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香港回归前中英争论两焦点,马振岗:中方力争,英方不再一意孤行

香港回归前中英争论两焦点,马振岗:中方力争,英方不再一意孤行 (1997年7月1日,马振岗(右)出席中国驻英使馆庆祝活动。马振岗供图) 1997年7月1日,英国结束对香港156年的殖民统治,中国 ... 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 ... ,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忆起这个重大历史时刻,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马振岗至今心潮澎湃。当英国的国旗在香港徐徐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亿万中国人沸腾了。通过电视直播,远在英国的马振岗和使馆工作人员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 与英国外交大臣力争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 ... 战争,迫使战败的满清 ...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第一条就是「 ”割让香港”。1898年,英国又强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和附近200多个岛屿,租期99年。 为了让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仁人志士奋斗不息。1981年8月26日, ... 首次公开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 ”一国两制”构想。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 ... 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 ”东方之珠”香港回归祖国。 这段历史为人们所熟知,鲜为人知的是,当一切朝着顺利的方向稳步发展的时候,在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上任之后,香港回归却突然节外生枝。 1992年,彭定康担任最后一任港督,之后他公然推出一个违反中英达成的三个协议与谅解的政改方案,造成中英双方围绕香港政制发展的一场漫长而激烈的交锋。在谈判无果而英方一意孤行的情况下,中方毅然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香港特区筹委会决定成立临时立法会。香港回归之前,临立会以及驻军交接安排问题是双方争论的两个焦点。 马振岗于1997年3月16日晚到达伦敦,出任驻英国大使,彼时离香港回归只有3个半月时间。「 ”赴英前,领导接见我时都明确指示,我到任后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配合我国 ... 做好英方的工作,确保香港回归的顺利进行。”马振岗回忆说。 马振岗到达伦敦的第二天晚上,英国首相梅杰宣布进行新的大选。5月1日,英国大选以保守党失败告终,工党以压倒性胜利重新执政,托尼·布莱尔出任英国首相。彭定康所在的保守党下台了。 「 ”这为问题解决带来了转机。”马振岗告诉记者,当时工党的罗宾·库克在就任外交大臣后不久就接见了他,表示香港临时立法会的问题已经成为现实,所以英方也不再挑战中国的立场。 剩下的就是关于驻军交接安排的问题。「 ”7月1日前, ... 必须提前进驻香港,这是很合理的要求。因为进驻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如果不提前进驻,7月1日交接当天,香港就会出现防务上的空白。” 马振岗说,为了这个问题,他和罗宾·库克谈了无数次,有机会见面就谈,最后罗宾·库克干脆避而不见,谈判顿时遇到了瓶颈。 布莱尔传递特殊信号 转机出现在媒体大亨默多克的一个家庭酒会上。 马振岗清楚记得,那是1997年6月10日晚,默多克夫人邀请他出席一场家庭酒会。「 ”当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后来证明去还是对的。” 到场后,默多克夫人拉着马振岗说:「 ”里面大厅里还有一些客人,你是不是进去见见?”说着把他带进另一个客厅。马振岗一看,全是工党 ... 的重要官员。他看到财政大臣布朗,就同他交谈起来。正谈着,布朗说:「 ”托尼来了,你要不要去见见他?”马振岗抬头便看见英国首相布莱尔正朝他微笑。 上前握手、交谈。马振岗没料到,布莱尔向他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布莱尔特别强调,他本人要参加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 「 ”这是一个新的信息,按照我的理解,以前双方达成的协议,英国将派外交大臣代表 ... 参加,并没有商定首相出席。而如此一来,规格就提高了。”马振岗听说此言很惊喜,因为如果布莱尔本人参加,这预示着工党 ... 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总体将采取合作的态度。马振岗赶紧把这个细节汇报回国内。 有趣的是,英方当时对马振岗这位新任大使还不太了解,担心他没有听懂布莱尔的「 ”暗示”。酒会当晚,英国首相办公室就给中国驻英大使馆打 ... ,询问首相给马大使传递的重要信息,马大使听懂了没有。第二天一早,英国外交部又打 ... 给中国驻英大使馆,再次询问首相向马大使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否已经传达给中国国内。 「 ”英方两次特别强调的提醒,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主动传达友好信息的,希望顺利配合,把香港回归仪式搞好。”马振岗说。 气氛截然不同的两场招待会 时间终于到了1997年6月30日下午。 英国和中国有7个小时时差。北京时间1997年6月30日晚11点,伦敦时间6月30日下午4点,英国 ... 在外交部举办了香港回归招待会,马振岗应邀到场。与会者有100多人,主要是英国 ... 官员和与香港有关的各界人物代表。招待会开始,大屏幕上播放BBC现场直播的香港回归仪式场面。 「 ”当看到英国国旗慢慢降下来,中国国旗升起来那一刹那,我特别激动。悄悄看周围,在场的英国人个个表情严肃、默不作声,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马振岗回忆说。 活动结束后,马振岗赶回大使馆参加欢庆香港回归招待会。与英国外交部那场招待会不同,中国大使馆的气氛庄严而喜庆。「 ”使馆入口挂着写有‘香港回归’四个金色大字的红宫灯,到处都是红旗、鲜花。”当时使馆热闹的景象浮现在马振岗眼前,「 ”大厅里挤满各地华人华侨等同胞,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采。” 马振岗回忆,招待会开始,使馆重放了从中央电视台录下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直播,尽管大家都已经看过,但是再一次放映,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大家又都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马振岗致辞后,大家纷纷到台前表达自己的喜悦,用歌声、舞蹈传递他们的激动。 招待会原本计划当天晚上7点开始,9点结束,可是一直进行到晚上10点,大家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 ”招待会的热烈气氛与英国外交部的那场招待会截然不同,‘东方之珠’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每个中国人都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感到自豪。”回忆起来,马振岗仍然很激动。 1997年7月1日,在马振岗的外交生涯中,注定是难忘的一天。在他看来,香港回归让中国朝着祖国统一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中国 ... 用同样的方式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 ”祖国强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现代化努力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样,中国也能更加有力地捍卫 ... 和领土完整,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进步。”马振岗感慨道。 人物简介 马振岗 1965年9月进入外交部。先后担任美大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等职,并在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驻温哥华总领事馆、驻美国大使馆工作过。 1995年任 ... 外事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3月至2002年7月任驻英国大使,亲历香港回归。2004年7月至2010年1月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 ... 和外事 ... 会副主任。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丰家卫 流程编辑:吴越

香港回归前中英争论两焦点,马振岗:中方力争,英方不再一意孤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2. 这是 ... 战争?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偏颇到如此地步

    执笔/温新前几天,笔者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观香港故事展,偶遇该馆导赏团讲解《南京条约》,立足细听几分钟后,感到非常震惊。

  3. 「 ”公理对强权的抗争”——伍廷芳的外交点滴

    历数伍廷芳的从政生涯,你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哪个政权的人。毕竟,他既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任过议员等职,又是晚清...的驻美外交大臣。在那段政权不断更迭的民国...中,他既当过孙中山的司法总长,甚至代行大总统之职,也当过段祺瑞...的外交总长。

  4. 他以船业出名,儿子是老年「 ”王思聪”,拍卖的瓷器能买北京的豪宅

    在香港,有个来自江苏无锡的商人,通过这里的不懈奋斗,最终以造船业闻名于世。

  5. 愚蠢落后到港督都看不下去,直呼「 ”光祖宗玄灵,振大汉天声!”

    港督金文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广东通金文泰担任香港第17任港督,曾经在当时的报纸上登过一篇文情并茂的演说词,呼吁在港华人,重视汉文学习。他支持香港兴办大学,并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华人要顾全自己祖国的学问,香港还是华人占多数的地方,只顾学洋文,轻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是一件大憾事。

  6. 香港澳门回归了,中国历史上还有一地,租期无限,面积是澳门3倍

    ...战争到抗战胜利,是中国最难的105年。

  7. 英国侵占香港始末:香港殖民历史的开始,竟是英国的退而求其次?

    1840年,北京城依旧处于莺歌燕舞的「”太平盛世”情景之中,尽管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留给嘉庆与道光皇帝的清帝国已是问题重重。镇压白莲教的战争持续数年,国库白银已损耗殆尽,...大量进入国内,又使得白银大量外流,尽管处于如此情景之中,清帝国却怎样也无法想到一场「”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到来。时任清帝国皇帝-道光皇帝一、战争乌云笼罩下的清帝国1839年,朝廷钦差林则徐奉命南下广州,在南下之前,清帝道光刚

  8.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9. 除了香港和澳门,清朝还割让了一座非常重要的宝岛,至今仍未回归

    当时,作为他们两方的战场,东北地区的人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他们面临着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伤害,而战争的砝码中,最重要的部分竟然是辽东半岛。但是,也还有一些领地,至今还没有回归,与国人团聚。首先,它与香港、澳门不同,这里除了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重地。而香港、澳门更多的是经济属性。

  10. 清 ... 首位留学生,回国后却成了革命党,被誉为「 ”留学生之父”

    1840年4月英国国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中心是「”该不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辩论的最终结果是271票对262票通过了对华的...行动。1840年6月一场对中国近代百年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战争正式爆发,清...的失败使很多人不得不「”睁眼看世界”,把眼光投向国外。第一次...战争赴美留学1928,在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容闳出生了,家境贫寒的他在7岁的时候跟随祖父亲前往属于香山县但已被

随机推荐

  1. 梦见被大雨淋梦到被大雨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大雨淋好不好

    做梦梦见被大雨淋好不好?梦见被大雨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被大雨淋的详细解说吧。

  2. 史上最美皇帝慕容冲简介 慕容冲最后结局

      男生女相,有时候过分美丽也是一种罪。  一个男人,长的比女子还貌美,有倾国倾城之貌,他会有着怎样的人生?有人肯定会想,如果是在贫穷人家,还真不是什么好事。但若是有一个强大的后台,那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没准还能因此获利。  但有时候命运不是按照你的想法来的,真有劫数,...

  3. 知道吗 喝水胜于喝汤

    今年的早些时候,她建议给膳食宝塔图补水。那么,喝纯粹的“水”才算数吗?喝了茶水、汤和牛奶饮料等其它液体,都算。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有国际公认的标准答案:温开水。有关研究表明,把自来水煮开并沸腾3分钟,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挥发了,同时又能保持水中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新鲜开水自然冷却至25℃左右,这样的温开水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很容易透过人体细胞膜,进入代谢。

  4. 趣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趣”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趣”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别有风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个中妙趣——个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奥妙之处和情趣。 饶有风趣——很有风趣。 涉笔成趣——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

  5. 遥相呼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áoxiānghūyìng【解释】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出处】【例子】【近义词】遥遥相对,一呼百应【反义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相关】百度“遥相呼应”

  6. 多写一字

    老钱放下酒盅说:“不可能吧,怎么错了。”>“您在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后面多写了一个字。”佳佳干脆地答道。

  7. 虎党狐侪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ǔdǎnghúchái【解释】比喻凶恶狡黠之辈。【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谁曾见这锦囊诗袋,却遮藏的虎党狐侪,只您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怎撒乖,没处安排。”【例子】无【相关】百度“虎党狐侪”

  8. 曹知白的生平简介 曹知白的人物评价

    至于曹知白,他虽然无法与大匠巨擘并论,但这位清静疏放的"听松斋"主人,其名气之大,成就之高,也是早有定评的,并且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曹知白善画山水,师法李成、郭熙,从中演变成一种清疏简淡的风格。>人物评价>曹知白父早亡,他是靠母亲抚养教诲成人的。不过,作为一个以书画著称的文化名人,曹知白无疑在绘事上更具有存在价值。比如曹知白,年届八旬,尚能"手书细字,精致可怜"(意可爱)。

  9. 接引道人是谁?接引道人是如来吗?

    接引道人不是如来。阿弥陀佛一般又叫接引佛,接引道人在《封神演义》中是西方教教主,是西方二教主准提道人的师兄,天道圣人之一,其原型为宝幢光王佛。宝幢光王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称为释迦摩尼如来的“接引导师”,这就是“接引”二字的由来。此人身高丈六,金身,面皮黄色。《封神演义》中多次受阐教门人之约,攻克封神之路上的阻拦。可惜后来二人偏离本心,叛道立佛,妄图截取东土气运,仅大兴一量劫,还惹下无边业力。

  10. 死错了人

    某人的丈母娘死了,他想去祭奠,就委托私塾先生撰写祭文。先生按照古书,抄写了一篇祭悼岳父的文章。主人责怪先生,先生振振有词地说:“古书是白纸黑字,印得好好的,怎么会错?只怕是你岳父家死错了人!”

返回
顶部