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联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四次登月却均告失败,哪里出了问题?

说起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可能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确,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促进了文明发展。但是,历史上还有一次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那就是冷战时期。在当时,美苏两大阵营不遗余力的搞军备竞赛,大力发展 ... 科技,研制比对手性能更优异的武器装备,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最后都从侧面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其中,推动效果最为明显的,当属太空竞赛,而太空中的军备竞赛,在冷战中有一个共同的终极目的——登月。 冷战催生太空竞赛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针锋相对,就像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样,只有第一才会被人深深记住,太空就是一个令古今中外无数人幻想的地方。在当时的背景下,如果有关于太空的计划成功,无疑是对本方阵营一个大的激励。最终,苏联阵营赢得了关于太空竞赛的初步胜利,于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几年之后,第一个成功步入太空的人类——尤里加加林,同样来自苏联。 美国登月赶超对手 另一边,面对苏联方面在太空中的重大进步,美国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只不过,当时美国所取得的成就,只是把两颗卫星送入了轨道,比起前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美国人怎肯落后于苏联,于是为了弯道超车,一次性彻底超越苏联,在1961年5月,美国总统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宏伟的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计划的最终目的是登陆月球。 计划是有了,但明显美国此时在太空中的军备仍落后于苏联。不过无可置疑的是,美国的综合科研能力远远领先于苏联,且更倾向于运用新技术。于是,美国充分发挥了自己「 ” ... ”的钞票优势,在登月方面不惜血本的投资。据悉,美国的登月计划总共耗资225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0.6%,占美国总科研经费的20%,大概30万人参与了此次计划。 什么概念?要知道,德国今年的军费才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多,而美国的一个科研计划所用的资金,单从钱上算感觉接近一个发达国家的军费比例!当然这个钱不能白花,最终在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检验后,美国搬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 据悉,该火箭的总师就是著名的德国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如果大家对于这个名字不熟悉,那么对于德国的大名鼎鼎的导弹V—1应该有所耳闻,这款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导弹就是出自他手。所以,钱到位,人也到位,火箭的性能自然也会非常优秀。土星火箭也并没有辜负美国人的厚望。 根据公开资料,土星5号为三级火箭,全长110米,起飞重量达3000吨,在逃逸轨道的运载能力接近50吨,第一级为五台煤油发动机总推力3400吨,第二级采用五台先进的液氧液氢火箭,总推力530吨。其性能足够胜任登月计划,最终也确实成功登月,而阿姆斯特朗作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也留下了世人皆知的一句话「 ”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可谓风光无限。 苏联登月反应迟缓 那苏联呢?明明在太空竞赛中开始就领先,在登月上怎能甘心落后于人?苏联当然不会甘心,并且也有着自己的登月计划。原来,他们的登月计划并不比美国晚,甚至还要早几年。在1959年,苏联的火箭之父科罗廖夫提出研发50吨载荷的火箭,用于 ... 空间站等项目。但是由于苏联高层认为没有必要,它的计划一直停留在纸面,直到1961年美国宣布登月计划,事情开始有了转机。 最终在1961年5月,苏联开始正式开始自己的登月计划,造出自己的登月火箭,即N1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上了日程。但是和美国不同,苏军高层一直认为这是一个「 ”面子”工程,对其进行阻挠,因此火箭的研发也磕磕绊绊,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专家对于火箭动力系统也产生了分歧,由于成本不足和害怕事故,苏联方面没有像美国一样采用大量新技术,反而采用多个较为原始的瓦型发动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1966年,苏联的火箭总师死于一次外科手术,而火箭的研制工作则交由它的副手米辛,种种的不顺,也为苏联N1火箭的命运做了铺垫。不管怎样,在1969年,人类历史上又一枚大型运载火箭诞生了。据悉,N1火箭为五级运载火箭,由于苏联没有美国那样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N1火箭的第一级采用了30台NK-15发动机,总推力达到4700吨,远远大于美国火箭的第一级推力,第二级的八台NK-15V也提供了1500吨的推力,但令人尴尬的是,其运载能力却不如美国的土星火箭。比起土星的130吨地轨道运载能力,N1只有95吨。 四次发射均告失败 数量众多的发动机带来的麻烦之一就是可靠性了,为了解决可靠性的问题,苏联编写了一套特殊的火箭控制系统,如在一台火箭发动机熄火时,可以关闭另一台对应的发动机来平衡推力。尽管看起来完善,第一发射却还是失败了,事后苏联方面的科研人员调查显示,计算机工作频率和火箭振动频率一样,导致了升空瞬间计算机错误的认为发动机出故障。 并且由于线路故障,火箭的电压低于预算电压。这种低级问题完全可以在发射前查出,但是并没有。紧接着就是第二次发射,但结果依旧是失败,原因则是「 ”发动机吸入外来碎片”。好在苏联人并没有放弃,紧接着开始了第三次发射,结果仍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当30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时,产生的废气让火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轴向旋转,完全超出了火箭现有补偿能力,最终坠毁。 到了第四次发射,经过了一年的准备,苏联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也该成功了,可命运女神并不这么认为。第四次失败,原因是压力波比预计的大得多,使得发动机供给管道炸裂,至此,苏联的登月宣布以失败告终。 笔者认为,苏联完全有能力进行一次成功的登月。无奈的是,其好大喜功加之有限的资金与技术,就像一块巨石般挡住了登月步伐。加之内部分歧不断,苏联人自始至终都没有齐心协力面对眼前困难。试想,假设苏联人上下齐心,稳打稳扎,历史可能会写下另一段登月佳话。可惜世界上没有假如,苏联在1991年轰然解体,昔日的辉煌已被落寞取代。或许,苏联的登月壮志只能被其他国家所实现了。

苏联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四次登月却均告失败,哪里出了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反卫星导弹:射向苍穹的强国利箭

    在正式的拦截试验中,这种导弹以美国先前发射的探险者5号卫星作为目标。苏联的第二代反卫星导弹依然是庞大的R36与此同时,前苏联依然将反卫星的希望寄托于陆基战略武器身上。一旦美军利用其进行反卫星攻击或更为可怕的轨道轰炸,苏联的太空防御系统将处于防不胜防的完全被动。这就让苏军被迫将反卫星重任从弹道导弹身上挪开,转而尝试以最新技术发展轻便的空射版本。只是他们期望研发的79M6反卫星导弹,一直没有能够获得成功。

  2. 反卫星导弹:射向苍穹的强国利箭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1957年,前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的首颗人造卫星送上近地轨道,开启了持续至今的太空军备竞赛。次年,美国人也立刻做出回应,将探险者1号卫星送上太空。两大世界级强权的军备竞赛,也就从海平面下的深渊,被瞬间拉升至大气层外的苍穹。超乎大部分人的想象,前苏联军方在发射卫星之前,就已经开始设想具体的反制措施。毕竟,透过美国方面的公开咨询与KGB的情报来源,都表明美国海空军

  3. Space X :正不断创造历史的跨时代科技王国

    今天,SpaceX已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力量。但对于火星计划和SpaceX的野心来说,这不过是最基本的起步。作为SpaceX公司产品先锋的猎鹰1型火箭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补给的龙式飞船2010年,全新的龙式飞船发射升空,成为首个向国际空间站输送货物的私人企业产品。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生产车间SpaceX的航天飞行器将成为跨时代的象征由于猎鹰9型的价格和性能优势,在2019年5月的一次发射中就部署了60颗通讯卫星。

  4. Space X :正不断创造历史的跨时代科技王国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2002年,埃隆-马斯克创办了日后声名远播的SpaceX公司。当时他的或许已经想创造历史,但却未必意识到此事的影响力会如何发酵。今天,SpaceX已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力量。不仅在于更轻松的进入宇宙空间,还能对即将到来的资讯传递模式产生巨大影响。SpaceX公司的LOGO埃隆-马斯克的动力源头,来自他长期以来的登陆火星梦想。早在2001年时,他便设想

  5. 无法复制的存在,傲视群雄的强大,雄厚的纳粹德国科技力量

    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被称为「”纳粹德国”,继神圣罗马帝国(962年–1806年)的第一帝国,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的第二帝国之后,纳粹德国又有「”第三帝国”之称。在优秀的战术和先进的装备支持下,希特勒最终征服了欧洲大陆,而这一切皆得益于纳粹德国期间的高科技力量。「”回形针”行动与希特勒传闻在二战末期,美国情报局把多达1600名的纳粹德国科学家、

  6. 苏联喀秋莎所向无敌?其实德国也有火箭炮,就是思路很诡异

    二战中,德军最为心惊胆颤的,就是苏联喀秋莎火箭炮那呼啸而至,如同暴雨一样的火箭弹。然而,德军其实也有自己的火箭炮,虽然投入不大,但是也让盟军和苏军士兵不寒而栗。面对这种喀秋莎火箭炮,德军的选择就是用喷烟者41还击。所以在和喀秋莎火箭炮的对抗里,都被打的找不到北。

  7. 最后一个苏联人:出发前是苏联宇航员,回到地球后祖国已解体

    出发前,他的身份是一名苏联宇航员。回到地球后,他的祖国已不复存在。当坦克在莫斯科的红场上滚动,人们在桥上建造路障,戈尔巴乔夫和苏联逐步成为历史时,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列夫正在太空中,距地球350公里,所在的和平号空间站是他此时唯一的家。

  8. 美国宁愿枪毙钱学森,也不让他回去,一封信救了钱学森的命

    01你真的了解钱学森吗?提起钱学森的大名,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但是只是知道他是个科学家,至于到底是到什么的,很多人都不了解。准确的说钱学森的身份,应该是世界首屈一指火箭专家、导弹专家。通俗一点来讲,现在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嫦娥登月技术,东风导弹技术,能够领先世界,是钱学森在50年前打下的基础。

  9. 苏联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四次登月却均告失败,哪里出了问题?

    的确,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促进了文明发展。其中,推动效果最为明显的,当属太空竞赛,而太空中的军备竞赛,在冷战中有一个共同的终极目的——登月。最终,苏联阵营赢得了关于太空竞赛的初步胜利,于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几年之后,第一个成功步入太空的人类——尤里加加林,同样来自苏联。美国登月赶超对手另一边,面对苏联方面在太空中的重大进步,美国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10. 古代兵器大揭秘:被誉为「 ”明代喀秋莎”的「 ”一窝蜂”究竟有多强?

    在明代初年靖难之役中,朱棣凭借塞北铁骑横扫南军时,却在一种「”高科技”的面前吃了一个大亏,这个让骑兵都畏惧的武器叫做「”一窝蜂”,它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前身,这件非常生猛的武器,也被称为古代版「”喀秋莎”。一窝蜂是架火战车和神火箭屏结合起来的,以浸泡明矾水后干燥而成的木料...箭盒,一次最多可发射32发由...助推的燃烧箭矢,发射时,火箭犹如条条火龙,一齐从发射筒中喷出,火闪烟飞,直冲敌人而去。强大

随机推荐

  1. 【柳眉】的意思是什么?【柳眉】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柳眉liǔméi1.形容女子细长秀美之眉。宋·范成大《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诗:「柳眉翠已扫,桑眼青未放。」柳眉的拼音liǔméi柳眉是什么意思柳眉liǔméi1.形容女子细长秀美之眉。你哥哥柳力去哪儿了?

  2. 《百业经》:被饿死的罗汉

    于是,小驼背开始自己乞讨的生活,但因业力现前,他还是常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在快要饿死时,才能勉强得到一点点能够维生的食物,不论身体或是内心,都是异常的痛苦。然而,虽然他已是位罗汉,但是依然要承受业报。舍利子现神变进到房里,叫小驼背罗汉洗脸受供。小驼背罗汉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业障,就喝了一口灰汤,显示降冰雹、闪电、打雷等神变后,进入涅槃。诸比丘将他的遗体作成塔,并作种种供养。

  3. 慕容麟拓跋珪 慕容麟是个什么样的人

    慕容麟与拓跋珪也有着不小的渊源,早前被慕容垂派去救援拓跋珪,后又攻打拓跋珪,为其所败。慕容麟拓跋珪>慕容麟虽然奸诈,但也以善战著称。在慕容垂复国的作战中,慕容麟颇有表现,在草原上扶持拓跋珪的战争中表现尤其突出。在拓跋珪大规模入侵时,慕容麟所献坚壁清野之计也差点扭转了战局,即便是困守中山时,也于义台射...北魏宗室大将拓跋题。>慕容麟是个什么样的人>胡三省:“慕容麟背父叛兄,奸诈反复,天下其谁能容之!”

  4. 梦见买电饼铛

    周公解梦梦见买电饼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电饼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白细胞

    白细胞又叫白血球或白血细胞,可分为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堿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嗜中性白细胞数量最多,常穿出血管,聚集于炎症组织的周围,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淋巴细胞与免疫有密切关系,患结核病时,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变形活动非常活跃,有吞噬功能,能吞噬细菌和异物。

  6. 一个伙夫竟然成为一代战神,为了自己名声而作茧自缚。

    小崔说古今今日说白起。白起是坑...界的冠军习惯大兵团作战,...的赵国是千里无人烟,寡妇遍地走。从火头军做起一步一步的靠立战功成为将军,终究没有逃过兔死狐悲的下场。白起结局令人惋惜。初露峥嵘打败魏韩。秦昭襄王继承秦孝公遗志准备东出,摆在面前的首先两个障碍,一个是首鼠两端的韩国,一个是昔日霸主魏国。这两国已经是迟暮之国两个国家都是在苟延残喘,魏国韩国为了自保只能联合以抵抗虎狼之国秦国。秦国任白起为

  7. 金太宗是谁 揭秘金太宗和粘罕的关系

    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话说这个金太宗和粘罕好像有关系,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呢?金太宗是谁金太宗完颜晟,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金太宗和粘罕的关系金朝历史上金兀术是完颜晟的亲侄子,而粘罕只是完颜晟的族侄。

  8. 梦见筛子

    周公解梦梦见筛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筛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复活的奶奶带我走

    周公解梦梦见复活的奶奶带我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复活的奶奶带我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古罗马是如何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刺头兵的?

    公元前86年,他率1.6万罗马军对扎营在伊拉提亚平原。与他对峙的是数量超过10万的本都军队。对于逃跑和偷懒的行为处以...的惩罚。面对那些桀骜不驯又养尊处优的士兵,应当严厉的迫使他们进行各类训练和劳作,并取消他们的假期。对于不同程度的错误,罗马人会依照犯罪严重程度量刑。如果犯的罪行比较严重,则首恶会被处以更重的惩罚。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它一直是罗马军队屡试不爽的最高处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