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 ... 与精神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 ... 与精神文/如悟法师一、前言二、佛陀宽容平和的大乘教育三、中国大乘佛教宗派的成立四、中国大乘净土宗的教育特色五、结论一、前言佛教祖庭发源地在印度,然随岁月的迁流几已成历史陈迹,迄今能保持适应时代思潮大乘佛教者,可说只有中国佛教。日本虽承受中国佛学而致力于整理研究,并有不少着作出版,然而展现在僧团制度方面,则未能保持着传统佛教的行持!面临二十一世纪人类步上月球的新时代,这样的成就不能说不是开创人类历史的新页,然业力所感,随之而来的,则难预测不会成为人类的大灾患!中国华僧继承如来大乘家业,对慧命的如何延续,正法的维持,人类思想行为的导正,以及佛法大众化思想普遍深入社会,期能达到世界和平,推动人间净土,完成佛陀悲愿,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大事。近几百年来,人类哲学与科学发展是可以肯定的,然若从历史作深度视察,却不难发现,世界愈文明,人类身心愈是痛苦,所以,大乘佛教教育,希望对人类提供什么样的关怀?这是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所关心之课题。中国佛教主要承袭印度大乘教法,且在中国蓬勃发展,有如雨后春笋般开展出多样的宗派,虽然各宗各派所依经论有所不同,展现于外的修行宗风也有所差异,然而站在对人类生命究竟关怀上,则是无二无别,皆为生命究竟之解脱,导向共创人间净土,共成佛道之一乘菩提大愿而努力。佛陀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自度度人,慈悲济众的大乘教义,在中国繁衍成长。以往古德,大 都从“维护法城,受持正法”方面来努力播种佛种,广宣佛法。这可从唐代六祖惠能大师以 前,历代单传的史实,到后来一花开五叶,繁衍绵延盛况,证实古德们这段漫长时间里,有 其不可磨灭的一页。然而佛法传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要如何大步向前迈进,继承古德们 弘法重责大任,这是我们大家对现代僧教育费心思考的问题。佛陀是真理的先知先觉者,在 理论上极其高深,在体系上极其精微,然佛陀向来的教育是平和、大慈大悲的,所以,想要 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幸福,也只有佛教思想教育,才能提供如是贡献。佛教思想,持续达二十几个世纪之久,至今能得到亿万上人的信仰,长期拥有一个广大辽阔 之空间,必然有其本身优点和价值存在。可以说,释尊是个持平的改革家,他在思想混乱时 代里,能虚心听取各宗派之意见,笃实细致的去体察综合,并且进一步摄汰圆融。本来尊重 自由思索是早期印度奥义书(Upanisad)思想的优良传统。古代印度民族如果没有那份珍 重悲智的心情,也许后来根本就不会有新的佛教文明出现。在佛教思想成长过程中,自然免 不了有许多对立的流派出现。例如,佛典中所载“六师外道”互争雄长。但这并无损于佛教 的光辉,释尊当时互容各种不同宗派思想的态度,是颇值得我们后代学 ... ,这是一种温厚 涵容的个性使然。据说佛陀时代,印度当时多达有九十几种外道,佛教在当时兴起可说是社 会与宗教的大革命,然佛陀以宽厚平和的心胸,主张以智慧和德行教化并重,理想和现实平 衡,对社会而言,打破阶级制度,将一切基础建立在平等慈悲教育上,对个人而言,他反对 极端的享乐主义,也反对唯苦的修行主义,一切着眼都放在自由同人道上,以智慧、达观、 静省……体察真理。总之,佛陀大乘佛教教育思想,从经典分析,一生主张慈悲、善行、持 戒、宽容……以达到宇宙和人生的和谐。任何一个宗派发展到某一个阶段,自然免不了有部派之分。原始佛教中有“上座”和“大 众”两部的对立,后来亦有“大乘”、“小乘”的诤议,这都是佛教在历史弘传过程中自然 的呈现。如中国儒家思想,在宋明理学时代,有“程宋”、“陆王”学派的对立一样,这都 是历史的陈迹。时代一直在向前迈进,假如我们的思考模式,仍停留在古殿尘柱上论说佛学 教育,那就有点“刻舟求剑”了。也就是说,我们在检讨现今的佛教教育,应该彻底的对旧 时代文化陋习,包括一切思想和制度,予以全盘性的整理,摄汰、净化,并以更宽容平和的 心胸,放眼于世界佛教的不同风采,为属于全人类佛教之兴衰而努力,使佛陀教育功能真正 在人间发扬光大。所谓宗派学说,是指在教义、思想、仪式、行事等内容皆有相同者,可约同属一宗派。佛世时,佛教僧尼团体为和合一致的教团,然佛陀入灭后数百年间,则产生有十八至二十个不同部派;至小乘与大乘佛教兴起,各学说分歧,故有中观派、瑜伽派等的形成。中国佛教产生学派之初,僧人未必属于一定的学派,直至各种教义纷纷确立,祖师的传承逐渐受到重视,宗派的名称,遂成为该一僧团的代表。中国佛教宗派的产生,盛形于隋唐时代,约有十三宗。例如:毗昙、三论、成实、律宗、涅盘、地论、摄论、净土、禅宗、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十三宗中只有毗昙属小乘宗派,其余皆依大乘经所成立的宗派。以下略举数宗,说明所依经论及创宗情形:(一)三论宗:此宗是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而创立,其教义乃依《般若》思想而成立,故此宗的根源,在于《般若经》。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依“般若经”造《大智度论》,此论为释经论。接着又造《中论》、《十二门论》、此二论为宗经论。于印度形成中观学说,故龙树菩萨为中国三论宗的鼻祖。在中国东晋姚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来到中国长安,译出《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中土三论宗的教义于此开创。此宗专为破邪显正,灭除众生一切迷执,导归于中道实相的空义。在三部论中,《中论》是论破一切虚妄偏执,显中道实相教义,进而由此中道实相,呈显诸佛的正观,故此论又名《中观论》。《百论》则是正破外道,旁破自余,而显大乘实相义。《十二门论》显大乘正道,并破小乘外道,开示般若正观,证中道法性。又《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以智为宗;《十二门论》以智境为宗。由上可以掌握,三论宗所明的教义,其教育 ... ,是在透过毕竟空的空理,深解缘起性空诸法实相,更以无所得空性为要,破除一切众生的迷执,证入实相本体,所以,本宗教育宗旨,要学人从破邪显正中悟入缘起性空的实相教义。所谓破邪,即总破一切有所得的见执。例如:(一)外道:执实我的邪见。(二)毗昙:执实有的执见。(三)成实:偏空的情见。(四)大乘人:落入一切有所得的见解。以上四种迷惑,是为一切众生情见的大小见执,若能透过缘起正观的体悟,便可掌握无我即空的境界。破邪若尽,知一切法无所得,即无迷执,此中道实相的真理,便可显现出来。如《金刚般若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说明,世人若能透视一切诸法皆虚妄不实,便能于诸相非相中,得见如来真实之相。众生无始劫来的妄执,无量无边,为令众生能反迷为悟,中观于此建立八不要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八不,说明自性本空实义,空即是平等义,一切法无差别义,从平等义中,明不生不灭、不一不异,排遣一切妄执,调和一切意欲,内心自在解脱,证入真空本性,从智化情入手,由此大智而行中道救世之目的。此为三论宗所开展出来的宗派体系。(二)天台宗:此宗是依山为名,故名天台宗。为隋朝时期智顗(西元538~597)所开创,因智顗大师栖止天台山,倡立一宗的教观,故有世称天台智者大师,且有东土小释迦之尊称。此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正典,并建一宗法义,更以《涅盘经》、《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等教典为指南。此宗依《法华经》分判五时八教,为佛陀一代说法摄机概况。五时者:一者华严时:佛初成道为大乘菩萨说《华严经》,然小乘学者,如聋如哑,无法领会。二者阿含时:佛为小乘根机说《阿含》四谛法。三者方等时:除说小乘经亦说大乘经,为策励小乘能回小向大。四者般若时:小乘回心向于大心,然执情未泯,更进一步广谈般若空义,而澄净之。五者法华涅盘时:众生根机渐成熟,佛乃为说《法华经》会三乘归一乘,称性而谈,为令一切众生,共成佛道。此为智者大师分判如来说法,依众生根机不同程度,采取差别层次教育 ... ,引导他们由浅至深,达到成就佛乘的最高境界。八教,为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称为八教。化仪四教者:一者顿教,应大乘根机说《华严》顿入的教法。二者渐教,谓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修教法。三者秘密教,指佛在一法会中说法,为此人说顿、为彼人说渐,听者彼此互不相知,众生各得利益。四者不定教,指佛在一法会中说法,说顿、说渐,众生彼此互知,各得利益。化法四教:一者藏教:指小乘三藏教。二者通教:佛对大小乘根机共通说法,随根机领会不同,各得其所。三者别教:专为教化菩萨教法,别于藏、通、圆教,故名别教。四者圆教:乃对于最上利根菩萨所说圆满一乘实教教法。由此看出天台宗对如来教相判释的见解,与此宗所居的大乘地位。《法华经》可说直显诸法实相的教育哲学,从理方面而言,即空、即假、即中。从事方面来说,百界千如、一念三千。所谓理事相融,直谈诸法即是实相,依荆溪大师说:“本宗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疏,以大品为观法。”本宗说一心具十法界,静观此心,可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进一步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诸佛众生,本性一体的教说。(三)净土宗:主要倡导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所谓净土即有别于秽土,指以清净功德庄严成就的清净国土。净土思想乃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三经为正典,以及天亲菩萨所造《往生净土论》,马鸣、龙树诸论师赞述的三经要义,以及《般舟三昧经》所倡,以九十日为一期,常行无休息,正身业,口称佛名,意观佛体,三业相应,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行此定法者,即言修般舟三昧行,得此念佛三昧成就,即可亲见十方诸佛立于眼前。中国初有庐山慧远大师,为最早聚众结社行此定法,其后智顗、善导、慧日、承远、法照等诸师相继发扬此一念佛定行。中国净土宗初祖东晋慧远大师(西元334~416)。是位精于般若性空的学者,年方二十四即登讲席,曾住庐山东林寺传法,一心致力于经典研究,然常慨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禅法不闻,律藏残缺,遂命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传译。每逢西域三藏,多恳恻咨访。曾迎请罽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等。闻鸠摩罗什来至中国,即遣弟子道生、慧观、道温、昙翼等赴长安,学习龙树系的大乘空观思想。后与刘遗民等百余人,于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倡以六时念佛,专依净土念佛为修行法门,共期往生西方净土,至三十余年未曾出山。此之后,又有北魏永平元年(西元508),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经》,传承完备的净土经论,使我国净土法门有划时代的进展。至唐代道绰、善导等师,承昙鸾教旨,极力强调佛陀的本愿力,又主倡末法时代,众生根机浅薄,唯念佛一门为要路。道绰着有《安乐集》一书,乃依昙鸾难、易二道的教说,立圣道、净土二门教判。善导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明示净土教义、教相,并承昙鸾、道绰,立念佛正行与杂行,奠定后来中国大乘净土的思想教义。由此看出,中国宗派在时代流传之中,亦呈显着多变的不同风貌。(四)禅宗:相传释尊在涅盘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有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即赞大迦叶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嘱于汝,汝其善护持之。”此为禅宗以心传心的起源学说。此宗又称佛心宗、达磨宗。因达磨将《楞伽经》传至中国,开启中国禅风,故以达磨为中国禅宗初祖。此宗探究心性之本源,以期“见性成佛”的大乘宗派。达磨初来中国,谒梁武帝,然不契机,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壁观婆罗门。后有神光(慧可)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磨传法印心,为中国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本宗渐盛。道信之下有五祖弘忍。五祖门人中,有神秀与慧能二人。五祖示寂后,神秀于北方长安、洛阳为中心,主张以笃践实履的精神修行禅法,后被尊为北宗禅之祖。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衣法,继为第六祖。慧能其后避难南方,住韶阳(广东)曹溪,大振禅风,是为南宗禅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风有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此后,慧能嗣法弟子多达四十余人,大开禅学宗风,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着名。其中,荷泽神会开出“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一超直入,大兴中国顿教禅学宗法。可见中国“禅”的实践意义,直由心门入手,不假次第,更不立一切行证位次,这样的禅学风格,乃有其大乘行者独由心悟的教学 ... 。以上仅简单略述中国大乘宗派成立及流传概况。台湾省在这许多宗派之中,现今各宗义理仍有人致力研究,然而落实在实际修持 ... 上,多仅存禅宗与净土宗。故以下就单以目前台湾省推广的净土教法,略述中国大乘净土宗教育之特色。净土,是指以菩提、愿心所修成的清净国土,为佛所居之处所。对此而言,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净土,唯专于大乘经中所宣说。大乘佛教认为十方皆有诸佛成就,而得涅盘之诸佛,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故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例如:《阿閦佛国经》、《放光般若经》、《无量寿经》等,均描述净土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誓愿。菩萨为成佛道净佛国土,于无量劫积功累德建立成就庄严清净的世界。此外有《维摩经》“佛国品”中论述,若众生心净则国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中国在这许多净土学说中,后来大行于中国净土教义者,唯以《无量寿经》所载的极乐世界,受到中国净土宗行者特别重视,一般将极乐世界,称为西方净土。西方净土,为法藏比丘因地广发四十八大愿,累修菩萨广大行愿,以致成佛之后所感的果报报土,或指佛为救度众生而假现的应化土,或指众生心中所现的净土等,种种不同的说法。然而中国对大乘净土行者的教学,以及往生净土的共行资粮,依然不离正见、持戒、念佛、禅定、慈悲、智慧等教化。首先对佛法正见的确立,这是一位修行净土行者必备的条件,信仰的信心则建立在弥陀的悲心悲愿之上。透过正见的建立到升华,依止弥陀愿力为修行榜样,依法念佛,依心作佛,知弥陀愿力不可思议,念佛行者,亦能生起与弥陀同样的广大行愿,那么弥陀能成佛,我也必能成佛。发此殊胜的信心,愿和弥陀同行同愿,愿自己和弥陀一样,广发大誓愿,以自行持戒之力量,导向净化世间,救度无量无边罪苦众生,这才是一位大乘行者,所应学习大乘弥陀净土法门的重要课题。虽说现在台湾省国人,以往生净土为念佛行愿,但我们深知修行弥陀净土法门者,绝不是要我们舍弃苦难众生而自行往生极乐,若以此为念佛心态,则已落入小乘行者之中。念佛,是要以佛的行愿为典范,念佛的智慧,念佛的慈悲愿力,诸佛以慈悲为第一要道,绝不弃舍任何一位苦难众生,故而念佛者,当精进于慈悲愿力,悲心愈强,心量则愈加宽广,心量愈大,悲智愈加深广,相应于佛法的般若实智空性必然由生,由此般若空性的体悟,念佛对自己产生信心,勇于抉择佛法究竟实义,深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亦更深信大乘诸法一实相印,由此深信而对弥陀信心不动、不坏,依自信而信弥陀,更依弥陀愿力、愿行,悲愿、悲行,具足一切正见、正信、正智,净信、净行,相信弥陀能成佛,我亦能成佛,为广大众生,净佛国土,利益有情而精进。这样一位大乘净土念佛行者,唯相应于佛陀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勇。真念佛者,具有大乘菩萨心胸,修行的道路愈是宽广,愈无我无私。今复杂的社会,功利主义充斥,人类自私自利,尔虞我诈,无论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为得各人私利,互相利用,无法互信,人类生活在一种巨大无形压力下,各种文明伤害不断产生,人类心灵的不安,精神无所适从,祈求着一种和平、富裕,安乐,无有毒品、罪恶、残 ... 、破害、战争的世界,是急其的迫切需要。我个人认为,想拥有这样一个净化的世界来临,唯一能推广的就是人间净土的呈现。这样的理想世界,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即曾为我们述说,并曾教导我们如何去实践。今日我们所处的世界,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到处罪恶充斥,大乘净土学的教育,正是要朝着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环境而努力,然而人类的愚痴无明,想要推广人间净土并非容易之事。如现今台湾省佛教,倡导人间净土学说,此理念必须落实在每个人共同的信念与实践上,必须努力、修正,教化众生,净化自己的生命,从身、口、意三业,使人类贪、嗔、痴三毒消弭,从心不断净化,守法守律,建立互信、互重的生存空间,指导人类心灵,从道德升华进入精神领域,尊重一切生命,以人为中心,服务一切生命,绝不以个人利益来压制其他生命族群,这一切都是须要大家共同来实践的。现今整个地球世界,人类耗尽太多资源,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可感受到地球的反扑,以及地球带给人类的危机与伤害。加上人类对物欲的追求,社会结构秩序大乱,犯罪年龄下降,毒品泛滥,面对这些社会诸多问题乱象,一个大乘修行者,人间净土的提倡者,都不应以此而放弃。我们现前的世间,人类国界已逐渐消失,然而,每一块土地都有其自身文化因缘,人与人之间共处,历史上常有种族歧视情结发生,因而造成种族之间的大屠 ... ,或有因宗教认知不一,故对异教徒产生破害等事,屡见不鲜。佛教以慈悲、智慧化导群生,面对国际化的地球村,净化世界的理想,期盼国际间永无争端,和合共处。全世界佛弟子能清净、和合、团结,这才是中国大乘净土教育,所渴望带给人类的理想世界。六、结论中国宗派,原是经过圆融摄汰而成立的宗派,颇具有独特的创见特色存在。佛教南传出印度洋,至钖兰、泰国、缅甸,乃至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也各具有鲜明的不同风格。台湾省正当南北传佛教的交纽点,是自由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虽有南北传,大小乘之分,但信仰佛教是一样的,遵守戒律也是一样的。要知我们佛弟子的责任,乃以“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为责。然而若要履行此一大愿,则必须从教育着手,教育是储备宏法僧伽的泉源,有教育才有佛教,所以,教育成了佛法生命之光!它的成败,实在关系到佛教的兴衰。因此,我们不得不时刻相立策勉。今天世界处在一个地球缩小的时代,要“以为天下之善,为尽在己。”希望自己为善,还要与人为善,若能圆融东方和西方一切宗教哲学,使“万川归之”这是人类的幸福。在佛教思想教育的行列内,我们当以活活泼泼,开朗的胸襟,心平气和的踏步携手并进,共创人间净土!愿带动全世界迈向更符合人类生命生存的空间,发挥大乘佛教净土深义,以健康宽阔的心胸,思惟佛教教育未来的走向。愿我们佛弟子跨国际的合作,永无芥蒂,不分彼此,互相尊重。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话流传千古,何况“佛子原是一家人”,因此,身为佛弟子的我们,这是一个振兴佛教共创殊荣的时代!但愿我们能以契合时代的需要,团结向上,深信“团结就是力量”,破邪显正,发扬光大佛教神圣的使命!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 ... 与精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龙年十月宝宝起名字–宝宝起名

    龙年十月宝宝起名字十月出生的龙宝宝十月月序辛亥,与年干金水相生,与年支水土相克。十月出生的龙宝宝,财运不错,并可得到父母长辈的支持和扶助;不甘心流于平庸,喜欢读书,兴趣广泛,志向高远。2012年11月7日是2012年的第十个节气——立冬,从这一天开始到2012年12月5日止,这一个月出生的龙宝宝月柱为辛亥。

  2. 魏晋时期最放荡不羁的人竟然是他,身为皇帝却放浪形骸

    表演秀后,全体撤退。年轻时,有一回曹丕和朋友们喝酒,酒酣耳热之际,更是不拘形迹。铁哥们吴质,为他当年夺得继承人位置出了大力。郭女王美色不输甄妃,更有心计谋略,也为曹丕得到帝位做出过贡献。不能让低贱的人突然处于高贵的位置。曹丕当太子时,郭女王的弟弟犯法,曹丕亲自写信向鲍勋求情,鲍勋不理,依法把郭弟办了。曹丕不允,廷尉高柔拒绝执行命令。

  3. 梦见衣服发霉

    周公解梦梦见衣服发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衣服发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小孩剪发

    周公解梦梦见小孩剪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孩剪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六种食物帮你抵抗现代污染

    海带抗辐射海带的提取物可减轻同位素、射线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并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从而具有抗辐射作用。小米抗噪声在噪声环境中,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消耗量很大,应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小米、燕麦、玉米等。黑木耳抗镉慢性镉中毒会造成人体肾脏损害,或引起骨骼疾病。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可吸附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的镉,使其排出体外。

  6. 孕妇梦见老师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老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老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文章个人资料身高

    【文章个人资料】文章演员导演身高177cm文章(1984年6月26日-),满族,生于陕西西安,著名男演员,首位80后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帝得主。200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大学期间参演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和《奋斗》出道成名。2007年主演电影处女作《走着瞧》。2010年在电影《海洋天堂》中扮演自闭症患者大福,并于壹基金构架下建立大福自闭症关爱基金。2011年以来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更受欢

  8. 闺蜜生日祝福短信大全

    姐妹日,祝姐妹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快乐幸福。祝姐妹日快乐无忧、幸福吉祥、平安如意。在你生日这天,我将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你拥有365个美丽日子,别忘了在美丽的日子中携带好我送给你的祝福,生日快乐!姐妹日来到,问候祝福绕,时时在关心,愿你生活顺,刻刻送关爱,平安健康在,分分送关怀,好运财运来,秒秒心牵挂,爱心短信发,祝你时刻开心,分秒平安。

  9. 上升

    在那里他发现以前的工作方式竟然无法得到上司赞赏。在这一层楼里,揣摩董事讨好上司拉拢下属的技巧已不够用了,他精通的已是另一套欺骗董事攻击上司利用下属的绝技。这一次他比他身边的同级更快地上升,不到半年就到了63楼。>电梯继续上升着,很快就过了63楼。“风景上面更好!”>CK是上一任的行政总裁,因为有人将他和一个男人裸睡的照片在网上公开流传,上星期被董事局开除了。

  10. 【卖官鬻爵】的意思是什么?【卖官鬻爵】是什么意思?

    【卖官鬻爵】的意思是什么?【卖官鬻爵】是什么意思? 【卖官鬻爵】的意思是:★「卖官鬻爵」在《汉语大词典》第14194页 第10卷 227★「卖官鬻爵」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卖官鬻爵mài guān yù jué(卖官鬻爵,卖官鬻爵)收受钱财,出卖官爵。&nbs...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