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虽说蒋介石第二次下野是由他软禁胡汉民一事引起,但蒋介石与邓演达的矛盾已有数年。事后,蒋介石知道实情,对邓演达恨之入骨。对此,邓演达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为此,蒋介石一直视邓演达为心腹之患。郭沫若就此指责蒋介石,此为除掉邓演达而导演的一次阴谋。邓演达被捕后,多次改变关押地点,陈立夫受蒋介石之意,多次与邓演达会面并劝邓演达与蒋合作。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在第二次下野之际执意...害邓演达的主要原因!
蒋介石在大陆统治了多年,曾经有过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都是他处于极度政治危机之时的无奈选择。
回顾与总结蒋介石的三次下野,可以看出,虽说是出于无奈,但蒋介石却非自暴自弃,而是本着以退为进的策略,伺机而动,蒋的每一次的下野,总有所斩获,每一次的复出,其政治身份都得到提升!
不得不提的还有一点,蒋介石每一次下野都伴随着 ... 人事件的发生,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 害北伐将领王天培,第二次下野时 ... 害 ... 左派领袖邓演达,第三次下野 ... 害 ... 浙江省主席陈仪。
今天,我们谈蒋介石第二次下野时为何执意 ... 害邓演达?
虽说蒋介石第二次下野是由他软禁胡汉民一事引起,但蒋介石与邓演达的矛盾已有数年。
data-filtered="filtered" 邓演达
蒋介石与邓演达自1922年开始交往直至1931年蒋介石下令 ... 害邓演达而告终,期间两人的关系经历了由陌生到紧密合作再到分道扬镳过程。在这十年的交往中,1926年初成为两者关系转变的重要分水岭,邓演达对蒋介石的独裁所持的深恶痛绝的态度,导致蒋介石视邓演达为眼中钉。
蒋介石与邓演达的矛盾从以下几件事中得到体现!
一、1926年“庐山兵谏”事件
1926年7月,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邀请蒋、汪上庐山“谈一谈”,且约定双方只能带几名高级助手和一个营的士兵作警卫。于是邓演达、唐生智都上了庐山。在山上,邓演达说服唐生智,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兵谏蒋介石,逼他继续北伐。
data-filtered="filtered" 鲍罗廷
这天晚上,蒋介石寓所的门外走来两名身挎驳壳枪的军人,说是有秘密情况要报告,哨兵还没来得及问明情况,就被缴了械。带队的邓演达、唐生智冲进蒋介石的卧室,把他从床上赶了下来。蒋介石猜想这次行动定是鲍罗廷所谋。其实鲍罗廷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件事。事后,蒋介石知道实情,对邓演达恨之入骨。
二、1927年初的迁都之争
data-filtered="filtered" 唐生智
蒋介石在1926年9月就提议迁都武汉。邓演达被派往武汉开展迁都的前期工作,但是不到三个月时间,蒋介石又改变主意,原因是蒋介石发觉唐生智势力在武汉和两湖地区的有扩展之势, ... 和 ... 左派领导下两湖地区工农运动的迅速高涨,这一切引起了蒋的高度警惕。因而蒋介石决计改迁都自己控制下的南昌,因为其总司令部设在南昌,且亲信部队控制着江西和福建一带。对此,邓演达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在一次有蒋介石参加的武汉群众 ... 上,邓率众高呼:“中央党部立刻迁驻武汉!”
三、1927年的“党权”之争
蒋介石与邓演达彼此在疏离的路上渐行渐远,还同 ... 党权与军权之争紧密关联在一起。1927年1月3日,武汉临时联席会议提出了“提高党权案”,此案目的在于限制掌握军权的蒋介石。邓演达是提案倡议者之一。
data-filtered="filtered" 邓演达
之后,邓演达在多个场合、多次发表讲话,阐述反对个人独裁的意义,主张“党指挥军事”,而不允许“军事指挥党”。为此,蒋介石一直视邓演达为心腹之患。
四、一起兵变加深蒋、邓之间的猜忌
《邓演达年谱会集》和郭沫若的回忆文章均记载,邓演达在1927年2月1日与郭沫若同赴南昌途中,遭遇朱培德所部第三军一部的兵变。2月3日,邓演达秘密逃离南昌,回到武汉。郭沫若就此指责蒋介石,此为除掉邓演达而导演的一次阴谋。
data-filtered="filtered" 铁罗尼、邓演达(中立者)、郭沫若
此一事件促使邓演达对蒋心生疑窦,郭沫若回忆邓当日即有言:“我和蒋共事多年,如今不能不分手了,但他总有一天会觉察到谁是在为他革命的生命着想,谁是阿谀着他断送他的革命的生命的。”
五、1927年4月12日凌晨四时,蒋介石发动了臭名昭著的"四·一二政变"。
蒋介石的丑恶行径,使邓演达意识到蒋介石的独裁已使蒋走向人民的对立面,邓演达极力反对蒋的“清党”行动,指斥蒋介石是“替帝国主义效劳,为中华民族千古罪人”。在以后的几年里,邓演达力主讨蒋,并成立讨蒋 ... 会。
data-filtered="filtered" 四一二
胡汉民是 ... 元老、立法院院长,同邓演达一样,一直反对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独断专行。1931年2月,蒋介石软禁胡汉民成为其第二次下野的导火索!不同时期反对过蒋介石的派别,在这一时刻会聚到了一起。
1931年8月17日,中国 ... 临时行动 ... 会在上海愚园坊20号举行受训干部结业典礼,邓演达出席了这次大会。由于一名叫陈敬斋的叛徒出卖,邓演达等二十余人被捕。
邓演达被捕后,多次改变关押地点,陈立夫受蒋介石之意,多次与邓演达会面并劝邓演达与蒋合作。11月中旬,邓演达被移禁富贵山炮台后,蒋介石亲去见邓三次。他们谈话,蒋的声音总是很低,邓多是大声斥责。
最后一次是11月20日,蒋对邓说:“择生,别人反对我,还有可说,你我是多年朋友,有什么不可以讲清楚的呢?你应该同我合作呀!”邓演达答复得很干脆:“只要你听取我的意见,不违背 ... 的意志行事,我当然可以同你合作,并且能合作得很好。”两人争论一阵后,谈不下去了。蒋匆匆走了出来,满脸阴沉而铁青。
最后,蒋介石又命陈立夫派邓的朋友李熙元见邓,只要求在蒋介石下野以后,邓不写反蒋文章,邓即可获释,这也被邓断然拒绝。蒋介石千方百计利诱邓演达,但都无可奈何,他终于起了 ... 机。
1931年11月29日晚上7时许,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带了卫士来到富贵山炮台,带走了邓演达。就在这一天夜间,邓演达被王世和等秘密押至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惨遭 ... 害,时年36岁。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他不情愿地辞去了国民 ... 主席、陆海空三军司令等职务。下野前,他为再次复出作出了周密安排:在南京组成了中央临时 ... 会,在中央 ... 会和中央各要害部门安插了亲信;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组了江苏、浙江、江西和甘肃四省 ... ;建立了“蓝衣社”、“复兴社”等特务组织。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为再次复出后继续实行他的独裁统治扫清障碍,而邓演达便被蒋介石视为复出后最大的绊脚石!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在第二次下野之际执意 ... 害邓演达的主要原因!
♦ 蒋介石一生最忌惮的两个人:一个是 ... ,另一个是谁?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