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林则徐深信佛法,终生坚持课诵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他晚年自刻印章语),其功勋业迹,载于史册,是人们都熟 ... 。但他一生虔心奉佛并真实履践的事迹则鲜为人知。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年),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宾日以教私塾维生,他自幼即跟随父亲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他聪颖异常,勤奋好学,七岁即能作八股文,十二岁参加府试,父亲因其年幼,让他骑在自己肩上送进考场。主考官看见,笑着对他说:“子将父作马”。他应声答道:“父望子成龙”。主考官对他才思敏捷,出语不凡,颇为赞赏。考试结果,以第一名中秀才。十九岁考取举人。为了谋生,一面学习,一面教书,并曾在厦门海防同知衙门(类似海关)任司书工作。二十五岁考中进士。 林则徐早年进入仕途,有缘得闻佛法,即深信不疑,亲书小册经咒,随身携带,虽政务繁冗,坚持课诵,行持诚笃,终生不变。二十余岁时,经人推荐在福建巡抚衙门幕府工作(相似秘书工作)四年。当时任巡抚的张师诚,号兰渚,是一位提倡净土法门、解行俱佳的佛教居士。曾编著《径中径又径》一书,选录有关净宗精辟论述,按信、愿、行分类编辑,简明切要,流传至今,被视为净土宗一本最佳的读物。净宗祖师印光大师,对此书评价颇高,说:“如《径中径又径》一书,采辑诸家要义,分门别类,令阅者不费研究翻阅之力,直趋净土壶奥。于初机人,大有利益。”(《印光大师文钞》复张云雷居士书二)林则徐随张师诚工作四年,深受张的器重,在学佛方面也受张的教导和影响。当时林则徐即发心用蝇头小楷(按:上海佛学书局再版时,系放大影印。)书写《阿弥陀经》等五种经咒,随身携带,终生受持。 1998年2月,上海佛学书局再版的《林文忠公手书经咒日课》一书,附录林则徐的曾孙林大任于1933年6月所书跋语,说:“先文忠公早岁以文字受知于张兰渚中丞(中丞为对巡抚的尊称),遂佐其幕府。尝以急促之时,治繁重之务,振笔累千言,精神贯注,略无疏懈,张公叹为奇才。文公忠写经之岁,即张公秉节吾闽(指张在福建任巡抚)之时。当时香火因缘,其详不可得闻矣。丧乱之后,仅存此册,然亦足见其栖心净土,行持无间,迥异寻常者矣。印光法师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敬则致福,慢则获咎。余每诵斯言,辄凛然生寅畏之念。近人写经,往往多破体字,或间以行草。揆诸古德规范,殊多未合。今观此册,笔意矜严,无少怠忽。非恭敬之至,曷克臻此。然则,手泽流传,足为后世法者,岂惟日有恒课,处尘劳而不易;又当将之以诚敬,而无或亵慢,则寂而能感,理有必然。吾侪于此,可不反求诸心而知所勉欤!” 再看高僧印光大师的一段叙述:“……一日,文忠公(指林则徐)曾孙翔(林翔,曾任原国民 ... ... ),字璧予者。以公亲书之《弥陀》、《金刚》、《心经》、《大悲》、《往生》各经咒之梵册(折叠式装祯)课本见示。其卷面(即封面)题曰:《净土资粮》,其匣面题曰:《行舆日课》。足知公潜修净土法门,虽出入往还,犹不肯废。为备行舆(行舆即轿子)持诵,故其经本只四寸多长,三寸多宽。其字恭楷,一笔不苟。足见其恭敬至诚,不敢稍涉疏忽也。”(见《印光法师嘉言录续编》,第6页) 从上所述,可知林则徐青年时期,受佛法熏陶,并深信力行,奠定他终生坚持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做人作事准则的深厚思想基础。他尝撰联语为座右铭,一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为:“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他当年能不顾威胁利诱,不怕判罪 ... 头,毅然焚烧帝国主义侵略者的 ... ,正是他这种正气凛然的大无畏精神的表现。 在流放期间,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一心扑在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工作上,组织开垦荒地近百万亩,提出解决沙漠中水利问题的“坎井”计划。即挖掘深井,再用地下水渠连接井水,形成灌溉网,以避烈日曝晒和沙层渗透。当时人民称之为“林公井”,至今仍惠泽着沙漠中的绿洲。真正做到“以出世无我精神,办入世利他事业”。正如印光大师所说:“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后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知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繁冗,而修持净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见《印光大师嘉言录续编》,第6页) 佛法认为,利人是善,损己利人是大善。林则徐不顾罢官流放,却为国家民族立下不朽功业。不仅深受人民的爱戴崇敬,甚至在英国伦敦蜡像馆中,仍巍然屹立着林则徐的蜡像,正反映历史的公论。 同时,还须指出,因果贯通三世,《周易》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历史感应统纪》所载此类感应事例,真实不虚。就拿林则徐说,其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直到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还有300余人。(见1997年6月18日,《扬子晚报》。)其中较知名的如曾任原国民 ... ... 的林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的凌青(凌青,原名林墨卿,为林公第五代孙,三十年代参加革命时更名。),香港回归前夕,他写一首题为“庆祝回归,缅怀高祖”的七绝,诗曰:“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仇今日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见1997年7月11日,《四川省政协报》。)足证泽被子孙,因果不虚。 综观林则徐一生,突出体现“忘我利他”的大无畏精神。正如印光大师的评论,其“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洵非虚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林则徐深信佛法,终生坚持课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历史上最好听的「 ”四大姓氏”,随便起个名字都会超级好听

    名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你的名字好不好听、有没有内涵,都是别人认识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好听的复姓,下边这个四个,当得起一个「”最”字,因为无论怎么起名字,用了这四个姓氏,想难听都很难!1、慕容慕容这个姓氏,最早出自于中古时期,高辛氏的后代,创立了一个叫做鲜卑国的国家,根据《通志·氏族略》所记载,他们的国家号称是「”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

  2. 梦见别人的头流血了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的头流血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的头流血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佛陀故事:出家人不可自夸这是我的地盘、信徒

    有一天,佛陀的两大弟子——大目犍连与舍利弗到希达兴建的精舍来。希达再度邀请时,殊达玛仍然不肯。但是第二天一大早,殊达玛却出现在希达家门口,这时候,希达再次邀请他入内供养,他依然拒绝,并且说自己正在化缘,绝不坐下。殊达玛后来向佛陀叙说整件事的经过。但希达却认为殊达玛必须先了解他错误的地方,才愿意接受他的道歉。

  4. 「 ”师弟解元”,明万历海沧进士的龙兄虎弟,还是名师高徒?

    横亘海沧东西方向有一山名曰蔡尖尾山,其西为大岩山,山之西南麓有一寺称云塔寺,寺之旁有一书院唤作云塔书院,它应该称得上是今日海沧的文脉。图/云塔寺从明代以后,独领海沧...的大人物,多出自云塔书院,或说是其地清幽适合读书吟诵,或说是山势蜿蜒风水助人。这里僧、道、儒和谐共处,是海沧周遭各宗族村落的地理、文化中心,自然而然成了海沧最有灵气的圣地。

  5. 为什么僵尸都穿清朝官服?清朝僵尸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小时候都看过港片的僵尸片,而对于里面的僵尸基本上都是穿清朝官服的,而为什么除了清朝官服却...其他的朝代衣服?为什么就是穿清朝时期的官服?而这个原因你们都知道吗,其实有人认为。僵尸的设定一般是阴曹地府中的官员,所以穿官服也就不足为奇了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僵尸都穿清朝官服吧。为什么港片里的僵尸都穿清朝官服这仅仅是官服,而朝代不一定是清朝的。从我国古代的民间传闻中来看,僵尸的设定一般是阴曹地府

  6. 排灯节:印度灯节

    排灯节期间,人们举行清洁仪式,装饰自己的家,聚餐,交换礼物和燃放焰火。据促进节日意识的印度节日合流协会称,排灯节是“印度最受期待、最受庆祝的节日”。印度教的孩子们举着被称为diyas的土灯庆祝排灯节。街头小贩为排灯节出售多彩的拉克希米女神泥塑。排灯节的五天排灯节的五天名称因地区而异。拉克希米语Puja第三天,拉克希米语Puja,是排灯节的主要节日。“Padwa”排灯节的第四天被称为Padwa或GovardhanPuja。

  7. 挤奶之态

    社交宴会结束后,彼得责问他的好友:“您怎么总是对人打躬作揖的,成什么样子?”>“您想挤奶,就得在奶牛面前弯下腰,知道吗?”好友马上回答他道。

  8. 斯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斯”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斯斯文文——形容举目文雅。斯事体大——斯:此;体:体制,规模。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9. 梦见看护梦到看护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看护好不好

    做梦梦见看护好不好?梦见看护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看护的详细解说吧。对于年轻女子而言,梦见看护一个宝宝,预示她将得到别人的信赖,得到荣誉。梦见心情沉重梦到心情沉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心情沉重好不好求职者梦见照顾小孩,预示着你的求职运势一般,合适的机会一般,观望的时候较多,建议你要理性的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

  10. 李光地在历史上是康熙心腹,雍正口中的完人

    电视剧的李光地结局凄凉,但历史上却是康熙心腹,雍正口中的完人。>而提起清朝皇帝对李光地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光地在皇帝心中的超然地位,晚年多疑的康熙皇帝称赞李光地为:知朕者莫过于光地者,而作为雍正皇帝的讲官,雍正皇帝更是将李光地评价为一代完人,并纷纷将李光地作为官员的典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