋997年太宗年,皇帝匡义,距今1004年),改为天佑寺,寺庙如当初一样保存完好。至元符年间(北宋1098年哲宗年,皇帝煦,距今905年),寺庙破败,僧人法超立志募捐善款,撤去破旧的寺院,重新建造,辛勤达十年,终于建成。过不多久,北宋南渡,金兵沿江而下,纵火烧及寺庙大殿,桶里涌出如注大水,泥像观世音菩萨眼里像含着泪珠,金人惊恐万状,大火随即停止。建炎年(南宋1127年高宗年,皇帝赵构,距今875年)后,僧人守一修葺整理非常认真,但不多久又破败不堪了。大德丁酉年(元朝1297年成宗年,皇帝铁穆耳,距今706年),僧人行超(号物外)不借助众人,慷慨解囊,倾己所有,创建大殿,又过了几年,供设起佛像,创建成僧堂、厨舍,僧堂后面疏浚了大井。又得到了众多老朋友和当地富人豪绅的帮助,修筑了藏经阁、钟楼、西厢山门,天王寺整体栋宇宏丽,金碧辉煌。行超公又买了千亩良田,每年收入田租八百担粮食。天王寺大高钟鼓木鱼长年不绝,远方和尚来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自从有了天王寺庙以来,到现在(约在元朝大德丁酉年1305年间,距今698年)应该是达到鼎盛时期了。还说,开山祖师融禅师,受法于茅山真观里,修行于牛头山,从唐朝永徽年间(唐朝650年高宗年,皇帝治,距今1353年)以来,从丹阳背米回寺,早上去,晚上回,往返八十里路,供养寺里三百人,又回忆起山庙的兴盛,都是由于四大天王显灵。在唐僖宗前朝,经营修葺整治完毕,在宋朝南北将分时有田租可吃,并且可赡养往来僧侣,这与融禅师开山背米以供僧众相比,怎么样?现在行超公建造寺庙,正当天下太平无事之时,与以前法超创建寺院时相比,怎么样?后经战火、建国改作粮库与十年文革的浩劫,寺庙现已不复存在,但只要你现在在原址细心查找,仍能寻见寺庙的一些雕刻精美的残砖破瓦,足可见鼎盛时期寺庙之昌盛……现在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参与寺庙重建。 每当人们回忆天王寺的雄伟,怀念天王寺的盛况,更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一个个迷人的传奇……箍桶匠独造天王寺天王寺,乃唐朝中和年间皇帝赐额。僧法超刻志募缘新建;造址于今天王镇粮管所大院内西面。当时募缘之日,法超邀请四邻八乡众多富户当家人前来相聚。由于建寺工程大,投入资金多,在相聚落坐时竟木一位施主敢坐上席。虽然经过一番客套推让,最后仍然没有一个愿坐上席的首位。就在法超为难之时,从外面走进一位施主,自称是一个走村串户的箍桶匠。只见此人来到客堂,毫无客套,大大方方的坐上了那没有人敢坐的第一把交椅,引得众多施主面面相觑。募缘开始了,法超手捧礼花托盘,走到桌前,敬请施主们自报赞助的钱数。可是,那些先来的施主皆不肯动笔,都将目光盯着箍桶匠。这时候的箍桶匠却笑着说:“众位先到,理应先报,剩下的多多少少我全包了。”谁知此话出口,触怒了众人,一个个立马离席甩袖而去。这时客堂上留下了唯一的、也就是最后到场的一位施主,他乐呵呵地对法超说:“既然如此,法超大师也不必多虑,就让我箍桶匠独造天王寺。”由于得罪了众富户,箍桶匠并不是一帆风顺。就在大殿龙木就位的时候,可能是有人成心算计,收买了一位大木匠,大木匠将龙木正梁故意做短了数寸。怎么办呢?眼看上梁时辰即到,就在香烛点燃、佛经念诵、鞭炮齐鸣的节骨眼上,箍桶匠飞身登上,将自己的一把斧头支住了接头,使大梁龙身按时落位。寺庙建成后,有许多施主敬香时,猛然抬头望大梁,见到一把斧头支托龙木,而眼睛一眨眼又飘然不见,留下了千古传奇。四金刚独特天王寺大殿分立着四大金刚,又叫四大天王。不仅塑身高大,其造型也十分独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意为“风”;持国天王手抚琵琶,意为“调”;多闻天王手持宝幢,意为“雨”;广目天王手握水蛇,意为“顺”。既是佛门法器,又是寓意为“风调雨顺”。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不老的记忆——天王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3. 我国距离韩国最近的小城,1195年前就有韩国人修建的寺庙

    我国距离韩国最近的一座城市,就是山东的荣成。在荣成的石岛有一座小山,名字叫赤山,跟韩国就有着莫大的关系。赤山所在的石岛,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赤山法华院是胶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始建于唐朝时的公元824年,距今已有1195年,不过修建这座寺庙的却是一位新罗人,也就是现在的韩国人。现在的赤山法华院是1989年建成的,也是我国唯一一座连接中、日、韩三国友谊的寺院。

  4. 长治城内的72条明清老巷,现在还有多少?

    街巷得名的依据大多是随着所处的环境、方位、周边建筑物而定,现今长治约有200条街巷,其中近一半是从明清现代沿用至今;随着时过境迁,街巷的名称也在随着发生变化;过去的小巷小圪廊,现在改成了街变成了路,有些虽然改了新名,但人们还是习惯以旧名呼之。先说第一类,过去长治城里的寺庙有很多,清朝时达50多处,这其中大多是明清两代时修建,佛教最多,也有道教宫观。

  5. 古寺挖出大太监府邸,埋有数百年的美酒,众人想喝,专家称会致命

    王瑾是宣宗时期的大太监,深受宣宗的信任。此后,承恩寺被掩埋在地下。当考古队来到进行考察以后,发现这竟是历史上的承恩寺古迹。在承恩寺建造以前,这里是王瑾的府邸,所以这些古酒可能是王瑾府中埋下的。不过根据史料,在承恩寺两侧,是一条商业街,商铺众多,而这些酒坛可能是某家商铺埋下,但不知为何,它们被遗忘,埋在地下,直到现如今被发现。

  6. 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公司,千年来只做一项业务,如今公司都还未倒闭

    世界上存活最久的公司,千年来只做一项业务,如今公司都还未倒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各行各业都在不停的变化,一些传统行业也逐渐被新兴行业取代,所以没有几个公司能够存在千年还迄立不倒的,总会有新的行业来代替你。但这个公司却是个意外,它是世上存活的最久的公司,千年来却只做一项业务,如今公司还未倒闭。

  7.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8. 唐朝,著名的「 ”甘露寺黄金大案”

    李德裕,唐朝名相,历朝历代评价甚高。

  9. 出土佛教至尊圣物佛顶骨舍利,花费248.5万白银的「 ”百寺之首”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其幕后的助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武帝。佛教在他的推广下,建康(今南京)就成了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五座城市之一。经过时间的洗礼,时代的改变,南京的寺庙也所剩无几,大报恩寺就是幸存者之一。

  10. 国内接客最牛的寺庙,56位皇帝先后到访,如今门票也只要15元

    中国有非常多出名的寺庙,南有普陀寺,北有少林寺,而我们国人旅行时,也常常会将寺庙作为行程中的一个目的地。这座寺庙就是陕西的西岳庙,据说建成至今,先后接待了56名皇帝,要知道这个接待皇帝的人数,甚至比故宫接待的还要多。西岳庙位于陕西华阴市,始建于汉代,由汉武帝主持创建,后来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距离华山仅仅5公里。

随机推荐

  1. 女人必备的7大黄金食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第1养:养血有道是:男人以眼神为荣华,女人以血色为富贵。第3养:养生有道是:女子虽弱,为母则强。美容师芦荟又称“自然界的绿色黄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出现了“芦荟热”,还没有发现哪一种植物像芦荟具有美白、保湿、防晒、祛斑、排毒、消炎、...菌、镇痛、护发养发、促进伤口愈合等全方位的功效,对治疗粉刺具有特别的效果。

  2. 年轻的巨人

    >当年青的巨人出现在他父亲面前时,父亲正在犁地,他对父亲说:“爸爸,来看看!看看我是谁吧!——你看出我是你儿子了吗?”望着这高大的巨人,农夫吓得大叫道:“不,不!你不是我的儿子,你走开吧!”农夫面对高大的巨人,心里确实有点害怕,最后只好让他来犁地,自己坐到地头边上去了。

  3.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

    讲的是晋文公重耳和楚王的故事,楚成王在重耳危急之际出手相助,重耳许诺往后晋楚交战,必将退避三舍。 满意请采纳,谢谢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 退避三舍...

  4. 买鸡蛋时该挑大的还是小的?吃鸡蛋做到4件事,离疾病越来越远

    请您注意,只要蛋鸡处于正常生长,不存在疾病等问题,生下来的鸡蛋没有残损,无论鸡蛋是大是小,它们的营养价值几乎相同。所以,影响鸡蛋大小的原因比较多,但只要是产蛋鸡正常,不存在疾病等问题,另外育成期达标,产下来的鸡蛋营养价值几乎一样。鸡蛋,靠谱挑选,健康食用,每日一颗煮鸡蛋,希望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给您的生活带去健康。

  5. 周佛海瞧不起汪精卫,原因竟然是汪精卫老婆的一个习惯让人受不了

    >周佛海认为汪精卫是一个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安乐之人,尤其是陈璧君,一贯以革命前辈自居,为人颐指气使,飞扬跋扈,她极力培植亲信势力,形成所谓公馆派。这是周佛海与李士群合作的蜜月期。其后,由于周佛海计划让其内弟、原警政部主任秘书杨树屏接任邓祖禹的警政部常务次长一职,竟遭到李士群的拒绝。周佛海为了中储券在江苏的发行,不得不做出让步,以四百万中储券换回四百万法币。

  6. 顿足搥胸是什么意思?

    【拼音】dùnzúduīxiōng【解释】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出处】《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例子】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只见灵车去,不见...归,顿足搥胸悲欲绝,呼唤...泪纷飞。《光明日报》1977.1.9【相关】百度“顿足搥胸”

  7. 金刚经持验录(十二)

    >王氏自幼与佛有缘,深悉佛力广大无边,她深知这种种变故,均是宿世罪业所致,从此发愿忏悔,专心持诵金刚经,数年不辍。>五斋僧诵经,喜获麟儿(二)>张杰,清朝顺治年间,官拜浙江提督,到了六十岁还没有儿子。他的夫人陈氏,崇信佛法,每天持诵金刚经,并到各处名山道场设斋供养僧众。张家后裔至今仍然恪遵遗训,虔奉佛法,持诵金刚经,从未停辍。

  8. 标新立异成语故事_成语“标新立异”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标:提出。  异:与众不同。  成语原意是指立论有新意,与众不同。  【用法】  多用来形容提出独特的主张,或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也指故意另搞一套,与他人不同。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

  9. 八路军神 ... :二里地外一梭 ... 击毙日大佐

    第一梭...发出,命中日军大佐胸膛抗日战争期间,胡先汉陆续在延安抗大和山西、山东等地的抗大任军事教员和学员队队长。一名日军大佐带领一个大队鬼子和一个营的伪军共计800多号敌人来犯,胡先汉架起了机枪。他果断地在敌人还没有展开队形之前先敌开火,一梭...打出去,将日军大佐打下马来,同时打倒十多名日伪军。战后遭俘虏的伪军报告,胡先汉的第一梭...打出,命中日军大佐胸膛正中,当场毙命,敌人阵脚大乱,士气大跌。

  10. 强邻环伺却稳若泰山?为何印度没有对眼中钉尼泊尔痛下 ... 手?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印度不断膨胀,吃掉锡金、控制不丹,大有重现英属印度辉煌的势头,但对于尼泊尔则始终相当克制,完全没有南亚霸主昔日的不要脸精神。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印度吞并尼泊尔的脚步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1、体量较大的特色相比于锡金和不丹,尼泊尔之所以在印度的...下独善其身,根本原因在于尼泊尔的体量相对较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