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本文摘自:中国军网,作者:董少东,原题为:《凿穿“铁桶”:促使红军提前...的绝密情报》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在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中岌岌可危。就在蒋介石为其“围剿”红军制订的“铁桶计划”即将实现而踌躇满志之时,这份绝密的作战计划却送到了...中央手中。蒋介石在南昌设立了“南昌行营”,亲自坐镇,指挥本次“围剿”。这样,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失利。

核心提示:莫雄为人重义,结交广阔,方方面面、各色人等都有朋友,因此还得了个“五色将军”的外号。而他一生最珍视的,就是与 ... 的这份特殊友谊。这个没有加入中国 ... 的“五色将军”,有着最闪亮的红色底色。 1956年,项与年(左)与莫雄重逢时合影。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作者:董少东,原题为:《凿穿“铁桶”:促使红军提前 ... 的绝密情报》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在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中岌岌可危。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血战一年,未能完全抵挡 ... 军的步步紧逼。 ... 军四面蚕食着红色的土地,一步步迫近中央苏区中心地带。 就在蒋介石为其“围剿”红军制订的“铁桶计划”即将实现而踌躇满志之时,这份绝密的作战计划却送到了 ... 中央手中。千钧一发之际,中央果断决定:红军提前实施战略转移。伟大的二万五千里 ... 开始了。出发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左右。 回看 ... 出发时的历史,其凶险和惨烈至今令人心惊。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浴血湘江,总兵力从8万人锐减至3万人。幸而, ... 中央还在,红军主力还在,中国革命的火种还在。 如果没有那份在“铁桶”完成合围之前送出的绝密情报,后果不堪设想。 ... 在 ... 突破乌江天险后曾感慨:“我们这些人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搞情报的同志”,指的是屡立奇功的隐蔽战线,当然包括搞到蒋介石“铁桶计划”的同志。其中最关键的两个人,一个是并非 ... 员却被称为“ ... 的老朋友”的 ... 少将莫雄,一个是功勋卓著的隐蔽战士,真名隐于历史几十年的项与年。
堡垒重围中的中央苏区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了100多万军队和200架飞机,亲自坐镇指挥,对江西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中央苏区的兵力就达50多万人。蒋介石在南昌设立了“南昌行营”,亲自坐镇,指挥本次“围剿”。“南昌行营”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等十省和上海、南京、武汉三个特别市的军政事宜,权力极大。 也正是在这前后,1933年10月,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进入了中央苏区。当时的 ...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十分信赖李德,将军事大权交给了李德。李德指挥的特点,是拘泥于教条,并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据当时给他担任翻译的伍修权回忆:“当时的地图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草图,误差较大,不够准确,李德也不问,所以他的指挥往往与前线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 1933年9月至11月,红军与 ... 军在瑞金北边的要地黎川鏖战,由于死守黎川,致使黎川失守,后多次战斗未能收回。这样,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失利。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中国近代史历史蒋介石中央革命根据地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