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明朱鹤雕松鹤笔筒这件松鹤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4.8厘米。松畔立双鹤,伸颈隔枝相望。朱鹤,字子鸣,号松隣,上海嘉定人,主要活动于明嘉靖、隆庆年间。朱鹤雕竹以南宗画为正法,又揉合北宗笔法,创造了深刻技法。雕竹景物多精心设计,不仅布满一器,而且远近高下,无不合度。朱鹤传世作品极为少见,目前确为真品的仅为此件雕松鹤笔筒,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专家点评] 明 朱鹤雕松鹤笔筒
这件松鹤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4.8厘米。扁圆形,雕老松巨干一截,密布鳞皴瘿节,其旁又出一松,虬枝纷拏,围抱巨干。松畔立双鹤,伸颈隔枝相望。松皮卷脱处刻有阴文行楷长款五行:“余至武陵,客于丁氏三清轩,识竹溪兄,笃于气谊之君子也。岁之十月,为尊甫熙伯先生八秩寿。作此奉祝。辛未七月朔日,松隣朱鹤”。刻松刀法,纯是明人,款识自然,后人所难仿拟。此笔筒雕刻细腻逼真,刀法透剔洗练,布局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具有极高的竹刻艺术水平。
朱鹤,字子鸣,号松隣,上海嘉定人,主要活动于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工诗善画,通古篆,能刻印,尤擅雕镂,所制笔筒、香筒、杯诸器均精雕细镂,名重一时,其器物有“朱松瞵”之誉,创“嘉定竹派”。朱鹤雕竹以南宗画为正法,又揉合北宗笔法,创造了深刻技法。雕竹景物多精心设计,不仅布满一器,而且远近高下,无不合度。赵昕《竹笔尊赋》序称“因形造境,无美不出;洼隆浅深,可五六层。”
朱鹤传世作品极为少见,目前确为真品的仅为此件雕松鹤笔筒,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编辑:聪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