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瑞士雇佣兵并非标题党,不同途径了解欧洲雇佣兵历史的人,会对这个群体有不同的看法。以历史事件来看,他们既可以遵守雇佣合同,也可以为了钱财背叛雇主。混乱的意大利与雇佣兵文艺复兴时期,雇佣兵是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与国家常备军制度相对,广泛存在于欧洲各个国家,例如英格兰、德意志各邦、瑞士联邦、意大利各城邦等地。

瑞士雇佣兵(教皇近卫队) 并非标题党,不同途径了解欧洲雇佣兵历史的人,会对这个群体有不同的看法。以历史事件来看,他们既可以遵守雇佣合同,也可以为了钱财背叛雇主。由于欧洲雇佣兵历史很长,远在布匿战争时期的迦太基人就雇佣他国人作战,而最著名的是到现在依旧作为教皇近卫队的瑞士雇佣兵,因此这是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群体概念。 混乱的意大利与雇佣兵 文艺复兴时期(作者所在时期),雇佣兵是作为一种国家 ... 制度与国家常备军制度相对,广泛存在于欧洲各个国家,例如英格兰、德意志各邦、瑞士联邦(在1499年取得独立地位)、意大利各城邦等地。不过当时频繁接受外国雇佣的佣兵,主要来自瑞士和德意志诸邦 ,他们甚至影响到各国战争的胜败走向——例如本书作者马基雅维利所在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对外战争。 意大利战争(油画) 1494年,意大利地区格局因法国的入侵而变化,前文提过的教士萨伏那洛拉带领佛罗伦萨民众驱逐美第奇家族势力,再造佛罗伦萨共和国。受佛罗伦萨城内乱影响,被佛罗伦萨城统治近百年的比萨城(就是比萨斜塔所在的城市)趁机独立,同样在1494年复立比萨共和国。于是之后的佛罗伦萨新 ... 一直为恢复对比萨的统治而发动战争,而马基雅维利作为佛罗伦萨后来的 ... 负责人,对其中雇佣兵的判断自然有更大的说服力。 著名的比萨斜塔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对雇佣兵制度和雇佣兵团体可以称得上是「 ”深恶痛绝”,其中观点并不那么客观,却也情有可原。1500年佛罗伦萨试图「 ”收复”比萨,在关键时刻花六万四千金币雇佣的保罗维泰利通敌,以至功败垂成,然后佛罗伦萨共和国派马基雅维利去寻求法国的帮助,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瑞士雇佣兵,结果仍旧是失败,甚至佛罗伦萨遭受时任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私生子博尔吉亚(瓦伦蒂诺公爵)武力威胁和勒索时,法国依旧要求这个在意大利地区的重要盟友支付十几万金币佣金。于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在1505年再次进攻比萨失利后,马基雅维利说服了部分执政者改革 ... 制度,建立了佛罗伦萨自己的国家军队,最终在1509年围困比萨迫使其投降。 《君主论》中的理想君主瓦伦蒂诺公爵 除了马基雅维利经历和举例的那些案例,还有其他雇佣兵或关键时刻反水或拒绝作战或脱离雇主的例子,通常的原因就是钱财,但也有雇佣兵所在国干涉的因素,例如1512年的拉文纳战役(法国、西班牙)中,已经与法国交恶的瑞士联邦召回了在法军中服役的瑞士雇佣军,以至法军失去了以往的步兵主力,不得不转而雇佣德意志佣兵。 衣着鲜明的德意志雇佣兵 到这个时期,以往以个人身份接受他国雇佣的佣兵已经逐渐限于意大利地区和松散的德意志地区,随着欧洲各主要国家统治的深入稳固,它们开始有意识的控制国内的 ... 力量。1512年瑞士联邦禁止本国佣兵为法国服务,但在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中瑞士战败于法国与威尼斯联军,缔结条约开始奉行中立政策,瑞士雇佣兵再次出现在法军之中。 瑞士雇佣兵的耻辱与鲜血荣誉 1527年,战胜法军的神圣罗马军队没有获得应许的军饷,于是发动哗变并裹挟指挥官进攻教皇所在的罗马城,由于此时的教皇国失去了瓦伦蒂诺功爵时期的军队力量,叛军不到一日就攻入城中并大肆掠夺破坏,史称「 ”罗马之劫”。当时教皇身边当值的189名瑞士近卫队奋战至仅剩42人,并成功保护教皇逃离,瑞士近卫队以此获得了绝对忠诚的评价。 罗马之劫 然而上溯该事件的成因,不得不提到1525年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帕维亚战役,神罗军队在兵力弱势的情况下,以不到1000的伤亡歼灭法军八千余人,并将法军击溃,俘虏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迫使其在1526年签订条约。此战中,出现了几千名瑞士兵溃逃的场面,史学家评价此时的瑞士雇佣军失去了以往那种气势。 帕维亚战役 雇佣兵的形成与落寞 前面提到过,此时(文艺复兴时期)的雇佣兵应该视为欧洲各国的一种 ... 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封建制度下,国王并没有足够财力、人力组建并维持常备军,而中世纪,数次十字军东征、国家战乱、灾荒造就了大量破产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甚至破落骑士,成为雇佣兵则是相对较好的一种选择。他们在别人担保下以个人或小队的形式与雇主签订拥有时效的合同,到期结束,期间获得俘虏、物品均可以「 ”出售”。这种局面直到15、16世纪,各国逐渐整合内部各势力,稳固了 ... 权威,开始建立属于国家(国王)以雇佣和兵役相结合的常备军制度。 此后的雇佣兵已经受到国家意志影响。 百年后 的启蒙运动 其实相对于雇佣兵,中世纪欧洲国家间为了利益的反复无常更加 ... 。「 ”意大利战争”时期,诸位法国国王多次撕毁条约,威尼斯共和国、神圣罗马帝国、教皇国则是反复的结盟/破盟、攻击前盟友/联合前敌人,至于劫掠敌人城邦甚至掠夺盟友城市更是普遍。而佣兵们不过是为了钱财出卖武力甚至生命的普通人,建立在此基础上牺牲,自然不会奢谈道德,正如《君主论》中所言:「 ”除了一点军饷之外,他们既没有忠义之忱,也没有其他的理由使他们走上战场,而这点军饷并不足以使他们愿意为你牺牲性命”。 浴血奋战的欧洲雇佣兵们
本文标签:雇佣兵佛罗伦萨欧洲历史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德国军事历史中世纪文艺复兴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