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说起长白山,自然会想到平铺在白山黑水之间成片稠密的森林,从空中鸟瞰,如同一块厚实的垫子;还有被群山环绕,直捧上半空的天池,波光潋滟宛如一面巨型的镜子;另外,当地盛产的人参、灵芝、鹿茸也是闻名遐迩,誉满中华大地的珍宝。众说周知,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而长白山之间的白山黑水就是满族人的发祥地。

说起长白山,自然会想到平铺在白山黑水之间成片稠密的森林,从空中鸟瞰,如同一块厚实的垫子;还有被群山环绕,直捧上半空的天池,波光潋滟宛如一面巨型的镜子;另外,当地盛产的人参、灵芝、鹿茸也是闻名遐迩,誉满中华大地的珍宝。 众说周知,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而长白山之间的白山黑水就是满族人的发祥地。满族人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 ”肃慎”。 肃慎是先秦时代女真人的名称,汉魏之际又称为「 ”挹娄”,南北朝时期他们自称为「 ”勿吉”。公元6世纪,勿吉发展成粟末、白山、黑水、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等七个部落。隋唐时期,他们有了另一个名字——靺鞨。 伴随着一个全新的名字诞生,一部分靺鞨也有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还是拜女皇武则天所赐,因为武则天给了他们从愚昧到开化的机会。武则天时期,有无数的粟末靺鞨人千里迢迢来到唐朝学习汉文化,接受中原文明的洗礼,然后回去复制一个翻版的「 ”小唐朝”。 公元731年,大唐玄宗皇帝正式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人才有了立国的根基。不久,一个屹立于渤海湾近200年的渤海国诞生,不过他与女真人还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女真人的先人白山、黑水靺鞨还穴居在白山黑水间的山洞中、穿梭于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泛舟于平缓开阔的江面上,过着最原始、最质朴无华的生活。也许他们也曾艳慕粟末人的生活与荣耀,因为他们从没有放弃跃跃欲试的机会。 唐朝灭亡后,中原进入了政权交替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期,此时草原上的契丹人异军突起,建立大辽国。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无休无止的扩张,因为他们胯下有不知疲劳的骏马供他们尽情的驰骋,他们手中的闪着寒光的钢刀让人望而生畏,除非他们有撞上南墙的一天,否则他们能 ... 遍地球的每个角落。就这样,渤海国毫无悬念的成为辽国的附庸,直到名存实亡,土崩瓦解。这时,在经历了漫长等待的黑水靺鞨终于迎来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一类种子从播入土地,到破土而出,直至长城参天大树,要经无数历雨雪风霜的历练,更何况一个民族的崛起,好在一切艰难险阻都会成为过去。 1115年,将靺鞨改为女真的完颜阿骨打建立起一个碾压宋王朝近百年的辉煌政权——大金。不仅如此,大金还消灭了另一个碾压宋朝的辽国,然而伴随着蒙古铁骑踏起的滚滚尘烟,大金国也走向灰飞烟灭。那个时代的蒙古人如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没有人能阻挡他们的铁骑,大理、西夏、南宋,金国也不例外。 但女真人并没有消失,与不久便兴起的汉民族不同的是,他们继续蛰伏于白山黑水之间,或被蒙元奴役,或受明朝管制,总之被分割的四分五裂,如同一盘很难拼凑到一起的沙子。 但他们之间也不乏忍辱负重者,如同当年卧薪尝胆的勾践,只要给他们机遇,转眼之间就生出了「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势。何况野猪皮只用了十三副铠甲,就将海西、野人、叶赫、乌拉等女真部落重新统一起来。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 ”七大恨”祭天,进攻明朝;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后金取得战局的主动权;1636年,努尔哈赤八子黄太极改后金为满洲国,国号大清;1644年,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子)进入中原,皇太极幼子爱新觉罗.福林即皇帝位,开启满人统治中国276年的历史。随后,满清 ... 下令封禁长白山。 那么,满清 ... 为什么要封禁长白山呢?大至有如下观点:一、建立独立的 ... 区;二、保护龙脉,免遭人破坏;三、防止满人先祖的陵墓不被盗挖;四、为珍惜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创造条件;五、给自己留条退路等。虽然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和满族人的民族特性有关,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根源。 梳理一下满族人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一直没有摆脱保守、落后、甚至愚昧的思想。相比较开放、包容,创造出无数文明的华夏族来说,满族人则一直处于原始、混沌的生存状态,对于新鲜世界充满好奇,但对新生事物麻木排斥。所以,他们民族狭隘性注定了容易走向极端,即封闭自我,靠武力立威,用野蛮征服、施行残暴统治。 其实,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神秘的事情,只不过因当事人的遮遮掩掩而变得神秘。从小处说,满清 ... 封禁的是一个长白山,从大从看,他们还封禁了一个偌大的中国。因此,近代中国才会与世界脱节,成为落后软弱的代名词、世界列强瓜分的对像。 封闭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会被挨打,直至被淘汰。而满清 ... 从来没反省过,因为在末代溥仪前半生的回忆中找不到一丝的痕迹。 感谢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观点!
本文标签:长白山景区历史唐朝满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