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论屈赋悲剧色彩的历史文化基因

  屈赋表现出的悲剧色彩,不仅是屈原个人遭遇不幸,理想破灭的悲剧的再现,它还是整个楚国、楚民族悲剧意识的集中体现。楚部族从其建立起,就长期受北方所谓正统王朝的歧视和讨伐,这种歧视和偏见刺伤了楚民族的心灵,促成了民族悲剧意识和忧惠意识的产生。

  关键词:屈赋悲剧色彩;中原歧视;楚民族悲剧意识

  屈原作品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究其原因,多数论者认为是屈原不幸遭遇所致,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屈赋表现出的悲剧色彩,不仅是屈原个人遭遇不幸,理想破灭的悲剧的再现,它还更是整个楚国、楚民族悲剧意识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在楚国历史文化中找到这种悲剧色彩的源头,并在屈赋中看到它的彻底爆发。而其中,中原歧视和讨伐挥之不去是最主要的因素。

  楚部族从其建立起,就长期受北方所谓正统王朝的歧视和讨伐。其历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殷商时期。楚与殷皆来自东方,应是同族,但楚其时尚为一个弱小部族,在与殷的交往中,常常是遭受欺凌。《诗·商颂·殷武》云:“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维女荆楚,居国南乡。”当时的“荆楚”虽然与后来的楚国所指不同,它“应为泛称地名之辞,商师伐荆楚,指其征伐居于荆棘楚木茂密之地的方国或部族”,但楚国已在其中了。荆、楚为地名,皆含微小之意义。今文家《公羊》、《谷梁》以为贬称。《公羊》庄公十年:“荆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且荆、楚也本贱木,故芈姓部族以楚为国名后,歧视之义已含其中了。后人也还常抱有此态度,朱熹《诗集传》曰:“盖自盘庚没,而殷道衰,楚人叛之,高宗挞然用武以伐其国。人其险阻,以致其众,尽平其地,使截然齐一,皆高宗之功也。《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盖谓此欤。”“苏氏曰,既克之,则告之曰,尔虽远,亦居吾国之南耳。昔成汤之世,虽氐羌之远,犹莫敢不来朝,曰,此商之常礼也。况汝荆楚,曷敢不至哉。”在朱熹看来,楚不朝殷,简直是胆大妄为。“况汝荆楚,曷敢不至哉”之歧视语气和态度已极其强烈。

  第二阶段是西周时期。周初,“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国语——晋语》),当时楚国连盟会都不能参加。周公封有功之臣,“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左传,昭公十二年》)。虽楚也被封以子男之田,但那只是一种形式,实质性的分封是不可能的。中原之人不但称楚为荆楚,还加蛮或夷,而称楚蛮、荆蛮、蛮夷。《春秋》鲁庄公十年(楚文王元年)载:“秋七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注云:“楚辟陋在夷,于此始通上国,然告命之辞犹未合典礼,故不称将帅。”又二十三年,“荆人来聘。”注云:“不书荆子使某来聘,君臣同辞者,盖楚之始通。未成其礼。”他们指的“典礼”、“礼”,当然是周礼,即宗法制度。楚人的制度、言行皆与之不合,故在他们看来是“辟陋”,楚仍是一个蛮夷之邦。到战国时,孟子还骂楚人许行是南蛮鸠舌之人。周王朝统治阶级思想的偏见和高高在上的心理同时导致了南北间几百年不断的战争和对峙。周初,楚人就遭到了征伐。《逸周书·作雒解》云:“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叛,……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史记·周本纪》说:“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索隐云:“昭王南伐楚,涉汉中流而没。”《初学记》卷七引《纪年》云:“(周)昭王十九年。丧六师于汉。”可见昭王南伐,实在是周楚之间一场你死我活的南北战争,结果周昭王丧其六师,连性命也丢在汉江里。昭王这次失败,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三百年多年之后,齐桓公率师伐楚,仍以“昭王南征不复”作为借口。昭王之后,继之而起的穆王也曾伐楚,同样遭到惨败。之后周宣王曾大举伐楚,《诗经·采芭》就是歌颂宣王南征的。诗云:“蠢尔荆蛮,大邦为仇。”“征伐狷狁,荆蛮来威。”对楚人的敌对态度显而易见。诗人用极其壮丽的诗句歌颂宣王大将方叔的军威,然而周师最后仍然是失败的。《国语,周语》上说:“宣王既丧南国之师。”韦昭注:“南国,江汉之间也。”《史记,周本纪》也有相似的记载:“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宣王上距昭王约两个世纪,可知在西周时代,周楚长期对立,并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且胜利者总是楚国而惨败的是周王朝。

  第三个阶段是东周。总的说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兼并最为激烈的时期。他们时而结盟,时而断盟,一时是友,一时是敌,一切皆以自身利益和存亡为前提。但在这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原各诸侯在春秋时结盟最多,而且多数是为了对付楚国。前680年,楚文王十年,伐蔡,周大夫单伯与齐、宋、卫、郑会于鄄;前678年,楚文王十二年,楚始攻郑,齐、鲁、宋、陈、卫、郑、许、滑、滕之君会盟于幽;前657年,楚成王十五年,齐、宋、江、黄再次会盟,谋攻楚;次年,齐桓公会鲁、宋、陈、卫、郑、许、曹之师进兵攻楚;前632年,晋军七百乘与宋、齐、秦之师破楚军于城濮,次年因郑亲楚,晋与周及齐、鲁、宋、秦、陈之大夫盟于翟泉,谋攻郑。类似的较大规模的盟会还很多,楚几乎都被排除在外。楚的强大造成了威胁是他们结盟的一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应是他们对周礼、宗亲观的看重,他们把北方诸邦国看成自己人,而把楚看成外人加以歧视和排斥。春秋时期的结盟很大程度是出于此种原因。到战国中后期,秦强,已经威胁到中原诸国的安全,楚才成为了他们联合的对象,因为此时生存已经远远比道义重要,但楚更多的是被作为挡箭牌使用。汉以后的许多政治家还持这种偏见。《汉书,严助传》载淮南王上书云:“自三代之盛,胡越不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公羊》僖四年曰:“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病中国。”这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言“蛮夷喜叛,劳师之役,不如弃之”如出一辙,置夷蛮于中国之外。

  通观楚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原诸国对楚民族基本上是在心理上加以排斥、歧视,在军事上加以全力打击。这种歧视和偏见刺伤了楚民族的心灵,促成了民族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产生。它也大大地 *** 了楚民族,特别是楚国的上层人物,使他们在心灵受创伤之时,更加热爱祖国,以坚决的态度和更强的实力去征服诸国,以此来对抗中原的歧视,楚人自称蛮夷也是一种无声的 *** 。同时这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和不服输、勇于开拓进取、想象的品质。楚民族构建的楚文化元可争议地成了长江文明的核心,它显示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博大的包容精神,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思辩怀疑和否定批判的精神,超越规矩的创新精神及铺张扬厉的感 *** 彩。“总而言之,这是精神文化方面的楚式、楚派、楚风。”而这无疑是屈赋艺术精神得以生存的沃土。

  如上文所述,楚从其发祥开始,就被自认为是正统的中原国家歧视。周人甚至认为楚人“非我族类”,把他们排斥在中国人之外,且屡加侵伐。南北两个政权对峙几百年,也相互争斗了几百年。这对整个楚民族的心理、精神影响是巨大的,它严重地挫伤了楚人的自尊心,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这种长期的民族忧患意识在楚民族的集体意识中逐渐地沉淀下来。楚强,从守燎人一跃而成霸主,调令诸侯,问鼎中原,楚人曾为此欢心鼓舞。但中原仍抱偏见,联合侵犯随时发生,以至于楚武王自称蛮夷以抗中原。这可以说是楚人的愤慨之语,也折射出楚人自尊心备受打击后无可奈何的心绪。楚人极力推崇祝融、鬻熊等先圣,屈原也把祖先推到高阳氏,这或多或少可以看作是楚人对心灵备受打击的补偿。它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楚成王何以因“夔不祀祝融、鬻熊”而灭同姓之国了。《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晋大夫栾书的话:“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护、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中可以窥见楚人在卓绝的创业、光辉的战绩深处,有幽深沉重的忧患——悲剧意识的闪动。

  楚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也是促使楚民族悲剧意识形成的突出原因。楚自立国以后,历史上无大暴乱,(历史论文 www.lishirenzhi.com)但上层统治者内部夺权的现象,在春秋战国间最为激烈。笔者仅据《史记·楚世家》和姜亮夫先生《屈原事迹续考》中的楚世系图统计,从熊延弑君并代立开始,至哀王被袭杀,有记载的君王共24位,而发生重大变故的君王约有15位,重大事件二十多起,其中发生弑君情况的竟达10次。如果加上《左传》等文献的记载,数字还会更大。此为楚政治上的一大特色,也是它灭亡的主因之一,同时它还为楚人的文化积淀中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这种由多个因素促成并在民族文化中积淀下来的悲剧意识,在屈赋中表现出来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屈原的家世、身份、地位以及学识等多种因素使他有条件和可能把原本属于民族的东西通过艺术表现出来。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婀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姜亮夫先生通过详细考证,认为屈原乃楚武王之后,左徒一职,地位甚显,仅次于令尹。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几方面的信息:作为楚之同姓,曾任三闾大夫,又“博闻强志”,因此对楚国、楚民族的历史文化相当熟悉;屈原是楚国统治集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政治才能突出,他对楚国当时的处境看得很清楚;他还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政治家、诗人,情感丰富。这些因素使他把整个楚民族沉淀下来的悲剧意识用楚地特有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了可能,而楚国当时不正确的用人和对外策略导致国势衰退的悲剧以及诗人自己的悲剧命运,又使这种可能得以实现。

  因为在当时,随着秦国的强大和诸侯局势的变化,内忧外患很快让楚国从神坛跌落。楚怀王是楚民族命运的一大转折点,进入怀王后期,楚人引以为豪的强大成了永远的记忆,噩梦开始。屈原因谗见疏,先后被流于汉北、江南,理想破灭。同时楚国一蹶不振,日趋衰亡。屈原个人的悲剧与国家的悲剧融为了一体,它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整个楚民族的,这种悲剧更深沉,更典型,因而它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可以说它贯穿了屈赋所有篇章。初读屈赋,我们首先被打动的往往是它奇诡的想象,离奇的夸张和艳丽的诗句。稍熟后,就能在它表面热闹和不拘束缚的描述中体会到屈原深深的悲哀。如《离骚》所言:“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情主人公总是以凄婉动人,充满无限悲伤的形象出现。一方面担心自己即将老去,不能为国家分担忧愁,另一方面又为百姓生活的艰辛而痛苦流涕。诗人曾“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希望为国家培养人才,但结果却是何其失望和悲伤,“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诗人又上天人地追求理想,诉说痛苦,然帝阍“倚阊阖而望予”,于是诗人慨叹“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即已邃远兮,哲人又不寤。”一切皆告失败,在远游之际又“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诗人运用了瑰丽、丰富、壮观的艺术虚构。在超现实而又更广阔的世界中,进一步展开了尖锐的悲剧冲突。《九歌》相对欢快,但其中人神殊途,其间的沟通和相见的艰难,自然而然地在人们普遍信神的心中投下悲剧的阴影。《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主人公活动的背景显得幽远而凄清,给人荒凉孤寂之感。《少司命》乃男巫迎祭女神之辞,“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少司命自有美子,而男巫为何又愁苦呢?男巫道出了原因:“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少司命与己“目成”、“新相知”固人生至乐,而“出不辞”、“生别离”亦人生最悲。越是分离越是执着,越是没有结果越是倾注整个生命去热烈地追询。《东君》中的主人公是楚人最尊敬的太阳神,它光被天下,威风八面,本应无忧无虑,可它为什么还会“长太息兮将上,心低侗兮顾怀”?《天问》、《九章》、《远游》等无不让观者心情凝重。故刘彦和《辨骚》云:“《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倚靡以伤情。”“哀”、“伤”之情志,应该说是很准确地概括了屈赋的一大特点。

 

  屈原个人的遭遇固然是造成屈赋悲剧色彩的直接原因,但又决不能仅仅用这去解释它的全部。我们可以说屈赋中抒情主人公邀游宇宙、叩天庭、求下女的失败是屈原个人不幸遭遇的有意无意的再现,也可以认为《九章》是楚国后期悲剧现实以及屈原个人悲剧命运的反映。但屈赋中众多神灵的忧伤、失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也应该有屈原个人的因素,但我想造成屈赋这种风格的更深沉的原因,应如前文所分析的,是楚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集体悲剧意识的再现,它虽是远因,但它是根本性的,是整个民族的,它的影响也应更全面更深刻。因此东君、湘君、湘夫人、山鬼等神的忧伤就不仅仅是屈原个人的了,它已经包含了楚民族的集体情结。用它来解释屈赋中那种挥之不去,潜藏在每个篇章、诗句中的悲剧意味似乎应该更合理。

论屈赋悲剧色彩的历史文化基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9. 楚汉相争项羽要煮刘太公,项伯到说了啥,成就刘邦得天下

    历史上著名的的楚相相争,又叫楚汉争霸,有名楚汉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6年8月到公元前202年月,是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争夺天下政权所发生的异常重要战争。命令项羽刘邦兵分两路,项羽北上救赵,刘邦西进伐秦,开始发起灭秦之战,并约定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发动彭城之战在公元前205年3月,刘邦得到楚国的重要情报,从南渡平阴津到洛阳新城,准备开始袭击彭城,不过在彭城一站,刘邦打败,项羽歼灭了刘邦主力军队,刘邦落荒而逃。

  10. 君子之交:除了管仲和鲍叔牙,还有他们俩!两人关乎整个楚国存亡

    小编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八九,最幸运的是能与人言之一二三”。一个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好友不过一二人,甚至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寻觅到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己”比「”伴侣”更难找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历史人物能够称得上是对方的知己。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杜甫和李白,周瑜和诸葛亮。他们这些人有些甚至是敌人,就像周瑜和诸葛亮,各为其主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互相敬佩和仰

随机推荐

  1. 生日祝福语_送给长辈生日的祝福语_生日语录

    小编整理了“送给长辈生日祝福语”一起来看看送给长辈的祝福语有哪些吧!篇一:送给长辈生日祝福语1、每个生日都有礼物,都有祝福,无论你有多少个愿望,多少个梦想,我的礼物是我的心,永远陪着你!送长辈生日祝福语短信。篇二:送给长辈生日祝福语1、真高兴今天是您的生日,老师说我是上帝赐给您的礼物,但愿这礼物不是太糟糕,祝您快乐!

  2.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

  3. 战场上抖花枪?对手教你做人!古战场上的长枪枪杆为何越硬越好

    但历史资料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古代的长枪顶级使用高手们可一点都没有抖花枪的战例,普通士兵们的需要也是枪杆越硬越好。明军使用的长枪分为三种,分别是长枪、钉枪和线枪。明军中使用最广泛的长枪,又叫称长竹枪,长度在一丈二尺到一丈八尺之间,长枪的枪杆是木制或竹制,枪头较小,枪头套在枪杆顶端。明军使用的第三种枪是线枪,它全长9尺(约3米),比两个同行要短,是明朝骑兵的常备武器,又叫破甲枪。

  4. 成功的道路有多远

    一只老式的大肚煤炉被用做乡村校舍取暖之用。他们把失去知觉的小男孩从火中救出来,他已是奄奄一息了。他的下半身被严重烧伤,他们把他送往附近的一个乡村医院。被严重烧伤、神志不清的小男孩躺在床上,模糊地听到医生在对他母亲说话。他不想做一个瘸子,他要走路。但不幸的是,他腰部以下无法活动。细瘦的双腿在那里摇摇晃晃,一点儿也没有知觉。然而他再次站起来的决心依然是那么坚定。他一心想着自己能再次走路。

  5. 爱就说出口 2015父亲节祝福语好运版

    父亲节送父亲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让它伴父亲每一天,祝父亲节日快乐。为了这个家您的鬓间添白发,为了孩儿您把心操碎,爸爸您辛苦了,孩儿不能陪在您的身边,给您尽孝陪您聊天,今天是父亲节,孩儿在远方祝您快乐!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祝福您,父亲节快乐!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真心的祝愿您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6. 【率心】的意思是什么?【率心】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率心lǜxīn1.任其心意。《魏书张衮传》:「衮遇创业之始,以有才谟见任,率心奉上,不顾嫌疑。」率心的拼音lǜxīn率心是什么意思率心lǜxīn1.任其心意。《宋书彭城王义康传》:「义康素无术学,闇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迳行,曾无猜防。」2.犹本性。《南齐书谢超宗传》:「根性昏动,率心险放,悖议爽真,嚣辞犯实。」3.尽心。

  7. 和硕怀恪公主:雍正唯一的公主,孤身活到23岁

    >不仅如此,婚后才5年,1717年,和硕怀恪公主就离世了,孤身活到23岁,胤禛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但此时胤禛与兄弟们的关系紧张,八阿哥胤禩在朝廷中势力不小,即使受到康熙帝的谴责,却转而支持十四皇子胤禵继承皇位。

  8. 新年祝福语_给老师的新年祝福短信_新年祝福

    新年祝福语|元旦祝福语|元旦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拜年祝福语给老师的新年祝福短信1、轻轻一声问候,不想惊扰您,只想真切知道您一切是否安好。祝老师鸡年快乐!为您送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祝老师新年快乐!

  9. 秦朝统一的内驱力与第一帝国

     秦朝统一的内驱力与第一帝国  以今天的眼光看,秦始皇固然有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超前的眼光与惊人的想象力。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出现在距离纸张发明尚有300多年的时代,正如美国汉学家顾立雅赞叹,在基督诞生之前, *** 就显示了与20世纪超级国家的相似之处。  ...

  10. 孙维世感恩周恩来夫妇:爸爸妈妈是种光明磊落的爱

    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周恩来要求革命后代不要成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周恩来侄儿周尔均撰文《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以怀念伯父。文章称,周恩来对亲属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所有革命后代,切不要像因为有“吃不倒的铁杆庄稼”而最终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她从小因战乱被寄养在上海乡下,爸爸妈妈非常想念她。经过辗转跋涉,她终于到达张家口与爸爸妈妈一家团聚。周...是我敬爱的伯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