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淳化三年(992)七月,宋朝宰相赵普去世,享年71岁。赵普(921~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人。后周时官职至归德军节度掌书记,是赵匡胤(太祖)的亲信幕僚,曾积极策划陈桥兵变,拥赵代周。赵普因拥戴太祖有功,乾德二年(964)便居宰相高位,从此为相10余年。...
淳化三年(992)七月,宋朝宰相赵普去世,享年71岁。
赵普(921~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人。后周时官职至归德军节度掌书记,是赵匡胤(太祖)的亲信幕僚,曾积极策划陈桥兵变,拥赵代周。赵普因拥戴太祖有功,乾德二年(964)便居宰相高位,从此为相10余年。他针对五代藩镇割据、君弱臣强的情况,建议宋太祖削弱臣下的兵权,罢免名高资深的大将所掌握的禁军要职,为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立下汗马功劳。在统一诸国的战争中,赵普参与制定“先南后北”的方略。开宝六年(973)因专断、以权谋私被罢相降职,太平兴国六年(981)参与制造“金匮之盟”,说杜太后命赵光义(太宗)即位得以复相,参与迫害秦王廷美。淳化三年(992)病死,谥忠献,追封真定王。 赵普
赵普为相,刚毅果断,能以天下为已任,但性情深沉多虑,缺乏雄才大略。又因他常读《论语》来决断政事,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