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863年,李秀成「”进北攻南”,试图「”围魏救赵”,解天京之围。结果,30万大军出发,回天京时只剩1.5万人,李秀成主力损失殆尽!看起来很美的「”进北攻南”。雨花台大战失利,太平军无法直接解围。此时,洪天王提出「”进北攻南”。洪秀全不听劝阻,执意「”进北攻南”。进北攻南,看起来很美:1、有利可图;(1)、围魏救赵,调动湘军,舒天京之围;(2)、重占淮南粮仓,解天京...;(3)、会合陈得才及捻军

1863年,李秀成「 ”进北攻南”,试图「 ”围魏救赵”,解天京之围。 结果,30万大军出发,回天京时只剩1.5万人,李秀成主力损失殆尽! 看起来很美的「 ”进北攻南”。 雨花台大战失利,太平军无法直接解围。此时,洪天王提出「 ”进北攻南”。 洪秀全不听劝阻,执意「 ”进北攻南”。 进北攻南,看起来很美: 1、有利可图; (1)、围魏救赵,调动湘军,舒天京之围;(2)、重占淮南粮仓,解天京 ... ;(3)、会合陈得才及捻军数十万大军,重振皖北,进取湖北!彻底扭转不利局面! 2、有机可趁; 湘军集中于天京、皖南。广大江北地区,清军力量薄弱。「 ”自和州至武汉,除庐州、安庆有兵外,千里空虚” 李秀成耽搁时机 那就干吧! 林绍璋、洪春元率先头部队组织北上,李秀成回苏州收集大军,以为后续。 此时的天朝,人心涣散。 回到苏州,忠王就险些出了意外。 常熟守将企图刺 ... 李秀成,幸亏内部人员争着投降,提前造反了! 这还了得!李秀成围着常熟一顿猛攻。未打下! 直到3月,李秀成才会合30万大军,回到天京,部署主力西征! 一来一去,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是致命的3个月! 曾国藩的仓促布局 曾国藩自然能看出太平军的意图:「 ”无非图解金陵之围”。 就算知道敌人围魏救赵,丢了地方,曾国藩也吃罪不轻。 看出来又怎么样,皖北、湖北空虚,真让太平军玩疯了,那也不得了! 曾国藩手头上也很紧,就要求朝廷派大员,组织江北战事。 朝廷手头也紧,答复:「 ”就你了,江北你也抓起来「 ”! 曾国藩没办法,去找弟弟曾国荃。曾文正公讲了一堆道理:打仗,要多用活兵,少用呆兵!说了一大堆。曾国荃答:「 ”周边一堆太平军盯着我,我一退出堡垒,就会被吃掉”。 哦,那就不说了。 没奈何,曾国藩只得精打细算,抽调兵力,四处打补丁。 此时,曾国藩完全没把握,「 ”保一处算一处,此外则付之天命而已”。 获得时间,曾国藩防御已稳 曾国藩的套路是:坚壁清野+重点防御。 曾国藩调兵遣将,各要点防御渐强。 清军兵力有限,重点部署于庐州、无为、舒城等地,其他地区,不留粮草! 由于李秀成大军迟迟未过来(三个月太奢侈!),随着时间的拖延,调遣来的清军力量越来越强,同时,清军筑的营垒也越发坚固。 曾国藩信心大增:「 ”皖北大局,不致决裂!” 李秀成,你来吧! 攻又不下,战又不成。 2月27日,李秀成调集大军,号称50万,亲自渡江而出,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1、缺粮。 这个时节,正是青黄不接,地里的粮食吃不了。 再富庶的地方,也经不起反复战乱。 同时,各地也早已没有当年那么多的存粮了(就是有,也被清军坚壁清野收走了)。这些年,太平军、捻军、清军、地方土匪、团练,各种武装不断侵扰,早已疲敝不堪! PS:就这样,在巢县,李秀成还把买来的那点粮食赈济难民,这要赞一个! 2、无援。 计划中要会合的友军都没有来! 陈得才所部还在陕西,捻军张乐行已经被剿灭了!太平军仅仅会合了部分捻军残余! 此时,张乐行已被俘一年多了! 3、攻又不下,战又不成,渐入窘境。 清军收缩于几个要点,「 ”结硬寨,打呆仗”,按照曾国荃在安庆、雨花台等战役中的经验,深沟壁垒,坚守不出! 同时,由于此时皖南战场的太平军突然放松了进攻,皖南清军得以抽调兵力,支援被攻据点! 清军凭坚垒,待强援,潇洒得狠! 太平军虽兵力绝对优势,却始终难以有所突破。 太平军在各要点「 ”攻又不下,战又不成”,陷入窘境! 灭顶之灾 6月,曾国荃加紧对天京的围攻,雨花台石城失守!天王忙叫李秀成回天京!(到底是谁在对谁围魏救赵呀!) 李秀成无奈,只得往江浦、浦口,准备渡江南返! 曾国藩早就准备着致命一击了!各军齐集两浦、九洑州,准备全歼李秀成! 太平军对两浦防御不严,被清军迅速攻下,这使太平军全军陷入溃败境地! 湘军猛烈进攻,拿下了两浦。「 ”天浦失守,官兵纷乱”,太平军陷入溃败! 随后,湘军向正在渡江的太平军压了过来! 此时,长江水涨(不奈苍天,6月涨水是大概率事件),太平军渡河困难,溺死者数以万计! 未过江的部队收缩到了九洑洲。此时,洲也被水淹没,一片汪洋,将士们有米也找不到柴,饿死者很多! 湘军趁机水陆并进,九洑洲太平军「 ”就戮者半,自沉者半,无一生者”! 仗打到最后,变成了一场屠 ... ! 李秀成带过江的三十万大军,跟着一起渡江回来时,只剩下四五万人。过江后,由于没吃的,又各自散去。最后,回到天京时,只剩下1.5万人! 三个月时间,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此战,李秀成行动缓慢,贻误战机,历来被史家所诟病。这没得说,忠王确实犯了这个错误。 不过,即便李秀成不耽误时间,直接过去。难道皖北有粮食?难道捻军还在吗(张乐行1862年2月就被俘了,已过去一年了!)? 洪天王的进北攻南,所依据的,是一些早已过时的情报! 这样的决策,注定了只会引发一场 ... 灾难! 愿君耳聪目明,决策准确,一切顺利!
本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中国近代史历史清军大军捻军太平天国史记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