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大相国寺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它既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璀璨的文化艺术宝库。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当时叫“建国寺”,后毁于兵火。

  唐景云二年(711年)寺院重建,第二年,唐睿宗为纪念其以相王身份继承皇位,赐以 “大相国寺”之名,并御书匾额,习惯上称相国寺。由于是皇帝赐名,故声誉很高。唐时的相国寺里有许多著名壁画,画圣吴道子、名画家石抱玉、智俨和尚以及大书法家李邕和大画家韩干等都为相国寺创作过优秀作品。此外,还有雕塑大师杨惠之的许多雕塑佳作,艺术水平很高,得到当时人们的高度评价。唐代相国寺,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日本僧人空海在中国留学时,就曾在相国寺居住过。

  宋代,相国寺成为皇帝平日观赏、祈祷、寿庆和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被誉为“皇家寺”。寺中著名和尚也都获得皇帝亲赐封号荣誉。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宋太祖把从庐山东林寺运回的五百个铜罗汉放到相国寺里。宋太宗晚年对相国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后,不仅规模扩大了,而且寺容也更壮观。正殿高大,庭院宽敞,花木深深,僧房栉比。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例如当时最有名的画家高益、燕文贵、孙梦卿、石恪、高文进、雀白、李济元等的佳作,皆荟萃于此。由于相国寺濒临汴河,寺门前是开封市内的重要码头,位置适中,因而成了一个繁华的民间交易和游乐场所。相国寺每月有五次庙会,商贾多达万人,此外还有杂技、戏剧、说书的、卖艺的等民间艺术活动,十分繁华。当时人们形容相国寺是“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尤其是元宵节,相国寺更是热闹非凡,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月上东山,多彩绚烂的灯展使相国寺内彻夜灯火辉煌,远远望去,宛如仙境,观灯者通宵达旦。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所描绘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结识鲁智深等精彩故事,都发生在相国寺的菜园里。

  北宋时,相国寺不仅是全国佛教中心,而且也是国际佛教活动中心,许多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僧侣都到相国寺参拜和学习佛法。宋太祖时,出家为僧的天竺(今印度)王子曼殊室利到中国后,曾在相国寺进行佛教活动,并将相国寺的盛况写入自己的著作。宋熙宁七年(1074年),朝鲜崔思训曾带几名画家到中国,将相国寺的全部壁画临摹回国。宋徽宗时,曾将宋太宗写的“大相国寺”匾额赠送朝鲜使者带回国。由此可见相国寺在当时对促进佛教传播,增进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相国寺在金代和元代由于战乱严重损毁,且逐渐萧条。

  明代,宋太祖朱元璋对相国寺多次重修,相国寺再度兴盛起来。明成化十二年(1474年)曾一度将相国寺改名为崇法禅寺,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泛滥,开封被淹,相国寺全部建筑变成一片废墟。

  清干隆三十一年(1766年)在原址的基础上再重建,规模远逊于唐宋。其格局基本保存至今,即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碑楼、二殿(天王殿)、正殿(大雄宝殿)、八宝琉璃殿、藏经殿。寺前院东侧还建有钟楼。清时的相国寺又兴旺起来。仅常住和尚就有300多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再次决堤开封城内水深丈余,寺中建筑又遭到严重损毁。

  新中国成立后,相国寺经过多次修葺,面貌焕然一新。今日寺内古建筑群由南向北,沿一条中轴线整齐排列,主体建筑正门、二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经楼共五重建筑。中轴线两侧,是对称式的两列阁楼式建筑,东侧是东厢房(即东阁,或称观音阁),西侧是西厢房(即西阁,或称地藏阁)。整个建筑保持着清代风格,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每逢金秋时节,寺满黄花,城溢芬香,霜钟扣击,声震八方。

 

  如今的相国寺作为一座弘扬佛教文化、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不仅以它古往今来的盛名为人们所向往,而且成了开封元霄观灯,重阳赏菊,盆景观赏,花鸟鱼博览及各种文化娱乐中心之一,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古老的佛寺正在日益呈现昔日的风采,堪称中原佛教一颗璀璨的明珠。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慈禧受辱相国寺

    过了两日,慈禧的大队人马进了开封城,全城百姓跪迎路旁口称万岁。开封知府迎驾后,西太后乘八抬大轿径直朝相国寺而来,智清方丈身披红袈裟率寺内众僧跪在山门迎接。原来,她笃信佛法,自称是受命于天的老佛爷,所以,她认为到相国寺等于串亲戚,对佛门的僧人皆称自家子弟。智清向慈禧奉献此物,寓意讥讽她垂帘听政,独揽大权,丧权辱国,卖国求荣,使得江山破碎,民不聊生。

  2. 哪来的脾气(图文)

    哪来的脾气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和尚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3. 网上最牛 ... 称高僧开光能治百病 相国寺要上告

    “玖玖理疗裤可能为史上最牛...!”网友们戏称,该...公司能请到佛教名刹大相国寺高僧空智为其开光、拍广告,相当不简单。对于再一次在电视上播出虚假广告,损害相国寺名誉,宏观表示,将会搜集证据,向陕西广电局发函要求停止播放该广告。

  4. 慈禧太后访相国寺受辱

    慈禧太后访相国寺受辱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惶逃到西安。过了两日,慈禧的大队人马进了开封城。开封知府迎驾后,西太后乘八抬大轿径直朝相国寺而来。智清向慈禧奉献此物,寓意讥刺她垂帘听政,独揽大权,丧权辱国,卖国求荣,使得江山破碎,民不聊生。

  5. 哪来的脾气

    哪来的脾气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和尚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6.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大相国寺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它既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璀璨的文化艺术宝库。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当时叫“建国寺”,后毁...

随机推荐

  1. 未老先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èilǎoxiānshuāi【解释】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出处】清·汪琬《与参议施先生书》:“琬殷忧(车感)轲,未老先衰。”【例子】北京老将军们的歌声,是应该使一切精神上未老先衰的“假老头儿”惭愧的吧!(秦牧《不老》)【近义词】老当益壮【相关】百度“未老先衰”

  2. 成语【悬河泻水】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悬河泻水的意思解释成语悬河泻水发音:xuánhéxièshuǐ释义: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3. 梦见火烧坏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火烧坏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烧坏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买帽子_周公解梦梦到买帽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帽子好不好

    习惯戴帽子的人梦见买帽子,能获成功。梦见买帽子的宜忌:宜拔牙,宜偷偷赠礼,宜见青年才俊不扑,宜喝隔夜凉茶,宜拍无人照,宜搭顺风车,宜质疑科学;忌猛戳硬汉泪点,忌空框眼镜,忌孤立先进生产者,忌修炼内功心法,忌抖腿,忌逃票,忌付费参观。

  5. 二战后的日本慰安夫 他们不仅为女兵提供服务还遭受男兵折磨

    慰安妇是作战期间,最强制性充当服务性工作的妇女,她们遭受强大的身体和心理的折磨,成为战争中的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不过除了慰安妇之外,还有一类男人,被称为“慰安夫”,他们同样成为提供...的工作者。为了让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士兵开心,日本还启用了慰安妇这一的残忍制度。当时驻守在日本的,还有女性士兵。于是,那些家境贫寒的日本男人,就选择成为慰安夫。因为如此长年疲累的工作,慰安夫的身体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6. 撰写《梦溪笔谈》的沈括是哪个朝代的人?

    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县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学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7. 我选择半饱生活

    我打量着她,这个女人果然有极好的品位,十分特别,半饱女人真是女人的一种最佳境界。>慢慢的,我周围有了一个半饱女人圈,往来者都是一些以半饱为乐的女人,当然主要是指生活品质上的。我们几个人定期聚会,交换一些自己所向往渴求的生活,神聊一下,也觉得有了不同的快乐。

  8. 【螺子墨】的意思是什么?【螺子墨】是什么意思?

    清·陈维崧《风流子泊舟谯郡赠新安汪公言》词:「赠到葳蕤,休教锁恨;贻来螺墨,莫便磨人。」自注:「时公言有青琐名墨之赠。」螺子墨的拼音luózǐmò螺子墨是什么意思螺子墨luózǐmò圆形的墨。

  9. 梦见巨响

    周公解梦梦见巨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巨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一挥而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huīérjiù【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一挥而就的故事【例子】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近义词】一气呵成,一蹴而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