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许冠文的大军阀开始,谈谈民国以来港片中的军阀形象衍变

为什么军阀大帅都是光头、都有大胡子?为什么是个军阀都要在电视剧里强抢民女?为什么军阀个个都是动不动枪毙人的大老粗?——这当然和军阀的恶劣历史印记脱不开关系,但大众眼中,军阀的形象更多是从影视剧中接受的。而这样的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是从北洋时期之后就开始不断变化的。 张卫健的大帅哥和许冠文的大军阀 此文主要讨论自军阀混战、鸳鸯蝴蝶派文学崛起后,军阀形象在民国至之后港片中的演化。至于为什么说是港台影视剧呢?因为解放后大陆的商业电影 ... 是断档的,军阀题材从未作为一个商业电影题材在解放后的大陆流行过,即使有《秋海棠》或者《啼笑因缘》的翻拍,那也是基于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改编,并非对这一元素本身的演绎。而港台影视剧中,解放后赴港的民国电影人继承了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军阀的人物形象,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演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电影题材的挖掘有继承也有创新。 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起源 清朝灭亡后,军阀混战这段历史给民国的小说家们提供了不少灵感,其中军阀强抢民女就是民国通俗小说中流行的元素。 最初的军阀故事,是根据真实的社会新闻改编的。1927年1月,京剧名伶刘汉臣、高三奎被军阀褚玉璞秘密处决,是当时非常出名的社会新闻,后被称为民国天津八大奇案,郭德纲有相声段子《枪毙刘汉臣》就是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 啊?谁喊我? 随后于1941年,被小说家秦瘦鸥改编为轰动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秋海棠》,故事为戏子秋海棠和女学生罗湘绮相恋,被某军阀拆散的悲剧。1943年,曾执导中国第一部恐怖片《夜半歌声》的上海导演马徐维邦把《秋海棠》搬上大银幕,主演李丽华。 年轻的李丽华 我估计秋海棠在民国时的影响力颇大,八十年代大陆仍有一定影响力,当时大陆翻拍时女主是名旦龚雪,07年还有翻拍,不过07年的版本似乎没掀起什么水花。 民国时期,还有另外一部非常有名的鸳鸯蝴蝶派的军阀题材小说《啼笑因缘》,讲的是北洋军阀时期,青年樊家树和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故事。《啼笑因缘》于默片时代就被搬上大银幕了,主演是胡蝶,电影我稍稍看了一下,没配音乐的默片不太看得下去,但衣服布景现在看来都非常洋气养眼,比现在导演所谓的民国电影服化好多了。 而这两部小说后来都为港台影视剧中的军阀片的元素奠定了基础。 默片啼笑姻缘 港台五六十年代时军阀戏:军阀忙着「 ”强抢民女” 解放后香港聚集了不少南逃电影人,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属李翰祥了。李翰祥对军阀形象的构建当然有着极大的贡献,这一点我们暂且不表,之后再说。香港在五六十年代两家体量最大的电影公司,一家邵氏,一家电懋,邵氏的老板邵逸夫和邵仁枚都是上海人,邵逸夫即使讲粤语,那一张口也是带着老式的宁波腔上海话口音;电懋的导演编剧制片有一大堆上海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淇和他的老友张爱玲,这两家公司拍国语片的许多风格,都继承了民国时期上海电影人的风格。 港台五六十年代的军阀电影自然也继承了上海电影人的品味,南腔北调,都能在军阀片中找到踪迹。其中最出名的就属1964年邵氏根据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改编的电影《故都春梦》,改名为《故都春梦》是因为台湾省当局禁了留在大陆的作家的作品,以至于不改名没法上映。上映后,大概借着对故都的乡愁和李丽华、凌波等明星的号召力,此片票房极佳。《故都春梦》中开头一段极佳,在狭小的邵氏摄影棚中再现了二三十年代的北平,据说这一段是李翰祥导演的,镜头一转到了讲大鼓的沈凤仙,李丽华中年扮嫩,演了原著二十岁少女沈凤仙,而以反串出名的凌波演了卖艺姑娘关秀波,两位女主角的选角我觉得不是很好,李丽华除了大鼓唱得好,演小姑娘实在是有种难以名状的造作,如果放在今天大概会被归到天涯姑娘教里面去;此片演军阀头子刘大帅的演员井淼倒是非常出彩,一口原汁原味的山东话,加上大胡子,非常带感,演过各种大反派的田丰在此片中扮演刘大帅那位到处拉皮条的副官,也非常出彩。 李丽华的京韵大鼓,坐在下面看李丽华的小哥是关之琳父亲关山 南逃北人心中的故都 扮嫩的李丽华、邵氏的故都春梦 左为田丰,饰演刘大帅的副官,中为井淼,饰演刘大帅 同期邵氏的老对头电懋也拍摄了啼笑因缘,在台湾省上映时的名字叫《京华春梦》,但由于邵氏的版本先入为主,电懋的版本票房据说一般般。但我觉得电懋的版本好看些,选角更加靠谱,布景也精致些,电懋的版本,女主角是能歌善舞的葛兰,女二是林翠,男主角是赵雷,其中的大帅角色也很出彩,是电懋的肌肉男乔宏出演的,这个角色与乔宏一般出演的绅士/傻大个角色凌然不同,非常吸引人。 电懋的啼笑姻缘 伊斯曼彩片呈现出的别致效果 葛兰与乔宏 而两部啼笑因缘之后,许多港台的电影厂商跟风出品了许多军阀强抢民女的电影。 有趣的是,现在观众非常熟悉的一个影视剧形象,《情深深雨蒙蒙》中陆依萍的父亲,过气军阀陆振华就是那时被创作出的人物形象,电视剧是根据1965年琼瑶小说《烟雨蒙蒙》改编的。 琼瑶小说的影视化始于六十年代,琼瑶成名不久,大导演李翰祥就将琼瑶的《菟丝花》搬上了大银幕,李大导演也评价琼瑶的《几度夕阳红》非常有画面感适合改编成电影。我很难根据现有的资料揣测《烟雨蒙蒙》中军阀家族的故事是受了怎样的启发写出的,或许是台湾省当时的南迁过气军阀相关的社会新闻(譬如什幺小妾卷钱和情夫逃跑),也有可能是受了当时军阀强抢民女题材的影响(譬如陆振华强娶傅文佩),但《烟雨蒙蒙》中年老的陆振华的形象,没有军阀电影那么片面,反而和书中老父亲的形象更加类似。 六十年代的烟雨蒙蒙 而邵氏则借着《故都春梦》的东风和阵容拍摄了根据《秋海棠》改编的《红伶泪》(1965)和武侠大导演张彻编剧的《血溅牡丹红》(1967)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中,前者中李丽华和井淼再度搭档出演了被军阀抢亲的民女和那个抢亲的军阀;后者中叶枫演了那个被军阀抢亲的民女,井淼和田丰则再度搭档出演了抢亲的军阀和拉皮条的副官。70年代后,楚原虽然翻拍过啼笑因缘,这个版本已经大失原作特色,就连京韵大鼓都没有了,变成了卖唱女井莉唱某首粤语歌。 血溅牡丹红、红伶泪 总之,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狂轰乱炸,华语片中军阀的形象,延续了民国小说家的创作,基本得到了固化,军阀的形象大致可以总结为:军装、大胡子、光头、强抢民女、妻妾成群、说着某种山东话或某种北方方言。 七十年代的军阀讽刺喜剧:军阀段子满天飞 似乎从很早开始,华语电影厂商就有着逮到一个火的题材就狂轰乱炸拍,直至拍烂这个电影题材的习惯。观众在六十年代看了一大堆军阀强抢民女的故事之后,似乎也对这个题材产生了厌倦。然而1972年,从台湾省创业失败回到邵氏的李翰祥,在观众看腻军阀强抢民女的戏码之后,带着他创作的《大军阀》粉墨登场了,《大军阀》是李翰祥返港后的第一部作品,自然是憋大招的结果,而此片公映后确实一炮而红,成为1972年的香港票房冠军,演军阀庞大虎的许冠文,也自此一炮而红,成为华语片著名的「 ”冷面笑匠”,不仅如此,李翰祥还靠大军阀开创了华语片中的一个新片种,港产 ... 的前身——风月片。 《大军阀》的命名,很容易联想到卓别林的电影the great dictator。大军阀是我最喜欢的李翰祥电影,非常好看!大军阀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军阀段子,这些军阀段子大多来自于邵氏的一位老演员郝履仁,郝解放前在大陆做过韩复渠的副官,赴港后,在邵氏片场时经常和人说各式各样的军阀段子,遂让李翰祥和胡金铨都产生了拍军阀段子的想法。 大军阀中的郝履仁 李翰祥的编剧能力一向欠佳,一旦脱离了别的编剧写的剧本或者是可靠的小说,其编剧的风月大多如同拼凑的小品段子集一般,没什么电影本身的叙事性可言,主要是看美术和女演员。但这部片子竟然是个意外,电影虽然是一大堆军阀段子拼凑的,但也算有个主线剧情——军阀庞大虎奸诈狡猾、作恶多端,欲强占何莉莉演的花旦,花旦老爹被庞大虎 ... 了,最后花旦报仇把庞大虎 ... 了。中间穿插了不少段子,但都不干扰电影的叙事,对于军阀庞大虎的刻画更是非常深刻风趣,可谓是整体散而不乱,有如《老残游记》之类的明清旧小说一般,随着人物足迹刻画历史风貌。但如果对于很多不习惯旧小说叙事、看多好莱坞戏剧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的叙事会让他们不太习惯。 里面几个段子实在是太搞笑,庞大虎一说话我就想笑,那口带大葱味道的山东话,配上许冠文冷面笑匠的功力,实在是太过瘾。 片中几个段子对应的军阀大概是: 大帅求雨 ... 龙王,张宗昌的梗 大帅审寡妇通奸案,此片是李翰祥把胡锦从台湾省带到香港拍的第一部电影,胡锦也因此片奠定了「 ”一代 ... ”的银幕形象 胡锦在片中的奸夫则是大家都熟悉的,杨幂前老公公刘丹 外国友人送大帅一条狗,大帅说味道不错,就是皮厚了点,好像是四川某军阀的梗 大帅摆寿宴,这一幕戏趁机嵌入了张宗昌「 ”三不知”的梗,不知有多少儿子,不知有多少小妾,不知有多少兵 演大帅小妾的是狄娜 这一段剧情是小妾在偷情,狄娜在此片中贡献了著名的露背镜头——被李翰祥忽悠的。李翰祥为了让狄娜脱衣服,跟狄娜说的版本是,镜头会离得很远,而且会隔层纱,就比如上面那个角度。然而,实际上…… 李翰祥在床脚也安了一个镜头,床上春光在这个镜头下一览无余,狄娜得知了这个镜头的存在之后,非常生气,再也没有和李翰祥合作过…… 当然还有李翰祥最爱的——jio 我看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头》里面有一张照片,是李翰祥游玩欧洲时候在卢浮宫之类的博物馆拍的,身边有一位侧卧裸体的女神雕塑,感觉狄娜在此片中的 ... 造型有点像那尊雕塑,不知道李翰祥是不是受这尊雕塑启发让狄娜摆了那个pose。 拍军阀必拍的大帅强抢民女案,大帅这次强抢的民女是何莉莉演的一个花旦,花旦在此片中登台表演了著名的三俗京剧拾玉镯。 军阀抢地盘 大帅做皇帝梦,小妾哄大帅说在床上看到龙,根据袁世凯的改编的 大帅炮轰慈禧陵,根据孙殿英盗陵改编的 军阀做法事,注意背景军阀老娘的照片长得很像许冠文,最后被何莉莉演的花旦寻仇刺 ... 而死,而丧礼上玩了一把军阀不知道有多少儿子的梗 片中井淼演的庞大虎的养父,出场非常搞笑,井淼是山东人,张口一口山东话,非常搞笑。井淼在《故都春梦》、《红伶泪》、《血溅红牡丹》中都演了凶神恶煞、强抢民女的军阀,但到了1972年,大概是吃了年龄的亏,由27岁的许冠文演了庞大虎。如果年轻十岁,说实话井淼当主角更合适,而且自己就可以配音。 和五六十年代中的军阀光头+大胡子的形象对比,不难发现,《大军阀》开创的讽刺喜剧中的军阀形象,是基于五六十年代军阀的形象演化,无非是加入了更多的讽刺喜剧元素。之后李翰祥和邵氏其他导演对军阀这类形象拍了其他许多电影,诸如许冠文1973年演的一乐也和许冠文离开邵氏后,秦煌1979年出演的军阀趣事 ,但由于邵氏本身的衰落,导演和演员阵容不比当前,之后邵氏的军阀题材喜剧,没有一部能够超越李翰祥的《大军阀》,台湾省好像也有几个军阀题材的讽刺喜剧,但笑料低俗人物形象单薄,也都不成气候。 辉煌冷却后的多元演绎 七十年代的军阀讽刺喜剧热潮过了之后,军阀片似乎作为一个片种,就淡出了港台电影 ... 人之眼。譬如1986年徐克导演的刀马旦,军阀人物出现在北洋军阀时期的电影是有的,但是军阀作为主角似乎就少了,而军阀的人物形象,则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刀马旦中最出彩的军阀实际上是林青霞演的那位曹云,阿霞的神颜罩着,想不出彩都难啊!而曹云的爹,是正儿八经的军阀头子,造型就和一贯以来的军阀造型很像了。 近年来香港电影人翻拍了不少邵氏电影,之前有陈奇勋翻拍《十四女英豪》为《杨门女将》,后有尔冬升拍《大魔术师》和《三少爷的剑》致敬李翰祥的《大军阀》和楚原的《三少爷的剑》,最近还出了袁和平翻拍《奇门遁甲》。这几部翻拍或者致敬的作品中,最好看的还属尔冬升的《大魔术师》。 我看了一下豆瓣的评论说《大魔术师》不好看,剧情脑残,抄姜文,我可不这么觉得呀,刘青云那个大胡子,那身装扮,电影浓厚的「 ”港产”北方气息,在加上华丽丽的电影名——大魔术师,可不就是致敬当年李翰祥的大军阀么。至于有人说大魔术师剧情零散不知所云,那我更不认同了,电影的叙事虽然零散但是并不失主线,而且并不是所有电影都需要学习好莱坞的人物与剧情走向强关联的编剧 ... ,像李翰祥的大军阀采用传统相声段子组合的方式来拍电影不是照样能够迎合中国人的叙事习惯么?电影中如此多的军阀笑料、致敬默片、致敬邵氏的梗,全程令人捧腹大笑。而电影的 ... 也非常精良,电影服化道与同类型电影相比,是少有的看的过眼的,周迅的造型非常出色,还原时代造型风格的同时又能体现周迅的魅力。 周迅的发型是民国时期的双圆髻:《啼笑咽缘》里,说唱大鼓的沈凤喜赶时髦,喜作女学生打扮,沈家树见她「 ”今天换了一件蓝竹布褂,束着黑布短裙,下面露出两条着白袜子的圆腿来,头上也改挽了双圆髻” 邵氏作为辉煌一时的电影厂商,给港人留下了诸多话题,而TVB又与邵氏同属邵老板麾下多年,自然不会放过邵氏的那些梗,军阀梗就是其中之一。张卫健阔别TVB10年后,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竟然是台庆剧大帅哥,大帅哥中,张卫健又剃了那个观众熟悉的光头,贴上了军阀标志性的大胡子,扮起了一个立志成为大帅的「 ”大帅哥”狄奇,这造型,这片名,可不令人回忆起大军阀中许冠文的标志性造型么!不过大帅哥和张卫健其他作品一样,有着张卫健独特的个人风格。 第一集中,狄奇重复了许多张卫健当年的个人台词,似乎在说,我DK又回来了! 之后的剧情也是重复着张卫健在喜剧中的个人风格,这部剧还在热播中,我最近有点忙没空追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追追看。 结语 军阀电影的热度已过,但是观众心目中,民国军阀的形象是挥之不去了。以后军阀大概率还是会作为民国题材电影中的一个形象类型出现的,至于是否会作为喜剧主角,那就要看之后电影人的兴趣了。

许冠文的大军阀开始,谈谈民国以来港片中的军阀形象衍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2. 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

    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国庆期间热播《外交风云》,全景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中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3. 「 ”倒戈将军”冯玉祥,800多评论都在争议其做人。他错在哪里?

    总有人说,冯玉祥是爱国将领,我对此从来没有否认,也一向没有视而不见。有些人只看了我一篇文章就大放厥词,我认为实为不妥。昨天800多条评论,看到我眼花。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冯玉祥做人的问题。冯玉祥我真的无语。

  4. 民国时期黔系军阀的生存之道:弱小的贵州一省竟搅动整个西南政局

    有言道:「”四川的草鞋兵,贵州的双枪兵。”黔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黔军将士战斗力弱小,他们左手...、右手烟枪,是臭名昭著的「”双枪兵”。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势力,却在贵州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割据特色。黔军曾经兵发四川,谋震云南,甚至在北伐战争中也打出了名堂。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民国军阀中的异类——黔系军阀吧。要说黔系军阀,首先要说的人物必然是有着黔军鼻祖之称的刘显世。刘显

  5. 民国好父亲梁启超,「 ”溺爱式”教育培养了九个优秀的孩子

    提起梁启超,最先想起的是失败的戊戌变法和严肃的政治家形象。其实私底下他是一个宠爱儿女的父亲,用自己独特的教育...和爱将儿女都培养为很优秀的人。

  6. 为什么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孙中山的政敌。因此在中国...的正统史论和中国...的革命史论中都将他们打入了另类。原同盟会中华兴会的创始人。

  7. 民国军阀吴佩孚曾为巩义这座庙题词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

  8.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9. 历史 |「 ”民国四大美女”的真实长相如何?陆小曼最美

    「”民国四大美女”的真实长相如何?陆小曼最美小编按:相信很多读者都有听过民国四大美男: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而民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后人也评出了民国四大美女:陆小曼、林徽因、周璇、阮玲玉,也许同样有不少读者在书本上看到她们的名字,今天就通过一组老照片,看看「”民国四大美女”到底美不美!陆小曼民国四大美女之一——陆小曼陆小曼是江苏常州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画家,其感情生活也非常

  10. 人称「 ”笑面虎”,做事却心狠手辣的孙传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谈起民国军阀,那自然少不了孙传芳。

随机推荐

  1. 梦见墙壁倒了

    周公解梦梦见墙壁倒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墙壁倒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历史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谁?为什么会有争议是禹还是启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你知道夏朝是由谁创建的吗?现在,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夏朝的开国君主是谁吧。禹又举荐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禹之子启攻打益而取得天下,建立夏朝,由此开始确立了以父死子继的世袭制为核心的家天下王朝体制。不过,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朝的开始从大禹算起。>所以,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禹建立夏朝。

  3. 梦见满地草莓

    周公解梦梦见满地草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满地草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太平天国失败,此人躲到乡下活到96岁,死前道出杨秀清死亡之谜

    然而,就在清军进入南京大开...戒之时,有一个人却早已带着洪秀全的临终嘱托,护送他的妻儿逃了出去,这个人的名字就叫赖汉英!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统治阶层发生内讧,从而引发了天津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最终在公元1864年,被清...剿灭,赖汉英却因带着洪秀全的妻儿避祸,而成了太平天国少数几个幸存的领导人之一,公元1909年,隐居在故乡花县的赖含英病逝,享年96岁!临死前他曾爆出一个秘密,说当年天

  5. 梦见喝水 梦见喝水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喝清水,会身体强壮。梦见喝非常甜的饮料,则意味着疾病的困扰。梦见喝脏水,预示将遭遇不幸,地位和钱财受到损失。梦见喝凉水,预示会通过艰苦奋斗,得到成绩和荣誉。梦见租房梦见租房什么意思出门在外的打工者或旅行者梦见自己喝井水,表示对家乡的思念,预示可能会回家。商人梦见喝水,生意会极不景气。孕妇梦见喝水,将来会难产。

  6. 举手相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ǔshǒuxiāngqìng【解释】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出处】明·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例子】无【相关】百度“举手相庆”

  7. 骨相大全——金锁十字骨_看相大全

    金锁十字骨,在后脑海正部,横骨较短,直骨较长,而成十字架。主制造专家,或技艺专长,初年奔牠劳碌,中年遇合发达,而为贵人欣赏,衣禄丰足,妻淑子贤。稍有挫折遗累,半为识人不足,因权利而...;半为族戚牵制,因情义而包围。天性诚厚中有刻苦,慈良而又量狭,思想细密,专精其志,而美其用。有时偏傲率性,负气妄行,与大多数心理相反,此其结怨招尤之处也。骨相大全——罗汉骨_看相大全

  8. 大官画像

    有个官吏,叫画家给自己画像。画家如实地把他的像画好,他一看大发雷霆,责...画家说:“前天我见你画老虎,还用金箔贴眼睛;像我这么个大官,你为啥不给我贴双金眼睛?”你眼热吧王文成做了官后,当地有个人羡慕得不得了。>这天他见王文成的官帽两旁垂下两块锦帛,正好遮住耳朵。

  9. 薛居正评柴荣 历史上对薛居正的评价

    薛居正薛居正北宋名臣,被誉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代表作有《文惠集》《旧五代史》等。薛居正有服丹砂的爱好,最终在70岁那年,因服用丹砂而中毒身亡,朝廷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惠,配享宋太宗庙庭。>历史上对薛居正的评价>范纯仁:发挥圣德,经纬邦国。

  10. 烹饪十大不宜 你不可不知道

    人们吃了未煮透的黄豆,对黄豆蛋白质难以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发生腹泻。而茄子中维生素P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其紫色表皮与肉质连结处,因此,食用茄子应连皮吃,而不宜去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