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一个好的出身,不见得会有一个好的命运——石涛

石涛,「 ”清初四僧”之一,同八大山人一样,都是明皇室后裔。石涛很小的时候,由于其父犯了死罪被 ... ,有宫中的太监怕石涛被连累,便将他送到外面寺庙落发为僧。石涛有很多名号,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便是「 ”苦瓜和尚” 这个名号可能有两层意思,其一便是自己的身世,从小由于父亲的原因而家庭破碎,落发为僧。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苦瓜是青(清)皮红(朱)心,暗指自己表面是清朝人,但实际上是前朝的皇室。 顺治十四年,十六岁的石涛便在绘画上显示出不一般的天赋,他研习传统技法,早期受董其昌的影响,注重笔墨「 ”士气”。 董其昌所说的「 ”士气”是指用书法的笔法、对线条的要求来绘画。这个要求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要求创作者对书法要有很高的修养、对线条要有非常精微的审美,才有可能用好这种笔法去营造自己的画面。 同时呢,又要有取舍,因为采用书法中的笔墨线条,那自然会对画面造型有所损失,相对来说没那么精准。但是线条、书法是可以见心性的,也就是说通过创作出来的画面,可以传递出创作者自己本身的心性神态。这时画面是否精准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而画者本人的心性审美就显得很重要。 石涛早期绘画成就较高的是人物画,而其中又以佛教的罗汉为主,这些罗汉图的形象十分高古,且又能把佛教中对罗汉的描绘跟我们世俗人对罗汉的理解,十分精妙的融合在了一个画面之中。 相较于他的山水,石涛的人物就没那么出名,但其实他对人物画的理解也是十分独到的,只是他的山水画太过于出名,导致人物这一块就没这么常被人所提及。大收藏家吴湖帆也曾说过石涛的人物远胜于他的山水。 石涛一生云游四方,他不受古法所束缚,将传统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他的山水得益于写生,强调「 ”师法自然”,「 ”搜尽奇峰打草稿”,他把绘画创作称为「 ”借笔墨以写天地” 黄山派 石涛在安徽敬亭山住了有十多年,在这段时间他结交了一批不俗的当地画家,而我们所说的黄山派系便是黄山地区的一些画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描绘黄山为主。这批人在用笔以及技法上,都有一种比较相近的理念,尽管每个人画出的黄山都不尽相同,但由于这些人都画黄山,所以便称其为「 ”黄山派”。 而石涛在这一批人当中是主要人物,属于中坚力量,他本人对黄山情有独钟,非常喜欢。他觉得黄山很好入画,而且黄山的石、黄山的松、黄山的云雾都十分秀美壮观。我们现在即便是不将其入画,哪怕是用手机拍黄山,都有很好的中国山水画的味道。 跟其他「 ”黄山派”的人不一样,石涛笔下的黄山要真实很多,他所描绘的黄山不像弘仁那般空灵,亦不像戴本孝笔下的画山那么「 ”妖”。石涛的黄山不一样,除了有形而上的笔墨趣味,也有形而下的真实,如果我们拿着石涛的画去黄山对照的话,还有很多景致能够看得到。 所以就这写生这一点而言,石涛跟其他黄山体系的画家相比较,前者更加真实,更接近现实中的黄山。 离开黄山后,石涛来到了江南,在黄山的这些日子对石涛的心性是有很大改变的。如果八大山人是身心都已经出世了的话,那么石涛是人在庙宇心系红尘。他一直都有着一份世俗的心,他虽然是一个僧人的身份,但同时他心里还藏着一份志向。 从黄山到江南后,他结交了很多名流,无论是画画的还是写字的,亦或是官场的,他的圈子越来越广,在他的朋友圈总是能看到各界名流。身居两城之际,石涛曾两度受康熙召见,自称臣僧,且主动进京报效朝庭(这好像跟青(清)皮红(朱)心有点出入) ,与博尔多等达官显贵结为挚友。虽然仕途上并未得志,石涛在广泛的朋友圈中学习,这个时期,石涛的用笔已经非常老辣,同时又显得很灵动,提按顿挫变化很大。 在清早期,康熙在位期间,他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从而笼络江南文人,便向当时身处江南的有为青年抛出橄榄枝。石涛便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北漂的,加上他本身是前朝的皇室,所以当时很多的达官显贵,以及满清皇室都愿意和他结交。 当然,石涛本身也是有这份才华的,加上他虽为僧人,但又有一份出世之心,所以他在当时的名流圈其实是混的很不错的。 当时他有一张画是跟王原祈合作的《兰竹图》,石涛画的竹子,王原祈补的石坡。这幅画就是画给当时的权贵博尔都的,通过这些,是可以看出石涛本人是非常愿意跟这些权贵结交且有一份讨好之心。 他北漂是希望能在仕途上有一份成就,只是最后还是失望而归,晚年又回到了扬州。 兰竹图 石涛一生以诗画立身,失望离京后,买舟南下,定居扬州,在艺术创作上也进入最成熟、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他又将自己的绘画经验跟理论进行整理,著成《苦瓜和尚话语录》。提出”一画说「 ”主张 「 ”借古开今”「 ”我用我法”。 如果说他在早期时,他的画作还有一种巴结别人、去讨好别人、去学习别人、去面向社会需要的话,那到了晚年,他就相对进入了一种回归自我本真的状态。晚年的石涛才是表露自己内心的成分为主,所以我们看他晚年的作品,整个上要流畅自然很多,少了一种刻意的险绝。 晚年他提出「 ”一画论”,认为一幅画,千笔万笔,始于第一笔。这个话其实非常有道理,中国画也讲究落子无悔,第一笔下去的这个感觉一出来,接下来就只能顺着这个势来走。就好笔音乐,一个调一起来,就只能顺着这个调走了。 一笔界空顽白,就像天地混沌有东西界入,它就会界分,他把画画的过程跟人对宇宙的一个认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认识。 石涛主张画自己,我自有我法,非常强调创作者自己的个性,这也是在他的众多理念中间最为宣扬的一点。而这一点,也是后来整个西方绘画界所倡导的自我、个性,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其实不过是石涛玩剩的,都是他所讲的翻版。

有一个好的出身,不见得会有一个好的命运——石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3.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清代月曼清游图册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戊午为乾隆三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4.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5.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6. 中国美协的第一任女掌门,风华绝代的双清楼主

    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女画家的笔也更重描画女人心底里的那一片梦幻的天空。今天要讲的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画家、革命家何香凝。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画坛杰出的美术家。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

  7. 从青楼走出的画魂潘玉良:暮年思乡的她放弃回国,背后原因辛酸

    玉良本家姓陈,嫁与潘赞化后便冠以夫姓,叫了潘玉良。后潘玉良留学归来,收到各类大学艺术系的聘书,登上了大学讲堂。潘赞化大夫人也借此机会对玉良大肆攻击,她无法忍受这种侮辱压力,扭头又去了法国。玉良在巴黎一呆就是几十年,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国,只是她的自尊让她更想等一份丈夫的请求。可惜,潘赞化的消息几十年都没有传来,直到他去世两年后玉良才得知其逝世消息。

  8. 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沈周《写生册》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作为明四家之一,沈周在丹青史上地位不凡。他的写意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他的《写生册》可见一斑。

  9. 海上画坛大佬——郑午昌,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中国画三绝

    郑午昌,名昶,民国时期一位才气横溢、叱诧风云的书画艺术家、社团活动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藏家、诗人。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

  10. 西方艺术史: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波兰历史画家 扬·马特义科「84」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从地理观念上讲,东欧仅指苏联的欧洲部分,可是通常我们把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以及阿尔巴尼亚统称为东欧国家。当然,东欧诸国之间在艺术上也有区别,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他的历史画借古喻今,通过波兰历史上的屈辱、苦难来警醒世人,从而激励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机推荐

  1. 陆游,一个把四川当成第二故乡的诗人

    常言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短短八个字,道尽川蜀大地的无限温柔。对于四川,莫说我们普通人没有抵抗力,即使胸怀大志的陆游也几乎乐不思出蜀。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陆游,南宋诗人。陆游生活的年代恰好是宋金交兵的激烈期,北方土地大规模沦陷,因此,出身官宦之家的他一生颠沛流离。1170年,46岁的陆游入蜀,他算是有了一个相对安稳、和谐的环境。陆游在四川前后呆了八年,入蜀后,陆游前后在汉中、巴蜀、梁

  2. 生日祝福语_经典幽默生日祝福语分享_生日语录

    难忘是你我纯洁的友情!生日快乐今天是你的生日,为了表示祝贺,所有女厕和女浴室均免费向您开放,欢迎光临!在你的生日到来之际,诚挚地献上我的三个祝愿:一愿你身体健康;二愿你幸福快乐;三愿你万事如意!高兴是能认识你!献上我最爱的康乃馨,祝你生日快乐!!

  3. 乾隆下令销毁一本书,晚清落后挨打百年,和珅纪晓岚也都是帮凶?

    清朝以及清朝以后的八旗子弟,一直把乾隆编修《四库全书》当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并因此沾沾自喜。

  4. 怕老婆协会会长:被鲁迅痛 ... ,却在他死后,促成《鲁迅全集》出版

    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他一生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曾拒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被国际学者公认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被盛赞:「”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1出身1891年,安徽省绩溪县,胡适出生在的一个官宦家。父亲老来得子,所以对胡适宠爱有加。3岁的胡适就已经能认识近千字。更是在胡父临终立下遗嘱「”送儿子去读书”。胡适的母亲冯顺弟(胡传三房太太)为儿

  5. 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这「 ”三果”、「 ”三蔬”,否则胃病情况会加重

    胃不好,其实关键养胃的...也是在吃东西上面,虽然说水果和蔬菜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的,但是这三种水果三种蔬菜却不建议胃不好的人吃,因为对胃是有极大损伤的。

  6. 大学学生会寄语

    大学学生会寄语主席团邓明明武文强贺致南魏帆黄司晨李林琪陈华蓬邓明明:敬爱的届学弟学妹们:武汉科技大学学生会是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团结力的学生组织,在这里,我们洒下无悔的青春汗水,我们勇于承担自我责任,我们积极履行学生义务,为了同一个目标-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而不懈努力。学术部...祁少伟副部陈绪勇副部董佳铭...祁少伟不知不觉,大一过去了,武汉科技大学学生会也将迎来它的第十九届成员。

  7. 男生内心独白,男生征婚内心独白

    遇见你,将是我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刻。独立自信的女孩,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希望在世纪佳缘这个纯净美丽的爱情花园里,寻找到彼此吸引、心心相印的有缘人,一起携手走过精彩的人生。当你和我已经出发,就不要担心风雨。许多经典童话到此戛然而止,可现实中的恋人们却会因选择结婚,而打开了平凡琐碎的生活之门。

  8. 极端压抑后的报复,宋哲宗最痛恨的三个人:程颐、司马光、高滔滔

    在旧...中,赵煦最厌恶的有三个人。司马光死的时候,赵煦还没有亲政,被迫追赠司马光各种荣誉职位。高滔滔死后,赵煦估计也想报复,在《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里有一段记录说章淳诬陷高滔滔和她的父亲有废掉赵煦皇位的想法,然后上奏赵煦,建议废掉高滔滔的追谥。

  9. 麋鹿药店

    斯波坎的麋鹿药店在90年的历史中发生了多次变化。最初,这家麋鹿药店是由Stone&Sutherland合伙在1900-1902年间在河滨大道415号的斯波坎开设的。感谢MAC档案馆,麋鹿药店的处方书仍然存在。如果你看这一站的图片,你可以看到一些追溯到1900年的老字迹,公平警告医生的笔迹在过去的113年里没有变得更容易阅读。随着人们的迁移,到1905年,斯通用一个新的合作伙伴莱弗尔取代了萨

  10. 古代皇帝怎么称呼自己的皇后?

    “梓童”是皇帝对皇后的称呼。据有的专家考证,“梓童”原作“子童”最早见于《全相平话五种》:“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吕后:‘子童领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在明代小说中,“子童”逐渐被“梓童”所替代,用于对皇后的称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